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024-01-27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5期

中共丽水市委办公室

中共丽水市委政策研究室 2004年9月13日

[领导干部重点调研课题]

关于政绩观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 张成祖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组织、自己的“试金石”。就欠发达地区而言,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如何树立政绩观,为谁树立政绩,如何提高执政能力,对我们全面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要求,实施“三市并举”(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打造“平安丽水”、加快把丽水培育成为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点至关重要。根据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最近,我带领有关人员到基层,就我市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有关政绩观问题进行了调研。在与县(市、区)、乡镇、部门干部的接触、交谈中,大家普遍认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志,是我们丽水跟上全省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各级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

1

信和形象。

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总体而言,在全市整个干部队伍中,绝大部分人的政绩观是正确的。广大干部从欠发达的实情出发,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理清工作思路,发扬务实作风,狠抓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丽水市委根据省委“八·八战略”和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三市并举”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但是,不可否认,在少数地方,少数干部,少数领导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政绩观。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

(一)急功近利。少数领导干部有一种急躁情绪,希望赶快出政绩、抓紧出政绩,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想争取在自己的任期内,急着做出成绩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魄力,热衷于搞“短、平、快”的政绩,对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重摘果、轻栽树”,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时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

(二)标新立异。一些领导执政一方,为了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千方百计出奇出新,喜欢做“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喜欢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或仅仅局限于“一幢楼、一条

2

路、一座桥”,对那些虽不“轰轰烈烈”、“显山露水”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杂事、繁事、难事却不感兴趣。极少数乡镇领导干部一到任,就违背客观规律,脱离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劳民伤财,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我市有一个偏远乡镇,1992年刚撤扩并,就超越实力,大肆举债搞建设,投资600多万元征用土地、造中心街等,结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到目前,镇领导已换了三、四任,但该镇还欠债务二、三百万元。

(三)唯书唯上。少数干部不能正确处理上级与群众的关系,做工作、想问题不唯实,只唯书、只唯上,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满意”。他们看个别领导爱好、摸个别领导思想、迎合个别领导思路,看个别领导脸色行事,搞个人投机主义,目的不是为了实现群众利益,而是为了个人升迁。对这些人来说,“政绩”说到底就是作为个人晋升路上的铺路石,作为追逐个人名利的敲门砖。这种政绩观的扭曲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只求虚名,不务实效,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数据注“水”,劳民伤财,搞短期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少数乡镇企业的数据,只见产值不见税收。

(四)偏重经济。片面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成“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仅仅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维系在GDP上,围绕GDP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公共健康的损害、对公共财产的掠夺等。从GDP数字上看是增长了,但却支付了昂贵的生态成本、健康成本和人文成本。同时,由于片面追求GDP,也会严重扭曲政府职能,造成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现象,诸如卫生、教育、就业、环保、安全、信访、社会治安、稳定等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却无法顾及,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

3

(五)华而不实。少数干部不注重“做事”,而善于“作秀”,刻意在“唱功”上做文章,信奉“不怕没做到,就怕想不到”,“不怕干不好,就怕讲不好”,“想到、说到等于做到”。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追求轰动效应等等,不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谋利益。有极少数领导干部随心所欲,自搞一套,“新官不理旧事”,今天一个思路,明天一个规划,后天一个举措,搞得下面无所适从, “每任领导都修路,修的都是断头路”。

(六)“无为”而治。极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怨天尤人,束手无策,只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摆样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碌碌无为。

上述种种错误的政绩观,虽然只存在于少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但它背离党的宗旨,违背客观规律,伤害群众感情,危害很大:

一是损害形象。众多的“政绩工程”都是轰轰烈烈上马、凄凄惨惨收场,最终群众遭了殃。因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造成浪费。各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耗尽各种资源,掏空地方财政,甚至透支财政,多数项目回报率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回报,从而使地方人、财、物大量浪费。

三是贻误事业。在错误政绩观驱动下,一些单位和个人或缺位,或错位,或越位,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政令不畅、调控不力,出现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贻误发展良机。

四是败坏风气。错误政绩观直接导致形式主义盛行,导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为官

4

一任、危害一方”,挫伤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脚踏实地创造政绩干部的积极性,一些原本好的干部也加入了造假、吹嘘、邀功者的队伍,形成恶性循环,败坏党风、政风、民风,败坏整个社会风气。

二、不正确政绩观的成因分析

当前,少数领导干部在对待政绩上的种种错误观念,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私心”作怪,把追求个人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而没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究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认识有偏差。对政绩观缺乏正确的认识,出现了程度不一的错误政绩观。如有的干部认为只有“轰轰烈烈”创一番伟业才是“政绩”,而视立足岗位、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平庸;有的认为上级领导满意即为政绩;有的干部甚至把“政绩”看成是个人的政治资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缺乏深入改造,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不是立志做大事,而是立志做大官,追逐功名权位等等。

(二)机制有缺陷。一是现有的考核评价政绩的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主要体现在:过分突出对经济发展指标的考核,使政绩考核变成了“GDP考核”、“增长幅度考核”。定指标、压指标,变相鼓励干部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定量” “定性”考核不够,看重干部“干了什么事”、“干得怎么样,但对这事该不该干、方向对不对没有深入考核等等。对政绩的评价不全面、客观、公正,看重外在标志的“显绩”,轻视内在不易量化的“隐绩”;注重短期政绩,忽视长远影响和后续效益等,因此,导致极少数基层领导干部从个人的得失出发,作表面文章,搞“泡沫政绩”、“数

5

字政绩”、“虚假政绩”,欺上瞒下,骗取组织信任,谋得升迁。对政绩的考核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一个模式考全部”,没有区别“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基础条件不同,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显然失去公正。二是决策机制不健全。决策的提出、论证、决断、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决策失误的责任难以追究,没有象建筑工程质量那样实行终身追究制等等,为少数领导干部主观决策、追求个人政绩开了方便之门。三是用人机制有缺陷。主要指乡镇一级领导干部任期过短,调动频繁。所谓“熟悉选举第一年,真正做事第二年,筹备离任第三年”、“一年看、二年干、三年换一换”。由于任期短,少数领导干部只愿干“短、平、快”政绩,干“显绩”。

(三)作风有问题。有的干部心浮气躁,干了一、二年就想“换”、就想“变”,不到二、三年就想提拔转岗,不然就是领导不信任、“工作”没有干到点子上。极少数干部私心严重,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而是弄虚作假、作风飘浮,把心思放在研究上级领导的好恶上,“做给领导看,不为群众干”、“不怕群众说不行,就怕领导来批评”,追求虚假政绩,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个人谋官升迁营造“垫脚石”,为谋取私利“铺路”,使得报喜得“喜”,吹牛得“牛”,“数字出官”。

三、基层落实正确政绩观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提高素质。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便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目标追求。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

1、抓教育。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誉、地位、权力,切实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

6

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该留点什么”的问题,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意味着奉献,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要使广大基层干部明白,我们的政绩主要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上,体现在对急、难、险、重问题的处置上,体现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干部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对每件事情的严格要求、破解难题、操作到位上,体现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上,体现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创一方文明”上。在具体工作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要立党为公,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政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能满足个人私欲。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抓起,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对人民负责,对上级负责。二要处理好“唱功”与“做功”的关系。既要扎实工作,积极创造业绩,又要保持良好心态,反对浮夸吹嘘。三要处理好“奖杯”与“口碑”的关系。“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四要处理好“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的关系。既要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好处,又要默默无闻地创造无形的潜绩,为群众谋取长远的利益。五是要处理好“不能”与“不为”的关系。如“挟泰山以超北海”,违背了客观规律,谓“不能”;“为长者折枝”,能做而不去做,叫“不为”。

2、重培训。坚持急需、实用原则,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不同需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使之尽快熟悉掌握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外经外贸、招商引资、城市管理等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3、强能力。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增强“五种能力”(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

7

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等能力)的要求,基层干部要提高六种能力:一是发展的能力;二是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三是破解难题、操作到位、抓好落实的能力;四是独挡一面的能力;五是拒腐防变的能力;六是依法执政的能力。

(二)健全机制,优化考核。一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可操作。所谓全面,就是在考核一个地方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情况时,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所谓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主观努力,也要看客观条件。所谓客观,就是既要看在创造政绩过程中的能动性,也要看客观条件的优劣;既要看上级党组织的认可度,也要看群众的满意度;既要看领导班子集体的作用,又要看领导成员在集体领导中发挥的作用。所谓公正,就是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将政绩考核结果向群众公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制定具体的政绩考核体系时,要客观确定政绩评价内容,考虑工作的条件与基础,做到简便、易行、可操作,能激励干部、推动工作。

二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干部任用体现一种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用准一个干部,就等于树立起一面旗帜,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等于发出了一个错误信号,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必须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按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的工作实绩选拔使用干部,树立客观公正的用人导向。要大力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发展上有

8

成效的干部,那些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那些作风优良实绩突出的干部。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看高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绝不能亏待。努力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浓厚风气。

三要完善对领导干部施政过程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特别要重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对群众反响强烈的虚假政绩、形象工程,要坚决、及时地进行查处。

四要完善干部的奖惩机制。古人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 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对于引导、促使干部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十分重要。对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要进行褒奖,对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要严肃惩戒。

五要建立政绩终生责任追究制度。对曾经被视为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政绩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终身追究责任。

(三)转变观念,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可能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一要在加快经济发展上创造政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

9

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这对欠发达地区尤为重要。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能够在有限的任期内推动一个地方更快更好地发展,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发展始终是领导干部从政的第一要务,要善于从战略全局上、从党的工作大局上、从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重要方面研究发展,促进发展,用加快发展的实绩来创造政绩。

二要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创造政绩。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更加要求社会与经济共同发展。领导干部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既要竭尽全力抓经济发展,也要殚精竭虑谋社会进步,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纳入战略全局中去谋划,在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上创造新政绩。

三要在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体现在增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上,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关系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要按照中央关于“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就当前丽水发展来讲,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经济发展环境,包括以基础设施为内容的硬环境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效能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保障社会安全等等。二是搞好宏观调控,特别是搞好产业导向。充分利用看得见和看不见两只手的作用,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促进劳动者就业。劳动者就业率越高,市场的潜力就越大。而就业率低,就意味着社会贫富分化、不安定甚至动荡,这又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四是保证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微弱的相关

10

性。我们没有必要用牺牲公平来换取发展,特别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五是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资源。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保护好生态资源。

(四)求真务实,为民谋利。一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一要做到“三个符合”,作决策、办事情、干工作要符合当地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三要做到“四不”:不搞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不提不切实际的漂亮口号,不做空洞无物的数字文章,不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切实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

二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谋求政绩的最高指向,才能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当好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政绩观,不能从考虑个人得失、谋求个人升迁出发创造所谓的政绩。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实绩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工作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那些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要把政绩定位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目标上。必须真正通过我们的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从而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为民,用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和实际效果来创造政绩。三要把

11

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群众利益得失中去思考,去做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想人民群众之所想、干人民群众之所需上。即使对自己升迁有风险的工作,但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为老百姓去做,真正做到不为名,不为利,重实事,求实效,受得住委屈,经得起考验。

─────────────────────────────

送: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市委常委,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

市政协正副主席,市委、市政府正副秘书长,各县(市、区)委书记,

各县(市、区)政府县(市、区)长,市委特约调研员

发: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委办公室、政研室

─────────────────────────────

签发:李卫良 责任编辑:杨圆华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