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2018届湖北省七市(州)高三4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21-07-11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湖北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历史测试 B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 本试卷共1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情况,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为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中国

新闻媒体组成“丝绸之路复兴之旅”考察团从西安出发沿如下路

1

线抵达罗马。

图11中丝绸之路沿线各国联合申遗的最大现实价值是

A.促进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B.加强丝路沿线各国友好交流

C.保护多样独特的古代亚欧文化 D.张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25.“(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

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 D.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

26.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

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2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27.实业家张謇在任农商总长时发布公告称:“自今为始,凡隶属本

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画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謇

A.倡导弱官强民 B.主张走自由资本主义之路 C.反对官营垄断 D.借此消弱中央集权的基础

28.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把晚清的历史变化

理解为“庞大中央帝国在西方文明不断强大的冲击下被迫做出的笨拙的、充满惰性的回应,从而使中国在十九世纪的经历成了一出完全的悲剧,成了一次确是巨大的、史无前例的崩溃和衰落的过程”。费正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其价值取向是

A. 内外因辩证观点 B.西方中心观点 C. 文化全球化观点 D.文化多元化观点

29.“在西方主导的旧有世界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非洲,却在中国外交

领域一直占据着一个核心的位置。许多时候,中非关系都是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一个支点,对当代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实有不可替代之作用。”下列选项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建国后冲破外交孤立 B.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70年代打破外交僵局 D.26届联大否决“双重代表权案”

3

30.罗斯福让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提议遭到丘吉尔的

反对。丘吉尔认为中国军队太弱没有这一资格,罗斯福明确告诉丘吉尔这是为了战后政治秩序的重建,丘吉尔仍然坚持己见。于是罗斯福提出一个折中方案:让中国军队参加诺曼底登陆战,若显示其战斗力“符合一个常任理事国标准”,丘吉尔便不得反对。丘吉尔同意了。于是国民党52军在美国援助下进行训练后,参加了整场诺曼底登陆战役,取得了辉煌战绩。材料表明中国“入常”的主要原因是

A.罗斯福极力支持 B.美英战后抗苏的需要 C.中国战场的存在 D.中国军队战斗力强大

31.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

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强调了古希腊 A.民族意识的形成 B.坚决反抗外来侵略 C.政治文明多元性 D.民主政治的内涵

32. 罗伯斯庇尔在一次关于死刑是极不公正的演讲中说:“社会和政

府过度使用暴力只能助长个人使用暴力的风气,从而可能会更加

4

促使人们去犯罪。因此刑罚中任何过分的严厉都是社会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罗伯斯庇尔强调的是

A.反对政府使用暴力 B.人道主义对待罪犯 C.民主法制管理国家 D.刑罚不能过分严厉 33.英国政治学家海伍德认为“‘革命’是一个破坏与取代旧秩序的戏剧性与深远性的变化过程。”政治革命“是包含超出法律范围的大众行为的群众起义,它们通常(并不必然地)带有暴力的色彩。社会革命是“所有制和经济制度的变革。”按照海伍德的观点准确描述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苏俄的革命应该是 A.社会革命源于政治革命的完成 B.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完成

C.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不同步 D.“十月革命”比“二月革命”彻底 34.基辛格称德国外交家斯特莱斯曼是“左右20年代外交大势的政

治家”。斯特莱斯曼利用英国的“扶德、抑法、反苏”政策,推动了德国的复兴。德国逐渐摆脱战败国的地位,1929年德国的生产超过了英法。从中说明德国重新崛起的主因是 A.大国间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 B.有效利用了世界的最主要矛盾 C.斯特莱斯曼杰出的外交才干 D.“亲英、抑法、反苏”战略正确

35.“二战”后,股份公司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主要形式,

美国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这一现象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日本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持股的现象,称为“法人资本主义”。这些变化

5

A.事实上改变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B.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扩大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力 D.形成了国家、民众、企业互制关系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之际及进入宋代之后,国家权力对某些新兴经济领域控制相对薄弱,……社会商业信用的新体系逐渐形成与逐步完善化。金融货币业方面,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北宋时纸币交子的产生,正是社会商业信用建立的集中体现,在工商业等流动性大,难以控制的领域开始出现经济效率方面的突破。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宋代的异地交易,与其之前的时代相比,无论是城巿化模式的框架、基本的商业组织、批发巿场组织的架构,还是日常消费物资的流通方式,其差异远不只是具备截然不同的规模与性质而已。这一商业革命的质的飞跃是有充分证据可得到清楚证明的。”

6

——谢元鲁《唐宋制度变迁:平等与效率的历史转换》

材料二:所应统制的是人民的什么经济行为呢?据我的愚见,政府(指国民政府)至少应该从事以下的工作:一、统制国内的农产品,使全国的衣食二项,可以自给自足,不必依靠外洋。二、统制国外贸易,减少不利的输入,增加有利的输出。三、统制货币及金融,使国内物价安定,民生康乐。四、统制人口,不使过庶,并限制劣种之传殖。五、统制大规模工业,创造国家资本。六、统制国民消费,使之合理化。

──李权时《统制经济的前瞻与后顾》1934年8月15日

材料三:弗里德曼(197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现代货币主义代表)的经济自由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翻版,……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更为理想的发展。因此在货币学派看来,实际相机抉择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是无效的。

──丁冰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商业革命”的特点。(10分)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国民政府统制经济与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不同点,并分析各自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据此谈谈你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15分)

7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边疆呈现出动态性和多元性,以欧洲最为典型。

比较图16和图17,提取有关欧洲疆域变化的信息(至少2项),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5.(15分)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代考核官吏的内容因职务而异, 据《宋史·职官三》记载, 以“七事”考核监司。七事为“一曰举官当否, 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 三曰户口增损, 四曰兴利除害, 五曰事失案察, 六曰较正刑狱, 七曰盗贼多寡”。以“四善”、“三最”考核守令。四善为“ 德

8

义有闻、清谨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三最为“狱讼无冤、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 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宋代对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是治吏的重要工具之一,事关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不仅涉及到对其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和财经法纪的审计考核,而且还要做出评价,确定等级,作为对官吏赏罚任免升降的重要依据。

——《宋代对官

吏经济政绩的考核》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官吏考核的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官吏考核的积极意义。(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为委员者,将出其所学,以济民之困而养民之和。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决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权实操诸庶民。是君民相维,上下一德,皆此例为之。

矧[shěn况且]其[西方]无处不设日报馆,无人不观日报,中外之事,老少咸知。我学校尚未振兴,日报仅有数处,公举议员之法殆未可施诸今日也。

盖议院为集众是,以求一当之地,非聚群嚣以成一哄之场。必民皆智慧,而后所举之员乃贤。……

9

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使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二:夫立宪政治者,质言之则舆论政治而已。先帝知其然也,故大诰曰:“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盖地方自治诸机关以及谘议局、资政院,乃至将来完全独立之国会,凡其所讨论设施,无一非舆论之返照。此事理之至易睹者,无待赘论。即政府大臣以至一切官吏,现已奉职于今日预备立宪政体之下,则无论若何强干,若何腐败,终不能显违祖训,而故与舆论相抗,此又事势所必至者也。……立宪时代之舆论,常立于主动之地位,一有不当而影响直波及于国家耳。

——梁启超《<国风报>叙例》(1)郑观应理想中的政治体制是什么?他认为该政体在中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制约?(9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观应、梁启超在思想认识上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共同本质。(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

10

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毛泽东《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和影响。(9分)

(2)依据材料二,比较斯大林格勒战役与凡尔登战役的异同。 (6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

11

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1898年

材料二: 彼西洋者……自其自由平等以观之,……人人得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隔,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则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之洞和严复政治主张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和严复政治主张不同的原因。(6分)

12

2018年湖北七市(州)高三年级联合考试

文科综合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A卷: 24 C B卷: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A A B D D C B C A B

二、非选择题

40.(25分)(1)国家对新兴经济的控制较弱;信用(或金融)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异地交易呈现质变;商业城市增多;商业模式发生变化。(10分)

⑵民国统制经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3分),弗里德曼强调自由的市场经济(3分)。

民国统制经济产生的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2分),国内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2分);

弗里德曼思想产生的背景: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现象。(2分)

13

认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1分),必须依据国内外背景适时调整(1分),遵循经济规律(1分),既要保障经济自由又要强调政府的调节作用(1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得3分,总分不超出3分)

41.(12分)信息一:欧洲国家传统边界弱化(或由硬边疆演变为软边疆)。(2分)

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2分)在坚持国家主权平等的基础上,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利益。(2分)

信息二:苏、东剧变和解体。(2分)

说明:,欧洲国家数目发生变化;(2分)社会主义阵营的“边疆”不复存在;资本主义的“边疆”扩大。(2分)

信息三: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欧盟东扩。(2分)

说明:欧洲区域集团化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2分)俄罗斯的利益空间被挤压,俄罗斯与欧盟的矛盾进一步加深。(2分) (准确答出任意2点“信息”及其说明得12分,总分不超过12分)

45.(15分)⑴考核内容因职务而不同;注重经济政绩和道德修养;考核标准相对客观而具体、易于衡量;将考核结果作为官吏升降任免的标准。(9分。任答3点得9分)

⑵有利于澄清吏治,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行政效率。(6分)

14

46.(15分)(1)郑观应理想中的政治体制是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分)他认为该体制在中国受到了学校教育落后、日报(舆论)不盛、国民素质不高的限制。(6分)

(2)郑观应和梁启超都希望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认为君主立宪制的实行需要大众舆论的引导和推动。(3分)两人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本质上要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3分)

47.(15分)(1)原因: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障中国与国际通道畅通的需要。(5分)

影响:支援了太平洋战场反法西斯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意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2)同: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2分)异:性质不同,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非正义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反法西斯正义战役;(2分)地位不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2分)

48.(15分)(1)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反对全盘西化。“中体西用”反映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有维护中华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进步性。同时有抵制维新变法的意图。(5分)

严复推崇西方的自由和民主,主张“体”“用”都学习西方。严复的观点更有利于当时的国人学习西方,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4分)

15

(2)原因:政治地位不同。(2分)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程度和角度不同;个人经历不同。(4分。任意2点可得4分,总分不超出4分)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