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 9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 11
总 则 ................................................................................................................................. 11 1. 基本制度 ............................................................................................................................. 12
1.1 1.2 1.3 1.4 1.5
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 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13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 ......................................................................................... 13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 14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 14
2. 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 ..................................................................................................... 15
2.1 2.2
人员资格审查 ................................................................................................. 15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 ..................................................................... 15
3. 技术管理 ............................................................................................................................. 1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施工测量复核 ................................................................................................. 16 施工图校对 ..................................................................................................... 17 施工技术交底 ................................................................................................. 17 开工报告申请 ................................................................................................. 18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 ............................................................................. 18 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 18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 19 施工专项方案审查 ......................................................................................... 19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 ............................................................................. 20
1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 ......................... 20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 ......................................................................... 20 成品保护 ......................................................................................................... 21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 ......................................................................................... 21 施工日志填写 ................................................................................................. 22 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 22 工程科技创新 ................................................................................................. 22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终极责任 ......................................................................... 22
4. 文明施工 ............................................................................................................................. 23
4.1 文明施工告示制度 ......................................................................................... 23 4.2 文明施工考评制度 ......................................................................................... 23 4.3 场区管理 ......................................................................................................... 23 4.4 职业健康安全 ................................................................................................. 24 4.5 生活卫生 ......................................................................................................... 25 4.6 环境保护制度 ................................................................................................. 25 4.7 劳务人员管理 ................................................................................................. 25 4.7.1 施工实名登记 .................................................................................................. 25 4.7.2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 25 4.7.3 合同管理 .......................................................................................................... 26 4.7.4 工资管理 .......................................................................................................... 26 4.7.5 日常教育制度。 .............................................................................................. 26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 ..................................................................................................... 26
总 则 ................................................................................................................................. 27
2
1 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 ......................................................................................................... 27
1.1 1.2 1.3 1.4 1.5
工程技术部 ..................................................................................................... 28 安全质量部 ..................................................................................................... 28 成本核算部 ..................................................................................................... 29 物资设备部 ..................................................................................................... 30 试验室 ............................................................................................................. 31
2 主要人员职责 ..................................................................................................................... 31
2.1 2.2 2.3
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 ............................................................................. 31 项目副经理 ..................................................................................................... 32 技术主管 ......................................................................................................... 33
3 部门负责人职责 ................................................................................................................. 34
3.1 3.2 3.3 3.4 3.5
工程技术部主任 ............................................................................................. 34 安全质量部主任 ............................................................................................. 34 成本核算部主任 ............................................................................................. 35 物资设备部主任 ............................................................................................. 36 试验室主任 ..................................................................................................... 37
4 专业管理人员职责 ............................................................................................................. 37
4.1 4.2 4.3 4.4 4.5
专业工程师 ..................................................................................................... 37 安全工程师 ..................................................................................................... 38 成本预算(经济)工程师 ............................................................................. 38 会计师 ............................................................................................................. 39 试验工程师 ..................................................................................................... 39
3
5 作业队人员设置、要求及职责 ......................................................................................... 40
5.1
作业队机构 ..................................................................................................... 40
5.1 ................................................................................................................................... 41 5.2 5.3
作业队有关要求 ............................................................................................. 41 作业队人员有关要求 ..................................................................................... 41
5.3.1 作业队队长 ...................................................................................................... 41 5.3.2 技术负责人 ...................................................................................................... 42 5.3.3 技术员 .............................................................................................................. 43 5.3.4 安全员 .............................................................................................................. 43 5.3.5 质检员 .............................................................................................................. 44 5.3.6 材料员 .............................................................................................................. 45 5.3.7 机管员 .............................................................................................................. 45 5.3.8 资料员 .............................................................................................................. 46 5.3.9 领工员 .............................................................................................................. 46 5.3.10 工班长 .............................................................................................................. 47 5.3.11 生产工人 .......................................................................................................... 47 5.3.12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 48
(1)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48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 49
总 则 ................................................................................................................................. 49
1 生活设施 ............................................................................................................................. 50
1.1 1.2
设置原则 ......................................................................................................... 50 功能化分 ......................................................................................................... 50
4
1.2.1 办公室 .............................................................................................................. 51 1.2.2 会议室 .............................................................................................................. 51 1.2.3 活动室(学习室) .......................................................................................... 51 1.2.4 宿舍 .................................................................................................................. 51 1.2.5 食堂 .................................................................................................................. 52 1.2.6 厕所 .................................................................................................................. 52 1.2.7 淋浴 .................................................................................................................. 53 1.3
宣传工作 ......................................................................................................... 53
1.3.1 院内旗杆 .......................................................................................................... 53 1.3.2 企务公开栏 ...................................................................................................... 53 1.3.3 宣传栏 .............................................................................................................. 53 1.3.4 宣传标语口号 .................................................................................................. 53 1.4 1.5
保健急救 ......................................................................................................... 53 文明风貌 ......................................................................................................... 54
2 施工生产 ............................................................................................................................. 54 通用部分 ................................................................................................................................. 54
2.1
施工便道(桥) ............................................................................................. 54
2.1.1 设置原则 .......................................................................................................... 54 2.1.2 设置标准 .......................................................................................................... 55 2.1.3 养护 .................................................................................................................. 56 2.2
现场标牌 ......................................................................................................... 56
2.2.1 “七牌一图”展示牌 .......................................................................................... 56
5
2.2.2 现场承建标牌 .................................................................................................. 57 2.2.3 其他现场标牌 .................................................................................................. 57 2.2.4 各种场所操作规程牌 ...................................................................................... 58 2.3
管线敷设 ......................................................................................................... 58
2.3.1 布置原则 .......................................................................................................... 58 2.3.2 施工用水 .......................................................................................................... 59 2.3.3 施工用电 .......................................................................................................... 59 2.3.4 通讯联络 .......................................................................................................... 60 2.3.5 施工照明 .......................................................................................................... 60 2.4
材料存放 ......................................................................................................... 60
2.4.1 存放原则 .......................................................................................................... 60 2.4.2 水泥 .................................................................................................................. 61 2.4.3 钢材 .................................................................................................................. 62 2.4.5 粗、细骨料 ...................................................................................................... 62 2.5
安全设施 ......................................................................................................... 62
2.5.1 模板工程 .......................................................................................................... 62 2.5.2 安全防护 .......................................................................................................... 63 2.5.3 起重吊装 .......................................................................................................... 63 2.5.4 搅拌站布置 ...................................................................................................... 63 2.5.5 供电站的设置 .................................................................................................. 64 2.6 施工机械使用规程 ......................................................................................... 65 专项施工部分 ......................................................................................................................... 71
6
2.7 搅拌站(预制场) ......................................................................................... 71 2.8 试验室 ............................................................................................................. 72 2.8.1 验收程序和职责 .............................................................................................. 72 2.8.2 生产用房和功能化分 ...................................................................................... 73 2.8.3 检测设备配置 .................................................................................................. 73 2.8.4 试验工作环境 .................................................................................................. 78 2.8.5 试验样品管理 .................................................................................................. 79 2.8.6 试验规范、规程配置 ...................................................................................... 80 2.8.7 试验资料管理 .................................................................................................. 87 2.9 制梁场 ............................................................................................................. 88 2.9.1 场地布置 .......................................................................................................... 88 2.9.2 建立专业化的库房和生产车间 ...................................................................... 88 3 施工环境 ......................................................................................................................... 91
3.1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 ..................................................................................... 91
3.2 桥梁施工影响环境因素 ................................................................................. 92 3.3 环境管理 ......................................................................................................... 95 3.4 施工现场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 ..................................................................... 95 3.4.1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监视和测量内容 .......................................................... 95 3.4.2 主要环境参数的监视和测量方法 .................................................................. 95 3.5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 96 3.5.1 噪声控制 .......................................................................................................... 96 3.5.2 扬尘控制 .......................................................................................................... 97 3.5.3 废水控制 .......................................................................................................... 98
7
4 内业资料 ...................................................................................................................... 99
4.1 4.2
总体要求 ......................................................................................................... 99 质保资料与施工现场同步 ........................................................................... 100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 102
总 则 ............................................................................................................................... 102
1. 基本要求 ........................................................................................................................... 103
1.1.
制梁场 ........................................................................................................... 103
1.1.1 检查内容(见表5.1) ............................................................................... 103 1.1.2 检查部门 ........................................................................................................ 104 1.1.3 检查方式 ........................................................................................................ 104 1.2.
场容场貌 ....................................................................................................... 111
1.2.1 办公生活设施 ................................................................................................ 111 1.2.2 施工便道 ........................................................................................................ 111 1.2.3 现场标牌 ........................................................................................................ 112 1.2.4 管线敷设 ........................................................................................................ 112 1.2.5 环境保护 ........................................................................................................ 112 1.3.
内业资料 ....................................................................................................... 113
1.3.1 检查内容 ........................................................................................................ 113 1.3.2 检查部门 ........................................................................................................ 113 1.3.3 检查方式 ........................................................................................................ 113 1.3.4 标准 ................................................................................................................ 113
8
绪 论
创建标准化工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建设“爱民工程”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和谐社会具体体现。铁路建设工程标准化工地建设,对于保证安全、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队伍,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地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工工地是各种建设要素的集合,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载体,工地管理标准化就是工地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标准化,把现场布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现场“规范化”、布局“科学化”、培训“经常化”、生活“秩序化”。
标准化工地建设方针:“以人为本,和谐统一,规范管理,服务生产”。
标准化工地建设目标:按照工程质量、安全、文明、爱民施工的管理原则,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做到管理制度标准化,建立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化,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现场管理标准化,生活设施、施工设施、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统一化,确保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过程控制标准化,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明确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等控制要点,确保过程控制的有序可控,实现工程建设的目标。
9
标准化工地管理总体要求:
平面有图,按图施工,图物相符; 大宗材料,码方成垛,分类堆放; 临设水电,杆正线直,安全不漏; 道路畅通,排水无阻,没有垃圾; 临设料房,规格整齐,防雨防潮; 宿舍整洁,食堂卫生,纪律严明; 科学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责任到人,挂牌施工,奖罚分明; 限额领料,随干随清,工完料净; 按图施工,精心操作,保护成品; 施工脚手,搭设标准,规格整齐; 施工工具,用完洗净,整齐保管; 机械设备,运转正常,保养清洁; 包装用品,保存完整,回收交库; 按期交工,质量优良,清洁卫生; 竣工档案,内容真实,资料齐全; 六位一体,安全和谐,打造精品。
10
第一篇 管理制度标准化
总 则
标准化工地建设,以安全为第一要义,以质量控制为根本,从安全的标准化管理抓起,从质量控制标准化着手,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要求,把实现精品工程作为最终目标。
标准化工地建设,以改善工地生产生活设施为基本要求,注重员工身心健康,激发广大员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理念。以创造良好的场容场貌和提高劳务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素,不断拓展标准化工地建设,树立施工企业新形象,充分展现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以落实责任和严格岗位责任制为手段,不断健全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严抓落实,为顺利开展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本篇从安全质量管理、人员设施管理、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对施工单位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建设明确了要求,力求构建结构清晰、职责明确、内容稳定的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体现实施有规范、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的标准化工地管理理念,实现安全、卫生、环境、爱民的标准化工地建设目的。
11
1. 基本制度
1.1 安全质量责任制度
1.1.1 施工单位要建立覆盖各层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安全质量责任制度要明确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施工单位现场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本工地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并设立专职安全员。
安全质量管理目标要分级分解落实,对监督检查、考核奖罚做出具体规定,并形成文件组织实施,确保每个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安全责任。安全质量责任制度要覆盖项目管理人员、作业班组长、专职安全质量管理员。
1.1.2 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应包括:安全质量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达到的目标,文明工地实现的目标、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安全质量创优目标。安全质量目标要求根据职责分工,对应各自的岗位,做出界定,并有文字说明。 1.1.3 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安全质量管理职责和指标应经过责任人的确定。
1.1.4 安全质量奖惩考核应把安全质量管理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内容,把安全质量管理职责、管理目标和措施要求、考核和奖罚规定具体内容量化。
12
1.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2.1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明确各类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类型、对
象、时间和内容,对安全教育培训的计划编制、实施和记录、证书的管理要求、工作程序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1.2.2 安全教育培训的对象
应包括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合格证书,复审和年度安全培训;电工、焊工、架子工、运输机械作业人员、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爆破作业人员等特殊工程作业人员操作证培训、复审和年度安全培训;待岗复工、转岗、换岗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新工人进场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性安全教育。 1.3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
1.3.1 安全质量检查制度应对检查形式、方法、时间、内容、组织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的工作程序及要求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1.3.2 安全质量检查应包括作业层的自查,上级管理层对作业层的抽查。检查类型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等。 1.3.3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应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规定整改要求和期限,必要时应责令停工、整改。对安全质量问题要进行登记,对纠正和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跟踪复查,合格后销记,并做好记录。
13
1.4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资金的计划编制、支付手段、监督管理和验收报告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程程序要作出规定,形成文件,建立台帐。
1.5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1.5.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应对意外伤害保险的办理,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应急救援和处理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1.5.2 安全质量事故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置。 1.5.3 应建立安全质量事故档案,按时如实填报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保存事故调查处理文件、照片、图片、资料等有关档案。 1.5.4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根据工地特点,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确定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安排,应急救援器材与设备的配置、事故发生的现场保护和抢救及疏散方案、内外联系方法和渠道、演练及修订方案。
14
2. 人员、材料和设备管理
2.1 人员资格审查
2.1.1 对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机械员、预算员、统计员、计划员、劳资员、定额员、财会员等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未经过培训,没取得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
2.1.2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从事地下作业、高空作业、铺架作业、爆破作业、与行车安全直接有关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1.3 施工现场应按规模设立专职安全、质量管理人员。 2.2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审查 2.2.1
各种原材料应坚持“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材料试验应按
委托单试验内容进行,并如期提交数据准确,结论清晰的试验报告。各种原材料要按标准取样、送检有登记、检验结果报告有反馈。各种配合比的配料单数量准确,格式标准,交底要清楚。 2.2.2
施工单位要结合工程实际,投入的设备配置要合理;必须保
证满足施工要求,保证上场设备状态良好。从设备进场开始,建立好台帐(保养、维修、运转小时、作业性质、零配件消耗等),台账应
15
详细、准确;重要设备动态(如上场、购置、修复、转场、事故处理等)每月应有填写记录。 2.2.3
对材料、设备等物资的验收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工作程
序要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对进场物资验收后要形成记录,对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物资应作好标识并清退出场,形成记录。
在施工现场安装、拆卸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应有装拆、检测及验收登记制度,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3. 技术管理
3.1
施工测量复核
3.1.1 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现场明确施工测量的复核内容、复核程序、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3.1.2 要建立施工单位项目部技术人员对测量队长进行技术交底,测量队长将放样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检查方法连同技术交底返回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次审核,技术人员确认后对施工作业队进行交底的流程。
3.1.3 对复核人在复核中发现经手人有误,不能自行修改资料,需报项技术负责人组织会审后由经手人修正。由于技术、测量数据出错造成损失的,要制定相应的处罚制度。
16
3.2 施工图校对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施工图校对制度,明确对施工图校对的内容、时间、人员分工、程序、修改等做出规定,并及时将校对结果反馈到设计院、监理、项目管理机构等单位审批,反馈结果要及时存档、传阅与下发,并在图纸文件上及时标识,实现可追朔性。
对审核工作失误的应制定处罚制度。 3.3 施工技术交底
3.5.1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制定技术分级交底职责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工作程序、人员、时间安排,以及分解落实、监督检查的规定。
3.5.2 重大施工工程开工前,企业技术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方案交底。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工序,专项方案实施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
要建立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技术人员的交底、工程部对计财部交底、工程部技术人员对测量交底、工程部技术人员对试验室试验人员交底、计财部门对物资部的交底、工程部对作业对交底、安全员应对新进场的工人实施作业人员工种交底、作业班组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交底的整个完善交底体系。
3.5.3 所有技术交底除口头交底外,要有书面交底记录,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名手续,交底双方留有书面交底。
本着“谁交底、谁负责”的原则,对由于交底错误造成返工、经济
17
损失、工期推迟等后果的,施工单位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3.4 开工报告申请
单位工程开工前应申报开工报告,经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审核批复后方可以动工。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对开工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写审批程序、审核签字等做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3.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
3.5.1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安全质量负技术责任,应根据现场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明确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分级编制的具体内容、编制和审批的时限、权限等。
3.5.2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针对工程危险源而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要针对工程特点、施工工艺、作业条件以及施工人员的素质等情况进行制订。
3.5.3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涉及的内容,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物资、计划等部门进行审核,审核人应有明确意见并签名。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不能随意变更修改。应客观原因需修改的,应按原审核、审批的分工与程序办理。 3.6 重大危险源识别和评价
施工单位应结合工地的特点、规模、类型及自身管理水平,辨
18
识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措施,并纳入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措施中去。 3.7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 对可能出现人身伤害的重大危险源,应制定具体、细化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应急人员的组织、应急材料、设备的配置等。对应急预案上报审批要有明确规定,并形成文件。 3.8 施工专项方案审查
3.9.1 桥梁、模板工程、起重吊装、架梁等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对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内容、审批权限、程序等应具体规定。专项技术方案的编制必须结合实际,从施工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从防护技术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对使用的机械设备,从安全保险的有效设置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安全。
3.9.2 专项技术方案应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对所引用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必须注明其来源和依据;所选用的力学模型,必须与实际构造或实际情况相符合,并应有必要的图示说明。
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方案编制人员必须参与方案实施的验收和检查。
19
3.9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
3.10 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查、申报和签认 3.10.1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制定细化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检查、申报签认的分级程序、检查内容、检查人员、时间、职责权限、检查表格填写、资料的收集及分解落实、监督检查的规定。 3.10.2 质量检查要分实物和资料检查两个方面进行。实物检查要按验标明确的检验项目和抽样方案进行。资料检查要涵盖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和其他质量证明文件,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交接检验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以及各种检验、检测报告。
3.10.3 检验批和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申报签认应贯彻“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三工序”制度(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所有记录表格,必须用黑色碳素墨水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数据准确、用词规范、描述详细。各种检查证填写份数满足要求。
3.10.4 所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建设完成后,要对实物工程质量、质量验证资料进行综合检查和验收,合格后依次编制竣工自验记录,向监理单位、项目管理机构提出验交申请。 3.11 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验收。
(1)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制定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旁站监督的详细组织计划,明确隐蔽工程项目、检查规定、检查时间、值班制
20
度、旁站人员、技术人员、分管负责人、试验人员、检查记录、各岗位人员的责任权限。
(2)隐蔽工程整个实施过程必须记录在案,并施工日志中详细描述,施工单位要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施工日志填写要求,以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3.12 成品保护
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交接桩、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施工设备、检测装置和已施工完成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要制定成品保护规定。
3.12.1 对成品搬运过程的搬运方法、运输设备、工具、人员操作要求;对成品储存堆放要求、入库、验收、保管、发放、定期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大型构件、设备的保护,对桥涵混凝土结构、要按照工序交接要求明确责任人、职责权限等。
3.12.2 成品保护措施应列入技术交底内容,必要时下达作业指导书,同时要认真解决有关成品保护工作所需的人员、材料等问题,使成品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13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制定基础技术资料管理规定,明确基础技术资料分级管理范围,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及处罚制度,建立资料的点收、编号、分发、保管制度,建立受控文件和资料,有效文件
21
和资料,作废留用文件和资料档案,分专业、分项立卷存档。 3.14 施工日志填写
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日志填写制度,对施工日志的填写内容、填写要求,施工日志的建立要求、保存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实施,要做到施工日志填写的规范性、统一格式,要确保技术人员更换时施工日志记录的连续性、隐蔽工程记录的真实、及时、详实性,要建立施工日志领导检查制度,对施工日志的填写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3.15 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应制定细致的工地实验室检测人员、检测设备、试验工作环境、试验原始资料收集保管、检测报告管理、试验室安全管理、样品保管、检测事故分析处理、委托试验标准制度,形成文件公布。 3.16 工程科技创新
施工单位在施工科技领域,施工生产设备、施工工艺、安全防护材料方面制定相应制度。 3.17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终极责任
施工单位应制定分专业施工质量终极责任制、安全管理终极责任制、物资管理终极责任制、工程试验终极责任制,明确填写要求、填写人员、上报要求、保存规定以及监督落实、考核机制。
22
4. 文明施工
亮化、净化、绿化、美化。 4.1 文明施工告示制度
凡在上海铁路局范围内施工的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所有施工工地都应当以告示形式,向社会做出遵守文明施工规定的承诺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文明施工告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交通组织、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投诉受理。文明施工告示应设立标准告示牌。文明施工告示要作为文明施工内容之一,纳入文明工地考评范围。
4.2 文明施工考评制度
施工单位应建立自行考评制度,保证日常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3 场区管理
施工现场应建立标志标牌制度,明确规定标志标牌的位置、大小、颜色、格式、种类、标牌内容,施工材料按施工布置图堆放。 4.3.1 施工现场应建立七牌一图制(参第3篇2.2)。
4.3.2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单位应当建立施工现场正确使用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的相应规定,对使用部位、内容作具体要求,明确相应管理的要求,职责
23
和权限,确定监督检查方法,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4.3.3 门卫、财务、危险品存放点、仓库、配电间、木工间、宿舍、食堂等部位各项安全防范制度上墙。综治宣传栏、民工维权告示牌应固定于工地醒目处。工地禁火区标志明显,作业区、办公区、宿舍等部位按规定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消防应急通道畅通。
4.4 职业健康安全
施工现场要对施工机具控制、施工用电控制、安全防火、施工现场消防管理、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控制施、意外情况的处理、现场防盗等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健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 4.4.1 现场消防安全管理
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施工单位要制定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定期消防教育培训计划,对人员应掌握的防火、灭火知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现场设置消防车道,消防器材数量、布置、维护、保养,临时建筑的搭设,施工材料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进行必要的规定,要建立必要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制度。 4.4.2 治安防范制度
工地内设专职门卫,配备必要的应急通讯器材,人员和物资凭证出入,有巡查、值班交接记录。
财务室、贵重、危险物品储存部位等重点防范处所要落实有专人负责的治安防范责任制;施工现场应设立夜间巡视人员,确保材料、
24
设备的安全。 4.5 生活卫生
员工宿舍、工地食堂、场区管理要纳入施工工地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工地卫生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生活区卫生管理达标,并做到门前三包;建立就餐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直接负责人、食堂环境、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给水、排水设施,确保餐环境卫生,炊具清洁,炊事员要持有效健康证,操作行为规范。 4.6 环境保护制度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污水、扬尘、施工振动及噪声等控制应符合工程当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并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 4.7 劳务人员管理 4.7.1 施工实名登记
施工单位应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对进场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着装,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殊工种的标志应建立制度。 4.7.2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25
4.7.3 合同管理
施工企业招用农民工时必须依法订立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中应包含劳动保护条件条款,并符合有关规定。 4.7.4 工资管理
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劳动工资管理员,建立和实行“工资专用帐户”和发放劳务人员“工资卡”制度,严格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按月为务工人员缴纳综合保险费。 4.7.5 日常教育制度。
施工单位应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行为的教育以及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务队伍的综合素质。
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
26
总 则
人员素质决定了铁路建设的水平和效率,是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的根本。现场人员的配置应面向施工项目现场,满足施工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同时应结合新形势、新标准、 新技术、新要求,定期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率先实现东部铁路现代化。本篇从层次、部门、专业以及人员构架的角度对标准化工地人员配备要求和职责进行了阐述。
1 管理部门设置及职责
按照施工项目现场的需要配备,小型施工工地,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可设立管理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作业队长、经济员、技术员、料具员、安全员,即“一师、一长、四大员”,不设专业部门。大中型施工项目现场,可设立专业部门,一般是以下五类部门:
(1)工程技术部,主要负责生产调度、文明施工、技术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统计等工作。
(2) 安全质量管理部,主要负责工作质量、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环境保护等工作。
(3)成本核算部,主要负责预算、合同、索赔、资金收支、成本核算、劳动配置及劳动分配等工作。
27
(4)物资设备保障部,主要负责材料的询价、采购、计划供应、管理、运输、工具管理、机械设备的租赁配套使用等工作。
(5)试验室,主要负责计量、试验等工作。 1.1
工程技术部
1.1.1 在项目部总工程师和现场施工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好工地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1.1.2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 1.1.3 负责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复核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复测,参加技术交底,对施工现场技术质量进行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同时作好记录。
1.1.4 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展新成果的应用。
1.1.5 负责技术交底、变更设计、工程日志、过程检验等技术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撰写技术总结,编制竣工资料,负责本项目所有外来文件,内部文件的收发文管理。
1.1.6 负责验工计价原始资料的提供,并对合格产品进行量测工作。负责对测量班进行管理。 1.2
安全质量部
1.2.1 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好本工地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1.2.2 认真宣传贯彻上级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负责
28
质量体系文件汇总,编目归档。
1.2.3 负责制定年度安全、质量工作要点及创优规划和创优措施的贯彻执行。负责安全、质量情况反馈。
1.2.4 组织开展安全、质量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制定检查方案,按时下发检查通报,并提出安全、质量改进的措施。
1.2.5 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工程质量情况和统计报表,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1.2.6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按时上报优质工程的有关资料。 1.3
成本核算部
1.3.1 进行验工计价,预决算,搞好变更设计、索赔补差工作。 1.3.2 参与制定本工地施工组织方案,考核实物工程量,编制项目责任预算。
1.3.3 负责定岗定员,制定工资分配方案和效益工资的考核办法。 1.3.4 负责计价、合同的签订。协助项目部财务完成上交款任务,督促各责任部门搞好成本管理工作。
1.3.5 搞好概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的管理,按时上报责任成本报表,协助项目部处理内部经济纠纷。
1.3.6 负责上报本工地的培训计划,做好本工地人员培训记录及各种人员的上岗登记。
29
1.4 物资设备部
1.4.1 负责上级设备管理制度及办法的落实,制定本工地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计划,督促及时、按质、按规范保养维修设备。 1.4.2 对本工地所需的油料、配件的质量、价格进行把关,组织集中比价采购。
1.4.3 每季度组织本工地有关人员对重点设备进行检查评比,并做好评比记录,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1.4.4 负责本工地的物资管理工作,制定工地物资管理办法。 1.4.5 选择合格供方,依据采购计划采购,收集采购资料和技术资料。
1.4.6 对购入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验收无误后,及时将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传递给试验室,委托试验室对该产品进行检验试验,对于不合格材料进行隔离处置,
1.4.7 现场材料分类堆码,整齐稳固,对原材料、半成品做好标识工作,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1.4.8 负责化学危险品的采购、运输、贮藏、发放及使用后废弃物的处理。
1.4.9 对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做到节能降耗,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
1.4.10 严格收发制度,做到帐物相等、帐卡相符。
30
1.5 试验室
1.5.1 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及公司有关试验、计量认证工作的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
1.5.2 参加工地原材料产地及取土场的选择,质量复检,及时按规定对原材料取样试验,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对有出厂合格证或技术证件的原材料要抽样复检,试验合格后使用。
1.5.3 负责试验原始记录、报告的保管、发送,归档及保存。 1.5.4 根据理论配合比选用表换算砼及砂浆的施工配合比,填发施工配料单。经主管技术人员签证后,交付施工。
1.5.5 试验资料按规定装订成册归档保存,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试验资料。
2 主要人员职责
2.1 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
项目经理(工地负责人)对本项目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等负全面领导责任,大型工程或样板示范工程必须由项目经理担任,其任职要求及主要职责是:
2.1.1 满足投标文件和上海铁路局有关管理文件规定的要求,如因故更换,需按规定程序报项目管理机构批准同意。
2.1.2 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履
31
行合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及业主要求,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2.1.3 负责对本项目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日常管理。 2.1.4 认真贯彻上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负责本项目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制定项目质量规划及实施计划,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主持质量工作会议,组织工程质量评定。
2.1.5 正确处理质量、安全、进度之间的关系,对因抢进度而造成的质量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2.1.6 支持并做好项目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接受项目党组织和群众监督,定期向党组织和职代会汇报工作。
2.1.7 狠抓责任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接受责任成本管理中心的监督。 2.2 项目副经理
2.2.1 负责本项目生产、质量、安全及施工现场管理。 2.2.2 按审定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组织施工。 2.2.3 抓好质量、安全、环保管理,认真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2.2.4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技创新,遵守测量、试验等专项工作规范。
2.2.5 合理调配施工生产要素,认真组织劳动竞赛活动。 2.2.6 贯彻落实上级的规章制度、措施、办法和决定,搞好现场文明施工。
32
2.3 技术主管
2.3.1 贯彻落实项目质量方针和目标,负责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的有效实施。主持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并随时检查、监督和落实。积极推广应用“四新”科技成果和工法。
2.3.2 组织制定项目质量保证措施,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处理方案。并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
2.3.3 主持并参加项目质量工作会议,组织定期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领导有关人员进行QC小组攻关活动和创优活动,搞好现场质量控制。
2.3.4 负责组织施工、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工作,有权制止不重视质量的行为,对不合格工程有权责令停工或返工。
2.3.5 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2.3.6 对因技术交底不清、施工方法不当或技术指导失误、监督不够造成的质量事故负领导责任。
33
3 部门负责人职责 3.1 3.1.1
工程技术部主任
协助技术主管贯彻国家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标准、规范、规程
和指示,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及技术管理实施细则,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 3.1.2
参与工程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的会审,进行现场复核,
参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实施性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总结及竣工资料。 3.1.3
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竣工验交及组织参加技术革新、科学
研究和各类学术活动。 3.1.4
负责项目变更设计、合理化建议和科研成果、工法、论文
的上报工作。 3.1.5
负责技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按时高效地完成上级领导安
排的各项任务。 3.1.6
配合技术主管组织、检查、督促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
与学习,参与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考核与奖惩。 3.2
安全质量部主任
3.2.1 负责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3.2.2 认真宣传贯彻上级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并
34
督促检查其执行。 3.2.3
负责制定年度安全、质量工作要点及创优规划和创优措
施,提出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3.2.4 组织开展安全、质量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做好工地日常巡查,制定检查方案,按时下发检查通报,并提出安全、质量改进的措施,遇到严重隐患有权暂停生产。
3.2.5 做好本项目的安全质量教育工作,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2.6 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工程质量情况和统计报表,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3.3
成本核算部主任
3.3.1 服从工地负责人领导,对本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负牵头责任。
3.3.2 会同上级部门编制责任预算,提供详实、可靠的有关资料。
3.3.3 收集和整理工程变更,补差、索赔资料,及时编制补充责任预算,及时上报有关报表。
3.3.4 会同技术、物资设备部门认真做好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台帐和报表工作,达到规范、真实、及时、费用归属准确。 3.3.5 参与审核对业主单位的验工计价工程量和办理签认手续,及时办理对业主验工计价。
35
3.3.6 参与施工合同和采购合同的调查,谈判和决策,负责合同管
理,在责任预算编制后及时对所属外包队签订施工承包合同。 3.3.7
组织制定项目岗位责任工资和效益工资考核办法,做到月有
岗位责任工资考核兑现方案,季有效益工资计提考核兑现方案,职工收入与单位效益挂钩,上交款与责任预算挂钩。 3.4
物资设备部主任
3.4.1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设备管理规定。
3.4.2 配合技术部门制定项目施工组织方案,合理配备机械、车辆,并组织落实。
3.4.3 对本项目所有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实行日常管理、调度。 3.4.4 负责本项目所需机具、配件的采购与管理。
3.4.5 制定本项目设备管理台帐、及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搞好统计分析,并及时组织实施。
3.4.6 制定本项目设备保养和修理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 3.4.7 负责机械租赁合同签订及费用结算。
3.4.8 在项目经理和工地负责人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各种材料的采购工作。
3.4.9 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制定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3.4.10 深入施工现场协调工作,对现场所需的材料做到心中有数。 3.4.11 做好市场调查,追求经济效益,认真做好材料成本管理工作。
36
3.5 试验室主任
3.5.1 由中心试验室授权对试验室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检测和管理工作。
3.5.2 组织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加强现场管理,使试验结果真实地反映施工管理水平。
3.5.3 考核试验人员的工作情况。
3.5.4 参加检测工作,经中心试验室负责人委托负责试验室试验原始启示及检验报告的审核、签章、整理、保管。
3.5.5 定期对砼、砂浆检查试件强度、水泥使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向公司中心试验室报送统计结果及报告。 4 专业管理人员职责 4.1
专业工程师
4.1.1 在工程部主任的领导下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开展日常安全质量工作检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指导施工。 4.1.2 负责施工技术管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的作业指导书、质量问题技术处理方案、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4.1.3 参与施工调查、审核和优化设计施工图,适时提出变更设计及资料呈报工作。
4.1.4 负责工程测量、技术交底的指导工作,制定各种技术工种的
37
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 4.2
安全工程师
4.2.1 执行国家、地方、行业、建设单位和企业内部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并对落实情况实施检查和合规性评价。 4.2.2 协助项目部领导贯彻落实“六位一体”的管理要求和管理目标,并对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积极配合内部和外部审核。 4.2.3 组织制定本项目安全管理办法,并负责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指导。
4.2.4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实施安全检查,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及时下发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验证其整改情况。
4.2.5 对危险源提出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4.3
成本预算(经济)工程师
4.3.1 在工地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掌握工程施工动态情况和形象进度,及时向上级汇报工程进度情况。
4.3.2 负责计划统计工作,及时收集施工生产方面的有关资料,分类归档。与技术总管配合按月、季、年及时下达和上报施工生产计划,达到科学、可行,实施有关奖罚措施。
4.3.3 按月、季、年做好各种考核报表,实施职工的利益分配和奖罚办法。
38
4.3.4 负责劳资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职工队伍动态和实力人数,严格执行上级的有关劳资政策,认真及时编制职工工资表,严格请销假制度,参与职工管理的日常业务。
4.3.5 及时上报对口业务部门规定的业务报表,达到准确无误,规范整洁,并要经主管领导审批后报出,签认手续完备。 4.4
会计师
4.4.1 严格财经纪律,自觉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及集团公司、工程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以工作之便,谋取私利,抵制不合规、不合法的经济业务。
4.4.2 认真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凭证、正确、无误,记帐及时,做到日清月结。
4.4.3 搞好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按规定时间上报会计报表。
4.4.4 及时登记责任成本各类帐薄,及时发转通知书,帐薄核对正确。
4.4.5 帐证表、登记、装订、工整清楚,妥善保管会计资料。安全工程师。 4.5
试验工程师
4.5.1 小在试验室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了解试验室的基本任务、工作分类、试验内容及所试验材料的用途性能。
39
4.5.2 熟悉本专业各种仪器设备的用途、操作性能、维护方法。负责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和测试仪器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清洁卫生。 4.5.3 完成本专业的委托试验和施工测试任务。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用电常识,做到安全测试。
4.5.4 根据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本专业的仪器设备,配合做好计量器具的周检,检定和送检工作。
4.5.5 完成材料试件的加工制作及测试,并提出完整的测试记录。
5 作业队人员设置、要求及职责
5.1 作业队机构
队长 技术负责人 材料资料质检安全技术领工员 领工员 机管员 生产工人 防护员 40
5.2 作业队有关要求
5.2.1 施工企业投标文件必须载明劳务计划、中标段作业队设置数量、主要组成人员名单,并承诺中标后据此组织施工和管理。 5.2.2 作业队必须按“管理有效,监控有力,运作高效”的原则组建。 5.2.3 作业队管理、监控、服务人员应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组织能力,实践经验和作业技能。
5.2.4 作业队管理、监控、服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整。
5.2.5 作业队应建立健全自身管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落实相关制度的措施。
5.3 作业队人员有关要求 5.3.1 作业队队长
(1)作业队长是承建工点的现场负责人,负责承建工点的全面工作。
(2) 接受经理(工地负责人)领导,对本工点的安全、质量、进度以及人员调配等负责,实现工点利润、成本、工期、安全质量指标。
(3)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制定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组织安全施工,消除施工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对违章作业、野蛮作业的坚决制止,抓好安全生产。
41
(4)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合理调配人员、机械设备、材料,推行“科学管理,质量为先;遵纪守法,关爱环境;以人为本,安全生产;诚信守诺,追求卓越”的管理方针,严格施工过程作业程序。
(5)会同本项目各主要成员对工程材料、设备进行使用和管理,控制工程成本,贯彻材料管理制度,及时提交材料计划及消耗报告。
(6) 管理工地日常事务,考察作业人员工作状况,查处违章、违纪、违法行为,实行岗位考核制,奖优罚劣。
(7)抓好本工点参建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工作,定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卫生、环保、安全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培训。重点抓好劳务工,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教育工作。
(8)直接管理劳务人员,合理安排、组织、协调、使用劳务人员,保障劳务人员的权利不受侵犯。
(9)抓好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工作。 5.3.2 技术负责人
(1)协助队长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和安全等各项工作。
(2)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保等书面技术交底,并将技术交底分类存档。
(3)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工序、工艺方面的问题。
42
(4)参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 5.3.3 技术员
(1) 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所辖技术交底。
(2) 跟班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质量隐患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
(3) 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 (4)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5) 对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重点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旁站。 5.3.4 安全员
(1) 跟班作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不听招呼者,立即报告,并做好巡察记录。
(2)协助队长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专职安质人员的业务检查与指导。
(3)负责本队安全器材、用具、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 (4)制止违章作业,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保护好事发现场。
(5)负责安全内业台帐的收集整理,努力提高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做到安全档案、资料齐全。
(6)定期进行安全学习和总结,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自身防护能力,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
43
证上岗情况。
(7)配合有关部门,按标准做好防暑降温、防寒保暖和有毒有害物品防范工作,防止煤气和食物中毒,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8)上传下达有关安全文件,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工伤事故的年月报表。
5.3.5 质检员
(1) 跟班作业,纠正施工工序、工艺方面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督促检查“三检制”的落实。
(2) 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保证措施。
(3)对工程质量及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班组和个人有权进行奖励;对违规操作或不重视质量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责令其停工整顿,或限期进行返工处理。
(4)对因不坚持原则,工作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或事故承担直接责任。
(5)严格按图施工、以标准规定检验工程质量,判断工程产品的正确性,做出合格的结论,对因错、漏检造成的质量问题负责。
(6)对不合格品按类别和程度进行分类,做出标识,及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返工通知单、废品通知单,做好废品隔离工作。
(7) 负责隐蔽工程自检、报检,正确填写工序质量表,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对所填写的各种数据、文字问题负责。
44
(8)严格监督进场材料的质量、型号和规格。 (9)监督班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5.3.6 材料员
(1)负责本工地施工生产中的材料供应和管理工作。
(2) 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对进场材料按场容标准化要求堆放,按规定入库保管,做到账物相符。注意标识、储存和防护(防潮、防鼠、防盗、防损坏)。合理布置消防设施,消除事故隐患。。
(3) 建立出入库台帐和逐日材料消耗台帐。
(4) 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单,通知试验室(员)取样送检。对不合格和破损的要及时进行更新替换。施工中一时不能用完的材料设备可退库或在库房另保存,做好记录。
(5)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发现不合格产品分开存放,及时上报或退回项目部库存。
(6)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要重点保管。
(7)采购队所需辅助材料,负责工具领用、更换、损耗、损坏产品退换的手续,并做好台帐。 5.3.7 机管员
(1)负责机械动力设备及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质量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标准、制度,对机械、电气、起重设备、压力容器、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安全
45
运行负责。
(3)对施工现场新进机械、受压容器及设备的装置和电气产品必须严格检查把关,应有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有关资料,参加其验收工作。
(4)对机械操作人员和电气维修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检查机械动力设备和临时用电安全运行、日常保养,建立完善的技术档案。
(5)认真执行各类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规程和标准以及临时用电规范。
(6)认真落实安全、质量责任目标。
(7)对已发生的和未遂的机械设备事故、用电事故参加事故调查,认真分析、研究并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 5.3.8 资料员
(1)负责本工地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收发、登记、编写和传递到位,保证所有使用场所的文件均有效。
(2)依照文件和资料管理工作流程图进行工作。
(3)负责技术文件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标识、更改、废止与归档。
(4)参与竣工文件的编制及整理。 5.3.9 领工员
(1)在作业队队长的领导下,负责分管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
46
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
(2)组织分管工班完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
(3)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落实安全措施,组织安全施工,消除施工中的一切不安全因素,对违章作业、野蛮作业的坚决制止,抓好安全生产。
(4)忠于职守,协助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5.3.10 工班长
(1)带领工班全体人员完成队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
(2)严格按图纸、施工规范的要求组织工班进行操作,对不执行工艺和操作规范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和不合格产品负责。
(3)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作行为。 (4)完成队、领工员交办的其它各项任务。 5.3.11 生产工人
(1)严格按图纸、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对不执行工艺和操作规范而造成的质量事故和不合格产品负责。
(2)保证个人质量指标的完成,出现质量问题及时向施工主管或项目经理反映,对不及时自检和不及时反映问题造成不合格品负责。
(3)注意保护成品,控制材料使用。
(4)保证安全生产,严防出现安全生产事故,遵守各项安全管理
47
规定、安全操作规程。 5.3.12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
(1)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年龄满18周岁;
②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③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
④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2)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3)负责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条件,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地、市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查认可。
(4)特殊工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本人或用人单位在有效期内提出申请,由当地的考核、发证单位负责审验。
(5) 对与行车安全直接有关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海铁路局岗位资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48
第三篇 现场管理标准化
总 则
标准化工地现场管理应以“科学规划、规范整齐、环保达标、整体和谐”为原则,制定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生产过程、环境保护等方面标准及操作规程,并以标准和规程为抓手,全面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
本篇以生活设施、施工便道、现场标牌、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产和生活用房、保健急救以及人员风貌的标准化为主线,从生产和生活用房分开建筑,场地合理布置和统一规划,现场标识标牌整齐清晰,设备、机具和材料固定存放,施工现场工完料清和垃圾杂物集中堆放处理,施工废水严禁乱排乱等方面全面阐述了现场管理标准化的全面创建,全面达标标准。
49
1 生活设施
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生活现场布置合理,设施齐全,食堂、澡堂、厕所干净卫生,宿舍整齐划一,会议室、图书室和娱乐体育活动场所布置有序。办公区及生活区内应安装空调等取暖或降温设施。 1.1 设置原则
施工单位项目部以设在重要工点或交通方便的城镇为宜,方便进行有效管理。办公用房可采用活动板房,也可租用当地的楼房,按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和功能划分进行装修改造,独立管理。
项目部应根据工点情况和地形构造进行布置,原则上生活、办公用房应与村镇隔离自建。占地面积一般应在3000 ~ 6000 m2左右,并应有围墙和大门,在门墩悬挂项目经理部名牌。项目部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及机具停放场地应适当分开,场地及主要道路应硬化处理,并适当绿化。 1.2 功能化分
生活设施应根据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机构和人员数量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应包括办公室(项目经理、书记、总工程师、工程部、安质部、物资部、财务部等应有独立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可兼
50
做学习室)、职工宿舍、食堂、淋浴室、厕所以及停车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等。 1.2.1 办公室
各办公室门口应设名牌。房间净空高度应控制在2.6m以上,房顶选用阻燃材料、地面硬化、门窗齐全,墙面抹灰刷白。室内具备办公条件,岗位职责、有关制度图表上墙,设施良好,文件资料归档整齐。项目经理部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一般不应小于8m2,项目各部室宜实行大办公室集中办公(面积不小于30m2)。 1.2.2 会议室
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0m2,配备必要的会议桌和椅子,非整体性的会议桌要铺桌布。项目部组织机构和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组织机构、创优和创精品工程规划、重点工程形象进度图等制度要上墙。 1.2.3 活动室(学习室)
配备必要的活动(学习)设施,有各项活动(学习)制度。 1.2.4 宿舍
职工宿舍应和施工现场隔开一定距离,要坚固、美观,人均生活用房面积一般不应小于5m2。房间净空高度应控制在不低于2.6m,门窗齐全,保证通风,房顶材料尽量选用阻燃材料,防雨,内墙抹灰刷白,卫生材料吊顶,地面硬化防潮湿,保证每人(可上下)单床,
51
禁止通铺或钢管搭设上下床铺。
生活用品应放置整齐,每人设有(排号)生活专用组合柜。宿舍内挂设治安、卫生、防火管理制度,夏季设有消署、防蚊虫咬措施,冬季设有保暖措施。
宿舍(有条件单位应职工统一床单被罩)内外环境应安全、卫生、清洁,室外设有标识的垃圾箱,有专人清扫。 1.2.5 食堂
食堂面积按工地施工高峰人数70%、lm2/人计算,位置要距厕所、垃圾有害物质大于30m远。应用净空高度不得低于2.8m,水泥地面、不积水,锅台四周面案板挨墙处贴白瓷砖,器具整洁卫生。有食堂卫生管理责任制度,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包括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工作时必须戴工作证,穿工作服。食堂室内设有排风窗及冰柜,有防尘、蚊、蝇、鼠害设施。生活垃圾要装容器,有专人管理、及时清运。
必须保证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高温季度应有降温防暑措施,如绿豆汤、茶水等。 1.2.6 厕所
面积按现场平均人数0.05m2/人设置,必须是水冲式厕所且保持清洁。大小便池内镶贴瓷砖,水泥砂浆地面,设沙窗沙门(高层建筑随层设流动厕所),厕所通风采光良好,专人管理,符合卫生要求。
52
1.2.7 淋浴
浴室面积按现场平均人数0.07m2/人设置,符合安全要求,切实能让职工按时洗浴。 1.3 宣传工作 1.3.1 院内旗杆
一般情况,施工单位项目部应设立国旗、集团公司旗,国旗旗杆应符合《国旗法》要求,砌旗柱台。 1.3.2 企务公开栏
项目部内部企务公开,防雨面积达3m2以上。 1.3.3 宣传栏
一般含光荣榜、劳动竞赛、卫生评比等。 1.3.4 宣传标语口号
大门有对联,围墙和院内墙上有标语,院内立有宣传牌,重点是企业文化和建设理念、建设目标等宣传。 1.4 保健急救
1.4.1 较大工地项目部必要时设医务室,有专职医生值班,巡回医疗,一般工地应设有保建急救器材、医药箱及一般常用药品,满足急
53
救需求;
1.4.2 现场必须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急救措施,培训急救人员,便于及时抢救,减少不必损失。 1.5 文明风貌
1.5.1 所有施工人员均应佩上岗证上岗。上岗证应由项目部规定统一样式或统一制作。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实行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工作服应美观舒适,并符合安全要求。
1.5.2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求戴安全帽,管理人员、工人、特种工应带不同颜色安全帽;隧道及高空作业等施工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防护装备。
2 施工生产
通用部分
2.1 施工便道(桥) 2.1.1 设置原则
(1)施工主干道线尽可能地靠近管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避免材料再次倒运。
(2)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
(3)便道干线不宜占用路基,以减少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考虑短期占用路基,但应采取临时过渡性措施,尽量缓解
54
干扰。
(4)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次(引)入线,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原有乡间道路改扩建或根据设计施工,并尽量做到永临结合。 2.1.2 设置标准
(1) 平原地段:施工主干道采用双车道,引入线采用单车道,路面宽度一般为5.5m和3.5m,底基层为片石(或三七灰土),面层为砼、泥结碎石、砂石等结构,在软土或水田地带,基底抛填片石或用三七灰土换填处理并做必要的防护。为方便错车,引入线每200~300m设一会车道。施工便道平面半径一般不小于15m,纵坡不大于1.2%,连续坡长不大于100m。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为300m,凹形为100米。设计行车速度不小于35km/h。便道排水畅通,路面平整无淤泥,不积水,保证各种条件运输畅通。
(2) 山区地段:便道宽度干线地段宽4.5m,引入线一般地段3.5m,每300m设会车道一处,宽6.5m;视线不良地段不大于200m设一处。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最小曲线半径20m,极困难条件下为15m。最大坡度:一般情况下为8%,极困难条件下为10%。路面:泥结碎石路面。道路排水:设单侧排水沟,沟底宽和深度不小于30cm。 (3) 便桥:设计荷载汽-超20。为防止水流冲刷,可于桥台上游回填部分钢筋片石笼。便桥基础必须落到稳定坚实的基岩上,墩台
55
可采用石砌和混凝土,桥面高度不得低于上年最高洪水位。桥面设1.1m高栏杆扶手。 2.1.3 养护
为保证施工便道的正常使用,组织专门的养护队伍,配备必要的机械、工具和材料,对施工便道进行养护,保证路况完好,无坑洼、无落石、排水通畅。 2.2 现场标牌 2.2.1 “七牌一图”展示牌
主要为: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责任人员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工程创优牌、文明施工牌和工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单板尺寸为150×120cm。面板为白底钢板,字体为黑体字,标题字用红色,且字号要比内容的字号大,内容字用艳蓝色,角钢固定, 一般情况下,“七牌一图”要放在进入工地的入口处。
(1) 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建设范围、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名称,开竣工日期和质监部门的举报监督电话。
(2) 工程项目责任人员牌:包括施工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技术主管、安全员、质检员等。
(3) 安全生产制度牌:主要介绍安全生产的要点及要求等。
56
(4) 消防保卫制度牌:消防保卫的重点、要点及常规的安全生产消防保卫要求。
(5) 环境保护制度牌:根据项目所在位置的环保特殊要求,制定符合国家法律、当地环保法规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制度。
(6)工程创优牌: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等创优规划。
(7)文明施工牌:按要求制定工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或注意事项。
(8)工地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主要标明本项目主要结构物的位置,现场施工队伍的布置,设备、机械及原材料存储、加工位置,沿线施工便道及出入口位置,与周边之间的关系示意等。 2.2.2 现场承建标牌
制梁厂现场应设立承建标牌。 2.2.3 其他现场标牌
包括进、出管区指示牌,工点名称牌,配合比牌,交通、安全警示牌,形象进度牌,材料牌,机械设备状态牌等。
(1)进、出管区指示牌一般在临近公路设置,标识现场工点的名称,并用箭头标识位置。在管段附近公路的醒目位置,要搭建彩门。
(2)安全警示牌、形象进度牌、配合比牌的制作,用直径为40mm的钢管加拐角作边框,面材用2mm钢板;施工标牌为白底,做2cm
57
宽的艳蓝色边框,字体为黑体,字的颜色为艳蓝色;尺寸为90×60cm(长×高),安装标牌底边高度距地面为1.20m。
(3)施工配合比牌:注明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强度标号、材料产地、规格。
(4)安全警示牌:重点体现现场施工时的安全防范要点,道路状况,结合现场情况配合适的图案。有安全隐患处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
(5)材料牌:要求每种材料均有,其内容为材料名称、产地、规格、状态。
(6)设备状态牌:表明设备的现有状态,插放在设备正常停放的位置或挂在设备的适当部位。 2.2.4 各种场所操作规程牌
操作规程牌分室内和室外两种,尺寸一般为室内牌60×80cm、室外牌80×120cm;室内牌用铝合金镜框,室外用白铁皮制作,白底红字,字的大小根据内容确定。
操作规程牌有:各种仪器操作规程,如测量仪器、试验仪器等;各种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2.3 管线敷设 2.3.1 布置原则
水、电等临时设施是保证工程任务完成的重要条件,为了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必须合理规划,管路、电力线、通讯线等各种管、线、
58
路布置整齐美观。
风(水)管道敷设要做到平、顺、直,管径一致,接头严密,安稳支牢,转弯较少,且成钝角。分风、分水接头和闸阀,必须满足施工要求,数量尽量减少。
动力及照明电线,必须分开架设,采用绝缘线,并设横挡,绝缘子固定,线间距10cm,离开地面2.5m,高压线离开3.5m以上。
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沟池成网,以利排水。排水坡度不小于1‰,排水沟截面满足流量需要,排水沟用砖砌,流水面用M5水泥砂浆抹面。确保施工现场不积水,排水沟穿越道路应埋管或加盖板。 2.3.2 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采用工点附近管井、河道或与当地城市自来水系统相连引水的方式。供水管布置合理,能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的需求,并尽量做到永临结合。 2.3.3 施工用电
根据现场调查和施工需求,沿施工线路架设电力线路,或临时变电站、配电房等,满足各施工现场施工用电的需求,并备有内燃发电机。
施工现场必须实行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TN-S系统),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59
配电箱内多路配电应有标记,电箱应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 临时用电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定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2.3.4 通讯联络
项目部安装程控电话用于对外沟通,电脑上网用于信息、数据传输,主要管理人员应配备手机。现场吊装作业、营业线施工指挥、防护人员应配备对讲机。项目部人员进点后,移动电话信号有困难的地段应积极与地方政府联系,争取增设移动信号基站,保证联系需要。 2.3.5 施工照明
夜间施工或自然采光差的场所,作业厂房、料具堆放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宿舍、厕所等,应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水上施工、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作业区域和工序,必须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 2.4 材料存放 2.4.1 存放原则
(1) 堆放场地需进行硬化。
(2) 材料的堆放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确保运输及卸料方便。
60
(3) 预制构件的堆放位置要考虑吊装顺序,力求直接装卸就位。 (4) 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地方放置。
(5) 各种材料的堆放要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砂石成堆,并有明显标识。
(6) 材料场做到整齐干净,无砖瓦块、钢筋头等,无杂草、杂物。
(7) 各种材料进场均有合格证或试验单等质量证明资料。 (8) 所有主材、地材均按标准制作标识牌,标识内容齐全、正确,标牌规格一致。
(9) 贵重物资、装备器材要存入库内。 2.4.2 水泥
(1) 袋装水泥按厂家、品种、批号、标号堆垛,,并挂有明显标识,且底层离开地面30cm,堆高不超过10包,离墙保持20cm~30cm空隙,并做到先进先用,零星先用。水泥库做到上不漏水,下排水畅通,满足防潮要求。
(2) 散装水泥应储存于密封良好,能确保上进下出的罐体中。有夏季高温施工时,应在罐体设置降温设施。
(3) 过期水泥应重新鉴定其强度等级并经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结块、板结的水泥不得用于永久性工程。
61
2.4.3 钢材
(1) 材料标识牌设置规范,详细标识钢材的直径、产地、用途和检验状态。
(2) 钢筋与钢筋加工厂要统一考虑布置,并按进场、加工和使用的先后顺序,按型号、直径、用途分门别类垫方木摆放。
(3) 加工好的半成品要规范堆放,施行“工厂化”管理,即按钢筋的编号分类堆放,标明:型号、品种、规格、尺寸等,且堆放整齐,要求一头齐、一条线。 2.4.5 粗、细骨料
(1) 砂、石等混凝土粗、细骨料堆放场地需进行硬化,并保持排水通畅。
(2) 材料标识牌设置规范,详细标识材料的名称、产地、用途和检验状态。
(3) 宜堆放在距离搅拌站较近的位置。
(4) 夏季施工应有必要的遮挡或降温设施,保证夏季混凝土施工需要。 2.5 安全设施 2.5.1 模板工程
(1) 模板应有施工方案,支撑系统必须经设计计算,高大模板
62
工程必须执行专家论证审查制度。
(2) 模板的支撑材料应符合要求。
(3) 支柱底部必须用垫板,严禁用砖垫高。立柱间距应符合规定要求。
(4) 应按规定设置纵横向支撑。 2.5.2 安全防护
(1) 进入现场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2) 临边防护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安全网材质应符合要求; (3) 高空作业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2.5.3 起重吊装
(1) 起重吊装作业应有方案,作业方案应经审批; (2) 起重作业应有超高和力矩限制器; (3) 吊装设备的吊钩应有保险装置; (4) 起重机安装后应经验收;
(5) 索具使用应合理、绳径倍数满足要求; (6) 作业时应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信号工指挥: 2.5.4 搅拌站布置
① 应尽可能靠近使用砼较集中的工点,减少砼运输距离,保证砼质量。
63
② 应和砂石料场、水泥库、水池、降温设施(夏季)合并考虑场
③ 应设在施工道路近旁,并有充足可靠的水源。 ④
⑤ 应设置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牌。 2.5.5 供电站的设置
① ② ③
④ 发电站与变电站共用一套配电设施时,应有保证防止自发电经
⑤ 在管区较长,地方电源无法保证施工用电时,应考虑组建集中
⑥ 变压器基础采用片石或砖砌。一般在无防护网时,其高度不得低于2m;设有防护网时,其高度不宜小于1m
⑦ 变压器应能满足最大同时使用负荷的需要,同时应考虑节能降
⑧ 低压配电室内应有绝缘垫、绝缘鞋、绝缘手套以及防火设施。 ⑨ 所有低压配电设施均应满足安全规范。
64
2.6 施工机械使用规程
(1) 混凝土输送泵
①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操作。
② 工作前检查泵机就位是否牢固,布管是否正确,加料方式、能力等能否保证正常工作。
③ 工作前检查水源、电源、液压箱油位、润滑点润滑脂供应情况。 ④ 料斗上的方格网在作业过程不得随意移去。
⑤ 泵机运转时,严禁把手伸入料斗或用手抓握分配阀。若要在料斗或分配阀上工作时,应先关闭电机和消除蓄能器压力(按点动按钮即可)。
⑥ 进行保养作业时,应先确认发动机(电动机)停止运转。 ⑦ 炎热季节要防止油温过高,如达到70℃时,应停止运行。寒冷季节要采取防冻措施。
⑧ 输送管路要固定、垫实。严禁将输送软管弯曲,以免软管爆炸。 ⑨ 不得随意调整液压系统压力。
⑩ 作业完毕后要释放蓄能器的液压油压力。
⑪ 当采用空气清洗混凝土缸和管道时,操作人员必须离开到管端的5m远的地方,切勿靠近,以免气流喷出伤人。
(2) 发电机组
① 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交接班制度。
② 发电机组要作好防雨、防风、防火设施,地面保持干燥,机架
65
搁垫平稳,作好绝缘垫。安装仪表保护及接地线接头、电缆、管道的保护装置。
③ 开动前检查发动机和励磁机是否正常;磁场变阻器的电阻放在最大位置;与变压器送电共用一个配电盘时,应检查闸刀是否与变压器断开,接通在发电机的位置上;断开各路送电闸刀,检查各相熔丝有无断路;禁止发电机在有负荷的情况下起动(无人自控备用发电机除外)。
④ 当原动机达到额定转速后,逐渐减低磁场变阻器的电阻,使电压增高到略大于额定值。若变阻器的电阻为零时,尚无电压,可加少量负载即能建压。
⑤ 送电应先闭合总闸,再逐一闭合各分路电闸,使发电机逐渐增加负荷,调节变阻器电阻。使电机电压维持额定值。
⑥ 运行中,应经常监视其负荷、温升、电刷工作情况等,并应注意负荷的增减,电压调节的变化范围一般允许在±5以内,频率的变化不允许超过1%。各项电流的不平衡,一般不超过10%(低负荷运转时除外)。任何一项电流都不应超过额定值。
⑦ 严禁超载、超压。禁止在一相熔丝断路的情况下继续送电。当发现励磁回路接地,转子线圈短路、发电机冒烟、着火及发生其它内部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⑧ 发电机停机前,应先逐步减少负荷,待负荷为零时,再断开主开关及励磁开关。将磁场电阻放到最大位置,停止原动机。
⑨ 在相序、电压、频率相同情况下可并列运行。并列运行时,应
66
严格遵守并列操作技术要求。合闸应在同一时间,不允许有先后以免造成反冲,烧毁发电机。
⑩ 并行时,发现失掉励磁,电刷下面发生强烈火花且减少负荷也不能消除,或者发电机失去同步时,应立即将发电机从电网解列。
⑪ 并列发电机停机前,应先将负荷转移到运行中的发电机。减少要停的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然后再从电网解列,但应注意勿使运行中的发电机过负荷。
⑫ 发电机运转时,即使未加励磁亦应认为带有电压,禁止修理保养、清扫工作以及用手接触高压线圈。
⑬ 日常应保持发电机外壳及其附近清洁,在任何情况下,尽量避免尘垢、水滴、金属碎屑或其它杂物侵入。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⑭ 工作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达到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3) 门式起重机
① 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交接班制度。
② 工作应严格按照润滑规定进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适当、油路畅通,油标醒目,油杯等清洁。
③ 检查各传动装置、操纵机构、大、小车走行轮、卷筒、吊钩、滑轮、梢轴、钢丝绳等有无磨损及不良处所,起重机轨道上及其两侧一米以内禁止停放任何物件。雨后应检查起重机路基和轨道是否良好。
67
④ 检查信号铃、信号灯及照明设备是否完善,试验起升高度和走行限位开关,以及各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敏、可靠。
⑤ 吊钩放到最低位置时,钢丝绳应在卷筒上最少留有二卷以上。钢丝绳磨损腐蚀超过表面钢丝直径40%,烧坏压扁变形、折断一股或一个捻距内断丝根数超过顺绕钢丝5%、互绕钢丝10%时均应禁止使用。
⑥ 作业时,司机只听一人指挥,司机和指挥者应有明显的手示信号或音响信号。司机在执行前,应以音响信号呼应,如遇有危险或起重机发生故障时,不论“停车”信号发至任何人,均应立即停车。
⑦ 第一钩应先试吊,将重物吊离200毫米时,做刹车试验并确认吊装良好后再作业。移动过程中,应使吊起重物高出移动途中一切物体0.5米以上。
⑧ 起重机的升降、起动、停止应缓慢,禁止在运行中突然改变方向,当大、小车运行接近终点时,应用最慢速度,禁止用限位器作为停止运行的手段。
⑨ 如遇停电、电压大量下降或设备发生故障、大车行走时两侧支腿不同步发生偏移时,应立即将所有控制器移至零位,并拉开电源开关。如重物处于悬挂位置时,应采取措施,使重物缓慢降落。
⑩ 禁止斜拉重物或吊拔埋在砂土或其它物件中的工作。 ⑪ 两台起重机在同一轨道上行驶相距必须在3m以上。 ⑫ 钢丝绳应定期检查,并每隔15天涂油一次,涂油前应将钢丝绳上的油垢杂物清除干净,把润滑油加热至60℃左右,以促使润滑
68
油渗入绳股间隙。
⑬ 工作后,应将吊钩升起,小车停靠在司机室一端,并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地点,用夹轮钳锁紧轨道。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将各操作手柄(开关)置于空档(零位),拉开电源开关,锁闭驾驶室,达到整齐、清洁、安全。
(4) 混凝土搅拌站
① 操作者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禁非本机司机随意操作手柄及按钮。
② 定期对各类计量设备运行情况、计量准确性进行核查;料斗升起后,严禁任何人在斗下方停留。
③ 操作前应检查称量杠杆部分是否摆动自如,称料斗的四个承吊螺旋扣受力是否均匀。
④ 在运行中随时检查,各运转部分是否运转正常,输送皮带有无跑偏,皮带与从动辊之间有无异物掉入,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排除。
⑤ 各活动部位应加注黄油,皮带辊每年拆下加油一次。 ⑥ 在对机器进行检修时,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
⑦ 注意电气安全,防止电器元件、电线受潮及损坏,电气箱应有防雨防晒设施。检查电气部分的接线是否正确牢靠,电气箱外壳是否牢靠接地。
⑧ 控制仪表出现故障时通知生产厂,请勿自行处理。
⑨ 开机时必须先启动仪表,等仪表启动正常后再接通空气开关;关机时应先关闭空气开关,再关闭仪表,否则有可能造成干扰而出现
69
误动作。
⑩ 配料机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断空气开关,再关闭仪表,然后检查和处理故障。故障处理完后按启动程序再次启动机器,重新开始配料。
(5) 提梁机
① 持有操作证者方可进行操作,操作者应熟悉提梁机的结构、性能、操作程序及维护要求,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
② 工作前检查发动机、电控、液控表盘各性能参数,保持各油位、水位适当无渗漏。
③ 作业前检查传动、制动、吊具、钢丝绳固定端及保险装置是否完好,并经过试动转,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工作。
④ 作业中不能油门过大,用力过猛,维持作业范围内无干涉障碍。吊梁时不得有大摇摆更不能撞击提梁和运梁车,严禁在行进中和未停稳前换向操作。
⑤ 机组人员严禁在工作中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酒后上岗。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冬季施工时人员和设备应采取防冻措施。
⑥ 工作后升起吊横梁于安全高度,将提梁机停泊在安全的位置,各开关置于非工作位置。认真填写作业记录,做好日常保养工作,达到整洁安全。
⑦ 对提梁机的钢丝绳、吊具、制运保险,报警系统等重要安全装置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监控。
70
⑧ 本提梁机是900T铁路箱梁定点起吊提运专用设备,不得从事其他吊运作业。
⑨ 提梁机在风力大于六级(含六级)时禁止作业。。
专项施工部分
2.7 搅拌站(预制场)
2.7.1 设立自动计量的拌和系统,使用罐装水泥和粉煤灰;每个配料系统必须满足二级碎石级配的要求;搅拌站的生产量要满足最大生产量的需求。所有的计量仪器必须经过标定。
2.7.2 应合理选择预制(拌和)场设置地点,并修筑隔离围墙;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模板、钢筋制作区应分开或隔离;场内主要作业区、堆放区及场内道路应作硬化处理。
2.7.3 预制(拌和)场占地面积应满足施工需要,一般不小于12000平方米;钢筋加工车间一般不小于250平方米,木工加工车间一般不小于200平方米。
2.7.4 拌和楼按全封闭设置,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 2.7.5 粗细骨料堆放场地必须全面硬化,挡墙的高度要满足不同材料能够彻底隔离的要求。
2.7.6 各类粗骨料按不同的级配分开堆放。材料的质量必须经抽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2.7.7 材料堆要有标牌:标明材料名称、产地、级配范围(粗骨料)、
71
细度模数(细骨料)、检验日期和结果、拟用于何类混凝土结构物等内容;进料、检验、用料台帐记录齐全。 2.7.8 水泥(或粉煤灰)罐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2.7.9 上料斗之间加设隔板,避免上料时混杂。
2.7.1 夏季施工时,应有水降温设备,粗细骨料场具备搭设遮阳棚
的条件。 2.8 试验室 2.8.1 验收程序和职责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需要设置试验室,项目部中心试验室作为集团公司工程试验中心的派出机构进行管理,需经过施工单位集团公司中心试验室授权委托。
试验室安装完成,需经地方计量认真部门对各类检测设备进行标定;完成自检、开始运作前,需经过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的专业验收并签署同意使用的意见。
中心试验室承担工程所用原材料的常规检验项目的试验检验及普通混凝土、砂浆的配合比选定与试验、常规力学试验和路堤填料的试验。检验项目不得超过验收时提报的检验范围。对不能试验的原材料及时取样送检,需委托试验的,应选择项目管理机构认可的、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72
2.8.2 生产用房和功能化分
试验室用房一般不小于180m2。其中水泥检验室不小于20m2,标准养护室不小于40m2,办公用房不小于40m2。水泥检验室和标准养护室应分别配备温、湿度自动控制设备。
一般分水泥检验室、力学试验室、土工试验室、标养室和办公室。设置专门的材料堆放场所。
工点距离中心试验室较远的,应在现场设置工地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取样和常规的检测试验。工地试验室的验收同中心试验室,并由中心实验室负责其日常管理。 2.8.3 检测设备配置
项目部中心试验室要配备常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能及土工常规项目、防水材料、无损检测、快速检测试验仪器设备;工区或工地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按承建工程量大小,以满足现场检测项目需要合理配置。
除配备常规的土工、混凝土、砂浆、钢材、水泥等试验仪器设备外,项目部还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投标承诺,配备一些目前国际、国内较先进的检验设备,以满足施工要求。
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应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见下表。
应配置的主要检测仪器表
序号 1 设备名称 标准贯入器 73
数量 1 状态要求 良好 备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重型动力触探仪 静力触探仪 静荷载仪 重型击实仪 光电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土壤筛 级配碎石筛 砂浴电炉 土壤比重计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仪 K30载荷试验仪 Evd动态平板 1 1 1 2 1 1 1 1 1支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1 载荷试验仪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灌砂筒 灌水法容积仪 平整度检测尺 剖面沉降仪 分层沉降仪 轻型动力触探仪 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 泥浆含砂量计 1 1 1把 1 1 1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74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泥浆比重计 泥浆粘度计 数显洛氏硬度计 测温仪 压力式温度计 静载试验架 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 砼动弹模测定仪 砼低温试验箱 氯离子电量测定仪 多点全自动报警测温仪 1 1 1 2 30块 1 1 1 2 2 3 12 4 8 8 8 10 12 14 24 24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收敛计 断面仪 远红外温度仪 水质监测仪 风速仪 气压仪 比托管 压力计 补偿式微压计 粉尘计 75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地质雷达 地质钻机 红外线探水仪 GPS测量系统 全站测量仪 光电测距仪 经纬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 防水水准仪 铟瓦水准尺 激光对准仪 万能材料试验机 压力试验机 钢筋冷弯冲头 水泥标养箱 水泥胶砂搅拌机 水泥胶砂振实台 水泥抗压夹具 水泥电动抗折机 水泥胶砂试模 1 1 2 6 1 4 4 4 2 4 6 6 1 1 1 1 1 1 1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76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水泥净浆搅拌机 水泥负压筛析仪 电动跳桌 混凝土抗渗仪 混凝土钻孔取芯机 混凝土切片机 混凝土磨平机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混凝土振动台 坍落度桶 混凝土抗渗试模 混凝土试模 砂浆稠度仪 砂浆分层度测定仪 砂浆试模 砂石筛 砂石压碎仪 养护室自动控制仪 酸度计 容量筒 1 1 1 1 1 1 1 1 3 1 10 20 100 1 1 40 1 1 1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77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针片状规准仪 洛杉机磨耗机 电子天平 天平 沸煮箱 雷氏夹测定仪 回弹仪 锚杆拉拔仪 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 案秤 1 1 1 3 1 1 3 2 1 1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2.8.4 试验工作环境
(1) 水泥室温度控制18~22℃,相对湿度大于50%(安装空调);水泥养护箱温度控制在20±1℃,相对湿度控制大于90%,养护水温度20±1℃,水泥使用专用水槽养护,将同一工作日制作的同品种水泥分别养护。
(2) 混凝土、砂浆试件养护室温度控制20±2℃,相对湿度控制大于95%,试件应放在支架上,间隔10-20mm,表面保持潮湿,不得抽水直接冲淋。
(3) 其它各检测室的设施按检验标准要求,确保检验工作正常进行。
78
(4) 检测室的检测环境条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 照明和动力电按220V/380V、50HZ供给,并安装漏电保护器和配电箱;
② 恒温恒湿试验室有空调和去湿机;
③ 对电磁干扰、灰尘、振动、电源电压等严格控制,对发生较大噪声的检测项目采取隔离措施;
④ 相邻区域的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⑤ 各检测室实行测试区域(包括样品制备和存放区域)与办公场所分离,防止对检测工作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⑥ 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消耗材料和物质的储存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应有措施保证予以满足,避免材料和物质的损坏或变质。 2.8.5 试验样品管理
(1) 样品的制备与传递
① 检测人员领取样品时,应清点样品、附件和技术资料,查看样品的完好程度,确认样品状况是否与检测委托书填写内容相符;对以封装方式送达的样品,还应检查封签是否完整有效以及运输过程有无损坏。
② 样品在制备、测试、传递过程中应加以防护,应严格遵守有关样品的使用说明,避免受到非检测性损坏,并防止丢失。部分样品在检测后应予保留,以备复查核实,样品如遇意外损坏或丢失,应在原始记录中说明,并向试验室负责人报告。
79
(2) 样品的贮存
① 工地中心试验室应配备专门的样品间或样品柜(架)来贮存样品。样品分类存放,标识清楚,做到账物一致。样品贮存环境安全、无腐蚀、无鼠害,防火、防盗措施齐全,温湿度符合样品储存要求卫生清洁干燥且通风良好。
② 对要求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贮存的样品,应严格控制环境条件。 ③ 标准规定留样的,如水泥应留样三个月;破坏性试验,不合格的已破坏残留样品;特别需要时的留样。留样超过规定时间,或经分析确认后方可废弃;废弃样品的处置,不得造成环境污染。
(3) 易燃、易潮和有毒的危险样品隔离存放,做出明显标记。 2.8.6 试验规范、规程配置
试验室应配备相应专业验收标准、规范、技术图书,并实行登记造册、列入有效文件清单、分别编制目录,供查找方便。及时掌握新标准、规范变更情况,适时收集补充发布,避免采用作废标准。常用的试验规范、规程如下表。
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表
序号 1 2 3 4 标准编号 GB 50090-2006 TB 10001-2005 TB 10035-2006 TB 10202-2002 名 称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80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建技 [2003]97号 铁技 [2003]7号 TB l0118-2006 TB 10077-2001 TB 10l02-2004 TBJ l03-1987 TB 10l04-2003 TB l0115-1998 TB l0012-2001 TB l0013-2004 TB l0014-1998 TB 10018-2003 TB l0027-2001 TB 10038-2001 TB 10049-2004 TB 10054-97 JGJ 79-2002 JGJ 94-94 YSJ 211-9、YBJ44-92 TB 10113-96 铁建设〔2005〕160号 提高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补充规定 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方法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铁路工程地质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注浆技术规程 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81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铁建设〔2005〕160号 GB/T 17689-1999 TB/T 2897-1998 TB 10002.1-2005 TB 10002.2-2005 TB 10002.3-2005 TB 10002.4-1999 TB 10002.5-2005 TB 10203-2005 TB 10415-2003 TB 10218-1999 铁科技[2004]120号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格栅 铁路碎石道床底碴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 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38 39 铁建设〔2005〕160号 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时速350公里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防水层技术条40 件 41 42 43 44 45 46 TB 10204-2002 TB 10003-2005 TBJ 10417-2003 TB 108-2002 TB 10109-95 GB 50086-2001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铁路隧道锚喷构筑法技术规范 铁路隧道辅助导抗技术规范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82
47 48 49 50 CECS38 铁建设〔2005〕160号 铁建设〔2005〕160号 GB l345-1991 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51 GB/T 1346—2001 法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GB/T 17671-1999 TGX 001~060-2001 GB 8075-87 GB 8076-1997 GB/T 8077-2000 GB/T 18736—2002 GB 50119-2003 JGJ 52-92 JGJ 53-92 TB/T 3054-2002 TB/T 2922 JGJ 63-89 TB 10210-2001 TB 10424-2003 JGJ 55-200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办法(ISO) 工程试验专用仪器校验检验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规范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83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GB/T 50080-2002 GB/T 50081-2002 GBJ 82—85 TB 10425-94 TB 10426-2004 GB 50010-2002 JGJ/T 10—95 GB 50204-2002 GB 50203-2002 GB/T 701-1997 GB l499-1998 GB 13013-1991 GB/T 5223-2002 JGJ/T 27-2001 GB/T 699-1999 GB 700-88 GB/T 3077-1999 JGJ 18-2003 GB/T 5224-2003 GB/T 228-2002 GB/T 232-1999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优质碳素结构钢 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合金结构钢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84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GB 238-1984 GB/T 14370-2000 HG/T 2288 GB/T 494-1998 GB lll47-89 GB/T 4507-1999 GB/T 4508-1999 GB/T 4509-1998 GB/T 15481-2000 GB 50205-2001 GB 50214-2001 JGJ 19-92 GB 50017-2003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用锚具、夹具和连结器 橡胶止水带 建筑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取样法 石油沥青软化点测定方法 石油沥青延度测定方法 石油沥青针入度测定方法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钢结构设计规范 关于印发《铁路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的101 铁建设[2003]48号 通知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TB 10101-99 GB 50108-2001 GB 6722-86 铁建设[2000] 95号 TB10502-93 GB 50300-2001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爆破安全规程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调查与设计办法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规范 85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GB 50202-2002 GB 50212-2002 GB 50208-2002 TB 10063-99 GB 5749-85 GB 50009-2001 GB 50007-2002 GB 0011-2001 GB 50191-93 TB 10079-2002 GB/T 501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总图制图标准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铁路工程设计CAD技术规范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119 B 50262-97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TB 10044-98 TB/T 10058-98 TB/T 10059-98 TB 10061-98 TB 10401-2003 TB 10501-98 JTJ 041-2000 JTJ 021-2000 JTJ 023-85 86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JTJ 024-85 JTJ 071-98 JTJ 076-95 SL 237-1999 TB 10013 GB 50021 GB 12523 GB 8978 GB 3095 GB/T 15772-1995 GB/T 16453-1996 GB 13271-2001 DL 500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土工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8.7 试验资料管理
试验资料应根据内业资料管理要求,分类收集整理,目录编写清楚,具有可追溯性。
出具的各类试验报告、施工配料单等资料,应及时完成签认,规范归档。
87
2.9 制梁场 2.9.1 场地布置
(1) 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场地布置图进行布置。 (2) 预制场地布置必须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车间布置合理,道路和排水畅通,养护(包括蒸气养护和洒水养护)设施一次设置到位,整个预制梁场地面全部硬化、并适当绿化。
(3) 所有的电器设备按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所有穿越施工便道的电线路采用从硬化地面下预埋的管路穿过或架空越过。
(4) 办公区、生产区、操作工的生活区等,做到区域功能分明,并进行适当的绿化。
(5) “七牌一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齐全。
(6) 周围设置有专门的排水系统和废弃物堆放场地,保证工程废水、废弃物不对自然水系和农田造成污染。 2.9.2 建立专业化的库房和生产车间
(1) 钢筋车间
① 建立钢筋进料、存储、下料、成形流水线生产车间; ② 修建组合箱梁底、腹板钢筋和面层的绑扎胎型,确保箱梁钢筋位置和外形尺寸准确无误;
③ 设计合理的吊架,保证预绑扎好的钢筋骨架在吊装时不变形。
88
(2) 锚具库房
设立专门的锚具库房,库房内要保持绝对干燥、清洁。锚具分类存放,有专人负责,进库、发料、库存帐目清晰;出厂合格证、抽验合格证等质量证书齐全。
① 钢绞线库房
设立专门的钢绞线库房,钢绞线要架空存放,有专人负责,进库、发料、库存帐目清楚;出厂合格证、抽验合格证等质量证书齐全。
② 内模液压设备车间
内模液压设备车间分为备件库和修理间二部分。备件库内备件用货架分类存放,库内整齐清洁,帐目清晰,有专人负责;修理间工具摆放整齐,清洁无油污,禁止抽烟。
③ 工具房
工具房按专业工种配备:分为钢筋工工具房、模板工工具房、混凝土工工具房、管道压浆工工具房等。工具房内干燥清洁,工具摆放整齐,有长凳供工人休息。
(3) 搅拌站(参本篇2.8) (4) 制梁台座、模板
① 制梁台座、存梁台座、模板的数量必须满足组合箱梁的生产数量及总工期的要求。
② 制梁台座必须经过静载试验,确认不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方可使用。
③ 组合箱梁的模板必须是专业钢结构生产厂家制造,板面的平整
89
度、模板的整体性、刚度、强度及结构尺寸满足组合箱梁的设计和模板周转次数的要求。
④ 组合箱梁内模板的收放使用液压系统,内模两侧翼张开后外部尺寸由丝扛保证。
⑤ 底模、外侧模、内模、端模组合好后要确保混凝土浇捣时不跑、冒、滴、漏。
⑥ 组合箱梁的模板必须经现场监理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5) 混凝土灌筑
① 混凝土采用自动化搅拌站集中搅拌,配合比必须监理站专业工程师审批后才能使用,并悬挂施工配合比公示牌。配备打印机能随时打印每盘配料重量。
② 所有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在监理见证取样或随机抽样自检、各项指标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③ 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灌注采用混凝土泵、布料杆系统。 ④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附着式和插入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 ⑤ 组合箱梁顶面层采用振动桥进行振捣收浆。 (6) 张拉、压浆
① 编制作业指导书,对张拉压浆操作班组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只有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此项工作。
② 设计专用的张拉压浆操作平台,垂直伸降、水平移位、安全防护等功能齐全。
③ 张拉顶、高压油泵、工具锚及夹片、真空泵、拌浆机等机械设
90
备准备齐全,备有足够的配件,并按规定进行检验标定。
④ 张拉压浆时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在场指导、监理旁站,记录表必须现场按实填写。
(7) 起重设备
① 起重设备的配备必须满足预制梁场制梁过程中的起重作业、组合箱梁由制梁台座向存梁台座转移的起重作业以及组合箱梁由存梁台座向运梁台车转移的起重作业的需要。
② 起重设备使用前必须经上级安全部门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确认起重高度限制器、起重重量限制器及所有的电器设备、卷扬系统运转正常,整机安全系数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并进行签证后方可使用。
③ 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及参与起重作业的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和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④ 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交班制,交班记录详细。 ⑤ 起重设备上必须悬挂起重作业安全警示牌。
⑥ 起重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性能完好、作业安全。 (8) 试验室 (参见2.8 )
3 施工环境
3.1 环境因素调查与评价
项目部应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对本项目桥梁工程、生活区等方
91
面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填写《环境因素调查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活动、污水、废弃物等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评价,并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根据评价表的打分数值情况确定重大环境因素。
3.2 桥梁施工影响环境因素
桥梁施工可能影响环境因素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钢筋施工 部位(产品) 钢筋切割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弯曲机 电焊机 发电机 钢筋张拉 钢筋焊接 钢筋装卸 钢筋装卸 钢筋\\钢材锤打 焊碴的撒落 焊接产生的气体 钢材、钢筋下脚料 锈蚀严重的钢材料 因素名称 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 施工机械噪声 活动噪声 施工噪声 活动噪声 扬尘 活动噪声 垃圾排放 气体排放 废物弃置 废物弃置 92
类别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噪声 空气 噪声 土壤 空气 土壤 土壤 现状 可能的影响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噪声扰民 空气污染 噪声扰民 土壤污染 空气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锚具\\波纹管等张拉材料15 损坏 16 高声喊叫\\吹哨子 人为噪声 施工机械器械17 电锯 噪声 18 模19 板20 工21 程 22 23 24 25 混26 凝27 土28 砂29 浆30 施31 工 32 现场拌和站 扬尘 空气 空气污染 砼浇筑 施工活动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振捣器 施工机械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机械上料 活动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砼输送机械 施工机械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装载机 施工机械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滚筒式搅拌机 施工机械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脱模剂涂刷 脱模剂气体 木模使用 水泥混凝土拌和站 脱模剂洒落 气体挥发 用木材 施工机械噪声 土壤 空气 资源 噪声 土壤污染 空气污染 消耗资源 噪声扰民 损坏严重的模板 废物弃置 土壤 土壤污染 搭拆脚手架 活动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支拆模板 活动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修理模板 活动噪声 噪声 噪声扰民 噪声 噪声扰民 噪声 噪声扰民 废物弃置 土壤 土壤污染 93
水泥、砂石料、装卸和堆33 放 34 35 36 37 38 39 40 砼输送管堵管敲打 砂石料冲洗 拌和站及砼输送设施的清洗 砼圬工养护 施工活动噪声 废水排放 废水排放 废水排放 噪声 水 水 水 土壤 土壤 噪声扰民 污染水 污染水 污染水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污染水和土41 砼振捣时漏浆 浆水排放 水和土壤 壤 废旧机具设备42 报废振捣棒 弃置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设备配件等 砼粉尘状外加剂 砼外加剂 外加剂拌和 过期失效的水泥及外加剂 砼废碴 筛余砂石料 搅拌用水 废旧设备弃置 粉尘飞扬 洒落 废水排放 废物弃置 废物弃置 废物弃置 污水漏排 土壤 空气 土壤 水 土壤 土壤 土壤 水 土壤污染 空气污染 土壤污染 污染水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水污染 土壤 土壤污染 扬尘 空气 空气污染 搅拌、运输、浇筑掉落砼 施工垃圾排放 水泥\\砼外剂包装袋 搅拌、运输、浇筑掉落砂浆 施工垃圾排放 施工垃圾排放 施工垃圾
94
3.3 环境管理
工地项目部针对本项目《重大环境因素》,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应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应修改方案。
3.4 施工现场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 3.4.1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的监视和测量内容
项目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要监测环境因素的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检测方法,并形成文字记录。具体监测环境因素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对污染物排放的测量,(污染物包括污水、废水、噪音、扬尘、瓦斯等)
(2) 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要求执行情况; (3) 消防设施的检查情况;
(4) 对环境管理方案的执行情况实施监控 3.4.2 主要环境参数的监视和测量方法
(1) 噪音的检测:每天施工高峰期测量场界噪声;夜晚施工,应根据具体情况测量场界的噪声。
(2) 污水、废水的监测:生活污水应定期监测,施工废水可结
95
合现场情况确定监测频次。一般污水仅进行物理指标测试;特殊废水应进行化学指标测试。(请当地环保局对生活及生产污水进行检测)
(3) 扬尘的监测:施工现场可根据施工实际,制定扬尘控制标准,进行定期监测。
(4) 固体废弃物的监测:在产生固体废弃物集中的时间随时监测;其它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监测。
(5) 机械设备尾气排放量的监测: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设备进行修理后进行测试。
(6) 对不具备监测能力的项目可委托外部机构进行定期监测。 (7) 项目经理部在进行环境管理情况的检查发现不符合时,要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3.5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3.5.1 噪声控制
(1)在人口稠密区域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会同项目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部门或居民协调,求得谅解。
对于有明显施工场界,且地方或社区有要求时,部分工序在夜间应停止施工;对于无明显施工场界,周围有居民、工厂、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如市政工程,项目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地方有关规定或要求,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值和工序安排。
在非居民区或非人口密集区施工,项目部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
96
定噪声控制措施。
(2)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条件可能时,尽量使用环保型机械设备;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
(3)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如空压机、发电机等,应采取吸声、隔音、隔振和阻尼等声学处理的方法降低噪声,必要时设立专用工作间,以降低噪声。
(4)加强现场噪声监测。采取专人监测、管理的原则,填写噪声测量记录,超过《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及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整。
(5)现场施工过程应切实采取措施,控制噪音的产生。如进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施工过程中严禁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禁止夜间使用噪声比较大的施工机械;模板和脚手架等支拆、搬运、修理应轻拿、轻放,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尽量降低人为产生的噪声等。 3.5.2 扬尘控制
(1)市区或人口密集区砂石料、土石方、建筑垃圾铲、运、装卸以及建筑物拆除等一般应采用淋水降尘,倾倒的生活垃圾或易飞扬垃圾应及时覆盖,施工现场砂石料的堆放一般采取覆盖或表面适当淋水降尘。
(2)现场道路采用焦渣、级配砂石等路面,尽量避免土质路面行车,有条件的可利用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防止道路扬
97
尘。
(3)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装载砂石料或土石方等,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缘50cm,两侧低于槽帮上缘10~20cm。为控制车轮产生扬尘,现场车辆出入口处,应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易飞扬材料运输采用淋水和篷布覆盖等措施控制扬尘。车辆行驶避免猛拐、急刹车,防止抛洒,自卸车卸料后注意关好车门。
(4)工地拌合站区域应进行地面硬化,有条件的要采用集中搅拌站,由计算机控制进料、搅拌、输送全过程,在进料仓上方安装除尘器。采用普通搅拌站,将其封闭,尽量不使粉尘外泄,并在搅拌机拌筒进出料口上方和地上料斗侧面安装喷淋设施,利用水雾除尘。水泥及添加剂采用人工投料时,应尽量轻缓,防止出现扬尘。
(5)裸露地表在可能时,应尽量硬化或临时绿化,也可淋水降尘。工程竣工后,取土场、开挖面和废弃的砂、石、土存放地的裸露土地,必须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3.5.3 废水控制
(1)不得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涵渠、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存贮固体废弃物。
(2)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临时食堂及机械车辆设备冲洗所产生的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排放。定期清掏隔油池内油和杂物。
(3)砂石料冲洗、砖石砌体及砼圬工养护、拌合站及砼运输设施冲洗、水磨石、电石、冷却、基础及基坑积水、地基降水、钻爆喷淋等
98
产生的污水,须经沉淀池沉淀后,将沉淀水用于洒水降尘或进一步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者排放。
(4)钻孔护壁泥浆,按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场所、方式弃置,或在工地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后处理。
(5)工地临时厕所,设化粪池并采取防漏措施。中心程式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采取水冲式,蹲坑上加盖,并有防蝇、灭蛆措施。
(6)及时清理、清扫施工现场,尤其是洒落的扬尘。保持场地清洁,避免不洁物质与大气降水接触,污染水体。
4 内业资料
4.1 总体要求
4.1.1 工地内业资料的填写、编制、报批要求 “及时、真实、准确、完整”以及字迹工整、目录清晰、存档规范。
4.1.2 依据验标要求内业资料中有关人员的签字必须齐全,不得代签。
4.1.3 施工日志应装订成册,防止随意抽换,每页记录应有记录人的签字。
4.1.4 严格实行内业资料换手复核制度,所有内业资料必须经另外一人的复核,避免出现错、漏、相互矛盾的问题发生。
4.1.5 在技术交底或作业指导书中应有确保施工安全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4.1.6 要建立健全内业资料的填写、整理、保管责任人制度,对试
99
验和进场材料要建立完整、准确的台帐,并有可追溯性。 4.1.7 检查证、检验批应采用人工填写,不得打印。 4.2 质保资料与施工现场同步 4.2.1 检验批资料与现场同步
现场所有施工按工序分步报检,报检办法贯彻“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三工序”制度(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检验批资料必须按工序与现场保持一致,原则上要求现场报检的当天,检验批资料要上报至监理单位。 4.2.2 施工日志与现场同步
施工日志按单位工程分别建立,由施工负责人逐日全面详实填写,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不得事后补填,不得使用电脑打印,必须妥善保管。填写内容应包括:
(1)施工期内每日气候、开竣工日期、施工调查资料、施工安排、施工方法、劳力布置、机械配置、施工操作、施工进度、每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和工程地质变化情况,隐蔽工程检查情况和每日安全预想及小结。
(2)每日使用的主要材料规格、数量以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检测结果等。
(3)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变更设计、主要工程材料代用等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记录。
(4)施工中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和处理改进情况记录。
100
(5)相关领导、监察人员检查意见和采取措施的记录情况。 (6)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情况。
101
第四篇 过程控制标准化
总 则
过程控制是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的最根本依靠。本篇以创建规划为抓手,以明确责任为核心,以检查落实为手段,抓住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这一主线,从组织机构和职责,创建规划,基本配置,专业施工控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实现作业工地标准化。
组织机构和职责阐述了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标准化工地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和职责;创建规划从编制,初审,复审三方面阐述了标准化工地创建的流程;基本配置从人员,机械、检验检测设备,原材料,试验室,搅拌站,场容场貌等方面阐述了创建标准化工地的基本要素;
102
1. 基本要求
凡发生一般C类及以上行车事故;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
事故;发生质量大事故及以上事故;发生因维稳工作不力或拖
欠民工工资而引起的集访、闹访等不稳定事件;发生重大的或有一定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发生影响政治、经济、治安稳定的破坏事件;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一律不得评为标准化工地。 1.1.
制梁场
1.1.1 检查内容(见表5.1) (1) (2) (3) (4) (5) (6) (7) (8)
人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安全人员、监理人员;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设备:施工设备、检验检测设备; 工序交接; 原材料; 钢筋工程;
模板工程:安装前准备准备工作、模板安装、模板拆除; 混凝土工程;
预应力施工:预应力材料安装、拔管、清孔、钢绞线、锚具安装、预应力张拉、真空辅助压浆; (9)
文明施工
103
1.1.2 检查部门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工程部,监理单位。 1.1.3 检查方式
开工前,搅拌站需经过铁路部和项目管理机构组织的专业验收并签署同意开展工作的意见。
施工中,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工程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监理单位每半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单位每周进行一次自检。
104
xx 制梁场施工检查表 表5.1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施工方案及开工报告 1 施工准备 施工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 管理 人员 (1) (2) (3) (1) (2) (3) (4) (5) (6) 现场负责人; 专职安全负责人,专职质量负责人; 作业队长 测量员; 钢筋工,电气焊工,电工; 架子工,模板工; 混凝土工; 机械司机,机管员; 试验员,材料员。 检查要求 项目管理机构、监理单位的审批签认。 (1) 施工作业指导书安全措施完备; (2) 技术交底中各施工人员签认。 自检 施工 单位 检查方式 监理项目管 单位 理机构 全面全面 检查 检查 抽检 抽检 (1) 施工人员数量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 (2) 人员到位; (3) 人员资格满足要求; (4) 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5) 主要管理人员佩证上岗、统一着装; (6) 施工防护用品穿戴。 备注 2 人员 作业 人员 安全 人员 监理 人员 自检 定期检查 抽检 专职安全员 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自检 3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设备 工序交接 (1) 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输送泵,龙门吊,(1)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设备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提梁机,台座; 或施工方案要求; 设备 (2) 钢筋工程同本篇第6.1节, 混凝土工程(2) 机械设备及试验检测设备有合格证及年检资同本篇第6.2节。 料,状态良好; 检验检钢筋工程同本篇第6.1节, 混凝土工程同本(3) 台座基底的加固处理。 测设备 篇第6.2节。 上道工序的检查记录及上下道工序交接签认情况;监理单位签认 (1) 原材料进场日期、材料规格,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 (2) 监理见证取样; 105
自检 定期检查 抽检 4 自检 自检 全面检查 全面检查 抽检 抽检 5 原材料
(3) 工地实验室取样检测。 6 钢筋工程 参本篇第6.1节 106
(1)空机运转卷扬机、液压千斤顶等设备正常,卷扬机钢丝绳完好,与运模小车连接件牢固,无损坏; (2)钢模板面平整、光洁、无凹凸变形及残余粘浆,模板连接处的橡皮条完好无损,连接处的混凝土残碴清除干净,模板所有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均匀涂刷隔离剂; (3)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无缺陷或变形,振动器支架及模板焊逢处无开裂; (4)固定泄水管、通风孔涂刷隔离剂安装到位; 7 模板工程 安装前准备准备工作 (5)固定桥牌预埋件安装到位。桥牌应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梁体质量、制造工厂及制造时间、生产许可证号; (6)钢模移模小车作业前各部构件检查,移运时严禁移模小车前站人; (7)桥梁支座板位置正确,支承模板的垫件、扣件完好、齐全,处于待用状态; (8)通风孔应垂直侧模,端模锚下支承垫板穿橡胶管的孔眼周边无毛刺,螺旋弹簧筋应安放在设计位置; (9)上道工序完成(钢筋绑扎安装)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并有签认。 自检 全面检查 抽检 107
(1)底模安装 ①钢底模正常使用水平仪检查底板的反拱及下沉量的记录; ②底模标高测量监控记录。 (2)侧模板安装 侧模安装完后,整体模板的长、宽、高、桥面中模板安装 心线偏离、垂直度尺寸及不平整度等记录。 (3)内模安装 ①在内模拼成整体后用宽胶带粘贴各个接缝处或以其它方法防止漏浆。 ②内模安装完成后,各部位尺寸检查记录。 (4)端模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逐根检查是否处于设计位置。 (1) 混凝土强度检测记录,试件强度试验记录,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记录; (2) 作业区悬挂警示标志,拆除后统一堆放,堆码整齐。 参本篇第6.2节。 (1) 预应力成孔材料合格证,检验检测记录; 预应力材料安装 9 预应力施工 拔管 清孔 (2) 橡胶抽拔棒成孔记录; (3) 定位钢筋焊接间距记录。 (1) 拔管时间记录; (2) 气温、混凝土塌落度试验记录。 清孔器清孔过程记录 108
自检 全面检查 抽检 自检 全面检查 抽检 自检 全面检查 抽检 模板拆除 8 混凝土工程 钢绞线、锚具安装 钢绞线、锚具安装记录 (1) 管道摩阻、喇叭口摩阻等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 (2) 初张拉混凝土强度测试记录; (3) 终张拉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测试记录; (4) 预应力张油泵的油压表读数记录,预应力筋伸长值校核记录。 (1) 封锚时安装、引出压浆管和排气管; (2) 搅浆机、压浆泵、真空泵及附属配件的性能 预应力张拉 真空辅助压浆 (3) 水灰比试验,水泥浆的稠度、泌水性现场测定; (4) 真空度记录及压浆过程记录。 (1) 场地布置合理、整洁,卫生; (2) “七牌一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牌齐全; (3) 临时用水、电等设施规范; (4) 周围设置有专门的排水系统和废弃物堆放场地; (5) 库房和生产车间: ① 锚具库房锚具分类存放,有专人负责,进库、发料、库存帐目清晰;出厂合格证、抽验合格证等质量证书齐全; ② 钢绞线库房钢绞线要架空存放,有专人负责, 10 文明施工 自检 抽检 抽检 109
进库、发料、库存帐目清楚,出厂合格证、抽验合格证等质量证书齐全; ③ 内模液压设备车间备件用货架分类存放,库内整齐清洁,帐目清晰,有专人负责,修理间工具摆放整齐,清洁无油污,禁止抽烟。 (6) 工具房按专业工种配备:分为钢筋工工具房、模板工工具房、混凝土工工具房、管道压浆工工具房等。工具房内干燥清洁,工具摆放整齐,有长凳供工人休息。 110
1.2. 场容场貌
1.2.1 办公生活设施
(1)
检查内容
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学习室、职工宿舍、食堂、淋浴室、厕所、停车场、篮球场、场地硬面化等办公生活场所设置,岗位职责、制度图表上墙,宣传栏、现场标示标牌的设置,用电安全,垃圾处理等办公生活场所的整洁卫生等。
(2) (3)
检查部门 检查方式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综合部、监理单位。
开工前,施工单位必备的办公生活设施到位,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综合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施工中,项目管理机构安质、综合部每月组织监理单位进行抽查。 1.2.2 施工便道
(1) (2) (3)
检查内容 检查部门 检查方式
施工便道的路况、养护及养护的队伍、工具、材料的配备。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监理单位。
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组织监理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施工中,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随机抽查,监理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
检查要求
施工单位对路状不良的施工便道要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治。
111
1.2.3 现场标牌
(1)
检查内容
“七牌一图”展示板、进出管区指示牌、工点名称牌、配合比牌、交通、安全警示牌、形象进度牌、质量方针目标牌、材料牌、机械设备状态牌及各种场所操作规程牌等的设置。
(2) (3)
检查部门 检查方式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监理单位。
开工前,项目管理机构安质部组织监理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施工中,项目管理机构安全质量部随机抽查、监理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4)
检查要求
对不符合设置要求、损坏的,施工单位立即更换。 1.2.4 管线敷设
(1) (2) (3)
检查内容 检查部门 检查方式
风、水管道敷设、临时施工用电及施工现场的照明设施。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工程部、监理单位。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工程部随机抽查、监理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自查。
(4)
检查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整改。 1.2.5 环境保护
(1)
检查内容
112
环境因素的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频次、检测方法的文字描述,污染物排放的测量(污染物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水、废水、噪音、扬尘、瓦斯、机械设备尾气排放量等),固体废弃物分类存放。
(2) 1.3.
内业资料 检查部门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综合部、监理单位。
1.3.1 检查内容
规章制度的建立,各种会议记录,安全质量检查记录,各种总结计划汇报,“8554”安全质量控制(四大体系、围歼质量通病控制措施等),人员培训教育(含劳务工、特殊工种),对上级安全质量文件的贯彻执行情况,隐蔽工程检查、检验批的报检,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批,检验批记录等。 1.3.2 检查部门
项目管理机构安质、工程部、监理单位。 1.3.3 检查方式
项目管理机构安全质量部、工程部、监理单位每月联合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劳动竞赛结果中。 1.3.4 标准
每季进行一次检查;满分为300分,标准见表7.1
113
标准化工地检查评分表 表7.1 项 目 检查方式 扣分标准 1.标准化工地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的,扣2分; 扣分 2.未层层落实标准化工地管理制度的扣2分; 机构制度 查资料 3.无签约、考核、奖惩兑现的扣2分。 4.标准化工地建设无工作安排,无检查落实,无定期总结的,每项扣2分 1.人员不符但无合法变更手续的,或人员资格不符的,每人扣1分; 管理人员 现场核查 2.专职质量检查人、专职安全检查人不按规定在岗的,各次每人扣2分; 3.其他专职技术人员不按规定在岗的,每人扣1分。 1.未对进场劳务人员实行实名制登记,扣1分; 2.对劳务人员,未建立和实行“工资专用帐户”和发放劳务人员“工资卡”制度的,未严格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未按月为务工人员缴纳综合保险费的,每项扣2分; 3.劳务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 人员 查资料 作业人员 查资料 1.未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行为的教育以及业务技能培训的,每项扣2分; 现场了解 2.特种作业人员资格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扣1分。 机械及 检测设备 现场核查 主要设备不符的,每台/套扣1分。 1.厂制品无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每批(台)次扣1分; 进场检查资料 2.未经进场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进场,每批次扣1分; 验 现场抽检 3.检验频次不足,每缺一次扣1分; 4.地材抽检指标不合格,每项扣1分。 材料 存储 1.无标识牌或标识错误,每牌扣1分; 现场检查 2.未按规定存放,每处扣1分。 3.试验室标养室温、湿度控制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3分; 偷工减料和使用不合1.偷工减料每次扣5分; 格材现场核查 2.材料、构配件、设备不合格仍继续使用的,每起扣3分。 料、构配件、设备 1.规章制度及各种会议、学习、检查记录缺少每项扣1分; 查阅资料现2.检验批验收资料缺失,每项扣1分;和现场实际不符,每场核查 项扣2分; 3.试验室不合格品记录无台帐记录的扣2分,材料去向不明114
资料管理 的,扣3分;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变更等审批手续不完整,每起扣5分; 4.高危作业时无专项的应急处置预案的,扣3分; 5.施工组织设计无针对性的文明施工、安全、质量、管线保护、现场卫生等管理措施的,扣2分; 6.现场项目经理和专职管理人员未定期对现场文明施工、质量、安全、环境卫生、消防进行检查记录,或记录不齐全的,扣2分。 1.安全管理人员脱岗的、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每人扣1分;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人员备品不齐的,每人扣2分;作业人员未穿防护服的,每人扣1分; 2.使用电器、电箱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安全装置不齐全,每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各类脚手架搭设、基坑支护不符合规范要求,每处扣2分; 4.桥梁立柱、上盖梁支架及操作平台无安全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当的,扣2分; 安全管理 现场查看 5.施工临边防护措施无或不可靠的,每处扣2分; 6.隧道施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每处扣3分。 7.现场管线保护措施不落实、不可靠的,扣2分; 8.动火审批制度和审批手续不齐全的,扣2分; 9.工地禁火区无标志明显,作业区、办公区、宿舍等部位未按规定配备足够有效的灭火器材的,消防应急通道不畅通的,每起扣2分; 10.工地及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炉、电加热器、违章使用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批准的液化气钢瓶的,每起扣2分。 1.未按设计图施工或违反施工强制性标准,每项扣5分; 2.计量、试验设备和设施不符合计量要求的,扣2分/项; 3.质量问题未按期整改的,每个问题扣2分; 4.质量问题整改达不到要求的,每个问题扣1分;不执行监质量管理 现场查看 理指令,每次扣2分。 5.主要工序交接记录不真实的扣3分,缺失或不及时的扣2分; 6.质监站签发的整改单或整改不到位的,扣2分/项,质量监督简讯提出的重要问题,每项扣2分; 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
查现场 查资料 1.办公区应有挂放“七板一图”及其他标牌齐全,每缺一块扣1分; 115 2.门卫、财务、危险品存放点、仓库、配电间、木工间、宿舍、食堂等部位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应上墙,每缺一处扣1分; 3.管线布置不整齐,不符合规定的,每处扣1分。 4.土方未集中堆放扣1分,站场施工土方未覆盖的扣2分; 5.主要车站改造施工,运输建筑材料、垃圾和泥土等车辆,在驶出施工现场之前,未做好遮蔽、清洁等工作的,每起扣2分; 6.人口聚集区,施工现场进行建筑残渣、废料清理、易产生粉尘污染作业时,未采取洒水、吸尘等防止扬尘措施或人员无有效应对措施的,每起扣2分; 7.基础施工泥浆水随意排放的,每起扣2分; 8.城市内施工噪声不扰民,夜间施工要办理许可证并向社会公示,违反的每起扣3分; 9.城市内施工现场不洒水或不采取其它防止扬尘污染措施而直接清扫或作业时,扣1分; 10.噪声超标并受到投诉经查属实的扣2分,城市内未办理许可证的扣2分,未向社会公示的扣1分; 11.施工完毕未做到工完料清的,每处扣2分; 12.隧道施工,洞内照明不符合要求的,扣2分;洞内缺少必要的警示牌的,每处扣1分;隧道施工洞内积水严重的,扣2分; 13.主要生活、办公区域未因地制宜进行绿化工作的,施工中主要隧道洞门未进行绿化的,扣2分; 14,施工区域有围护设施,并与生活区分离,违反的扣2分; 15.主要管理人员未佩证上岗,着装不统一的,每人扣1分。 1.主要工地现场无合格的饮用水的,扣2分; 2.生活区厕所无冲洗设备、无专人清扫、无集粪坑的,扣2分; 3.食堂未生熟分开、无专人管理,无有效消毒、防尘、灭蝇、灭鼠措施的,每项扣2分; 卫生防疫 查现场 4.宿舍生活用品摆放整齐、墙上无蛛网、地上无痰迹、床下无脏物,不符合的每项扣2分; 5.生活区排水沟清洁畅通,场地平整整洁,材料、物品堆放整齐,垃圾集中堆放,不符合的每项扣2分; 6.生活区浴室整洁,有专人打扫,不符合的扣2分; 7.主要工地无医务室或配备急救药箱,或无专职或兼职的医务人员负责现场卫生的,扣2分。 116
1.现场无文明工地创建气氛,生活区无黑板报或宣传栏的扣1分; 宣传教育 查现场及询问人员 2.施工人员的标准化工地创建活动知晓率达不到95%的扣1分; 3.主要工地生活区职工无活动(娱乐)室的,扣1分; 4.宣传文字使用不规范,采用繁体字、有错字、别字的,扣1分。 1.凡施工工地发生因维稳工作不力或拖欠民工工资而引起的集访、闹访等不稳定事件; 否决指标 取消本季评比资格 2.凡发生重大的或有一定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 3.凡发生影响政治、经济、治安稳定的破坏事件; 4.凡发生一般c类及以上安全事故,人身重伤及以上; 5.凡发生质量大事故及以上; 6.凡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检查 季度 117
118
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