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盐的概念及常用的盐
1、 盐的概念: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或者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
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 物 质 俗 称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用 途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建筑材料、补钙剂 氯化钠 NaCl 食 盐 碳酸钠 Na2CO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钙 Ca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备注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白色晶体, 小苏打 易溶于水 白色固体 石灰石、大理石 难溶于水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3、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研磨、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研磨 研磨钵 /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漏斗外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3、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高温 ②高温分解: CaCO3 CaO + CO2 ↑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这两个反应可用于检验NaOH是否变) (1)与酸的反应: 2HCl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2)与碱溶液的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的反应;
HCl + NaHCO3 = NaCl + H2O + CO2↑ 4)、检验溶液中存在CO32-的方法:
⑴ 取样少许与试管中,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然后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
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存在CO32
-
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Ca(OH) 2 + CO2 ==== CaCO 3↓+ H2 O
⑵ 加入石灰水或Ba(OH)2溶液,若溶液变浑浊,然后加入稀盐酸浑浊消失,则存在CO32-
Ca(OH)2+Na2CO3=CaCO3↓+2NaOH 2HCl +CaCO3 = CaCl2+ H2O+CO2↑
⑶ 加入CaCl2或Ca(NO3)2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32-
CaCl2+ Na2CO3= CaCO3↓+2NaCl Ca(NO3)2+ Na2CO3= CaCO3↓+2Na(NO3)2 4、盐的性质
(1)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全可溶,碳酸钡钙银不溶; 硫酸钡和氯化银,不溶水来不溶酸; 镁铝亚铁和铁铜,五碱均不溶于水; 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于水要记牢; (2)盐的化学性质
A、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Fe + CuSO4 == Cu + FeSO4 (“古代湿法炼铜”原理)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B、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H2SO4 + BaCl2 =BaSO4 ↓+ 2HCl(注BaSO4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2HCl + Na2CO3 = 2NaCl + CO2↑+ H2O 2HCl + CaCO3 = CO2↑+ CaCl2 + H2O HCl + NaHCO3 = H2O + NaCl +CO2↑
HCl + AgNO3 = HNO3 + AgCl↓ (注AgCl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C、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现象:出现蓝色沉淀 (注:CuSO4 溶液:蓝色 Cu(OH)2沉淀:蓝色)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现象:出现红褐色沉淀 (注:FeCl3溶液:黄色 Fe(OH)3沉淀:红褐色)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Na2SO4 + BaCl2 = BaSO4↓+ 2NaCl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5、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 特点:首尾相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 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4、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 由于初中常见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这三种复分解反应一定能发生 碱 + 酸 → 盐 + 水 RHCO3 /RCO3 + 酸 → 另一种盐 + CO2 + H2O
6、常见离子共存与检验
1、 若离子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溶液共存:
(1)生成沉淀物:Cl-与Ag+、 Ba2+ 与SO42-、OH-与Cu2+、Fe3+(2)生成气体:OH-与NH4+ 、H+和CO32- (3生成水
2、此外要注意:题目要求的在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或者溶液是无色还是有色
常见的有色离子:Fe3+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MnO4-紫色 离子 H+ OH- Cl- SO42- 加入试剂 紫色石蕊试液、较活泼金属 无色酚酞 硝酸银溶液及稀硝酸 硝酸钡溶液及稀硝酸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先加碱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试验 主要实验现象 变红色、有氢气产生 变红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有无色气体产生,试纸变蓝 CO32- Cu2+ Fe3+ NH4 +7、除杂
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简便、易分
1、 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溶解性、磁性、沸点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分离
Eg:铁粉和碳粉 BaSO4和NaOH粉末
2 化学方法:①化气法:像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Eg:NaCl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
方法:加入HCl Na2CO3 +HCl=NaCl+H2O+CO2↑
3 沉淀法:向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该试剂与杂质放映转化成沉淀,再经过虑除掉沉淀,以除杂质
Eg:NaCl中混有少量NaSO4杂质
方法:加入BaCl,过滤除去杂质 NaSO4=BaSO4+NaCl 4、加热高温法:热高温混合物是杂质变为气体除去 Eg:CaO中混有CaCO3杂质 方法:高温加热 CaCO3
高温 CaO + CO2 ↑
5、溶解法:向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与试剂反应而被溶解掉,以除去杂质
Eg:Cu中混有少量CuO杂质
方法:加入稀HCl,再经过过滤而除去 CuO+HCl=CuCl2+ H2O 6. 置换法:向混合物中加入一种单质,是单质与杂质反应,而被除去 Eg:FeSO4中混有少量CuSO4杂质
方法:向其加入足量的铁粉 Fe+ CuSO4=Cu+FeSO4
7、吸收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被洗气装置的试剂吸收而除去 Eg:CO中混有少量CO2
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的NaOH溶液的洗气装置 2NaOH+CO2=Na2CO3+H3O
8、化肥
一、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二、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1)、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叶)。 (2)、缺氮:叶黄 (3)、常用氮肥:
含N量 NH4HCO3 17.7% 使用注意事项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 (有机物) NH3. H2O 15-18%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16.5% (4)、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1)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2)缺钾:叶尖发黄
KCl: 比较常用
(3)、常用钾肥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 磷肥:
(1)、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2)、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⒋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5、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氮 肥 钾 肥 磷 肥 看外观 白 色 晶 体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6、 化肥与环境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O2、NH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课堂巩固题
一、 常见的盐
1.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2. 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石墨、氧化铜、冰水 B.水银、水、食醋 C. 苛性钠、二氧化锰、石油 D.硫磺、铁锈、粗盐
3.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 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盐 D.酸 4. 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二、盐的化学性质
1. 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2+3H2O 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CO2+H2O=H2CO3 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 2H2O=2H2↑+O2↑
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合反应
3.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铁和硝酸铜溶液 B.氧化钙和水
C.氢氧化铝和稀盐酸 D.稀盐酸和硫酸钡
4.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溶液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Fe2O3→FeCl2 B.H2CO3→CO2 C.CuCl2→Cu D.Mg→MgO 三、除杂和鉴别
1. 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B C D HNO3和KNO3 HCl和NaCl AgNO3和Na2SO4 Ca(OH)2和NaOH 酚酞 AgNO3 BaCl2 Na2CO3 2. 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D.稀盐酸
3. 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
A.A1C13溶液 B.Cu(NO3)2溶液 C.H2SO4溶液 D.AgNO3溶液 4. 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AgNO3 B.Ca(OH)2 C.H2SO4 D.NaOH 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B.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时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
C.将熟石灰与某固体混合后研磨并闻气味,检验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H4+ D.用银、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探究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寻
五、推断题
1.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
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甲 乙
(1)请你把甲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① ;② 。 (2)乙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①物质B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 。
③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 。
2. (2008年临沂市)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
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