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光明使者唐由之

2023-08-09 来源:一二三四网
光明使者唐由之

听闻唐教授的美名,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一年,四婶得了白内障,觉得实在熬不住了,便从秦皇岛赶到北京看病。四婶一家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后,不待歇息就照着朋友的引荐直接去了301医院找某位专家,见面后的交谈中,这位专家提到了诊治白内障的泰斗级人物唐由之教授。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查了百度,赫然写着:国际知名中西医眼科专家,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院长,2009年被人社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师从名医 勤学不辍建功勋

唐由之,祖籍浙江杭州。早年间,由于家道艰难,他不得不中途辍学,到上海投奔长兄唐云。1942年在兄长的友人石瓢僧人的引荐下,唐由之师从当时上海著名的眼科医生陆南山学习悬壶之术。

唐由之拜师学医期间,陆老先生毫不藏私、谆谆教导着门下的弟子们。坐诊的时候,陆老先生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对待病人敬重、亲和的态度为众多弟子示范。休息的时候,老师认真地向弟子们传授众多眼科疾病的诊治方法和流程,耐心地为弟子们解惑答疑,让弟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

路。

在目睹了众多眼疾患者的痛苦之后,在陆老先生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熏陶之下,唐由之决心刻苦学习医疗技术,由此开启了他银海探骊、救人于盲瞽的医学生涯。从1942年到1946年的四年时间里,唐由之积极主动地系统学习了中医眼科《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眼科金镜》等经典著作,并注意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同时还认真实践,基本掌握了眼科常见病的诊治,也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技能,比如简单的眼外伤缝合术、治疗眼病秘方的配制等等。

1947年秋,唐由之学成出徒,他决定回老家杭州独立行医。回到杭州后,唐由之一边钻研医术治病救人,一边努力学习文化课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1952年唐由之考进了北京大学医学部,接受了四年正规现代医学教育。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唐由之被分配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眼科工作。5年之后,调入广安门医院。参加工作后,唐由之勤学不辍、精于钻研,为中医眼科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由之是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著名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有较高声望。他对眼科领域中仍属难治、一直应用现代化先进的仪器进行临床和实验研究的病种,如白内障、青光眼、缺血性视乳头病变、视神经萎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色

素变性等,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组遗传性、进行性眼病,目前认为是“不治之症”。唐教授在已取得一定疗效的基础上,以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病变的视网膜功能出现了好转。1958 年起他在继承古代中医眼科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对中西医结合白内障针拨套出术进行研究,创造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器械。1985年,他革新中医金针拨障古方的“白内障针拨套出术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中医药在临床医学领域内首次获得此项殊荣。

行医济世的生涯中,由于医术超群,唐由之经常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看病。他还曾获邀专门为朝鲜领袖金日成和印尼前总统瓦希德等外国领导人治疗眼疾,使他们重获光明,这些事迹既巩固了国际友谊,又宣传了中医文化。 身体力行 循循善诱育桃李

和恩师陆南山一样,唐由之也把医德看得很重,他认为“病人乃衣食父母”。他说,医者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心系患者,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唐由之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在长期的医疗工作中,唐由之总是待病人如亲人。他的学生和同事经常见到这样的场景:唐教授时而搀扶病人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而送病人上厕所,甚至为病人拿便器、倒尿

盆。不管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他都很少休息,总是要到病房看望病人,观察病情,几十年如一日,深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每遇患者,唐由之都要首先仔细辨病,清楚疾病的生理、病理,发展过程与转归;然后认真地辨证,明确患者属于中医的什么证,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为我所用。唐由之以他勤思考、爱钻研的治医精神,给无数前来就诊的患者带去了光明和希望,也为跟随他的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除了医德高尚、医术高明,难得的是,唐由之的教学水平也出类拔萃。自1958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唐由之就被聘为眼科老师,他的课总是生动活泼,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常被列为教学观摩课。以至于40年后,唐由之当年的学生都还保留有他授课时记录的笔记。

唐由之一生桃李满天下,不仅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还培养了众多的基层医生。不管是给学生们上课,还是培训各地的下级医师,唐由之总是认认真真,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唐由之希望中医药事业有更多的接班人,希望他们能更好地掌握中医眼科的技能,为防盲、治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心平气和 有规有矩促健康

一生历经无数压力巨大而又细致精密的手术,又身兼诸

多社会要职,九十岁高龄的唐老仍然精神矍铄。他的学生们也常问他有什么养生的秘方,他总是说没有秘方,但他强调要有一颗平常心以及保持相对规律的生活。

一颗平常心。唐老亲眼目睹了旧中国的山河破碎和黎民涂炭,亲身经历了旧社会的飘摇动荡和生活窘迫,他总是说他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所以,他总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使给众多的中外领导人看过病,他也从不沾沾自喜,仍然把自己当作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

注重睡眠。唐老把睡眠当作精力的“加油站”,每天保证7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有时半夜来病人就诊,之后他也会抽空把觉补上。上了年纪后,每天会午休半小时或1小时,以保证下午的精力。

控制饮食。对饮食,唐老不挑剔,和多数老年人一样,他对三餐的要求是: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 合理运动。由于经常给病人做手术,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唐老的心脏不太好。唐老喜欢做扩胸运动,以保持血液运行通畅。同时还经常转动颈部,因为颈部以上是人的生命中枢,而颈部则是这一中枢的关键部位。

书画怡情。唐老家的客厅里挂着恩师陆南山先生赠送的亲笔画作《兰花图》,他的书房里也摆满了典籍字画。幽兰醉人,翰墨飘香,在诗词书画的雅致中,唐老陶冶着他的性情,修炼着他的心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