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笔记地球和地图
第⼀章地球和地图——在宇宙中⼀、宇宙的天体
⾃然天体——恒星、星云、⾏星、流星体、彗星……⒈天体
⼈造天体——宇宙飞船、⼈造卫星……⒉天体系统其他恒星系银河系⼋⼤⾏星系总星系太阳系地球河外星系地⽉系⒊恒星、星云⽉球⾼速运动炽热⽓体
a.恒星⾃⾝发光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体积更⼤、密度更⼩)体积⼤密度⼩⒋太阳外部结构光球——⿊⼦
⾊球——耀斑太阳活动11年⽇冕——“太阳风”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光热——⽣命b.⾃然现象c.短波d.指南针e.极光⒍太阳系
a.中⼼——太阳(99.86%)近⽇⾏星(类地⾏星)共向—⾃西向东b.九⼤⾏星:⽔⾦地⽕|⽊⼟|天海冥巨⾏星共⾯远⽇⾏星近圆
c.⼩⾏星:⽕、⽊之间d.卫星:⼟卫(最多)彗核——冰
e.彗星彗发——⽓体f.流星体——陨星陨⽯彗尾陨铁g.⾏星际物质⒎地球是唯⼀有⽣命
..的⾏星
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0~100℃)b.质量体积⼤⼩适中→⼤⽓→O2→⽣命第⼆章地球的⼤⼩、形状、运动⼀、地球仪
⒈⾚道——周长:≈4万㎞⒉地轴:地球的⾃转轴.
3.两极:地轴穿过地⼼,与地球表⾯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的⼀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点叫南极。 ⒋⾚道半径——6378㎞ 平均半径6371㎞ ⒌极 半 径——6356㎞⒍形状——⾚道略⿎,两极稍扁,不规则球体 ⒎表⾯积——5.1亿㎞2南北⽅向 ⒏经线等长
不能⾃成圆圈0°本初⼦午线180°W 0° 180°E经度西经东经
东西半球:20°W →160°E ; ⼤ ⼩ ⼩ ⼤ 东 西 ⽅ 向 ⒐纬线不 等 长 能⾃成圆圈 纬度: 90°N 东西半球:20°W →160°E60°30°0° 30° 60°
90°S (0°~30°低纬,30°~60°中纬,60°~90°⾼纬)
⒑经纬⽹——定位、定向:例:A (50°N ,116°E ),B (70°S ,160°W )⾃转 ⼆、地球转动 公转 物质运动 ㈠地球的⾃转中⼼——地轴北极上空看——逆时针⒈概况
⽅向——⾃西向东周期——24⼩时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⒉地理意义 由昼⼊夜——昏线 平分地球及⾚道,过地⼼的⼤圆 ⑴昼夜交替 春秋分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由夜⼊昼——晨线 晨昏线特征 冬⾄、夏⾄时与⼏圈相切⑵时差 1°——4′ ⾚道与晨线交点时刻为6时;与昏线交点为18时b .地⽅时 15°——1⼩时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时为12时360°——24⼩时
c .时区:24个,相差⼀个时区,相差⼀⼩时;东早西晚,“东+西-”;东⼗⼆区⽐西⼗⼆区早24
⼩时(⼀天);东西⼗⼆区时刻相同,⽇期差⼀天;⽇界线180°经线“之”字形 “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 的地⽅时;“乌鲁⽊齐时”——东6区 ⒊⽔平运动物体发⽣偏向——⽓流;⽔流: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时间范围计算
(1)某个⽇期占全球范围。
⽅法:⼀是确定哪⼀条经线是0时刻;⼆是利⽤地图判断东西⽅向;三是根据时间的计算⽅法,计算地⽅时。20oW160oE 70oE160oE 20o
W 110o东半球 西半球W
①当0时经线在东经范围时,新的⼀天占全球的少⼀半,前(旧)⼀⽇占⼤⼀半。 ②当0时经线和0度经线重合时新的⼀天和前(旧)所占范围相同,各占⼀半。 ③0时经线在西经范围时,新的⼀天占全球⼀⼤半,前(旧)⼀天占全球的⼀⼩半。 ④0时经线和180度经线重合时全球都是在同⼀个⽇期。
确定“今天”和“昨天”的范围,关键是求算0点所对应的经度。㈡地球的公转 中⼼——太阳 ⒈概况 ⽅向——⾃西向东周期——365(366)5时48分46秒
近⽇点 远⽇点 1⽉初 7⽉初 ⼝诀(1近快,7远慢) 快 慢 ⒉怎么公转? a .地轴与公转轨道平⾯成66.5°交⾓ (⾚道⾯与公转轨道平⾯成23.5°交⾓)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b .地轴的指向不变3.21 春分直射点
——→⾚道 6.22 夏⾄——→北回归线 9.23 秋分——→⾚道 12.22冬⾄——→南回归线 ⒊地理意义a .引起正午太阳⾼度(⾓)的变化3.21春分
9.23秋分 由 ⾚道 向 两 极 递 减
6.22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由直射点纬度向两侧递减
12.23冬⾄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b .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3.21,9.23 昼夜平分 6.22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昼越长66.5°N 以北,极昼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昼越短 66.5°S 以南,极夜 12.22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昼越短 66.5°N 以北,极夜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昼越长 66.5°S 以南,极昼
c .四季的变化 天⽂四季: 夏季:太阳⾼度最⼤,昼最长——热 秋季:太阳⾼度渐⼩,昼渐短——凉 冬季:太阳⾼度最⼩,昼最短——冷 春季:太阳⾼度渐⼤,昼渐长——温 民间四季:⽴春、⽴夏、⽴秋、⽴冬
积温四季:春:3、4、5⽉夏:6、7、8、⽉秋:9、10、11⽉冬:12、1、2⽉d.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第三章地图⼀、地图三要素NW E
⒉⽐例尺(缩尺)=
图距实地距离=1x⒈⽅向S经纬线、经纬度
在两极上空看:N——逆;S——顺指向标1∶10000000⼀⽐⼀千万
a.线段式b.数字式:1千万分之⼀c.⽂字式:图上1厘⽶代表是第100㎞1
10000000
⽐例尺越⼤,表⽰范围越⼩,内容越详细;⽐例尺越⼩,表⽰范围越⼤,内容越简略⒊图例(符号),注记(⽂字,数字)⼆、地图上的⾼度
等⾼线:a.等⾼线密集——陡;b.等⾼线稀疏——缓
c.陡崖:d.⼭峰:e.鞍部:
f.等⾼线向⾼处弯曲凸出——⼭⾕;g.等⾼线向低处弯曲凸出——⼭脊晨昏线专题:
※同学们⼀定要牢牢把握“三点⼀线”原则!→解题关键!!⼀、切点
(⼀)定义:晨昏线的分界点,晨昏线的纬度最⾼点,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点。(⼆)地⽅时:0点或12点
1.若切点为0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道的交点在夜半球2.若切点为12点,则切点所在经线和⾚道的交点在昼半球⼆.交点
(⼀)定义:晨昏线和⾚道相交的点(⼆)地⽅时:6点或18点1.若是晨线,则交点为6点2.若是昏线,则交点为18点(三)⽤于求时间
1.与切点的时间差为6个⼩时,经度差为90度
2.经度差异加同减,时间差E加W减三、直射点
(⼀)定义:地⼼与⽇⼼连线在地球表⾯的交点(⼆)位置
1.直射点经度:=12点经线的经度
2.直射点纬度(某点所在的半径与⾚道平⾯的夹⾓)(1)范围:0°--23°26′
(2)计算公式:=90°-切点纬度(范围:66°34′--90°)=晨昏线与经线的夹⾓(夹⾓越⼤,直射点的纬度越⾼)=极昼或极夜的纬度范围(极昼或极夜越⼤,直射点的纬度越⾼)
(三)与昼长的关系(昼长的计算公式---晨昏线上的地⽅时即⽇出⽇落时间)
1.直射N/S半球:则向N/S昼递增;在N/S半球上,昼长⼤于夜长,纬度越⾼昼越长,有极昼现象2.直射点向N/S移动:则在N/S半球上昼不断变长。如6.22,N半球各地昼长达⼀年中最⼤值(四)与正午太阳⾼度⾓的关系
1.公式:H=90度-两地纬距(纬距计算时,异加同减)
2.推论:某地离直射点越远,即纬距越⼤,某地正午太阳⾼度⾓越⼩。如:6.22,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度⾓达⼀年中最⼤值3.其它:
(1)极昼区(⽇不落或地⽅时0点⽇出):正午太阳⾼度+⼦夜太阳⾼度=2*直射点纬度(2)等太阳⾼度线:在昼半球(晨线以东,昏线以西)(五)与⽇影、⽇出⽇落⽅向的关系
1.⽇影与直射点⽅位相反:若直射点在某地正N/S,则⽇影在某地正S/N2.直射N/S半球,⽇出东N/S,⽇落西N/S
四、0点经线(求⽇期范围):极地俯视图中画出0度经线、180度经线及0点经线.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图判读的四⼤共同原则1.题眼原则
(1)看延伸⽅向:表明等值线数值变化的⼤致趋势及其主要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如等⾼线的⾛向表明了地形的起伏趋势;等温线⼤致呈东西⾛向表明⽓温主要受纬度影响,等温线⼤致与海岸线平⾏表明⽓温主要受海陆分布影响。
(2)看程度疏密:表明等值线数值的变率或变化幅度。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平距离的差值越⼤。如等⾼线越密集表明地形坡度越⼤,等温线越密集表明温差拟⼤,等压线越密集表明⽓压梯度越⼤。
(3)看数值⼤⼩:表明等值线的定量分布及递变规律。如等⾼线数值的⼤⼩可表明该地地势的⾼低,从等⾼线数值的变化可判断出该地地势升⾼和降低的趋势。
(4)看弯曲⽅向:表明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在弯曲部位发⽣了改变。等⾼线平直表明该区域及相邻区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较⼩,等⾼线弯曲表明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弯曲程度越⼤,弯曲处的变化梯度
越⼤。如等温线向⾼值⽅向凸出,表明弯曲部分⽐其两侧数值低,可以判断影响该地⽓温的可能是寒流、地形、夏季的海洋和冬季的陆地等。
(5)看闭合状况:等值线⼀般是闭合的,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在局部图中⼩范围的闭合表明出现局部的⼩极值。如等⾼线地形图中出现闭合曲线表明该地为局部⼩盆地或者⼭峰。2.数值原则(“交叉相减法”)
(1)同线等值,邻线可等值也可差⼀个等值距。如理论上下左图中A点的数值有三种可能:100,200,300。⽽在实际中,往往需要结合其他区域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来确定其具体的数值,如下右图中A点的数值只能为300。
(2)确定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即可;
②如果⼀点在线上,⼀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范围,求出的数值差也是⼀范围;③如果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范围,求出的数值差也为⼀范围,且两个范围相减时,其中⼀个范围的⼤值减另⼀个范围的⼩值,其⼩值减另⼀个范围的⼤值。如右图,A点为100,B点范围为100—200,C点范围为200--300,D点为400,则A、B两点的差值为O⼀100;A、D两点差值为300;B、C两点差值为0—200。3.弯曲原则:⼝诀“凸⾼则低,凸低则⾼”垂线法和切线法来判断
(1)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处的两侧做等值线的垂线,⽅向从⾼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为⾼值区。(如下图) (2)切线法:在等值线弯曲最⼤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
4·等值线的闭合原则
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个等差距。即⼝诀“⾼于⾼值,低于低值”原则。如右图中200(⼀)等⾼线
1.等⾼线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同⼀条等⾼线上的海拔相同。
(2)等⾼距全图⼀致:等⾼距即相邻两条等⾼线之间的⾼度差。
(3)等⾼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有⼩,⼩圈在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地;⼤圈在图中看不到的地闭合,⽽中断在图边框线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
(4)等⾼线⼀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只在陡崖处出现。(5)等⾼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6)等⾼线与⼭脊线或⼭⾕线垂直相交。⼭脊线为流域的分⽔线,⼭⾕线为河流的集⽔线。(7)0⽶表⽰海平⾯,也是海岸线;
(8)⽰坡线表⽰坡度降低的⽅向,⽤“-”标记。⽰坡线是垂直于等⾼线的短线,⽤以指⽰斜坡降低的⽅向。⽰坡线通常绘在沿⼭脊及⼭⾕线的⽅向上。与等⾼线相连的⼀端指向上坡⽅向,另⼀端指向下坡⽅向。
2.根据等⾼线判断地形
(1)⼭脊:等⾼线由⾼处向低处凸出,脊线⼀般为河流分⽔岭。
(2)⼭⾕:等⾼线由低处向⾼处凸出,⾕线⼀般可以发育河流,为集⽔线。
(3)鞍部:两相邻⼭顶之间呈马鞍形部位,在局部等⾼线图中,表现为对称的两侧等⾼线数值同时递减,⽽另两侧数值为递增。
(4)盆地:较封闭等⾼线图上⾼度值由外向⾥减⼩。四周等⾼线较密集,数值⼤;中间等⾼线较稀疏,数值⼩。(5)⼭地:封闭等⾼线图上⾼度值由外向⾥增加,⼀般海拔⾼于500⽶,相对⾼度⼤于100⽶,等⾼线密集,弯曲。(6)丘陵:封闭等⾼线图上⾼度值由外向⾥增加,⼀般海拔⾼度低于500⽶,⼤于200⽶,等⾼线弯曲,但⽐较和缓,相对⾼度⼀般⼩于100⽶。
(7)平原:等⾼线稀疏,较平直,海拔较低,等⾼线数值⼀般低于200⽶。(即相对⾼度⼩,绝对⾼度⼩)(8)⾼原:四周等⾼线较密集,⽽中部等⾼线稀疏,较平直,但海拔较⾼,等⾼线数值500⽶以上。(即相对⾼度⼩,绝对⾼度⼤)(9)陡崖:两条或多条等⾼线叠加部分。即若相交等⾼线条数为n,等⾼距为d,则(n-1)d≤陡崖⾼度<(n+1)d
悬崖崖顶的绝对⾼度:⼤≤H<⼤+Δd ⼤:指重合等⾼线中⾼度最⼤的。悬崖崖底的绝对⾼度:⼩-Δd<H≤⼩⼩:指重合等⾼线中⾼度最⼩的。
(10)沙丘:在⼲旱、半⼲旱地区,在风⼒沉积作⽤下所形成,在等⾼线图上表现为新⽉形。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风坡。3、根据等⾼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同⼀幅等⾼线地形图上,等⾼线稀疏的地⽅坡度较缓,等⾼线密集的地⽅坡度较陡。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线的疏密、⽐例尺、等⾼距与地形坡度均呈正相关的关系4、等⾼线地形图中的河流:
河流长度与流域⾯积的计算:做出流域的分⽔线(⼭脊线),分⽔线所围的区域即为流域的范围。
①河流流向:(由于河流⼀般发育在⼭⾕处,⽽⼭⾕等⾼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
⼭⾕处地势低洼,有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由⾼向低处流,⽽⼭⾕等⾼线由低值向⾼值凸出,所以河流的流向与等⾼线的凸起⽅向相反?⼭脊处地势较⾼,不能汇集成河流?②⽔流速度:
同⼀幅等⾼线地形图中,⼭⾕处等⾼线愈密集,则坡度愈⼤,⽔流愈急;反之则⽔流缓慢?5、根据等⾼线判断⽓温和⽓压:
(1)海拔越⾼,⽓压和⽓温越低;(2)每升⾼100⽶,⽓温降低0.6°C;(3)⽓压与沸点成正⽐,⼭顶⽓压低,沸点低。
6、在等⾼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迎风坡降⽔多,背风坡降⽔少。7、在等⾼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注意喜阳植被与喜阴植被的选择。8、根据等⾼线图判断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图。
(1)按要求在等⾼线图上做出剖⾯线(可以是题⽬,也可以是图给出要求)。
(2)建⽴坐标系统:⽔平⽐例尺(⼀般与原图⼀致)和垂直⽐例尺,建⽴原则是使图形协调。(3)在坐标中作剖⾯线与各等⾼线交点的投影。(4)⽤圆滑的曲线连结各点。8、应⽤
(1)道路选线:要求坡度缓,⼀般在两条等⾼线之间绕⾏(⾛“之”字形),尽量避免过河,减少⼯程量,安全系数⼤(当然具体题⽬要具体分析)。
(2)铺设输油、⽓、⽔管线:则应注意⾼度差,利⽤油⽓⽔的流动性特点⾃流。
(3)⽔库选址:①判断河流位置、流向、落差⼤⼩、流速,坝址最好在峡⾕处,⼯程量⼩,投资⼩,安全系数⼤;②库区范围应是⾯积较⼤的⼭间盆地或宽阔⾕地,能提供⾜够容⽔空间;③⼤坝以上应有⼀定的集⽔⾯积,能为库区提供较充⾜⽔源;④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保证库区有充⾜的⽔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寿命;⑤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形等。
(4)农业⼟地利⽤:
①平原、⾕地、三⾓洲等地⼀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
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结合南⽅低⼭丘陵区布局⽴体农业;③⼭地⼀般为林业;④⾼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等压⾯1.知识点
⽓压是指从观测⾼度以上到⼤⽓上界的空⽓柱重量。对于同⼀地点⽽⾔,⽓压总是随着⾼度的增加⽽降低。空间⽓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就是等压⾯,⽓压单位⼀般⽤百帕或毫⽶汞柱。2.根据等压⾯弯曲判断近地⾯⽓温及热⼒环境等压⾯向⾼凸——⾼压区——近地⾯⽓温低等压⾯向低凹⼀⼀低压区——近地⾯⽓温⾼(三)等压线
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
在同⼀⽔平⾯上⽓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等压线实际上是等压⾯和姆⾼⾯的交线,所以等压线分布图表⽰在同⼀⾼度上⽓压⽔平分布的状况。1.⽓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
(1)⾼压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周低;低压中⼼: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如下图中标为H的区域表⽰⾼压中⼼,标为L的区域表⽰低压中⼼
(2)⾼压脊:⾼⽓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低值⽅向凸出.(脊线:各条等压线弯曲最⼤点的连线叫脊线,其数值由⾼指向低处为⾼压脊线)⼄虚线表⽰⾼压脊线。
(3)低压槽: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等压线向⾼值⽅向凸出.(槽线:各条等压线弯曲最⼤点的连线叫槽线。其数值由低指向⾼处为低压槽线)如下图中甲虚线表⽰低压槽线。⼝诀:凸⾼为低,凸低为⾼.
(4) 鞍部:两个⾼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鞍部为两个⾼压和两个低压的交汇处,其⽓压值⽐⾼压中⼼低,⽐低压中⼼⾼)如下图中标为鞍部的部位。
2.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
(1)做⽔平⽓压梯度⼒:垂直等压线,由⾼压指向低压。(2)根据半球确定偏转⽅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根据⾼度确定受⼒情况:①⾼空(1500⽶以上)⼀⼀风向与等压线平⾏(风受两个⼒,⽆摩擦⼒)。②近地⾯——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受三个⼒,且摩擦⼒越⼤,斜交夹⾓越⼤)。3.根据等压线判断风⼒⼤⼩
原理:计算⽔平⽓压梯度⼒,该⼒越⼤,风⼒越⼤;反之风越⼩。①同⼀图中:等压线密集处⼀⼀⽓压差⼤⼀—⽔平⽓压梯度⼒⼤——风⼒⼤。②不同图中:可计算⽔平⽓压梯度=两点⽓压差/(两点图上距离÷⽐例尺)。
结论:风⼒⼤⼩与⽓压差成正⽐;风⼒⼤⼩与⽐例尺成正⽐。4.根据海陆⽓压中⼼判断南北半球的季节(⽉份)
北半球7⽉,南半球1⽉(夏季)⼤陆内部有低压中⼼,海洋中有⾼压中⼼(切割副⾼)。南半球7⽉,北半球1⽉(冬季)⼤陆内部有⾼压中⼼,海洋中有低压中⼼。5.根据近地⾯等压线判断天⽓系统
(1)封闭等压线:⾼压中⼼—反⽓旋⼀⼀四周⽓流由内向外,中⼼⽓流下沉⼀⼀明朗天⽓。①北半球顺时针,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南半球反之。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压脊。
③实例:我国秋季秋⾼⽓爽;冬季我国位于亚洲⾼压的东部吹偏北风。
(2)封闭等压线:低压中⼼⼀⼀⽓旋⼀⼀四周⽓流由外向内,中⼼⽓流上升⼀⼀阴⾬天⽓。①北半球逆时针,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南半球反之。
②等压线向外凸出部分为低压槽,在中纬度带(温带)地区可形成锋⾯,即称为锋⾯⽓旋。③实例:夏秋季节的台风为热带⽓旋。
(3)锋⾯处等压线密集:冷锋:锋后有⾬,⼤风;暖锋:锋前有⾬。实例:我国⾬带、冬季寒潮、北⽅夏季暴⾬。6.全球⽓压带和风带
势⼒成因:⾚道低⽓压带和极地⾼⽓压(1)成因
动⼒成因:副热带⾼⽓压带和副极地低⽓压
(2)全球⽓压带和风带是形成全球⽓候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压带和风带的移动产⽣部分地区季节降⽔的差异如地中海⽓候、热带草原⽓候、热带季风、夏季风的形成。(四)等温线
1.根据数值判断半球:判断依据是⽓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2.根据等温线判断⽓温差异
判断依据:(1)同图幅中:等温线越密集⼀⼀⽓温差异越⼤;等温钱越稀疏⼀⼀⽓温差异越⼩。(2)不同图幅,可计算等距离的温差。
结论:(1)冬季密集,夏季稀疏,特别是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2)⼀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3.根据等温线的⾛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致平⾏——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导致太阳辐射的差异等温线与海岸⼤致平⾏⼀⼀影响因素:海陆因素导致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脉⾛向(等⾼线)平⾏⼀—受地形因素影响等温线为闭合⼀⼀受地形垂直影响(温度与⾼度反相关)4.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海陆季节(⽉份)
判断依据:海洋与⼤陆热容量不同,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
结论:(“⾼⾼低低”规则)
夏季:陆地等温线向⾼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冬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纬弯曲7⽉: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等温线向南凸1⽉: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向北凸(简单记忆:1陆南)
5.根据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性质
在海洋中,等温线弯曲的⽅向与洋流⽅向⼀致,即⼝诀“凸向即流向”再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减⽅向判断半球及洋流性质,还可以根据⼤洋名称判断洋流名称。
等温线向低值(或⾼纬)弯曲的⾆部顶端⼀暖流等温线向⾼值(或低纬)弯曲的⾆部顶端⼀寒流
6.根据等温线判断⽓压和地势:⽓温越⾼,地势越低;同⾼度则⽓压越低。(五)等降⽔量线1.知识点
从空中降落到地⾯的⾬、雪、雹等叫做降⽔。降⽔量⽤毫⽶表⽰,为累加值。在地理上,常⽤⽉降⽔量、年降⽔量、年降⽔量的季节分配等来说明⼀个地⽅⽓候的特征。在地图上,把降⽔量相等的地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降⽔量线2.判断降⽔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量线密集⼀—降⽔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量线稀疏⼀⼀降⽔的地区分布差异⼩3.根据等降⽔量线的⾛向判断影响因素
等降⽔量线与海岸线⼤致平⾏⼀—降⽔⾃沿海向内陆减少。
等降⽔量线与⼭脉⾛向平⾏⼀⼀多⾬⼀侧为迎风坡,少⾬的⼀侧为背风坡等降⽔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岛”影响(六)等潜⽔位线知识模块:
1、潜⽔是埋藏在第⼀个隔⽔层之上的⽔。2、潜⽔的补给来源:
①主要是⼤⽓降⽔:对潜⽔补给最有利的⾃然条件是降⾬历时长,强度不⼤;地形平缓;地表植被良好。
②河、湖⽔补给:河、湖⽔位⾼于潜⽔⾯时,河、湖⽔补给两岸潜⽔。反之,潜⽔补给河湖⽔。黄河下游为单向补给(因为是地上悬河,故河⽔补给地下⽔)。
3.潜⽔特点:有⾃由⽔⾯;在重⼒作⽤下潜⽔从地势⾼处向低处渗流;埋藏较浅,⽔量不稳定;⽔质易受污染。4.潜⽔涉及的相关概念:
⽔位指⽔体的⾃由⽔⾯在某地某时⾼出某⼀基⾯以上的⾼程;潜⽔的⾃由表⾯称潜⽔⾯;潜⽔⾯的绝对标⾼称为潜⽔位;潜⽔⾯距地⾯的距离称为潜⽔埋藏深度。
5.等潜⽔位线:是等值线的⼀种,具体由如下基本特点:①等潜⽔位线类似于等⾼线,它是潜⽔位相等的点连成线;②等潜⽔位线数值反映地势⾼低,潜⽔位⾼低和地形起伏相⼀致;
③等⾼线地形图中,河流形成于⼭⾕处并由地势⾼出流向地势低处,潜⽔流向垂直于等潜⽔位线,由⾼⽔位流向低⽔位,等潜⽔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
④等潜⽔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湖⾯的海拔⾼度;
⑤潜⽔与河流补给关系:若潜⽔流向河流,则潜⽔补给河流;若潜⽔流向背向河流,则河流补给潜⽔(右图⽰河流处A点潜⽔位低于B、C,故潜⽔流向河流,是潜⽔补给河流)
应⽤1:读数值,判断地势起伏和河流流向总结:
(七)等盐度线
1.全球盐度分布规律:由副⾼向南北两侧递减。红海最⾼,波罗的海最低
分析思路:(1)降⽔量与蒸发量的关系(不同纬度⽐较)⼀⼀降⽔量>蒸发量,盐度低。(2)有⽆地表径流补给(同纬度⽐较)⼀⼀有地表径流盐度低。
(3)有⽆寒暖流经过(同纬度⼤洋东西部⽐较)⼀⼀暖流盐度⾼,寒流盐度低。2.根据盐度⾼低变化判断季节
思路:⽓候类型⼀⼀⾬季分布⼀⼀河流汛期枯⽔期⼊海⼝盐度变化⽓候类型⼀⼀⽓温⾼低⼀⼀海⽔结冰融冰⼀⼀盐度变化
3.根据盐度判断船只深浅:盐度越⾼,海⽔浮⼒越⼤,则船只吃⽔越浅4.根据盐度判断密度流:表层由盐度低流向盐度⾼(⼋)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1.分析思路
(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度⾓⼤,年太阳总辐射量多。
(2)⽓候、天⽓因素⼀⼀降⽔越少,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
(3)地势、地形因素⼀⼀地势越⾼,空⽓稀薄,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2.我国分布: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多的是青藏⾼原,最少的是四川盆地。(九)等震线
1.知识点:把烈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震线。2.分析思路:
震级⼤⼩⼀⼀震级越⼤,烈度越⼤(1)同地点,不同地震
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震中距——震中距越⼩,烈度越⼤(2)同⼀次地震,不同地点
地质构造⼀⼀古河道、地质不稳定地区,烈度⼤(九)酸⾬的等pH值线
1.知识点:pH值⼩于5.6的为酸⾬,⼩于4.5的为重酸⾬。2.分析思路:
(1)⼯业、农业及⽣活⼤量燃烧煤、⽯油、天然⽓等产⽣⼤量酸性⽓体或由于⼤⽓环流带来的。(2)⼤⽓有较丰富的降⽔。
(2)⼟壤颗粒:若酸性⼟壤⼀⼀加剧;若碱性⼟壤⼀⼀可适当中和减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