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旧城改造之历史性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核心思路分析

2023-09-12 来源:一二三四网
旧城改造之历史性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核心思路分析

摘要:再利用、保护与“改造”具有矛盾性,在旧城改造中,对于城市旧城改造中文化名镇、村保护、旧建筑的再利用、再设计规划,当各项工作相遇的时候,必然具有风险,但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不能单纯地注重开发量与投资利益,以免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难以恢复的损伤。而是要抓住机遇,通过改造为历史文化建筑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这是当前进行旧城改造中对于旧建筑的保护规划、再设计再利用的主旨所在。

关键词:旧城改造;?历史建筑;?再利用;

引言:

城市的发展是不断改造的动态过程,新陈代谢中,现存的历史性建筑的存在要更换、废除,还是保留,这是一个需要论证的问题。工业时代进入了信息时代,产业结构要调整,就要将传统的一部分加以去除,但是历史性建筑的独有的人文特色、历史价值是不能被轻易地抹杀的。无论是民用的还是工业的建筑,无论是中式的还是西式的,只要其拥有了历史的延续性和情感因素,就要在改造中进行再设计利用,发挥其经济因素中的价值,使得业主能够从中获得利润,也让城市的价值得到提升。 1 旧城改造的原则

进行旧城改造,建筑师要把旧的建筑的历史价值进行挖掘,将之视为城市文明的物质载体,使得旧的历史性建筑的存在,能够让人们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运用改造性再利用的开发模式,将许多经济的政治的和国家的开发模式融入其中,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衡量出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旧城改造中,使得旧城市改造的主导原则是拥有社会文化机制的,再利用价值的行为。在广东地区,开发商可寻求与专业机构的合作,避免旧城区冻结式保护,将旧城片区进行整治和再利用,一方面可以保护历史遗产,让这些承载着悠久历史发展背景的建筑物能够得以保存。同时,又可以将旧城区的整体建筑风格进行统一,并且适当的与现代城市发展特点进行结合,使两者的风格不至于冲突,提高城市的整体规划协调性。而且也可以给旧城提供新的动力,使其能够避免在圈地保护中出现维修,空置,衰落,再维修的死循环,恢复城市动力。并且,旧城区的建筑保护也能够恢复城市记忆,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内涵,并且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使其能够以更加优秀的状态向外展示城市的文化内涵。将基础设施老化和历史环境质量下降,大面积气质的问题,进行统一的处理对于普遍存在的,将旧城区建筑当作文物来认识和对待的误区进行纠正,使旧城中的建筑和区域环境能够恢复生机,让其同样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明信片,张贴在某个角落,而是让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代城市发展步伐,并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能够在保持旧有建筑风格的同时,焕发新生与其他城市区域共同竞争,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 历史旧建筑再利用方法 2.1 立足旅游发展

一是注重保存整体风貌和历史遗存。对现有各类古建筑,尤其是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以前古建筑50多处进行了修缮及周边环境整治;同时,推进古民居群的普遍改善,推动危旧房改造,有效地保护历史建筑。挖掘和提升历史文化

底蕴。公开出版的历史旧建筑志等,较为详实、专业、完整地记录和展示了广东的的各类物质与非物质遗存,重点突出了与古镇聚落文化关联的遗存,再就是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给与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招商引资成效初显。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全面、深度发展高品位风情乡村旅游,积极对接东盟加六国贸易促进会中国代表处,争取参旧建筑保护、传承,并发展东南亚风情特色旅游项目。 2.2 采用功能置换

对于历史旧建筑的空间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对建筑空间的动态的保护,保留了历史旧建筑的外貌,将内部的老旧设备予以更换,改造成具有现代设施的艺术馆、博物馆等等。广东的小洲村就进行了改造,对于改造的工程进行勘测,包括对街道、河流、建筑等,在勘查中发现,小洲村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的保护与要求,一些有历史文化意义的空间,尤其是在街道上的临水空间需要被重点保护,规划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面积,就达到了6hm2。其中天后宫、玉虚宫、简氏大宗祠,在环境的协调的范畴内。保护区域的控制地带总体面积达到了20多公顷。这种保护区域的面积,对于进行规划工作是具有很高要求的。例如总的历史文化保护的区域的建筑,在层数上有两层的限制,高度不能超过7m,环境协调区域内的建筑,在高度上不能低于7m,不能高于18m。 3 旧建筑的再利用改造策略

(1)整理总图关系,完善消防扑救场地;依据地勘结果,重新规划城市景观,强化建筑主要入口,结合停车场出入口位置,规划人车分流动线。(2)重新规划内部空间各体系关系,体系包括竖向交通、横向交通、公共空间、辅助空间、户外空间、使用空间,实现各体系效率与空间的最优结合。(3)解决层高感受,创造最优化使用空间效果,实现使用面积最大化需求。(4)采用与时俱进的设计手法,使用经典材料,营造端庄大器立面。 4 旧建筑的再利用难点

(1)场地现状复杂。结合场地的物勘,场地下经过了一条高压电缆和一条燃气管道,这两条重要的市政管线,不可移动。导致上部需要增加的构筑物,要避让这两条管线,使基础形式和规划总图上受到很大的制约。让方案能确保效果,又能落地实施,是建筑师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全面的综合体现。

(2)原始层高低矮。建筑物内部低矮的层高,妨碍了使用空间的效果。为了让增加的管线能在不对现状梁体有很大破坏的情况下,又不占用主要空间层高空间(这里的重要空间,包括走道的顶部),建筑师创造性地利用了设备空间+门斗上方空间,实现了管廊通道。

(3)旧有设备更换麻烦。建筑物的使用对象和承载人数的变化,带来的是设备的变化。原始大楼的设备已经老旧,不符合新使用功能的要求。要把原来旧有的设备拆除,由于旧发电机、旧水泵体型较大,都是顶板吊装,所以必须把地下室上空的楼板打开,才能顺利更换设备,增加了工程的费用和难度。 5 结束语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建筑师都要本着建筑的基本特征,深入研究旧建筑中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旧建筑的潜力,赋予旧建筑的生命活力,给与旧建筑功能定位,找到功能的契合点,满足新的使用功能,经过改造和在此利用,旧建筑实现了经济价值的重新更迭,被赋予了文化价值,再利用发挥出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原有建筑的改造性和再利用制约因素都被摒弃,当地的经济条件发挥了作用,使得设计的难度虽然高,但是可以克服。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旧建筑的改造型再利用成为了建筑师展现才华的机会,也成为了开发

者乐于去做的商业事业。 参考文献:

[1]宋梁.旧城改造之历史性旧建筑的再利用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6).

[2]张卫,欧阳虹彬.关于历史性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思考--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进行探讨[J].建筑师,2005,(4):93-96.

[3]肖志慧.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城市文化[D].四川:四川美术学院,2004.

[4]荣芳杰,吴秉声.建筑遗产再利用的草根诠释--台南市\"老屋欣力\"运动的城市观察与反省[C].//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建筑遗产再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成功大学,2013:150-1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