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化合物(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与化疗交

2021-07-20 来源:一二三四网
250・临床研究・ August 2014,Vo1.12,No.22 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化合物(EGFR-TK 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与化疗交替 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杨现松 邹进军 王爱英 李萱 (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放疗一科,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疗交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非小细胞 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治疗后再继续服用原药,给予治疗组患 者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治疗,停药行三代化疗药物进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再服用小分子化合物继续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 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 者的疾病控制率(51.52%);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同时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39%)明显 高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1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化合物;化疗;交替治疗;临床疗效 <0.O5)。结论小分子化合物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后与化 疗药物交替进行治疗的・豳床疗效较好,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22-0250-02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的转移较晚、生 长速度较慢的肺癌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气促、胸痛、血 痰、咳嗽等,发展到Ⅳ期的患者即使经过治疗但生存的概率较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符合非小细胞 治疗,术后常规消炎,防感染。④随访: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以上回 访,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 1_3评价标准 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患者中1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发热,1例患者 感染,4例患者出现阴道少量出血经过对症治理后好转。 3讨论 主要表现为月经的变化,痛经的程度,子宫瘤体的变化。痛经疗 效的评价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痛经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仍有轻 微疼痛;改善:治疗后痛经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无效果。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正在逐 年增高,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些症状较轻的患者 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是,药物治疗往往只能达到短期控制疾病不发 1.4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舛佥验,P<O.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变化 2.1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 展的作用,并不能治疗病症,而且由于服用的药物具有较大的副作 用,易造成患者内分泌紊乱,一旦停药,极易复发 ]。手术是目前常 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完全切除病变部位,但是手术的 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术后并发症也较为复杂,有些患者甚至会丧失 生育能力,因此,年轻的患者往往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经导管子宫动 脉栓塞术通过F5导管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灌注药物及栓塞剂,进而 阻塞子宫动脉供血,使得异位子宫内膜失去供血,进而导致缺血坏死 被机体所吸收,从而减小子宫体积,异位病灶变小,进而达到治疗的 目的。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子宫与瘤体均较术前明显减小 (P<O.05),证明其治疗效果明显。 注:实验组术后的月经量与术前相比 P<0.05,与对照组相比, P<O.05。而月经周期与经期长短变化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疾病能够有效的缩 小子宫及病灶大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创伤小,保留生育能力, 不影响患者生理周期,并发症少,减少患者痛苦,患者易接受,临床 效果显著,随着放射医学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配合放射治疗会 成为新时代的治疗妇产科疾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巧兮,胡宏耀,饶珉,等.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疾 2-2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瘤体的变化 表2实验组患者治疗64"月后子宫与瘤体的变化 由表2可以得出,经治疗后的子宫及瘤体均有明显的缩小(P <O.05)。 2-3并发症 病[J].中国介人影像与治疗学,2009,6(5):439—441. [2】王广举,刘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J]_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7,4(6):45 1—454. [3】周俊,李志宏,王洪新,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激素水平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0,39(9):846—848. 实验组患者主要为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腹痛,1N患者出现发 热,1N患者有轻微恶心呕吐现象,经对症处理后,所有患者并发症 虱睚|豳—盈同2014年8月第12卷第22期 表3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临床研究・251 肺癌诊断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 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18例, 女患者15例,年龄为39-77岁,平均年龄为(58.7±17.5)岁,其中鳞 3讨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与小分子化合物 交替应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明显减少 了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 疗后,治疗组患者采用化疗与小分子化合物交替治疗的疾病控制率 (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始终采用小分子化合物治疗的疾病控 癌患者7例、腺癌患者24例、大细胞癌患者2例,患者的癌症分期均为 IV期;治疗组患者中男患者2O例,女患者13例,年龄36 ̄75岁,平均 年龄为(56.4±1 8.6)岁,其中鳞癌患者8例、腺癌患者23例、大细胞 癌患者2例,患者的癌症分期均为IV期。并且这66例患者的性别、年 龄、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不明显,在统 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 1.2方法 制率(63.64%),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O.05)。非小细胞肺 癌是一种比小细胞肺癌转移慢和分裂慢的肺癌,但处于IV期的非小细 胞肺癌即使经过再多的治疗也很难挽救患者的生命,只能通过有效的 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治疗组患者化疗和小分子化合物交替治疗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 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进展后继续 服用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天250 mg。给予治 疗组患者服用同样剂量的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进展后,静 脉滴入化疗药物吉西他滨进行全身化疗治疗:1000 mL/m ,化疗2周 期后再给予患者每天服用250 mg的吉非替尼进行治疗,服用4周。 1.3疗效评定标准 完全缓解的标准:患者发热、气促、胸痛、血痰、咳嗽等临床症 组患者始终采用小分子化合物治疗的总生存期,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尸<O.05)。分析其原因:肿瘤细胞在小分子化合物不断的治疗过程 中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突变来抵抗药物对其生长的抑制,肿瘤细胞逐渐 变得强大且突变的肿瘤细胞不能被小分子化合物有效的抑制从而逐渐增 多,随着肿瘤细胞的分裂生长,机体逐渐走向衰亡,在采用小分子化合 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过程中,除了肿瘤细胞受到小分子化合物的作用 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的标准:患者发热、气促、胸痛、血痰、咳嗽 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稳定的标准:患者发热、气促、胸痛、血痰、 咳嗽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进展的标准:患者发热、气促、胸痛、血 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有所加重。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稳定率。 1.4观察指标 影响,机体内正常的细胞也同样受到影响,在对患者治疗的全过程始终 服用小分子化合物使机体正常细胞受到的影响严重甚至正常细胞也发生 突变为对机体有害的细胞而加速患者的疾病进程。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 后即采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化疗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小分子化 合物产生耐受和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同时再与小细胞化合 物交替进行治疗明显地增强了对肿瘤细胞生长分裂的抑制作用并降低了 正常细胞对小分子化合物的敏感胜从而缓解了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发生 突变对机体的损伤。因此,化疗和小分子化合物交替治疗可以明显控制 肿瘤细胞的生长分裂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观察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化疗和 观察两组患者从治疗开始的总生存期和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腹泻、皮疹、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等)的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 士S)表示计量资料, 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8.79%)明显 小分子化合物交替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明显少于对照组 患者始终采用小分子化合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39%),差异 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随着小分子 化合物不断的在患者体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毒副反 应:腹泻、皮疹、肝功能受损、恶心、呕吐等而给患者带来不适,而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51.52%),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尸<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 床疗效【n(%)] 在疾病进展时采用化疗与小分子化合物交替治疗的方法降低了机体对 小分子化合物的敏感性,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两种药物的交替作用 使机体对两种药物发生副反应的概率降低。因此,化疗和小分子化合 物交替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小分子化合物治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 疗进展后与化疗交替治疗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控制患者发 两组患者从治疗开始计算,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对照 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O.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i-+s,m) 热、气促、胸痛、血痰、咳嗽等临床症状的发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 期,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曲进,任晓安,边吉来,等_/J、分子化合物(E ̄FR・TKI)治疗非小细 胞肺癌疾病进展后停药与继续原药维持的30例观察[J】_当代医 学,2011,17(12):107. 2-3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 [2]Riely GJ,Marks J,Pao W.KRAS mutatio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Proeed Am Thoracic Soc(PATS),2009,6(2):201-205. 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9.39%),差异在统计学上 有意义(P<0.05),见表3。 【3】刘晓睛,曲莉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失败后的治疗策 略【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8):673—6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