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2024-03-11 来源:一二三四网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的表现、标志、理解其意义及其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第 1 页 共 22 页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们怎样获得食物?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自己种植作物。本节课要讲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第 2 页 共 22 页

3、产生过程:

在漫长的生存实践中,先民们发现了植物籽粒能发芽结果的现象,尝试种植,还将一些吃不完的野兽圈养起来,原始农业就这样逐渐产生。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5、标志和意义: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我们的祖先先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距今约7000年

第 3 页 共 22 页

2、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原始农业:农具:磨制石器、骨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杈)、耜(sì 锹)、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农作物:水稻

4、房屋: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会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第 4 页 共 22 页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饲养业:猪 狗

6.居住: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人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本课小结:

有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生产就多了,捕获的动物吃不了,于是出现了原始家畜饲养业。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储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原始手工业出现。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而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原始社会逐步解体。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代表。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 5 页 共 22 页

(四)、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C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第 6 页 共 22 页

C )。 (

1、原始农业: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3、产生过程: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5、意义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

4、生活状况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第 7 页 共 22 页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

4、生活状况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的表现、标志、理解其意义及其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

第 8 页 共 22 页

艰辛,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们怎样获得食物?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自己种植作物。本节课要讲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

第 9 页 共 22 页

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3、产生过程:

在漫长的生存实践中,先民们发现了植物籽粒能发芽结果的现象,尝试种植,还将一些吃不完的野兽圈养起来,原始农业就这样逐渐产生。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5、标志和意义: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我们的祖先先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 10 页 共 22 页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距今约7000年

2、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原始农业:农具:磨制石器、骨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杈)、耜(sì 锹)、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农作物:水稻

4、房屋: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会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第 11 页 共 22 页

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饲养业:猪 狗

6.居住: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人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本课小结:

有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生产就多了,捕获的动物吃不了,于是出现了原始家畜饲养业。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储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原始手工业出现。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而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原始社会逐步解体。

第 12 页 共 22 页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代表。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C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五)、板书设计:

第 13 页 共 22 页

C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3、产生过程: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5、意义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

4、生活状况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第 14 页 共 22 页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

4、生活状况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的表现、标志、理解其意义及其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第 15 页 共 22 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对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状况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们怎样获得食物?假如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仅仅只靠在野外采集的果实,和捕捉的动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自己种植作物。本节课要讲授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

第 16 页 共 22 页

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3、产生过程:

在漫长的生存实践中,先民们发现了植物籽粒能发芽结果的现象,尝试种植,还将一些吃不完的野兽圈养起来,原始农业就这样逐渐产生。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5、标志和意义: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我们的祖先先由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巨大的变革。

第 17 页 共 22 页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距今约7000年

2、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原始农业:农具:磨制石器、骨耜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骨器,一般是用水牛等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有耒(lěi 杈)、耜(sì 锹)、锄等,加工已相当细致。有的骨器上凿有孔和槽,便于装配把柄。

农作物:水稻

4、房屋: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会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第 18 页 共 22 页

1.时间:约五六千年前

2.地点: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石刀) 耒耜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饲养业:猪 狗

6.居住: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说明半坡人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本课小结:

有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生产就多了,捕获的动物吃不了,于是出现了原始家畜饲养业。家畜的饲养丰富了人们的食物来源,储存粮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诞生了,原始手工业出现。原始的农耕文化也伴随着原始农

第 19 页 共 22 页

业的发展而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原始社会逐步解体。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代表。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C )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3、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A.饮食习惯 B.劳动工具 C.自然条件 D.劳动技术

4、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①种植粟和水稻 ②饲养猪、狗等家畜 ③原始聚落的出现 ④火的使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第 20 页 共 22 页

C )。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原始农业:

2、产生时间:距今1万年左右

3、产生过程:

4、原始农业基本特征有:

5、意义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

4、生活状况

第 21 页 共 22 页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2.地点:

3、生产工具和农作物4、生活状况

(六)、教学反思

第 22 页 共 2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