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在同一政治经济制度下,各国的教育虽然也有差异,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总是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无享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在阶级社会中,“超阶级”“超政治”的教育是不存在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可以说,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的人,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的社会具有不同的政治方向、思想意识和主流文化,并且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培养具有不同政治立场和思想意识的人,自然要求传递不同的教育内容,特别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例如,我国古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儒家的伦理、政治观点,即“独尊儒术”。资本主义教育通过专门设置“公民课”“宗教教育”向年轻一代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宗教精
神,并且利用国家机关建立教材审批制度等干预、控制教育内容。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都不存在固定僵化的模式,要随着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而变革。如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新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建设要求,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新教育体制。此后,直到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高度集中型的。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尽管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教育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这就意味着学校不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不能放弃学校教育任务而直接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又对政治经济制度有维护、巩固和加强的作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大量依据一定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靠教育。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不仅向学生传播、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而且通过在校师生的言论行动、学校的教材和刊物向社会宣传一定的思想意识,制造社会舆论,藉以影响群众,影响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面貌等,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起着巩固现有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1)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公民的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教育在这种矛盾运动中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即以社会生产力为核心的经济是如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的;教育又是如何通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挥它的经济功能的。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1)一定的阶级利益和要求,统治阶级只有在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去办教育;(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办教育需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而这些东西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要求。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和衔接方式,以及不同性质专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如大、中、小学的衔接关系,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比例关系等。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结构产生各种变化,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结构的变化。社会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结构,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结构,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传播和继承人类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是教育活动最初的价值取向,由此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然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从而也要求教育内容不断调整与更新。同时,生产力的提高也在不断地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更新与发展。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专业就是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校的学业分成的门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是不断引起社会结构的调整变化,进而引起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些需求总是通过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反映出来,学校的专业设置及结构调整,必须依据人才市场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的规格及数量而进行,即学校的专业设置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例如:自中世纪大学诞生至18世纪,大学里基本不分专业。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学才开始陆续设置各种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学科不断分化,相继出现了二级、三级学科。与此同时,
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也大大增强,主要表现在边缘学科、综合学科的出现和发展。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虽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生产力,教育思想、内容、手段等将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当生产力处于较低水平时,受到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者传统的影响,教育的思想、方法可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并不是说教育的发展可以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这里论述的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中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承担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具体体现在:(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使之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转换能力,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或潜在的生产力。必须通过教育才能把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传递给年轻一代,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具体表现在:(1)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也担负着发展科学、再生产科学的任务,这在高校表现得尤为明显。【知识拓展】
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是人的资本形态。
倡导该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教育投资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包括像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等。经推算,美国1929-1957年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3%。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具体地说,科技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如下: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会影响到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制的设定。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提高了教育质量。此外,科学技术的每次革新都极大地促进了受教育者数量的增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古代科学技术的内容比较少,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价值,从此科学技术开始大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学校教育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教育在内容上呈现出分化和专门化的特征。20世纪以来,现代教育内容有了新的元素,开始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综合化,具有综合教育或通才教育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也得以改进。随着新的传播工具与数据存储工具的出现,教学上开始采用大量的新科技产品。这些新科技产品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大大扩展了教育活动的范围,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上开始采用大量的新科技产品。这些新
科技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对科学创造的成果加以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能够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进行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打下基础。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科学的体制化是指出现职业的科学家以及专门的科研机构去开展科学研究。只有在教育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者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直接从事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据1986年统计,美国40%的科学家被大学聘用,美国大学担负了全国基础研究的60%,应用研究的15%。联邦德国的大学则承担了全国基础研究的75%。在我国,全国共有800多所高校承担有科研任务。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丰富了科学技术的活动,能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如多媒体技术、电脑软件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对推进相关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有直接作用。
四、教育与文化
从广义上说,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因为教育既是文化的构成体,又是文化的传递、深化与提升的手段。这就是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除了取决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外,还受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的内容就是人类的文化,不同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不同选择。
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及其来源的认识,在教育上影响着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由此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应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化的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使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相互补充,使得各民族文化精华汇合、交融起来,逐渐形成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富,这是民族文化融入全球文明的过程。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文化选择,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或舍弃。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以及教育自身的需要进行的,在这两方面价值取向指引下,正确的、合理的文化选择,将极大地促进教育与文化的同步发展。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改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于文化的更新和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为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提供大量具有创造活力的人才,并通过他们去推动本民族的科技、文学、艺术等的发展;(2)教育选择文化并将选择后的文化确定为教育内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3)教育带来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激发出文化创新的生机和动力。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内涵(1)学校文化的概念
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学校文化的构成★
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观念文化又叫精神文化,包括办学指导思想、教育观、道德观、思维方式、校风、行为习惯等。观念文化可分解为四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观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
规范文化又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和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规范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规范文化发挥着育人职能的制度保证作用。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形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包括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2.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①校园文化的概念
所谓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②校园文化的内容★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校园设施等。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其中,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旦形成往往代代相传,具有不易消散的特点,因为它已经成为学校所有成员特别是教师的自觉行为,良好的校风能对新师新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3.学校文化的形成
(1)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2)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3)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都是创造学校文化的主体。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教职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校文化作用的对象,反映着学校文化产品或成果的质量水平。
(4)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①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管理常规建设相结合。
②良好的文化行为要与校园环境建设相结合。环境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是一种“隐性课程”。【知识拓展】
学校组织的管理
1.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信息传递;(2)控制;(3)激励;(4)情感交流。学校的沟通一般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2.学校绩效是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
学校绩效是指学校功能发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的重要标志3.学校管理的基本办法
(1)行政管理办法;(2)法律办法;(3)思想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4.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般来说,教育为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为一定社会的文化所影响。但是教育又常显示出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发展轨迹。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人,而人的显著特点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人的独立性,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的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教育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从各个方面吸收和利用以往历史阶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不仅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而且与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发展历程中的烙印。这就是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决定,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并非完全同步,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种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其他意识形式,如政治思想、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平行性关系。
六、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体现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
(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
(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二)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因素,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我国的教育现代化除了反映世界现代化的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外,还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原有教育体制的基础上考虑教育改革变迁的计划,体现本土性的特色。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它是否遵循了人的发展规律。教育和人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在个体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又要受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个体的身心发展状态是教育行为的依据。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这是人的各方面的潜在素质不断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
就内容而言,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也可称为生理的发展)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发展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影响着生理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内发论的基本观点★
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即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素质。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孟子是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有备于我”,人的本性中就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基本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现代西方的内发论者进一步从人的机体需要和物质因素来说明内发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只起引发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他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由种系发展决定(复演说)。
总的来说,内发论认为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没有什么根本的实质性区别,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成熟的结果,因而完全否定了后天学习、经验的作用。其关注重点是人的“生长”,以及人的成长规律和成熟机制是怎样的。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外铄论的基本观点★
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
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就持这样的观点。荀子认为,“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意涂抹。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也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他甚至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总的来说,外铄论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有效学习。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是内因和外因作用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的、现实的力量。因而,教育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自然受到特别的重视。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
动性等。
(一)遗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这些遗传素质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人的发展就是在人类特有的遗传素质基础上展开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必须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发展才有可能。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或者某些遗传素质有缺陷,某种发展可能永远就不能实现。如一个生而失聪的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其听觉能力而成为音乐家。国内外都做过对儿童和猴崽同时进行教育的实验,结果表明:猴子不能学会说话,不能养成直立行走和劳动的技巧,不能掌握行为的标准和规则,它们的发育受到了生物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超越生物学的规律。
但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例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它会随着环境、教育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等作用而逐渐发生变化。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总体上呈减弱趋势。因此,一个人的神经系统,虽然生来就被某些属性所制约,但是它本身却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即使是某些低能或弱智儿童,在特殊教育的作用下,也能获得一定发展。“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夸大了遗传的作用,把遗传看作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唯一因素,是不正确的。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遗传素质存在着个别差异,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方面。这些差异是个性形成的生理基础,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原因。天赋优异的儿童,比较容易成才,而存在智力缺陷的儿童教育起来就比较困难。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个体的遗传素质是逐步发展成熟的。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限制与可能,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教育必须按照遗传素质发展的水平进行,超越或落后于遗传素质成熟水平都不利于人的发展。格塞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教育学中所说的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广义上来说,教育也包括在环境这一概念之中。为了突出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自觉性、目的性
和计划性的特点,以区别于环境影响的某种程度的自发性,我们把学校教育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加以详细叙述。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机遇、条件和对象。离开社会环境这种外部条件,再好的遗传素质也难以发挥作用。遗传提供的可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变为现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则直”及“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环境是人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在人类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之间都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人具有社会性的特点,人的发展永远不能离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
(2)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来说,生产力发达地区或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相反,不良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阻碍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因为环境作用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等特点,对于环境的影响,个体存在适应与对抗,“出淤泥而不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说明虽然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但是人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环境的制约。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是错误的。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社会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但是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有的人在良好的环境中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要求相反的道路;有的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却能“出淤泥而不染”,成为很有作为的人。因此,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三)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从逻辑上既是特殊的实践,又是特殊的环境。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遗传与社会环境具有不可控制、不能选择的特性,而学校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培养。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学校教育是由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教师是受社会委托来教育学生的,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熟悉教育内容,掌握教育方法与手段,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而可以确保教育工作的效果与效率。而社会环境中缺少这样的专职教育人员,一般来说,不如学校这方面的条件好和教育效率高。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影响学生的因素很多,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协调各种要素,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发展环境之中,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具有规范与自觉化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标。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校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而专门学校对这些才能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教师和领导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这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尊重和注意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学校教育提高了人们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意义。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首先,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训练,所以能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
其次,学校教育使个体处于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有助于促进个
体的发展。
再次,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会更明显、更富有成效。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从外部环境方面来说,它要求社会的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前提,它依赖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包括家长的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自然结构;依赖于社会发展的状况,包括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社会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和民族心态以及公民整体素质等。
(2)从教育系统内部来说,它依赖于教育自身的状况,包括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者的平等方面;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还要积极协调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成为一股适合儿童需要的合力。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否则就会陷入“教育万能论”的错误之中。“教育万能论”是一种片面地夸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洛克、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知识拓展】
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方面,也有人把这种促进作用概括为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1.个体个性化
个体个性化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稳定的特征,这里主要是个体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步形成独具特色而又相对稳定的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过程。个体个性化过程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能促进人的主体意识、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它是指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
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知识内化和智力内化。2.个体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即一个特定社会的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而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成长过程,或者说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变成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从自然人逐渐变成社会人。它的主要内容是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发展过程中还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语言社会化。教育的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通过引导和规范个体的行为,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教育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意向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角色意识。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丛活动水平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综合的意义上把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成为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环境为个体的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而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因和动力。这些因素彼此关联、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概念
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例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的发展总是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论也证明了这一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的教育要求★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教育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期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与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例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教育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既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
必须指出的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迁就学生现有
的发展水平,或降低教育的标准与要求。教育必须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他们能接受但又高于其现有水平的要求,以促进他们的发展。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如果学生的发展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那么这正是最能敏感地接受教育的时候。还有人们在教育实践中概括的“跳一跳,摘个桃”的经验,都值得借鉴。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表现★
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在其全部发展过程中经历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一岁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青春发育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较之其他阶段快得多。
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身心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平衡的,有的方面可能在较早年龄就达到较高水平,而有的方面则晚些。例如,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感知觉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比高级形式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早许多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教育要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的现象,引起了心理学家的重视,由此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所谓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研究认为,关键期既包括有机体需要刺激的时期,也包括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最脆弱的时期。因此,关键期也叫敏感期、最佳期。在这一时期内,对个体某一方面进行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概念
(1)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能与环境协调,从而
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2)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教育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育工作者:(1)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2)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人的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表现★
(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
(2)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
(3)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
(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3.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教育要求
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
表现
遵循该规律的教育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施教;由量变到质量的过程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的做法都
是违背该原则的
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
阶段性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而不能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任务
搞“一刀切”“一锅煮”;最近发展区
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和不同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
包括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和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
性别差异、不同个体同一方面发展速
个别差异性
度和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个体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
注:值得注意的是,不平衡性主要指同一个体,而个别差异性则主要指不同个体
因材施教
把握施教的关键期或最佳期,视时而教、及时施教
互补性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