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理工程概论实习报告

2023-08-10 来源:一二三四网


报告名称:工程概论实习报告

转眼间我们已经步入大四了,这学期我们上了一门跟其他课不一样的工程概论课,我们都比较期待这门课,因为这门课要介绍工程中一些比较基本的东西,也会给我们讲很多实例,所以同学们都很期待,虽然第一节课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上,之后的课程还是很有趣的。

终于在同学们的期待中,我们在这学期第六周迎来了第一堂工程概论课。第一节课是校领导代课的,内容就是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什么是工程。这是之后几节课内容的基石,也是对关乎我们对工程最基本理解的内容,所以我们都比较认真地去听。

这个问题从老师嘴里发出,可谓是振聋发聩。是啊,到底什么是工程呢?我们经常念叨的工程工程,他到底是什么东西?很多人的梦想是当一个工程师,那他自己又知道工程到底是什么吗我说很有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工程是什么毕竟,这是一个高深的概念。不知道,没有关系,老师会给你解答。老师会告诉你到底什么是工程。在这堂课上,老师从基本概念上给我们解答了什么是工程:工程是科学和数学的某种应用,通过这一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各种结构、机器、产品、系统和过程,是以最短的时间和精而少的人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对人类有用的东西。将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具体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十八世纪,欧洲创造了“工程”一词,其本来含义是有关兵器制造、具有军事目的的各项劳作,后扩展到许多领域,如建筑屋宇、制造机器、架桥修路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可以建造出比单一产品更大、更复杂的产品,这些产品不再是结构或功能单一的东西,而是各种各样的所谓“人造系统”(比如建筑物、轮船、铁路工程、海上工程、飞机等等),于是工程的概念就产生了,并且它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技艺。在现代社会中,“工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工程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一群人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

第二节课来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重点介绍了一些SAR方面的知识,SAR是什么呢?相信我们信工专业的同学都不会陌生,SAR正是大名鼎鼎合成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 SAR) 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可以在能见度极低的气象条件下得到类似光学照相的高分辨雷达图像。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也称综合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掩盖物。所得到的高方位分辨力相当于一个大孔径天线所能提供的方位分辨力。合成孔径雷达的首次使用是在20世纪50 年代后期,装载在RB-47A和RB-57D 战略侦察飞机上。经过近60 年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各国都建立了自己的合成孔径雷达发展计划,各种新型体制合成孔径雷达应运而生,在民用与军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是传统的SAR遥感技术与射电天文干涉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雷达向目标区域发射微波,然后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得到同一目标区域成像的SAR复图像对,若复图像对之间存在相干条件,SAR复图像对共轭相乘可以得到干涉图,根据干涉图的相位值,得出两次成像中微波的路程差,从而计算出目标地区的地形、地貌以及表面的微小变化,可用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地壳形变探测等。在许多地学研究应用中,InSAR的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高精度和数据处理高自动化等特征已得到体现,对可见光、近红外被动遥感技术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在制图、土地利用分类和大规模地监测厘米级或更小的地球表面形变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干涉雷达测量)是以同一地区的两张SAR图像为基本处理数据,通过求取两幅SAR图像的相位差,获取干涉图像,然后经相位解缠,从干涉条纹中获取地形高程数据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

SAR干涉技术已经成为SAR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它解决了SAR对地物第三维信息(高程信息或速度信息)的提取。目前干涉SAR有以下3种形式:(1)单道干涉,将双天线刚性安装在一个飞行平台上,在一次飞行中完成干涉测量,又称为空间基线方式;(2)双道干涉,属于单天线结构,分时进行二次测量,要求二次飞行轨道相互平行,又称为时间基线方式;(3)差分干涉,在航迹正交向安装双天线的单道干涉与第3个测量相结合,测量微小起伏和移位的干涉。

除了SAR的有关知识,老师还从遥感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来介绍工程,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信息源(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信息获取(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信息处理(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应用(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

经过教授的讲授,我对雷达和遥感技术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对这两项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有了简单的认识,对为我国科研开发做出贡献的斗志更加旺盛!我坚信在我大北理的莘莘学子的努力下,我国的雷达技术和遥感技术必将突飞猛进!。

本次课程的第三部分内容是有关敏捷开发技术的,这是一个很新鲜的名次,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我并不知道敏捷开发是什么意思。幸亏老师及时解答了我的疑惑,原来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敏捷开发是针对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目标是提高开发效率和响应能力。除了原则和实践,模式也是很重要的,多研究模式及其应用可以使你更深层次的理解敏捷开发。相对于\"非敏捷\",敏捷开发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做为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敏捷开发有了一个大致的内容,我很感兴趣,今后将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

本次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重头戏,学校为我们请来了大唐电信的教授级高管杨毅刚先生,为我们讲授职业胜任能力的有关知识。主要是关于技术创新成果如何产业化。重点从技术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新产品创意是最核心的创新、技术创新中的技术重用、产品开发的业务流程、产品开发的测试与验证、知识产权在产业化项目中的作用等七个方面进行讲授,每个方面杨教授都为我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授。最后,老师还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忠告:

一、要想提高创新能力,就必须清晰的知道不同的创新范畴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创新目的及相应的创新方式;

二、技术发明的创新范畴是以技术成果的独创性、先进性、突破性来体现技术发明创造成果的水平高低,其进行的是技术层面的评价;

三、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创新范畴是以创新成果的市场竞争性、投资回报率高低来衡量创新成果的大小,其进行的是经济层面的评价;

四、切勿用技术发明创造的创新方法来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

五、凡以产业化或产业化转让为目的的项目开发,一开始就应采用技术创新的创新方式、按产业化要求进行项目的开发,不要采用先获得科研成果再进行产业转化的创新方式,否则项目产业化、或产业化转让的成功概率极低。

这样一个学期的工程概论课就结束了,虽然只有几节课,但是我觉得对我们开阔视界、打好基础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定会回想起曾经工程概论课带给我们的东西。最后也是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门课,感谢每位老师的精彩讲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