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芦苇在诗词中的意向
作者:郎梓荐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25期
摘 要:芦苇在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同时在不同的诗词中所表达的意象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成为了古诗词作者表述心意的重要载体,也能够体现出古诗文的意境。本文主要对芦苇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向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芦苇 诗词 意向 表达
花有花语,草有草性。古人在诗词的写作过程中也习惯于用这些花语和草性寄托自身的情感,熏染一定的意向。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
一、悲秋伤怀
康德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源于空间直观与时间直观,民族精神的产生大概就发源于此。两位哲人的话正好代表了东、西方的精神困境。一是帕斯卡的“这永恒的空间使我恐惧”,一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恰与康德的说法对应起来。西方的精神危机来自空间的“广场恐惧”,而东方则来自时间的“岁月悲哀”[1]。人生如四季,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好比人生的中年,它成熟浑厚,走过青年,迈向老年。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比起生长期的春,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所以,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生物在秋季成熟,也在秋季凋零。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也随着自然的感召力,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出几分诗意。比如宋代葛长庚的《贺新郎》所述:一别蓬莱馆。看桑田成海,又见松枯石烂。目断虚皇无极处,安得殿头宣唤。指归路、钧天早晚。此去罡风三万里,但九霞、渺渺青云远。望不极,空泪眼。
瑶池昔会群仙宴。此秋来、荻花枫叶,令人凄惋。满面朱尘那忍见,酒病花愁何限。知几度、春莺秋雁。从此飞神腾碧落,向清都、来往应无间。丹渐熟,骨将换。
别故地,转眼已桑田成海,松枯石烂。抬望眼,渺渺九霞遥遥青云。低首,又是苍白的芦花和被霜打红的枫叶,一时愁思无限。朱尘满面的低落,被酒浆荻花催长出漫漫愁绪。可以说,这首词将离愁渲染到了极致:直言凄婉与寄言景物相互交替。
需要说明的是“荻”在生物学上与“芦苇”是不同属的。如《红楼梦》中元春归省时为芦雪亭题园景匾额“荻芦夜雪”,因芦雪亭所在处,四面皆为荻草及芦苇。然而古人却常将荻与芦苇混作一物。尤其诗词中,“荻”基本上就是芦苇的别名。而荻花、枫叶作为最具季节特征的物象,俨然成了秋的代言。有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在先,宋代的刘过、欧阳修都在词中提到了它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什么人类在秋季会产生浓郁的悲凉以及随之而来的时空感?作为本就是自然一员的人类在万物成熟的秋季,有着对比其余季节更敏锐的生命体验。在辽远的天地、微凉的气温中,人类作为理性生命的骄傲与荣耀消遁,作为有限个体的卑微、无奈突显[2]。如果你曾伫立于任何一个秋日的芦苇荡,那么你的心底会立时涌现一种震撼的生命悲情,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情感体验中。此时,芦苇作为秋季风物的代表,成为自然与人的有形链接,它既是生生灭灭的生命个体,又是人类共同的生命投影。芦苇是超越了自然的情感生灵,人则化为回归自然的一茎芦苇。
二、漂泊无依
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或迫于战乱、王命,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出于无奈,他们在异乡漂泊,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在心灵的羁绊中,求索而终至无解。因此,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3]。伫立江边,对仕途的茫然未知,对家乡的绵绵思念,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江水苍天,黄芦苦竹,个体的迷茫一时化为天地的苍茫。比如,唐朝白居易的《风雨晚泊》中“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来,茫茫万事做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春生的芦花被狂风暴雨吹散了芦絮,白浪滔天,芦絮漫舞。茫茫一色中,停舟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望的诗人想到茫茫一世皆成空,飘摇无依的人生何时能有定所?如一缕轻鸿,一片飞絮。正如刘禹锡所言“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恐怕都是旅人借有灵性的芦苇抒发的人生感怀吧。哀怨,因为离乡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凄苦,因为离乡就昭示着能够依赖亲朋的精神之树从此倒塌。于是想,我从哪里来?我为何在这里?我将去向何方?这恰恰是哲人要探求的问题。芦苇的姿态为人提供了无限的联想,漂泊是芦苇重生的方式,但是同时也是离家的愁绪。而古代的诗人也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漂泊他乡,这也是他们获取重新生存的方式,但是却要饱受思乡之苦。因此见芦苇如见自身,所以在很多的诗词中用芦苇来表达自己的身世和苦楚。而这种意向的引导逐渐将芦苇化作孤苦无依的形象。
诗言志,在美丽的诗词中,悲秋也好,羁旅亦好,闲情也罢,诗人托有灵性的芦苇将抽象微妙的内心世界具象化、外化,也将封闭的内心空间延展至自然空间,有着自然灵性的人与天地有了对话,从而使个人的人生感怀有了更宽广的背景,而借芦苇表情达意也成为了一种浪漫而感性的抒情范式。
结语
综上所述,芦苇是我国古诗词中最早出现的植物之一,是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对自身情感的一种寄托。由于芦苇的季节性明显,春季的生长和秋季的成熟景象存在很大的区别,而且芦苇是群生性植物,在秋季进入到芦苇群中,绿叶泛黄,芦花飘飞给人一种凄凉、无依之感。所以在古人的诗词中芦苇总是用来寄托作者的悲秋伤怀以及漂泊无依的情怀和意向,也赋予芦苇一种悲凉的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杨红平.芦花秋雪西溪一缕魂——浅析西溪诗文芦苇意象[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7):158-158.
[2]司权.鹧鸪天·芦苇[J].中华诗词,2012(11):26-26.
[3]陈元瑞.我国古代文学芦苇意象与题材思考[J].山东青年,2016(3): 作者简介
郎梓荐(1999-08—)男,汉,北京人,北京市海淀区仁才培训中心。95-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