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
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2. 两块完全相同的平面镜上、下挂在竖直的墙壁上,两平面镜间有一定的距离,一物
体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则经过两块平面镜成像后,物体的像可能是选项中的()
A. B. C. D.
3. 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
挂在墙壁上,让小军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军看到的图像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
第1页,共15页
4. 如图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
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其实魔术箱里面暗藏平面镜,下列选项中使用平面镜的原理与其一致的是
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 较小的花店一面墙上安装平面镜 C. 古代妇女对着铜镜梳妆
D. 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引起司机的注意 5. 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
的哪个特点() A. 能成虚像的特点 B. 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 C. 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 D. 能成正立像的特点
6. 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和一块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在越明亮的教室中做实验效果越好 B. 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
C. 为了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D. 玻璃板没有垂直水平面放置时,烛焰的像与烛焰不是等大的 7. 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发生了镜面反射,那么反射面一定很亮 B.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 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 D. 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8. 如图所示,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演员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中可以看到自己的2个像
B. 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 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D. 演员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9.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 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自己的像是实像 C. 平面镜越大,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就越大
D. 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10. 为了避免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造成事故,人们发明了如图
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如图乙所示是HUD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示意图。将水平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呈现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观看的时候,能够将车外的景象与竖直呈现的行车数据融合在一起,下列说法错的是: 误..
第2页,共15页
甲 乙
A.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虚像
B. 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
D. 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在显示器屏幕上应是9
11. 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
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1.5m,像变大 B. 2m,像变小 C. 3.6m,像不变 D. 4.4m,像不变 12. 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
的是( )
A. 竖直上移玩具鸟 镜
C. 人向平面镜靠近
B. 竖直下移平面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13. 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
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A. 站在原地下蹲 B. 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 C. 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 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14. 夏季,当你在湖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湖中“鱼在云中游”的美景。我们看到湖中
的像是()。
A. 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B. 云是虚像,鱼也是虚像 C. 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D. 云和鱼都是实像
15. 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小张的像逐渐变大
B. 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 C. 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 D. 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16. 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 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 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C. 把蜡烛移*面镜时,它的像会变大 D. 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7.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第3页,共15页
C. 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D. 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会靠*面镜 二、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8. 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一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
(1)先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画出像点S'。 (2)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19.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成镜面。如图所示,一发光点S在水面上,图中已画出由S发出
的两条入射到水面的光线。眼睛往水面看,会看到S在水中的像,这就是物体在水中的倒影。
(1)请画出该倒影,并作出那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2)S发出的另一条光线,在水面反射后,其反射光线刚好经过A点,请画出该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第4页,共15页
20. 小楠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
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
验中:
(1)小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
(5)小楠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水平放置的纸板上垂直纸板竖21.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立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
烛B放在玻璃板后.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为防止重影,实验中选用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效果更理想. (2)为使烛焰的像更清晰,最好在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未点燃的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4)正确测量出步骤(3)中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是相等的,于是得到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你认为这样得到的结论是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蜡烛B移开,在蜡烛B处放一张白纸做光屏,透过玻璃板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得出结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第5页,共15页
(6)实验中,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一侧移动一些,则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6页,共15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来解题: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
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确; 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变短,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此题。 【解答】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据此分析可知,D图符合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来判断像的形状:平面镜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同,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2)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的。 【解答】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等大的、左右相反的;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第7页,共15页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平面镜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等;另一个是用平面镜改变光路。题目中用遮光板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说明激光的传播路线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应用平面镜改变光路。 【解答】
由题意可知,魔术箱中的平面镜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ABC.照镜子和利用平面镜成像让空间看上去更大,都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故ABC不符合题意;
D.夜间自行车的尾灯被机动车灯光照射时将光反射回来,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物点的应用,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在这些选项中都是平面镜的特点,但根据可以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可以对每个选项进行一一排除。 【解答】
ACD选项的内容只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并不能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而平面镜正是利用了B选项的特点,使空间感增大。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难度一般。
(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
(2)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和保证实验效果这个角度去分析。
(3)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只需要点燃一根蜡烛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答。 【解答】
A.因蜡烛是点燃的,所以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能保证实验效果。故A错误;
B.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当做反射镜,实验中可能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尽量选用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故B正确;
C.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只需要点燃一根蜡烛即可达到实验目的,不需要将两支蜡烛都点燃,故C错误;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所成的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蜡烛的像与蜡烛不重合,但是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蜡烛的像和蜡烛的大小是相等的,故D错误。
第8页,共15页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目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牢记实验规律,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成的像是虚像;
②平行光束射向界面,如果界面光滑,则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如果反射面粗糙不平,则反射光线不再是平行光束;
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解答】
A.只要发生了镜面反射,则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那么只有在特定方向上反射面才很亮,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
C.平面镜只能成正立的虚像,且不能用光屏接到,故C正确; D.一束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0° ,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
A.演员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中可以看到自己的3个像,如图:
故A错误;
B.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不变,故B错误; 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演员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也以0.5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解: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所以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也可以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故本选项错误。
第9页,共15页
故选:A。
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②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
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是虚像。 本题目考查了平面镜的成像特点,需要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牢记实验规律,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分析解答。 【解答】
A.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看到的数字6与其在显示器屏幕上的数字是对称的,所以不是9,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解答此题应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2m×2=4m;
由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面镜
2s=0.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0.2m+2m=2.2m,所以他的的距离为s=0.1m/s×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2m;此时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m+2.2m=4.4m;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
第10页,共15页
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答题关键。
【解答】
A、竖直上移玩具鸟,鸟相对平面镜位置发生变化,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
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 C、人向平面镜靠近,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3.【答案】A
【解析】解:根据图示,要想看到镜中的新鞋,就要使眼睛看到新鞋成的像;也就是说鞋子反射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必须能进入人的眼中。
A、由图可以看出:站在原地下蹲,可以看到镜中的鞋;故A正确;
B、保持直立靠近“试鞋镜”,如果原来看不到,靠近后依然无法看到。故B错误;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C错误;
D、若人离镜子远一些,像也会离镜子远一些,同时入射角减小,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减小(反射光线偏低),反射光线始终在眼睛的下方,故不能看到新鞋的像。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即可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本题贴近生活实际,便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兴趣,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
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通过水面发生反射成的虚像;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解:A、小张同学逐渐靠*面镜的过程中,其大小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物像大小相等,故小张的像大小不变。故A错误;
B、人若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满足的条件是:人的头项和脚射出的光,经镜子反射后都能进入人的眼睛,即人像的上、下两端与眼睛的连线必须都穿过镜子。假设
第11页,共15页
小张的身高为1.6m。
如图所示,AB表示人的全身,C点表示人眼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人的像A'B'.将A'和C,B'和C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则EF就是镜子至少应具有的长度。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A′B′∥EF∥AB,且D为AA′的中点;
所以E、F分别为A′C、B′C的中点; 所以EF为△A′B′C的中位线; 1.6m=0.8m。 所以EF=A′B′=AB=×
故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故B
正确;
C、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小王也能在平面镜中看见小张。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理解成正立、等大虚像的真正含义,并做到灵活运用。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这道题目就是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掌握程度。学生若将其规律特点掌握扎实,对于每个选项做出判断,答案不难解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成正立等大的虚像;②像距等于物距;③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反射。 【解答】
A.平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正确,不符合题意;
B.蜡烛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无法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的像是等大的,所以把蜡烛移*面镜时,它的像大小不变,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对称,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烛焰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
第12页,共15页
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
(4)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B错误;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C错误; D.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D错误。 故选A。
1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作图能力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线经镜面反射后,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感觉镜子后面有发光点,所以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后,会相交于一点,交点即为发光点的像。注意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要画虚线;
(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就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或者说像与物体是关于镜面对称的,所以根据像点就可以作出它关于镜面的对称点,该对称点即为点光源。同样,点光源和它的像之间的连线要画虚线。 【解答】 如图所示
19.【答案】
【解析】
第13页,共15页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成像特点在反射光路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作图能力。 (1)以水面作为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作出发光点的像,然后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相交于像,可连接像点和入射点然后延长,水面以上的即为反射光线。注意,发光点和像之间的连线,以及像点和入射点的连线都要画虚线,反射光线要画上箭头;
(2)因为反射光线刚好过A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相交于像,先连接像点和A点,水面以上的部分即为反射光线,然后再连接发光点和反射光线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对应的入射光线。注意水面以下的部分画虚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上箭头。 【解答】 如图所示
20.【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玻璃板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5)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属于基础题;注意的是知道实验中一些器材的作用;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要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实验时在看到像的同时也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实验中要探究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所以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要探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需要用刻度尺测出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只能看到,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总是相等; 【解答】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在看到前面蜡烛像的同时能看到后面的蜡烛,让后面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用刻度尺测出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来探究距离的关系; (3)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4)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平面镜成的像大小与物体相等,物体不变则像不变,与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到玻璃板的距离; (3)大小; (4)不能; (5)不变。
21.【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薄; (2)较暗; (3)大小;
第14页,共15页
(4)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应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5)透过玻璃板看光屏; (6)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对于实验题的考查,要从实验目的、器材的选择、操作步骤、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对于实验故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总结等方面进行梳理。
(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
(2)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物体越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越清晰;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否则具有偶然性;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来解答此题。 【解答】
(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
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2)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个充当物体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另一个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代替镜前的物体,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4)不可靠,因为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得出的结论才具代表性; (5)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他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透过玻璃板看光屏,不应该透过玻璃板看光屏,而应该直接观察光屏;
(6)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实验中,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一侧移动一些,则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薄;(2)较暗;(3)大小;(4)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应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5)透过玻璃板看光屏;(6)不变。
第15页,共1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