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目光读后感
读《目光》有感
端午假期,家附近开了文化艺术中心,里面有一间明亮宽敞的书店,我呆了一下午,第一次看完一本书,是陶勇医生的《目光》。知道他是因为去年的袭医案,当时觉得很震动和不解,为何一名好医生会落得如此下场?如果医生人人自危,又怎么好好给患者看病,不仅为医生的生存现状担忧,也让我这个普通老百姓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可是没想到,几个月过去,陶勇医生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没有怨恨,没有恐惧,对刺伤他的人有理解,依然对人性有信心,对国家的医疗现状有关切,温暖明亮,仿佛不是他受到了那么大的伤害。无数的人为之感动,大概是这样的人在现在的社会太少了吧,而他的出现唤起了人心中本有的光明。我想,他比大多数人要勇敢。
在医院疗伤的几个月里,他说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思考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日日夜夜面对伤疤带来的痛苦。康复后,他说,也许这是上天给自己的一次机会,让他更好的理解患者的痛苦。记得自己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习心理学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时,也告诉自己,我现在经历的痛苦或许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好的理解来访者,这样的信念真得给到自己很大的力量。陶医生写到,坚持,也是一种勇敢。以前只觉得坚持是美德,这样想来,的确需要勇气。
这本书记录了陶医生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如人心,死亡,金钱,孤独和医学发展的未来。他说他读书时就对哲学和心理学感兴趣,书中他对很多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信手拈来,感概优秀的人不仅在专业上出类拔萃,在各方面都很有素养。我想这些哲学上的思考和由此形成的信念也帮助他渡过那些艰难时刻吧。书中提到他治疗过的许多眼病患者,有几岁的儿童到古稀的老人,其中一个孩子从小就有先天的眼病,每年都要在眼睛上做手术,扎针无数。本来预计他长大一些就会失明,但是家人不放弃治疗,医生也不放弃,一直到他长到16岁,陶医生也觉得无
计可施了,但是这个孩子不想放弃,哪怕还有一丝希望都要尝试。最后,虽然他的视网膜钙化,视力越来越差,但是陶医生转而和国外医疗机构研究人工器械替代,为他专门定制了仿真眼睛。希望的力量无限啊!人能够战胜疾病除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外,更重要的是精神信念。陶医生说,他从患者身上也学到很多。
看到书中记录的那些患者,很多都是年幼得病,家人为了给他们看病四处奔波,耗尽家产,晚上只能睡在地铁通道,靠卖报纸为生。就是这样艰难,在陶医生住院时还给他捐了1000元。想到自己很幸运,虽然觉得自己有很多年过得也蛮辛苦,但比较而言,还是幸运得多。我能看得见,有书读,还能租得起房子,有事做,有饭吃,也有朋友家人爱我,真是要感恩和知足。平时总在纠结的那些自我的烦心事好像也变小一些了。陶医生在书中也几次提到抑郁症,感概为什么很多看起来拥有了一切但是仍然不快乐,还想搞一个实验,把眼病患者和抑郁患者结对,一个是眼盲,一个是心盲,或许能互为疗愈。我的工作面对的是心理困扰的人,我觉得心理的痛苦不输给身体的痛苦,甚至更甚。疾病也是契机,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疾病,如果能够面对,处理,最终接纳放下,走完这个心路历程,会对人生有更多的领悟。说到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道路,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也有幸成为一个见证。陶医生说,医生之路是一生的修行,我觉得心理咨询师也差不多。
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医学的热爱和初心的坚守,读书时代就废寝忘食的搞科研做实验,工作后选择研究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想想自己,读书和刚毕业那几年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为梦想,现在梦想似乎实现了,但初心还在吗?是更多想要帮助别人还是其他?心理咨询师固然需要赚钱谋生。和医生一样,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能发财的行业,当初选择这行一定是被更大的价值所吸引,比如助人,善行,真诚,成长。。当几年下来,技术日趋熟练,是否心灵也变得有些麻木,我反省自己。读书的过程让我思考许多,也获得鼓舞,大概我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支持,心理咨询师本就是一个孤独的职业,有人同行会有更多力量。关于初心,陶医生说:“初心放在最大的诱惑和最深的伤害里才能检验其珍贵——我不是神,但愿意继续发出我的微
光。”
最后有一段话是唐代著名医师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一段话,我从书中摘录下来,分享一下: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教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啊。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以上就是我读后的全部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