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说文学评论实例

2020-10-20 来源:一二三四网


小说原文欣赏:

青龙偃月刀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轻人要染头发,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意染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轻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今天是初八,估算着你是该来了”他高兴地打开炉门,乐滋滋地倒一盆热水,大张旗鼓进入第一道程序:洗脸清头

“我这个头是要带到国外去的,你留心一点剃”我提醒他

“放心,放心!建伢子要到阿联酋去煮饭,不也是要出国?他也是我剃的”

洗完脸,发现停了电不过不要紧,他的老式推剪和剃刀都不用电——这又勾起了他对新式美发的不满和不屑:你说,他们到底是人剃头呢,还是电剃头呢?只晓得操一把电剪,一个吹筒,两个月就出了师,就开得店,那也算剃头?更好笑的是,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吗?

我笑他太老腔老板,劝他不必过于固守男女之防

好吧好吧,就算男人的脑壳不金贵了,可以由婆娘们随便来挠,但理发不用剃刀,像什么话呢?他振振有词地说,剃匠剃匠,关键是剃,是一把刀剃匠们以前为什么都敬奉关帝爷?就因为关大将军的功夫也是在一把刀上,过五关,斩六将,杀颜良,诛文丑,于万军之阵取上将军头颅如探囊取物要是剃匠手里没有这把刀,起码一条,光头就是刨不出来的,三十六种刀法也派不上用场

我领教过他的微型青龙偃月其一是“关公拖刀”:刀背在顾客后颈处长长地一刮,刮出顾客麻酥酥的一阵惊悚,让人十分享受其二是“张飞打鼓”:刀口在顾客后颈上弹出一串花,同样让顾客特别舒服“双龙出水”也是刀法之一,意味着刀片在顾客鼻梁两边轻捷地铲削“月中偷桃”当然是另一刀法,意味着刀片在顾客眼皮上轻巧地刨刮至于“哪吒探海”更是不可错过的一绝:刀尖在顾客耳朵窝子里细剔,似有似无,若即若离,不仅净毛除垢,而且让人痒中透爽,整个耳朵顿时清新和开阔,整个面部和身体为之牵动,招来嗖嗖嗖八面来风气脉贯通和精血涌动之际,待剃匠从容收刀,受用者一个喷嚏天昏地暗,尽吐五脏六腑之浊气

何师傅操一杆青龙偃月,阅人间头颅无数,开刀、合刀、清刀、弹刀,均由手腕与两三个指头相配合,玩出了一朵朵令人眼花缭乱的花一把刀可以旋出任何一个角度,可以对付任何复杂的部位,上下左右无敌不克,横竖内外无坚不摧,有时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

一套古典绝活儿玩下来,他只收三块钱

尽管廉价,尽管古典,他的顾客还是越来越少有时候,他成天只能睡觉,一天下来也

等不到一个脑袋,只好招手把笑花子那流浪仔叫进门,同他说说话,或者在他头上活活手,提供免费服务但他还是决不油和染发,宁可败走麦城也决不背汉降魏大概是白天睡多了,他晚上反而睡不着,常常带着笑花子去邻居家看看电视,或者去老朋友那里串门坐人家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到白居易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他诗兴大发时,能背出很多古人诗作

三明爹一辈子只有一个发型,就是刨光头,每次都被何师傅刨得灰里透白,白里透青,滑溜溜地毫光四射,因此多年来是何爹刀下最熟悉、最亲切、最忠实的脑袋虽然不识几个字,三明爹也是他背诗的最好听众有一段,三明爹好久没送脑袋来了,让何爹算着算着日子,不免起了疑心他翻过两个岭去看望老朋友,发现对方久病在床,已经脱了形,奄奄一息

他含着泪回家,取来了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包括使完了他全部的绝活儿三明爹半躺着,舒服得长长吁出一口气:“贼娘养的好过呀兄弟,我这一辈子抓泥捧土,脚吃了亏,手吃了亏,肚子也吃了亏啊搭伴你,就是脑壳没有吃亏我这个脑壳,来世……还是你的”

何爹含着泪说:“你放心,放心”

光头脸上带着笑,慢慢合上了眼皮,像睡过去了

何爹再一次“张飞打鼓”:刀口在光亮亮的头皮上一弹,弹出了一串花,由强渐弱,余音袅袅,算是最后一道工序完成他看见三明爹的眼皮轻轻跳了一下

那一定是人生最后的极乐。

文学评论标题示例: 1、剃刀变形记

——评小说《青龙偃月刀》中的“剃刀” 2、刀锋下的闪灵

——评小说《青龙偃月刀》

3、视角转换中的人生哲学和隐喻的艺术魅力

——《青龙偃月刀》文本分析 4、麦城里的守望者

——《青龙偃月刀》何爹形象分析 5、在“民间”的画布上描摹英雄的生存哲学

——评小说《民间》 6、制谜与解密

——《民间》的叙事张力及其阐释空间 7、蛰伏的传奇

——小说《民间》文本解读 8、官场现形记

——评短篇小说《冯前》 9、叙述主题和语言成就的艺术意味

——《白马》的文本细读 10、诗意的残酷

——从动物叙事看《白马》语言的陌生化 11、变化的视角 不变的期待

——评《雪地里的期盼》中的内聚焦视角 11、悲剧的批判意识

——试评《雪地里的期盼》

小说原文欣赏:

冯前

在朋友中,我同冯前,可以说相处的时间最长了。

1945年,我回到冀中,在一家报社认识了他。他说,其实我们在1939年就见过了。他那时在晋察冀的一个分区工作,我曾到那里采访,得到了一本油印的田间的诗集,就是他刻写的。不过那时他还只十七岁,没有和我交谈罢了。

冯前为人短小精干,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我正奉命编辑一本杂志,他是报社编辑,就常常请他写一些时事短评之类的文章。

这家报纸进城以后,阴错阳差,我也成了它的正式工作人员。而且不愿动弹,经历了七任总编的领导。冯前进城以后,以他的聪明能干,提拔得很快,人称少壮派。他是这家报纸的第三任总编。

我原以为,我们是老相识,过去又常请他看作品,很合得来,比起前几任总编,应该更没有形迹。其实,总编一职,虽非官名,但系官职之培基,并且是候补官职的清华要地。

总编升擢就是宣传部长,再升,则为文教书记。谁坐在这个位置上,也不能不沾染一些官气。

我体会到这一点以后,当众就不再叫他冯前,而是老冯,最后则照例改为冯前同志了。

但从此,我扪之间的交谈,也就稀少了,虽然我们住的是邻居。我写了什么新作品,除去在报纸发表,要经他审阅,也就很少请他提意见了。

不久,就来了文化大革命。7月间,大家在第一工人文化宫心惊肉跳地听完传达,一出会场,我看见人们的神情、举止、言谈,都变了。第二天,集中到干部俱乐部学习。传达室告诉我:冯前同志先坐吉普车走了,把他的卧车留给我坐。当时,我还很感激,事到如今,还照顾我。若干年后,忽然怀疑:当时,他可能是有想法的。他这样做,使群众看到,在机关,第一个养尊处优的不是总编,而是我。

到了俱乐部,一下车,一位在大会工作的女同志知道我很少出来开会;就神秘地说:“你也来了?一进来,可就出不去了。”

学习一开始,那种非常的气氛,就使我在炎热的季节,患起上吐下泻来,终于还是请假出来了。

冯前在学习班作了重点发言,批判了文教书记,也就是他的老上级,提拔他担任总编的人。学习结束后,一天夜里,他叫他的女儿到我屋里传信:那位书记自杀了。这时,我已经被指为是这位书记的死党。

在机关,我是第一个被查封“四旧”的人。我认为,这是他的主意。当时的文革,还

是在“御用”阶段,主事的都是他的亲信。查封以后,他来到我屋里看了一下,一句话也没说。也好像是来安慰我。当天晚上,又派人收去了我从老区带来的一支手枪。

不管怎么样抛我,我总不是报社的当权派。他最后还是成为斗争的重点,被关了起来。后来,我也被关了起来,有传说,是他向军管会建议的。不过,他的用意只是:我太娇惯了,恐怕到了干校,生活不能适应,先关在这里,锻炼锻炼。如果是这样,是情有可原的。何况,在我去干校之时,一捆大行李,还是他替我背到汽车上去的。

我重友情,每逢见到他在会场上挨打,心里总是很难过。而他不仅毫无怨言,也毫无怨容。有一次,造反派叫我们在报社大门安装领袖大像,冯前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操作,我在下面照顾过往的行人。梯子颤颤悠悠,危险极了,我不禁大声喊:“冯前,当心啊!”

他没有答言,手里的锤子,仍在当当地响着。他也许认为我这样喊叫,是多余,是不合时宜的。

每逢批判我的时候,造反派常叫他作重点发言。当着面,他也不过说我是遗老遗少——因为我买了很多古书。架子很大,走个对面,也不和人说话。其实,我走在路上,因为车马多,总是战战兢兢,自顾不暇,就是我儿子走过来,我也会看不清的。

我听过他的多次检查,都忘记了。印象最深的是他谈到他的升官要诀:一、紧跟第一书记;二、对于第一书记的话,要能举一反三。

可惜这次“革命”,以匪夷所思的方式进行,使得一些有政治经验的官员,也捉摸不到头绪,他所依靠的第一书记,不久也自杀了。冯前承认自己失败了。随即向造反派屈服,并且紧跟。

在运动后期,我们一同进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有一个造反派头头跟着。学习期间,不断开批判会,别人登台发言,不过是在结尾时喊几句口号。他发言时,却别出心裁:事先坐在最后一排,主席一唱名,他一边走,一边举手高呼口号,造成全场轰动,极其激昂的场面,使批判会达到出乎意外的高潮。

在互相帮助时,我曾私下给他提了一点意见:请他以后不要再做炮弹。他没有说话,恐怕是不以为然。这也是我最后一次给他提意见。他也曾向我解释:“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

我也没有答话。我心想:我不知道,我如果掉在水里,会怎样做。在运动中,我是没有按过别人的。

运动后期,他被结合,成为革委会的一名副主任。我不常去上班,又在家里重理旧业,养些花草。他劝告过我两次,我不听。一天,他和军管负责人来到我家,看意思是要和我摊牌。但因我闭口不言,他们也不好开口,就都站起来,这时冯前忽然看见墙角那里放着一个乡下人做尿盆用的那种小泥盆,大声说;“这里面有金鱼!”不上班和养花养鱼,是文化大革命中他们给我宣传出去的两条罪状。军管人员可能认为他这样当场告密,有些过分,没有理他就走了。

芸斋主人曰: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对冯前的印象是:大风派。谁得势,靠谁;谁失势,整谁。也有人说:以后不搞运动了,这人有才干,还是可用的。如果不是年龄限制,还是可以飞黄腾达的。后之论者,得知人论世之旨矣!

权力话语下的挣扎

——浅析小说《冯前》中冯前的身份建构

题目不错,推荐主副标题模式,第一篇文章命名成这样算是很不错了。比较专业。

什么是身份?米兰。坤德拉在他的小说《身份》中告诉我们:身份,这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总要依附于别人而存在。自己的身份要在别人的严重才能得到印证,仅凭自己你i永远无法证明自己是谁,而在某些特殊的年代则更是如此。文革时期,当整个社会处在一片文化狂欢之下的时候,个人的声音往往会被边缘化。由此产生了身份的含混与遮蔽。小说《冯前》中,住仍冯前具有了这样一个在特定环境下的多变身份。这种身份随着叙述者示教的深入而逐渐地以建构起来。(开门尖山,不要用很多语言解释别的概念什么的。特别楚辞练习,我建议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或者对于其他方面的解释可以适当的放的少一点。)

“冯前为人短小精干,爽朗、热情,文字也通畅活泼。”这是“我”对于冯前的最初印象,虽然“我”曾在1939年就见过他,但那仅是一面之缘,而此时的我才得以真正深入接触到他,它具有青年人所应该具有的朝气,这是为“我”这样一个老朋友所肯定了的。冯前的最初出场,作者采用了局部任务的限制视角建构起冯前身份的基本轮廓,这便是一个本真开敞的热情青年形象。

但古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我所构建的冯前身份很快便发生了变化。“沾染官气”成了升擢后的冯前新形象,但冯前究竟如何表现,作者没有给与详细地展现,我们也不得而知。只是通过“交谈稀少了”“很少请他提意见了” 我们略能窥见其一。虽然,我以称呼其为“冯前通知”而表示理解,但冯前的身份转换却又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可以说,作者在这里通过侧面烘托,揭示出在“人一阔,脸就变”的一种文化心理之下,冯前的身份得到了第一次重要扭转。

如果说,在建国初期,整个社会还处于一种常态的发展的话,那么文革时就可以说是

一个真正是非颠倒的时代,在全民族的病态狂欢态势下,那些正常人则往往会被视为异类,为求得生存,人往往需要进行各种异质身份的转换。冯前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执法人,有想法的“把车让给我坐”;还在学习班发言,批判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文教书记,进而直接导致了这位书记的自杀。而我也被封为“四旧”。至此,作者完全小姐了其前期对冯前身份的“期待性建构”,冯前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反派形象。文章建构至此也达到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巨大的落差,也给与读者以强大的心理冲击。

随着局势的发展,在人人自危的状况下,冯前也被拖下水,他的身份再一次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他的成为斗争的重点也使得他成了审判的对象,而随着他的被审视身份的形成,我的主体性地位也得以凸显。我曾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他关切,尽管冯前看似不领情,但在这话语与沉默的交谈中,对比出了两人的迥异之处。而“我”对冯前的劝告也使“我”这一旁观者得以第一次实现真正的“在场”。此时的“我”和冯前也已成为被剥夺话语权的被审判的对象,但冯前依然是冯前,他以其所尊奉的升官要诀“一、紧跟第一书记;二、对于第一书记的话,要能举一反三”为准的,积极寻求自我尴尬身份的突围。

“每逢批评我的时候,造反派长叫他作重点发言。”总之,冯前时刻抓住机遇,并发挥个人所具有的煽动才能,实现自我身份的逆转。他的成为“系主任”,表明他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审判权,而“我”的主题地位的隐匿也使我依旧退场为一个被改造的对象。“运动期间,大家像掉在水里。你按我一下,我按你一下,是免不掉的。”冯前以此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

纵观全文,小说始终以“我”这个配角的视角不断建构起冯前的身份。这使得一方面,冯前成为被“我”这一主题审视的对象,但同时,我们又共同成为隐含其后的文革时期当权者的审视对象,而在,读者的“期待视野”又紧跟任务发展线索。这样,在主人公、权力者、读者的三重审视与被审视的结构框架中,通过“大风派”“有才干”可以飞黄腾达等

画外音的补充叙述,冯前的身份便被赋予了多义性。这就类似于鲁迅的《孔乙己》,在《孔乙己》中,读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任务的三者之间是构成了“看/被砍”的叙述模式。而这篇小说也正是在这种审视与被审视的构建中,冯前完成了其身份的“建构——消解——再建构”的过程。

结构主义叙事学认为,一个叙事性文学作品,从平衡起步,然后出现不平衡,经过努力再到平衡,这样不断转换所完成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叙事。《冯前》中冯前的身份建构随着大时代的洪流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历史的工作总是进行着大浪淘沙的工作,什么样的时代孕育什么样的人。而对于文本来说,一个文本能否成为经典,或者说能否为人所接受,就在于其对于社会的价值实现中。冯前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文革时期的共同文化心理:一种处于政治狂欢话语下的“集体无意识”,个人吧“无所作为”的迎合权力话语作为一种求得生存的途径,由此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求生哲学:永远给自己留下后路。

同时,当我们以一种期待来回顾文本时,我们发现,文本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敞开的结尾。小说最后并未具体说明冯前的最终结局,而只是以几句间断的评语作结,他所建构的身份成为一个远离“华语中心”的背景,我们可以说作者是有意为之。尹瑟尔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具有多重空白的“召唤结构”,召唤我们对其进行不断解读。或许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其结尾采取敞开式结构的真正用心。历史总是要靠后人来评说,冯前的身份也需要我们来建构。

评语:总体来说,第一次写出这样的程度还是不错的。对于评论的结构,把我也是可以的,也知道各个切入点,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这篇文章对于建构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前面对于文章的内容描述过于多了,即是对于建构工作的准备工作太多了,以至于对于身份的真正的建构没有很好的展开。不过切入点,还有评论的语言

都是不错的。对于整篇文章的布局还是要再考虑下。字数的控制也得精简。

2012年7月13日星期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