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线法是规则式园林的实质。由于强烈、明显的轴线结构,规则式园林将产生庄重、开阔、明确的景观感觉。一般轴线法的创作特点是有纵横两面三刀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控制全园布局构图的十字架,然后,由两主轴线再派生出若干次要的轴线,或相互垂直,或成放射状分布,一般组成左右堆成,有事还包括上相、左右堆成的、团性十分强烈的布局特征。轴线法创作产生的规则式园林最适合于大型庄严气氛的帝王宫苑、纪念性园林、广场园林等。如意大利台地园、中国故宫内的御花园等园林设计精品。山水法的园林创作特点,就是把自然景色和人工造园艺术,包括园林五大要素的改造,两者巧妙的结合,达到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效果。最突出的园林艺术形象,是以山体、水系为全园的骨架,模仿自然界的景观特征,早就成第二个自然环境。山水法造园,一般地势自有高低,那么“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即使原地形较平坦,也“开池浚壑,理石挑山”。用一句话概括“挖湖堆山”法。“构园无格,借景有因”。所以,山水法的园林布局“巧于因借”,“精在合宜”。二、规划与设计—规划:一般是指在实施之前制订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作为一种工程语言,是指在工程建设初期,综合考虑工程间相互联系、平衡和远近期发展、控制远景及原则性问题,不考虑其施工方案。如风景区、公园的总体规划等,主要解决功能分区、导游线组织、景点分级等大问题。“设”者,陈设、设置、筹划之意;“计”者,寂寞、策略之意。设计:具体实现规划中某一工程的实施方案,是具体而细致的施工计划。如xx宫苑植物种植设计或土方工程竖向设计等。三、园林与绿地—园林与绿地的相同点:园林与绿地属于同一范畴,所含要素基本相同。有山水地貌,绿色植物为主题,并有一定的建筑和交通设施。功能都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等、园林与绿地的不容点:绿地包含的面比园林广泛,园林必属绿地,绿地不一定属园林,因为绿地的含义不因艺术标准、技术要求和设施质量高低而改变,只要是树木花草占主要面积的地块都称为绿地;而园林则是绿地中内容丰富、设施质量、艺术标准和技术要求较高且环境优美的、可供游憩部分,而绿地不一定可供游憩的。四、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是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园林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而绿化覆盖率是指在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绿化覆盖总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
分比。区别在于,前者绿地面积一旦确定,其面积不会随时间因素和树木生长变化而影响;而绿化覆盖面积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按植物的垂直投影测算,但乔木树冠下重叠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再重复计算。所以,决定绿化覆盖率大小的因素,除绿地面积外还有树种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树龄等。用绿地覆盖率作为城市园林绿地定额指标的计算方式之一,其优点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绿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气降低太阳辐射,调节湿度、温度等),同时可以使规划者在树种的选择和搭配时考虑植物冠幅和枝叶的茂密程度及生长速度等。其不足之处是,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并不能反映实际绿地面积的数量和绿地的人均占有量,因此绿化覆盖率高并不一定代表绿地面积大和绿地的人均占有量大。五、均衡与稳定——和均衡相联的稳定。如果说均衡涉及的主要是园林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那个稳定所涉及的则是园林景观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生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人们凭借着最新的技术成就,不仅可以建造出超过百层的摩天大楼,而且还可以把古代奉为金科玉律的稳定的原则——下大上小、上轻下重——颠倒过来,从来建造出许多底层透空、上大下小、如同把字塔倒转过来的新厅的建筑形式。园林中的峰石处理经常巧妙地运用稳定法则。六、景点与景区—凡有欣赏价值的观赏点叫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位。一般园林绿地均由若干个景区组成,而景区是由若干景点组成的。这是我国传统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如圆明园由40景,承德避暑山庄先有36景,后增为72景等,这里的“景”是指景区。如北京陶然亭公园由“陶然佳景”,“望春浴德”,“童心幼境”,“水月松涛”,“九州方圆”,“胜春山房”,“瀛岛飞云”,“华夏名亭”,八大景区,每个景区都有若干戈景点。其中“华夏名亭”园就由九个景点所组成,即以九个历史文化名亭及环境形成若干意境单元。它们分别是:屈原的“独醒亭”,王羲之的“兰亭”及其父子(王献之)的“鹅池”碑亭,欧阳修的“醉翁亭”,陶渊明的“醉石”,白居易的“浸月亭”扬州瘦西湖的“吹台亭”无锡惠山公园的“二泉亭”,苏州沧浪亭公园的“沧浪亭”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七、交替韵律与交错韵律—交替韵律 即由两种以上因素交替等距反复出现的连续构图的韵律特征。如河堤上的一株柳树一株桃树的栽种,
两种不同花坛的等距交替排列等等;交错韵律 两组以上的要素按一定规律相互交错变化。常见的由芦席的编织纹理和中国的木棂花窗格子。八、框景与夹景—在人的视野中,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四方围框而中间观景则为框景,这是人们为组织视景线和局部定点定位观景的具体手法。类似照相取景一样,往往达到了增加景深、突出对景的奇异效果,夹景多利用植物树干、断崖、墙垣、建筑等条件;框景多利用建筑的门窗、柱间、假山洞口等。选择特定角度,撷取最佳景观。九、风景视线与导游线—人在观赏点观赏景点时,观赏点与景点之间必须留出透视线(即为风景视线),否则就无法欣赏该景点。由了好的景点,必须选择好观赏点的位置和视距。风景视线的布置,主要在隐显上来说。一般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大景宜显,在实际中,往往隐显并用。园林对于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园林空间的风景界面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那么不同的空间爱你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这就是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如同写文章一样,以有起有节,有开有合,有低潮有高潮,有发展也有转折。十、容积空间与立体空间—容积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围合,空间为静态的、向心的、内聚的。空间中墙和地的特征较突出。立体空间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间层次丰富,有流动和散漫之感。实体围合而成的物质空间容易创造,人们亲身游历时需要的感受空间需要花一番心思精心打造。十一、自由韵律与拟态韵律—自由韵律,类似像云彩或溪水流动的表示方法,指某些要素或线条以自然流畅的方式,不规则地但却有一定规律地婉转流动,反复延续,出现自然柔美的韵律感。拟态韵律,是指既有相同因素又有不同因素反复连续构图。如花坛的外形相同,但花坛内种的花草种类、布置的又有变化;园林景墙上漏窗的窗框一样,但窗格及花饰不相同的连续构图等都属于此类。十二、 造景与主景—园林造景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内容,所谓造景主要是指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造景手法,合理组织各种造园要素,使之成为若干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和空间环境,同时又巧妙地利用了空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编排,使它们各得其所,又要形成一种类似电影、戏曲一样的动态序列,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却要考虑相邻空间的衔接问题。这里的衔接包括两个方面:即联系与分隔。十三、“城市紫线”与城市绿线—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是城市规
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城市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园林、道路绿地、湿地以及古树古木等,都应划定绿地省界线。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绿线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规划、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绿线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城市紫线”是指国家历史文化街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紫线有城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划定。十四、花坛与花境—花坛多设于广场和道路的中央分车带、两侧以及公园、机关单位、学校等观赏游客地段和办公教育场所,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采取规则式布置,有单独或连续带状及成群组合等类型。花坛内部所组成的纹样多采用对称的图案,并要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一般选用植株低矮、生长整齐、花期集中、株形紧密、花或叶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常选用一、二年花卉或球根花卉。植株高度与形状花坛纹样与图案的表现效果有密切关系,如低矮而株丛较小的花卉,适合于表现平面图案,可以显示出较细致的花纹,故可用于模纹花坛的布置,如五色苋类,三色堇、雏菊、半枝莲等,草坪也可以用来镶嵌配合布置。花境设计时相邻的花卉色彩要能很好搭配,生长势强弱与繁衍的速度应大致相似,以利于长久稳定地发挥花境的观赏效果。花境的边缘即花境种植的界限,不仅确定了花境的种植范围,也便于周围草坪的修剪和周边的整理清扫。依据花境所处的环境不同,边缘可以是自然曲线,也可以采用直线。高床的边缘可以用石头,砖头等垒砌而成,平床多用低矮致密的植物镶边,也可用草坪带镶边。十六、陵园和墓园—陵墓园、寺庙园都有祭祀性质建筑的园林。而陵墓为埋葬已死去的人并祭扫之地;寺庙既有宗教建筑称寺或庙,也有祭祀帝王、名人的建筑称庙的。但是,陵都为园,墓不一定都为园;寺庙多数与园结合,也有仅有建筑而无园的。称园者必有自然、人文景观布置。十七、筑山庭与平庭—筑山庭又称山水庭或筑山泉水庭,主要有山和池,即利用地势高差或以人工筑山引如水流,加工成逼真的山水风景。另一种抽象的形式,称作枯山庭。在狭小的庭院内,将大山大水凝缩,用白砂表现海洋、瀑布或溪流,是内涵抽象美的表现。平庭即在平坦地上筑园,主要是再现某种原野的风致。其中可分许多种;芝庭----以草皮为主;苔庭----以青苔
为主;水庭----以水池泉为主;石庭----以砂为主;砂庭-----不同于石庭,有时伴以苔、水、石作庭;林木庭---根据庭园的不同要求配置各种树木。十八、社交距离与个人空间距离—-个人空间距离是指进近到45~76CM时,是得以最好欣赏对方面部细节与细微表情的距离;远到76cm~122cm时,即达到个人空间之边沿,相互间有一臂之隔,说话声音的响度是适应的,不再能闻到对方的气味,除非有人搽香水。社交距离指近到122cm~214cm,接触的双方均不扰乱对方的个人空间,能看到双方身体的大部分。双方对视时,视线常在对方的眼睛、鼻子、嘴之间来回转,这往往是人们在一起工作、社交时保持的距离,但更正规些的距离认为是214cm~366cm,此时,对方的全身都能被看见,但面部细节被忽略,说话时声音要响些。十九、两段式(展开序列)与三段式(展开序列)—两段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多用在一般纪念陵园从入口到纪念碑的程序。如苏军反法西斯纪念碑就是从母亲雕塑开始,经过碑林甬道,旗门的过渡转折,最后达到苏军战士雕塑的高潮而结束。三段式一般具有起景------高潮-------结束三个段落,在此期间还有多次转折,有低潮发展为高潮景序,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以至结束。二十、联系与分隔—联系具有衔接和渗透之意,而分隔是指相邻空间的隔离。分隔具有已下意义:1.分隔可以打破园林一览无余、空旷、平淡的感觉;分隔可以防止主题不同、情趣各异、各有特色的景区互相干扰,同时使空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分隔-还可以造成空间的大小、开合、动静等方面的对比效果。但现代园林,空间不能划得太小,以免造成游人拥挤。因此要在充分调查、取得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空间分割为了产生对比,出现差异。但隔死堵严,使景区之间不相往来,又会破坏园林的整体感。因而在空间分隔的同时,使各景区、空间之间又要保持有机联系,隔而不死。分隔能突出个体,联系又为了统一,既分隔又联系,富于变化,使整个园林成为一个有节奏、统一和谐的空间整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