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族地区紧靠云贵⾼原东麓,溶岩遍布,青⼭连绵。中部是茅南⼭,东北部是九万⼤⼭,西北部是凤凰⼭,西南部是⼤⽯⼭区,林⽊苍翠,属亚热带⽓候,适合于农耕畜牧。
⽑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稻。
⽑南族⾃称“阿南”,意为“当地⼈”,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著居民。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时代的“伶”,与⽑南⼈的先祖有渊源关系。史籍中曾先后出现过“茅滩”、“茆滩”、“茅难”、“冒南”、“⽑难”、“⽑南”等名称。
⽑南族有⾃⼰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语⽀。没有民族⽂字,曾⽤汉字⾳义拼记过⽑南语的民歌等,称“⼟俗字”。⽑南⼈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汉⽂。
⽑南菜⽜
由于⽑南族⼭区缺少耕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南⼈除惜⼟如⾦,见缝插针开垦⾯积很⼩的“鸡窝地”之外,就是利⽤满⼭的青草来发展家庭饲养业。家家都养菜⽜,专供⾷⽤,不作劳役,成为⽑南族的特产,畅销国内及港澳市场。菜⽜都是围栏圈养,⽜圈⼲爽、避强光、很清静,夏防蛀⾍,冬防受冻。对刚⼊圈的⽜要细⼼观察其习性和喜吃什么饲料,有时要在草上洒盐⽔以增加⾷欲。同时对病⽜有⼀套民间草药疗法,很多⼈家的园⼦⾥都种有草药。除喂草之外,还喂⽟⽶、⾼粱、饭⾖、红薯、南⽠等杂粮,并煮熟拌潲喂⾷。这是圈养阶段。第⼆阶段是“囤肥”,即把菜⽜育肥满⾻架。这个阶段喂⽜的草要在⽇出前割回来,草叶上要有露珠,且越嫩越好,⼀头⽜每天吃6 0 公⽄左右。中午和晚上还要各加喂1 0 公⽄杂粮潲⽔料,半夜再喂⼀次半⽣半熟的青草潲⽔。第三阶段是攻膘。每天除供给⼤量嫩青草外,还要加喂泡发的⼩⽶及黄⾖浆。经40多天的攻膘,连⽜脊背上的⾁都⿎得⾼出了脊梁⾻,形成了⼀道凹糟,把⽊盆放在⽜背上都掉不下来。待膘满肥壮才宰杀挑⾁上市出售。⾁呈粉红⾊,瘦中夹肥,层次分明,鲜嫩纹细,肥⽽不腻,煎炖烹炒,都爽脆可⼝,是⽺⾁中的上品,凡是吃过的⼈,都赞不绝⼝。
传说,⽑南族特殊的饲养菜⽜法,是由他们所崇信的善神“三界公”传下来的。三界公⼩时家贫,为⼈放⽜度⽇。他有给⽜划地为牢的本领,⽜在他划定的圈内吃草,他⾃⼰去砍柴,两不误。某⽇他砍柴时巧遇仙⼈下棋,顿时⼊迷。仙⼈们吃蟠桃时分给了他⼀块,并邀他同回仙⼭。途中三界公见⼀⼭泉,脱⼝说:“此泉好洗⽜肚涮⽕锅”,仙⼈们认为他凡缘未脱,令其回家。仙界⼀⽇,⼈间多年。他划圈放牧的⽜已成了⼀⼤群。经观察,三界公认定了好⼏种⽜爱吃的草,从此便配以精料,改为圈养,并传此法于乡亲。
⽑南⽯雕
⽑南族⼈民祖祖辈辈⽣活在群⼭怀抱,与⼭中的⽯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住的⼲栏楼,底层的⼲栏柱下半截是⽯柱;由院⼦进⼊楼内的台阶是⽯条;⼲栏楼的房基和⼭墙是整齐的⽯块;甚⾄门坎、晒台、⽜栏、猪栏、桌⼦、凳⼦、⽔缸、⽔盆都是⽯料垒砌或雕凿的。为了美观,他们在⽯制⽤品上都雕有花鸟⾍鱼等图案。这些东西在市场上出售⼀般都很抢⼿。 ⽯雕艺术的⽔平,主要表现在⽯墓的雕饰上。在⽑南族地区的凤凰⼭有个古墓群。这⾥的⽯墓柱擎着重檐⽯楼阁,上刻武⼠扬鞭催马、姜太公柳荫垂钓、儒⽣窗前著书,以及雷王、⽔神等形象。墓柱上是浮雕的蛟龙盘绕,柱础上有花卉动物装饰。墓顶有⽯雕的⼤仙葫芦、太阳、云⽔、麒麟等,有的⾼达4⾄5⽶,仿佛是给活⼈建的宅第。两墓柱之间靠⾥,是巨形墓碑,碑两侧刻有⼤幅挽联,联边雕刻着凤凰、画眉、仙鹤、蝙蝠、游鱼、梅花⿅、仙桃、苍松、⽔仙、⼤象等栩栩如⽣的图案,以象征吉祥、长寿、宝贵、有余、厚禄、清廉等祝愿和赞颂。
⽑南族⽯匠艺⼈历来重视精雕细刻,⽤⼼琢磨,反对粗制滥造,图快省⼯。⽼师傅们要求徒弟每天凿下的⽯粉末不得多于⼀⽜眼杯,否则所出的活不能列为⼯艺品,可见⽑南族⽯雕⼯艺品的精美细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