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摘要: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交往不可或缺的平台和工具,它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网络改变大学生原有的学习生活交流方式和习惯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面对与网络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和调适措施,分清虚拟与现实,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不要让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更不要让其抑制了大学生的正常人际关系沟通处理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影响 对策 •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心智潜能。
网络以它广阔的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向大学生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满足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掌握网络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愿望。网络的便利性使其认识、了解了更多更广阔的新事物、新知识,开阔其认知视野,激发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活跃和拓展,促进了心智潜能的开发。
(2)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网络突破了任何组织、民族、国家的限制,成为一种多元性世界,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的自由空间。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个体性和个性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张扬,人们可以不使用自己真实姓名,也看不到个人的年龄、性别、外貌和档案,个体可以毫无顾忌地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张扬其现实生活中隐蔽的个性。大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在网上聊天室畅所欲言,而且通过制作个性化的主页、设置网站与所有来访者交流与沟通,增强了自信心,促进自我实现。
(3)扩展了大学生交往范围,提供直接宣泄场所,舒缓心理压力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安全性和广泛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渴望交往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在社会转型时的大学生渴望安宁又普遍缺乏安全感,加上中学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积累,忽视学生社交技能的培养,使其社会发展能力滞后,而这又与他们渴望交往、害怕孤独的心理特征相冲突。而虚拟的网络世界给大学生的交往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使他们敞开心扉。
• 提出问题(具体案例)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热衷于把网络当成排谴的对象。但这种虚拟的排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
案例一:某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小孙一直为找工作的事情而烦心,尤其到了晚
上,总是觉得漫漫长夜难以忍受煎熬,活着特别没意思,这种时候他总是无所事事地在网络上闲逛,遇到同学或朋友时,就有一阵没一阵地聊天,偶尔也到BBS上插科打诨,然后看看帖子和新闻,再盯着屏幕发发呆,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三四点。高校心理老师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夜间沉迷网络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眠、情绪低落、心情烦躁的现象,用他们的话说:“只有与网络为伴,我们才感觉到自信和力量。”
案例二:西北师范大学BBS论坛校方管理员吕欣告诉记者,网络作为新兴媒介,已成为新一代大学生越来越推崇的一种沟通和排谴方式。但由于网络特有的隐秘性和虚拟性,某些时候网络也会成为诱发心理问题的“恶之花”。吕欣通过对学校论坛的监管发现,不少大学生会表现出现实生活中难以察觉的心理问题,比如崇尚暴力、色情,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去年学校还有一位同学因现实生活不如意,就在网络里为自己重造性格与身份,最后患上了“网络依赖症”,整天沉湎于自我想象出来的虚幻世界中,一会儿不上网就坐立不安,甚至出现了幻觉。
据搜狐网报道,7.9%大学生网络成瘾 半夜沉迷易患“夜抑郁”。 •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了解到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际关系的影响,我拟了一份问卷,发布在网上,一些大学生参与了这项调查。
问卷标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问卷的说明 问卷具体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您的学习成绩如何? A.优 B.良 C.中 D.差
3.您通常上网的地点? A.家里 B.寝室 C.校内机房或图书馆 D.校外网吧 E.手机 F.其他
4.您上网一般做什么比较多?
A.玩游戏 B.看电影电视剧等娱乐节目、听音乐 C.聊天交友 D.看新闻、查资料等 E.收、发邮件 F.其他 5.上网做这些事时您有什么感觉? A.精神愉悦放松B.精神紧张
C.暂时脱离现实,除了正在做的事情其他全抛之脑后 D.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安慰E.感觉无聊没意思F.其他
6.您是否曾努力控制、减少上网时间或次数? A.几乎没有 B.偶尔C.经常D.几乎总是如此
7.您在离开网络后会惦记着上网的事情吗? A.几乎没有 B.偶尔C.经常D.几乎总是如此
8.一旦好几天不能上网,您会不会感到烦躁不安? A.几乎没有 B.偶尔C.经常D.几乎总是如此
9.您认为网络目前对您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
A.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娱乐性B.减轻/逃避越来越大的学习就业压力 C.逃避现实中的失落感,在网络中寻求满足 D.丰富无聊的大学生活E.补偿高考前的上网时间 F.和男(女朋友联络感情)G.和亲朋好友联络感情 H.其他 10.您觉得山王成瘾会对课业有影响吗?
A.没有 B.有,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C.有,会导致逃课 D其
他.• 总结
根据最后的统计,在离开网络后是否会惦记网上的事情这个问题上,偶尔想起的占51%,经常的占16%。在觉得上网成瘾是否对课业有影响上,认为有影响,会导致影响上课的总占62%。因此可见,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存在着许多大学生由于网络原因而对心理生理、产生的消极影响,不仅如此,互联网的过度依赖沉溺还使部分大学生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大降低。对此,我的分析具体如下。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症是随着网络电脑不断地深入到千家万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心理疾病。一份对在校 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几乎有75%的被调查者有网络成瘾的倾向。美国心理学会曾对469名长时间上网的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网民中有6%的人患有网络中毒症。而对于身心发展均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成瘾不仅影响学习,还会影响个性形成、价值取向等深层次的东西,从而改变大学生的人生之路。随着互联网使用人数的迅速攀升,网络成瘾症的危害性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易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情感趋于冷漠
大学生的情感体验极为丰富、强烈、敏感,也极为动荡、复杂。他们关注社会的发展,也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但由于生活阅历的贫乏,使他们对人生充满理想,又脱离现实,情绪起伏较大,很不稳定,容易产生不满足感和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的情绪体验。大学生情感的成熟必须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体验得以实现,而长时间的上网阻断了大学生亲身的社会情绪体验,他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受到网上传播的价值思想的感染。他们往往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浏览虚假重复信息,难免会产生心理焦虑和不满,出现精神疲惫,更有甚者会产生心理问题,造成其情绪冷漠,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3)导致自我的分裂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当他们从虚拟世界获得比现实世界更多快乐体验时,就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注入网络交往。每当现实生活受到挫折、困难时,总想到网络中得到
回避或安慰。网络掩盖了真实生活,扩大了“现实生活”与“虚拟社会”间的差距,他们渴望在网络上追求虚拟的完美人生,而消极地对待或逃避现实世界,其自我系统中的“真实的我”、“现实的我”、“网络的我”产生冲突,往往会在网上、网下判若两人,严重的可导致二重或多重性人格问题,分裂自我结构。
(4)网络色情成灾,导致性变异
由于网络传播信息方式的全球性、超地域性,网络信息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存在着大量色情、暴力信息。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性意识日益萌发,对色情内容具有好奇心,据对我校130名男学生调查,默认曾浏览不健康网站的占89.23%,加之自制力较差,相关的性知识匮乏,面对网上不健康的性信息、性观念,容易引发性心理的畸形发展,产生性犯罪动机或行为,甚至导致性变异。
互联网对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 (1)过分依赖网络导致人际淡化。
网络文化把世界联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个体只要进入网络,就进入了“人——机——人”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得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与社会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沉溺于虚拟空间,与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络就会淡化,与现实中的生活也产生了距离感。他们从网络走出来的时候,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极易导致情绪紧张、孤僻、冷漠以及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形成畸形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十分重要。大学生在与同辈群体间相互交往中得到周围环境对其言行的评价,从而认识、反省、完善自我。只有正确评价自己,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坦诚于人交往,融入群体才能感受友情,取得信任,建立合理的“归属感”。而网络交往是在虚拟情景下进行,并非面对面交往,这种人-机方式的交往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极易产生人际关系的冷漠,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从而阻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交往双方的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这对于那些原来
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 对策
1.指导大学生学会认知,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信息价值标准,提高信息辨别运用能
力面对充满诱惑力的网络世界,面对虚假、过剩的信息,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学生学会认知,建立正确的信息价值标准,培养起识别、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坦然面对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会辨别是非,锻炼其自主、自律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2.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高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广泛宣传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知识,在网上进行心理咨询工作,以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网站的设计形式上应生动活泼,内容上应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为上网者提供自我表现、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营造宽松、舒适的心理氛围,解决困扰的心理问题。只有用主旋律和正面教育的内容吸引大学生,才能避免和减少网络对其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3.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丰富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于防止学生落入“网络陷阱”,克服网络依赖具有积极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科技大赛,创办网上电子读物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创业意识和主动适
应网络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部分学生通过上网逃避现实的倾向,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使他们从虚拟世界脱离出来,勇敢地面对现实,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正确对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发生心理冲突时,能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来源: 参考文献:
[1]王学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
[2]韦良德,陈选华 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3]杨波,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大学生入学指南[M]2002年5月北京第一版,P159
[4])鲍金,网络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的变化和问题,武汉大学网络文明教育宣传团,2002年11月17日
[5]刘昕,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防治措施,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网络部,2002年6月18日
[6]唐新涛,网络与大学生学习之利弊谈,山东省烟台大学中文系,2003年7月27日
第二篇: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据中国国家商务部信息化司司长李冀奇在第四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论坛上透露,截止到2010年3月底,我国网民用户总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大30.2%,博客人数达到4700万。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达100%,平均上网长3小时以上,男生多余女生。调查时显示,57.5%的大学生正在玩游戏等等。
一般来说,网络是大量信息资源、各种专用信息系统及其公用通信网络和信息平台的总称。它包括公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阿。本文所提到的网络侧重于目前最为流行的互联网。互联网(Internet),是指集通讯、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子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它以“资源共享,信息自由”为主要特征。网络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网络的虚拟环境使其既似现实环境,又非现实环境,其对人的思想、行为、思维方式带来巨大改变,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它即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有害的一面:
(1)交往的自由与虚拟世界的失落。
许多学生在互联网世界所营造的虚拟空间里,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在网络上却可以得到虚拟的满足,于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长此下去,会产生情绪倦怠,网瘾成性,性格扭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影响了自身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这种网络交流的随意性、隐匿性使大学生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并且人格与交往情境双重分裂的环境和氛围,容易使大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世界,而患上“网络疏离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其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互联网信息的“广容性”、“共享性”与“信息污染”。 互联网信息的“广容性”(是指互联网发布信息的容量不受限制)、“共享性”,为大学生的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其信息的庞杂上,易对大学生造成“信息污染”。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光怪陆离的生活方式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展现在大学生眼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还不足以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他们在各种信息的直接辐射下,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的“污染”对象。
(3)互联网内的特性与道德责任感的弱化
网络的隐匿性易造成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弱化,法制观念淡漠。互联网的这种隐蔽性,使得在网络这个电子真空中存在着道德和法律的真空。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1.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的邮件,6.4%的人曾经发布不健康的信息,8.4%的人曾经查阅黄色图片和文字,28.6%的人曾经获取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既是他们道德责任感弱化的表现,久而久之,又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有利的一面:
(1)网络为高校德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丰富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手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所掌握的信息量十分有限,并且内容陈旧,不能很好地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互联网高容的信息环
境能使教育者摆脱这种困境。互联网所承载的信息量巨大。它将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领先的科技成果以及最新的时事报导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囊括其中。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超时空性,可以使人们方便快捷和无限制地查寻、搜集、积累所需信息。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工作对象能在同一时刻不同的地点进行“面对面”的工作,这就完全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局限性,形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受教育者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接受教育,从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
(2)充分利用网络,为我所有。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为我们提供学习、生活和娱乐资源。一是有助于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大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二是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利于学生搜寻更多更全的信息资源,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三是开拓大学生全球视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上网使大学生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3)互联网上不但信息量多,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更新也十分频繁,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感受网络快速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很容易沉迷其中,最终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一方面,互联网以其自由、开放、无序管理,让黄色内容在网上大行其道,致使部分大学生受到这些色情信息的影响。为了寻找感官上的刺激,个别大学生整天泡吧,有些甚至开始沉湎谈恋爱、偷吃“禁果”,造成贻害无穷的后果,影
响前途。另一方面,网上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使得部分在学生流连忘返,毫无节制地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通宵达旦地上网,以致荒废学业;有的高职大学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有的学生参与网上聊天、网上交友、网上邀游,乐此不疲,终日沉溺于网络世界,情迷意乱,从而脱离班集体和宿舍同学,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孤僻、冷漠、情感缺乏等症状,引起心理的失常、人格的异化。在笔者对本校上网学生的调查显示,有54.8%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会或多或少与现实中人际关系产生冲突,其中有19.8%的学生认为会对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往往通过网络寻求理解,寻找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将更多的感情投诸于“虚幻世界”,从而导致情感失衡,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契机与挑战。只要我们把握时代的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手段,把思想政治教育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潮流更好的结合起来,就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不断优化高校德育管理的软环境,开创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总体而言利大于弊,应该让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广泛推广并不断改进,让大学生有更大的受益! 第三篇: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
会计9班 邓梦婕 08020906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人际关系,即它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一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
中国人非常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缘好坏是很重要的。有的人活得潇洒,有的人活得很累。原因在哪里呢?事
实已经证明了人际关系好的人,办事就顺达,心情就愉快。
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获得生活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好象明显淡漠、很难交往。这很不利心灵的快乐。人要以诚相待,真诚相处,在心灵之间架起一座互信的桥,才能通往对方心灵的彼岸。
我们作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障碍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各个方面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说明了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同时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人际交往环境,也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们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
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会计9班 邓梦婕
08020906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而以前的统计中,恋爱烦恼占据首位。交际烦恼超过恋爱困扰。
仔细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可以分为以下5类情况: 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第五类:社交恐惧症。
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看看上面那个调查,同学们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位列首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 2、自我封闭型。 3、社会功利型。 4、猜疑妒忌型。 5、江湖义气型。 6、人际交往复杂困惑迷茫 7、面子问题
人都是社会的动物,这似乎注定了人人都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你会发现往往是事与愿违。因为,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习惯,作风等等属于自己的不能被别人理解或是完全接受的个性,这
是属于个人自己的个性,这些个性只能缓和而不能消除,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症结所在,这样一个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你明白了这点以后就不要对人际关系有太多苛求。即使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偶尔与同学朋友或同时发发火也是正常的。你也是正常人,不可能要你为了别人而包容一切,你也需要表示自己的不满,你也需要偶尔发泄一下,你不能总是当调解者和受气桶。
处理人际关系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不要奢求更不要苛求每个人都喜欢你。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总避免不了与人有过节或是与人争执不休的时候,或是你让别人生气的时候,那样人家不喜欢你是很有可能的事,如果真有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与你有隔阂,那这样的朋友维持一般也就罢了,不僵,任然为她好就可以,总之,无愧于心即可!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各个方面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多为别人着想,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总之,对于在校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会计9班
邓梦婕
08020906 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缓解。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往技巧,积累交往经验,不仅是大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需要。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有许多具体的原则、警言可供我们参考、借鉴。但是,掌握这咱艺术的关键是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对自身的了解和把握。了解他人需要什么,并满足这些需要,才有可能赢得他人;同时也要注意完善自我。如果你努力朝这个方向前进,你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言的越来越多;亲友间的深挚互爱。你会过得充实愉快,觉得人际交往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
充满信心。
第四篇:大学生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教学班 教师 专业08 调查人
学号200810504013上课时间调查报告 现代人际关系 赵艳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李红兵 星期二 九、十节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号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一、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的发展时期,大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缓解内心的冲突与苦闷,宣泄愤怒与压抑,减少孤独与空虚。不懂得人际交往的人,在心理上不能成为健全的人。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本人对本班和宿舍楼部分同学的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的整理结果。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分为三大类情状,每类又分若干小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1.1你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吗?
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的满意程度依次是:满意的约占49.5%、一般的占40.6%、很满意的占8.3%、不满意的占1.6%。调查结果显示,57.8%的同学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很满意和满意。另有40.6%的同学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觉一般。可见,大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较为顺利,只有少数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惑问题。
1.2 你认为下列哪种关系对你的个人发展影响最大?
认为下列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依次为:和朋友的关系占45%、和父母的关系占25%、和同学的关系占15.2%、和老师的关系占7.3%、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占4.5%,2%的同学认为没有对自己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关系,1%的同学认为对自己发展最重要的关系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内。45%的人认为和朋友的关系对个人的发展最重要,这个也是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可见人对友谊的渴求和重视。和朋友的交往和友谊质量不仅影响人的自信心、自尊心,更从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第二大影响个人发展的是和父母的关系,有25%的人选择了该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是人最为关注的关系之一。其次是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这两大关系在校园人际中接触最为频繁。
1.3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种人际关系对你建立自信有巨大的作用? 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建立信心有巨大作用的人际关系依次是:朋友53.9%、父母16.5%、同学11%、小学老师1.6%、初中老师7%、高中老师3.4%、大学老师1.6%、祖父母或外祖父母2.4%,其中2.6%的同学认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建立信心有巨大作用的人际关系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和上题的调查结果一致的是,选择人数最多的选项仍然是朋友对人建立自信有巨大的作用,可见,人对友情的高度重视,在人成长的过程中,玩伴和好友对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彼此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人对朋友和友谊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与父
母亲的关系。另外老师对学生建立自信的作用方面,选择初中老师的同学要多于小学、高中和大学老师。初中阶段是人学业成绩比较满意的阶段,而高中阶段是成绩出现下滑比较严重的阶段,这应该就是初中老师对人自信的建立的作用要大于高中老师的原因。
1.4下列哪种人际关系曾给你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认为曾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的人际关系依次是:和同学的关系占30%、和朋友的关系占15.6%、和父母的关系占15.2%、和老师的关系占12%、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占0.5%、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关系占0.5%,其中28.8%的同学认为没有哪种人际关系曾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6.4%的同学认为曾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的人际关系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在对人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中,和同学的关系占的比重最大。同学是多数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对象。多数人与同学间的交往最普遍,也最复杂。一方面,同学之间年龄相近,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似,又在一个集体中学习和生活,因此比较容易相处;另一方面,同学之间在生活习惯、个性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交往频率过高,空间距离过小,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又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前面已经讲到朋友对人的个人发展影响最大,同时朋友也是曾给人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的人。可见,人虽然对友谊的渴求十分强烈,但是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又容易对人际交往采取消极的态度,这也反映了人情绪的不稳定性。
2、学生当前的人际关系的处理状况
2.1在人际关系方面,你最渴望处理好以下哪种人际关系? 最渴望处理好的人际关系依次是:朋友37%、同学21.5%、恋人14%、父母12.6%、老师7.3%、兄弟姐妹3.7%、祖父母或外祖父母0.8%,其中有2.6%的同学没有最渴望处理好的人际关系,0.5%的同学认为自己最渴望处理好的人际关系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和前面的调查结果一致的是,对朋友和同学关系的重视仍是人人际关系中的主旋律。37%的人最渴望处理的人际关系是与朋友的关系,21.5%的人最渴望处理的人际关系是与同学的关系。另外,排在第三位人最
渴望处理的人际关系为与恋人的关系,同学们已经比较成熟,对两性问题的反映很敏感。同时,与父母老师等的关系也是同学们渴望处理好的人际关系之一。
2.2 你认为自己当前最难处理的是哪种人际关系?
认为自己当前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依次是:和同学的关系占22%、和朋友的关系占20%、和老师的关系占15.7%、和父母的关系占14.7%、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占2%、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关系占2.1%,其中有23.5%的同学认为自己当前没有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同学们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比较高,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又容易对人际交往采取消极的态度。同学关系既是曾给人带来很大负面影响的关系,又是人认为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另外,和朋友、老师、父母的关系也是人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
2.3 同学关系方面,你觉得最难处理的是什么关系?
认为在同学关系方面,最难处理的关系依次是:同班同学37.1%、同寝室同学21.5%、同乡同学3.1%,其中33.5%的同学认为在同学方面没有最难处理的关系,4.8%的同学认为同学关系方面最难处理的关系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同学们认为最难处理的同学关系是同班同学和同寝同学的关系。同班和同寝是学生最常见的人际交往关系,持续时间最长、最牢靠。但由于交往频率过高,空间距离过小,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班级同学间的情感建立,多开展班级和寝室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沟通,促进健康友谊的发展。
2.4 在性别上,你觉得最难处理的同学关系是什么关系? 认为在性别上最难处理的同学关系依次是:两方面都有36.5%、同性同学31.8%、异性同学15.6%,其中16.1%的同学认为在性别上没有最难处理的同学关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人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上,选择同性的同学要远多于选择异性的同学。同性同学间的交往和接触比较多,而且容易产生矛盾和摩擦。这里提示我们应该多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指导。
3、遇到困难时的求助对象
3.1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找谁给予你帮助?
认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会找的人依次是:朋友54%、父母31.2%、同学9.8%、老师4.5%、兄弟姐妹0.5%。调查结果显示,当人遇到困难时,找朋友给予帮助的人最多,占到总体的54%。这里同样可以看到朋友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3.2如果你找的是同学,倾向于找哪类性别的同学?
认为自己找的同学倾向的同学依次是:同性同学72%,异性同学28%。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人会找同性的同学,他们认为与同性之间更方便交流述说,而对异性同学感觉不好意思开口。在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倾向于找的同学是同性多于异性的现象与同性朋友间有更多的同感有关。
3.3 如果你找的是朋友,倾向于找哪类朋友?
认为自己找的同学倾向的同学依次是:好朋友63.8%、一般朋友16.2%、老乡13%、网友1.6%、其中5.4%的同学找的同学倾向类型不在问卷所设计的内容范围。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倾向于找好朋友,其次是一般朋友和老乡。朋友在人心目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友谊是人非常珍惜的财富。另外,虽然现在网络普及,网络交友的方式也比较普遍,但是当人出现困难的时候,找网友的同学占的比例仅为1.6%。
三、总结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和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阶段,在校园里与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每位大学生正确认识人际关系问题,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遵守人际交往原则,懂得人际交往艺术,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当然,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在心理层面上的一个体现,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所以,大学生要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另外,在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中,朋友的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同学。可见人对友谊的渴求和重视,有质量的友谊是增强人心理健康的良药。同学关系是人面临的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之一,我们应该
注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技能和方法,促进自身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发展,以此提升我们的自信和心理健康。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人际关系的调查报告 导语:
大学生涯的开始,让我们离开父母的照顾。在学校生活、学习成为我们的重心。在学校里,我们和同学朝夕相处,在密切的交往中,成员间各自的思想特点,个性爱好,品行修养得到充分暴露,也使别人获得深入的了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同时纵观近期大学生跳楼以及杀人事件比比皆是,他们为何如此的轻易舍弃自己的青春与生命?是哪一重要因素导致了这一由心理健康带来的问题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
正文: (一)前言
1.起因:人际关系在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成了突出问题。 2.时间:2013年6月5日至6月15日
3.对象:镇江高专丹阳师范学院大专部部分学生以及师范类四年级部分学生
4.手段:问卷调查
5.调查情况:通过随机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4份,占总人数92%。男生有人,占总人数。女生有人,占总人数。若按年级分,大一有人,占总人数。大二有人,占总人数。大三有人,占总人数。按家庭分,来自城市的有人,占总人数。来自农村的有人,占总人数。同时由于本次调查中样本选择不是十分科学,因而产生的结果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
6.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与同学冲突的处理方式有关,其中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从一定程度影响,针对女生来说妒忌心是关乎人际关系融洽与否的一重要因素。
(二)正文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根据调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交友时是否紧张、解决冲突的方式、是否参加公益活动、嫉妒心的强烈程度、是否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沟通能力、自身幸福度、负面情绪处理方法。
(2)根据调查,女生在遇到负面情绪时,19.5%的人选择睡一觉,25.86%选择大吃一顿,10%的人选择和朋友聊天,这些人在解决与身边同学的冲突时大都未选择吵一架,而且跟室友的关系也没较深的矛盾,心理健康程度较高。选择闷在心里和打游戏的女生情况则与之相反。男生在遇到负面情绪时,选择闷在心里的人心理健康程度也较低
(3)根据调查,在人际交往中拥有适宜异性朋友的人(76.09%),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都较为重视性格,忽视财富(70.88%),而且这些同学热衷于公益活动(66.35%),也能较好的控制嫉妒心(75.67%)。与陌生人也不紧张且自然(85.26%),同时针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大都是一般关心(90.38%),与室友的关系也都融洽或友好(92.33%)。
(4)根据调查,大一新生(21.74%)大多缺乏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心理问题大多由对大学生活不适、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问题引起,在与陌生人交往中也易紧张,遇挫折会依赖朋友,经常会为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困扰,和室友关系也多多少少有些小矛盾,遇到问题会以求助家长、老师为主。大二学生(76.09%),大多了解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心理问题大多由情感问题和就业压力引起,在与陌生人交往中较为自然,遇挫折能独立处理,为人际交往
中的问题困扰次数较少,和室友关系融洽,遇到问题会以求助朋友为主。
(5)根据调查,丹阳师范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人物典型特征较为理解(从第3和第7题中可知),同时丹阳师范的学生人际关系都比较好(从7、10、11题可知),最为重要的是丹阳师范学生由于人际关系良好,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且这种健康水平在男女性别上不存在太大差异。
2.原因分析
(1)丹阳师范的校园风气较好,学生们学习刻苦,不随波逐流,不过分看重金钱觉得友谊深度这一潜规则。
(2)每个班级都有固定的班级,同学们有很多熟识的朋友,可以供之嬉戏与交流。
(3)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大都心理学知识,能够适当的调适自己,而且学校拥有心理咨询师和多名心理教师。
3.基本结论
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注意交友无性别之分,无出身、财富、样貌等歧视: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优于缺和价值观,时常看看别人眼中的自己,适当控制自己的嫉妒心: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做到这几点我们的人际关系必然改善,心理健康程度也定会有所提高。
(三)结尾
面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如何恰当地处理学习生活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那一个个大学里发生的惨案,还不够令我们觉悟吗?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况迫在眉睫,即改善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箭在弦上,何时待发”的问题,让我们行动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