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2020-06-12 来源:一二三四网
第27卷第4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OlO年8月 Vo1.27 N0.4 Journal ol Pingxiang College Aug 2010 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刘井亮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继承了《宋史》中对包公形象的描述,生动立体地反映了包公智勇和为民请命的性格,这 是包公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所开拓,刻画了包公身上的世俗色彩和封建思想,这三者鼎立起血肉饱满而又 感人至深的包公形象。 关键词:元杂剧;包公;形象 中图分类号:I2O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OO7—9149(2OLO)O4-O048一O3 流传至今的全部元杂剧有一百五十本左右,根据 日:‘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日: 李春祥的《元代包公戏选注》可知,元代的包公戏多达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伏。”①可见巧断牛舌案 17种,其中佚失者有6种,现存11种,几乎占元杂剧 已经能充分彰显出包公的智慧了。这些包公戏的名字 的十分之一,从这个数量就能看出元代包公戏在元杂 中明明白白地写着“智”的就有六种之多,要么就是 剧史上的重要地位。现存的11种分别为关汉卿的《包 “三勘”,可见审理这些案件花费了包公不少的心思和 待制三勘蝴蝶梦》、《包待制智斩鲁斋郎》,郑廷玉的 智慧。可以说,l1种包公戏无一种不反映包公的奇思 《包龙图智勘后庭花》,李潜夫的《包待制智赚灰阑 善谋。如《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中包公巧妙地利用两母 记》,武汉臣的《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无名氏的《包龙 从灰阑中拉儿子这一奇计断出谁才是孩子的真正母 图智赚合同文字》、《神奴儿大闹开封府》、《叮叮当当 亲,因为孩子的生母是不舍得用力拉孩子的,这样会 盆儿鬼》、《鲠直张千替杀妻》等。这些作品为我们描绘 拉伤孩子。《包待制智斩鲁斋郎》中包拯“在圣人面前 了形象各异而个性鲜明的包公,也寄托了人民的美好 奏过,有一人是‘鱼齐即’苦害良民,抢夺人家妻女,犯 意愿。纵观这些包公戏我们可以发现包公的形象是由 法百端”,终于将飞扬跋扈的权豪势要鲁斋郎押赴市 三个方面鼎立起来的。 曹。看到这些杂剧我们不禁佩服包公的足智多谋,为 一、平民眼中的英雄——光辉人性 包公的断案如神拍案叫好!剧中包公的智慧让山穷水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字希仁,庐 尽的情节突然风生水起,进人到柳暗花明的境地,使 州合肥人。历史上的包公断案如神,不畏权贵敢于力 戏剧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同时,智慧保护了好人,让 陈弊政,《宋史》里说“拯立朝冈0毅”。元代包公戏塑造 罪有应得的坏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又收到了大快人心 包公形象时都忠实于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并加以合理 的效果。 的夸张与变形,使得包公的光辉人性成为其形象中最 其次是关心民瘼,为民请命。从l1种包公戏中我 闪光的特点,并一以贯之于全部包公戏。包公的光辉 们可以感受到包公那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感,对于人们 人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的疾苦他感同身受,并勇敢地为民请命。《陈州粜米》 首先是崇尚智慧。《宋史》里记载包公所断的案件 中包公听到“陈州一郡官吏贪污、黎民顽鲁”,就愿意 只有一事:“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 “与陈州百姓每分忧”,正因为心怀百姓疾苦包公这才 收稿日期:2OlO—O3一lO 作者简介:刘井亮(1984一),男,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戏曲。 第4期 刘井亮:论元杂剧中的包公形象 ・49・ 会义无反顾地去陈州粜米。“奉圣人的命”“西延边赏 军回来”的包公又马不停蹄踏上前往陈州的道路,包 公不惮劳苦和为民请命的性格确实感人至深。《包待 制三勘蝴蝶梦》中王氏三兄弟为父报仇将杀人贼皇亲 葛彪打死,按照“杀人的偿命,欠债的还钱”这一逻辑, 必须有一人为葛彪偿命方可,但当他感受到王氏一家 母贤子孝后,就让偷马的赵顽驴替王三偿了葛彪之 命,而且还让王氏“一门望阙沾恩”。包公这一爱民作 法和“打死人也不偿命”的鲁斋郎荼毒百姓相比真有 如霄汉之别。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包公这一性格是植 根于元代社会现实的土壤中的。在元代官吏贪墨不 法、残民成性,“在元杂剧中人们尽量夸张渲染,赋予 他复杂巧妙的行事。这种渲染幻化的艺术典型确实符 合艺术真实,这是人民的一种精神胜利式的憧憬与美 好的理想。这也正深刻反映了元代的社会现状。” 再次是不畏权势、惩治恶人。包公戏里的包公是 开封府尹,是北宋首都的地方长官,帝辇之下王公贵 族飞扬跋扈,权豪势要横行不法,可见这并不是什么 好的差使。但剧中的包公却能让这些公卿贵胄闻包公 之名为之敛手,见包公之面为之变色,可以看出包公 惩治恶人用力之深。《鲁斋郎》中的鲁斋郎,《生金阁》 中的庞衙内,《蝴蝶梦》中的葛彪,以及《陈州粜米》中 的小衙内,这些人个个都不是善善之辈,有的甚至要 比包公的官爵大得多,但包公面对这些为非作歹之人 却能做到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这也正是包公能战胜 敌人的一个重要原因。《陈州粜米》中当包公决定到陈 州去粜米后,我们看看刘衙内是怎么和包公说话的: 刘衙内云:老府尹好没面情,我两次三番与 你陪话,你看着这势剑,说这上头看觑他。你敢杀 了我两个小的j论官职我也不怕你,论家财我也 受用似你! 刘衙内云:老府尹,我也不怕你。@ 面对刘衙内的威逼利诱,包公却能不为所动,这种大 义凛然的气势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让读者为之折服! 而在第二折中包公还在感叹“似老夫这等粗直,终非 保身之道”,明知山有虎而偏向虎山行,此等气魄勇气 真乃直冲霄汉!而杂剧中所塑造的不畏权势惩治恶人 的包青天的伟大形象却永远地屹立在读者的心中了! 二、英雄平民化——世俗色彩’ 一说起包公人民首先想到的就是铁面无私、刚正 不阿,甚至是横眉冷对、不苟言笑,但有元一代的包公 戏还为我们展示了包公形象中别的特征,其中让我们 感受最深的就是他身上有和平民一样的世俗色彩。包 公和市井细民一样会开玩笑,和芸芸众生一样想远祸 保身,和走卒贩夫一样会有羁旅忧思,这些都增强了 包公形象在剧中的真实感。《蝴蝶梦》中的包公给我们 的感觉还是一脸的严肃,甚至是高高在上的,黎民百 姓是扬起脸瞻望他的。包公听说王家三兄弟打死人后 就表现出一副怒不可遏的神情:“与我一步一棍打上 厅来”,“不打不招,张千,与我加力打者”,“打的浑身 是血污”。毕竟包公是官,在民众心中是官就会如此, 故剧作家也会惯性地让他发发官威。但我们也应该看 到一脸肃杀之气的包大人在剧中还有这么两句宾白: (包待制冲上,云:)你怎生又打死人?(正旦 慌科)(包待制云:)你休慌莫怕,他是偷马的赵顽 驴,替你偿葛彪之命。④ 包公在这里显然是在和王家人开玩笑。在这11种包 公戏中,包公就已经被夸张和变形,他甚至可以“Ft断 阳,夜断阴”,《生金阁》中郭成的鬼魂已开始主动找包 待制替自己申冤了,后世以包公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 更是不遗余力地将其神化。这一句玩笑话消解了一些 剧中包公形象的严肃,让他多了几分顽皮感和亲切 感,把已经登上神龛的包公又拉了下来回到了人们的 中间。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的第三折,“奉圣人的命” “西延边赏军回来”的包公在【南昌一支花】中抒发了 自己“不辞年纪老,岂惮路途遥”的豪情壮志,但在接 下来的【梁州第七】中包公又有如下的感慨: 我也则为那万般愁常萦心上,则两条恨不去 眉梢。急回身又遇着新春到,我只见寒梅晚谢,夜 雪初消;傍几家儿村鸡哑哑,隔半程儿野犬口牢口牢; 妆点来则恁的景物萧条,可不道有丹青也便巧笔 难描。我我我,看了些青渗渗峻岭层峦;是是是, 行了些黄穰穰沙堤得这古道;呀呀呀,兀良,早过 了些碧澄澄野水横桥。归来路杳,袅丝鞭羡杀投 林鸟。薄暮也,在荒郊;怎当这疲马西风雪正飘, 说不尽寂寥。 在这段清丽哀感的唱词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包拯的愁 情别绪。“离城中则半载其高”的包拯回到京城,自然 会有几分难以排遣的愁苦,正凋谢的寒梅和正消融的 冬雪都是极美的景物,但也要逝去难留了,此情此景 只会引发包公那颗归心的忧伤;而投林鸟又让包公归 心似箭,更触发了他对家的思念;而自己骑着疲马在 萧瑟西风绵绵飘雪中艰难地行走,更是加重了他份寂 寥孤单的感伤。在这里让我们感觉到原来读者心中高 高在上的包青天也会有普通人的感情,和劳苦大众一 样有着自己细腻的喜怒哀乐,久客在外也会思念自己 ・5O・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 的家乡,在这里无疑让包公的内心情感的律动透过铁 尘女子王粉莲将其认作乡下老儿,让包公为她牵驴, 包公不称自己为“老夫”,而改称为“老汉”,后又让不 面无私的外表坦露了出来,让读者能够真切触地摸 到,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而又可信的包青天! 明其身份的小衙内吊于槐树之上。看到这里让读者忍俊 不禁,堂堂一个府尹为了断案而甘愿为一个妓女牵驴, 并被人吊在槐树上,这种描写又把包公向平民百姓的队 伍中大大地拉近了一步,增加了戏剧的喜剧效果,同时 也让人看到了一个带有几分幽默色彩的包公。 《陈州粜米》是元代所有写包公的杂剧中的翘楚, 在这个剧中剧作家“从平民化视角把他写成有血有肉 的一个人”, 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矛盾而又多棱的 包公。包公一出场就剖白了自己嫉恶如仇的个性,但 也决定明哲保身,他唱到“到今日一笔都勾。从今后, 不干己事休开1:3,我则索会尽人间只点头,倒大来优 游”。见到范仲淹等大臣时又说“似老夫这等粗直,终 非保身之道”,接下来又列举了历史上的一些忠义耿 介之臣惨遭屠手的事迹,以及一些识时务者能够急流 勇退得以保全身首的事迹。但当他听说小衙内茶毒百 姓肆意狂为时又毅然决然地去陈州粜米,置刘衙内的 淫威于不顾。从这可以看出包公的性格中存在着矛 盾,但这矛盾丝毫不损害包公的人格魅力,相反让我 们觉得更加真实可信,更加的感人。剧中的包公已是 年届八旬的耄耋老人(包拯卒于1062年,只活六十三 岁),一生的宦海浮沉早就使他体悟到世恶风波险,因 此他常发出“及早归山去”的慨叹,他的这一感慨比 《生金阁》中的吟诵更加悲怆,也更具有深度且容量更 大。“剧中的清官包公不像其他剧本那样把他神化, 而写出了他在奸邪当道时的内心苦闷。”⑦这一充满 着矛盾的形象使得这部戏剧的艺术魅力更加的熠熠 生辉。 《陈州粜米》中的包公身上也更具有喜剧色彩。剧 中的第三折,在前往陈州的途中,张千埋怨包公不吃 地方上安排的酒席,只吃落解粥,包公听了没有斥责 他,而是用饶有风趣的语言加以暗示: (正末云)张千,是我老了,都差听了也。我老 人家吃不的茶饭,则吃些稀粥汤儿。如今在前头 有的尽你吃,尽你用,我与你一件厌饫的东西。 (张千)爷,可是什么厌饫的东西?(正末云)你试 猜咱。(张千云)爷说道:“前头有的尽你吃,尽你 用。”又与我一件厌饫的东西,敢是苦茶儿?(正末 云)不是。(张千云)萝卜筒子儿?(正末云)不是。 (张千云)哦!敢是落解粥儿?(正末云)也不是。 (张千云)爷,都不是,可是甚么?(正末云)你脊梁 是背着的是甚么?(张千云)背着的是剑。(正末 云)我着你吃那一口剑。(张千怕科,云)爷,孩儿 则吃些落解粥儿倒好。@ 这一段对话将包公诙谐幽默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毕肖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的声口,也表现了包公对晚 辈的慈爱与教导,让观众记忆深刻。包公初到陈州风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包公性格中旁逸出了一 些世俗色彩,与其光辉人性对立而又统一着,像是其 性格花园中的一簇绚丽的花朵,为其增辉加彩,算是 其主流形象的一个别调,主要表现为他的客思和远祸 全身的思想以及他的幽默。包公这一形象让他更加地 贴*民百姓,也更容易为老百姓所接受。 三、时代的印记——封建思想 这些剧作家由于受时代的影响,塑造包公形象时 有意无意地在他的身上镌刻出封建时代的思想印记。 有些包公戏中的包公身上就流露出一些封建思想。例 如《蝴蝶梦》的结尾处包公的话就有封建说教的意味, 以及对皇帝权威的崇拜,让人觉得有些迂腐。《鲁斋 郎》的结尾断完案后的包公说: (词云:)则为鲁斋郎苦害生民,夺妻女不顾 人伦;被老夫设计斩首,方表得王法无亲。你两家 夫妻重会,把儿女各配为婚。今日个依次完聚,一 齐的仰荷天恩。 这里也能够看出包公对天思的崇拜,似乎包待制每断 一案都要高唱一下对天恩的感激,可这与天恩并没有 什么必然的联系,让人觉得有些牵强而又可厌。 在《留鞋记》中,包公指责王月英道:“你是未嫁的 闺女,可也不该做这等勾当。”可见,包公还是遵从“聘 则为妻奔是妾”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他是不赞成王月 英追求自由爱情的,这透露出他思想的局限性。但后 来他被王月英和郭华的真挚爱情所感动,还是成全了 他们,这也反映了包公思想中有开明的一面。从这个 剧本我们可以看出包公是徘徊在封建伦理道德和人 民意愿之间的。在《后庭花》中,包公将王庆和店/j ̄-" 绳之以法,但对始作俑者的廉访夫人大开法外之恩, 下断时将其不动声色地保护了起来,这不能不说是包 公光辉形象中的一道硬伤。当包公奉赵廉访之命查王 翠鸾母女下落时,就诚惶诚恐地明确表示了不会让廉 访夫人身陷囹圄的,“怎敢就叫他带锁披枷”,“老夫怎 敢共夫人做两件事”。确实,包公包庇罪犯的做法严重 损害了其不畏强权、铁面无私的形象,这不能不说是 其思想上的一处裂变。以上三个方面如鼎之三足支撑 起包公的形象。 (下转75页) 第4期 杨文娟:浅议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 ・75・ 学院出版社,1992. 教育出版社,2002. ⑧邢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EM].北京:商务印书馆, [2]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2002. 社,2008. ⑨朱德熙.语法讲义I-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⑩李临定.带“得”字的补语句EJ].中国语文,1963(5) [责任校对:吴侃民) 参考文 献 El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 On Degree and State Complements with“de Yang Wenjuan (College of Art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I an 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defining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degree and state complements often gives rise tO dispute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grammar.Degree and state complements with“de’’are simila r in form,but are opposite in meaning.The degree complements only denote degree,while the state complements contain much more complicated semantic information. Key words:grammar;complement;degree;state ・ (上接50页) 元代包公戏中的包公形象对后世的戏剧和小说都产 包公戏[J].龙岩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5):53~57. 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重新 ③④⑤⑧⑨李春祥.元代包公戏选注[M].河南:中州书 布局也有很大的影响。毕竟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在当 画社,1983年10月版,第277页,54页,148页,281页,86页. 下如何能塑造出具有新的时代色彩的包公形象是喜 ⑥李祥林.元曲索隐[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 剧工作者的任务所在,同时也是我们研究这些包公戏 版,第177页. 的用意所在。 ⑦游国恩等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 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注释: ①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 [责任校对:吴侃民] 10315 ̄10318页. ②刘新文.铁面执法还是以权谋私——试论元杂剧中的 BaoGong’S Image in ZaJu of the Yuan Dynasty Liu Jingliang (College of Chinese Literat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 350007,China) Abstract:BaoGong’S Image in ZaJu of the Yuan Dynasty inherits BaoGong’S Image in history of Song Dynasty,reflecting BaoGong’S wisdom,audacity and the character of loving people in depth and vividly.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exploited at the same time,it depicts BaoGong’S earthliness and feudal ideas,the three facets sustain the plump and affecting image of BaoGong. Key words:ZaJu of the Yuan Dynasty;BaoGong;Imag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