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48分)(1-13题单选题,14-16题多选,漏选扣1分,错选得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重9.8牛,可以写成1千克=9.8牛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4.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5.关于惯性.运动和力,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扔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D.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如图所示,a、b两个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勾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拉环,F1=F2=5N.若两个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受平衡力,b对a的拉力是5N,a的示数为5N C.b受平衡力,a对b的拉力是5N,b的示数为10N D.a和b受到平衡力,且示数均为零
8.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0.01m2的薄壁空杯,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为9N;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N/kg)(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11.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12.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13.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
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14.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运动状态改变,因为人受到力的不是平衡力 B.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因为人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15.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 )
A.以活塞S为研究对象,水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B.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和压力都不变 C.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先下降后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减小后不变
D.活塞缓慢地下移测力计的读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16.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二、实验探究填空题.(31分)
17.如图1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3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1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
19.(6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
(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如图丁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杆子方向 B.垂直于杆子方向 C.竖直向上 D.沿杆子的某一方向. 20.(6分)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 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红按图1所示的方法操作,记录了几次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表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
块海绵、一张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 (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用恒定不变的力按压住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 .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三、计算题.(21分)
23.如图所示,塑料挂衣钩贴在平整的壁上.如果它的表面积是10cm2,大气压强为105Pa.求:空气对挂衣钩表面的压力.
24.(10分)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0.5kg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g取10N/kg.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的重力;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25.(8分)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重力为0.5N.(g取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外力F的大小
(3)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人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文昌中学八年级
(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48分)(1-13题单选题,14-16题多选,漏选扣1分,错选得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考点】6E:力的概念;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1)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A、由力的概念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A正确; B、因为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故B正确; C、例如在空中飞行的物体尽管没有和地球接触,仍受重力作用,故C错误; D、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为“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做一个
很好的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考点】72: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
【分析】只有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由二力平衡以及相互作用规律,可准确得到物体重力的大小.
【解答】解: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才是准确的.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的理解以及本题考查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要明白力的相互性及二力平衡关系.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重9.8牛,可以写成1千克=9.8牛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考点】7C: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7A:重力的方向. 【分析】重力的定义是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其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球附近的物体,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的重力约是9.8牛顿,但不能说1千克就等于9.8牛顿.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与重力无关,重力一种力,与质量成正比,注意“原因”和“结果”说反了,故A不正确;
B、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一种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
C、千克和牛顿是两个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不能直接用等号,故C不正确; D、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于物体表面,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重力定义的理解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4.一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推力小于汽车所受阻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B.因为推力小于汽车的重力,所以汽车未被推动 C.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D.虽然汽车未被推动,但推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分析】本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于平衡状态以及平衡条件的掌握程度,首先要判断汽车处于什么状态,然后再判断在这种状态下力的关系.
【解答】解:A、由于汽车未推动,那么静止就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推力等于阻力,不符合题意;
B、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根本无法去比较衡量,不符合题意;
C、汽车未推动,处于平衡状态,具备二力平衡条件,推力等于所受阻力,符合题意;
D、推力与重力不在同一直线,无法比较衡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目是考查学生二力平衡的掌握,这里拿重力来混淆学生的视线,其实质还是看学生对于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情况,错误选项非常容易排除.
5.关于惯性.运动和力,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扔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惯性的作用 D.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6L:惯性.
【分析】(1)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只能说“具有”,不能说“受惯性或惯性作用”; (4)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A、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
B、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故B错误;
C、扔出手的铅球,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铅球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I: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加力的同时,甲也受到一个大小相同的,方向相反的一个力.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变化和方向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变化.
A、【解答】解:甲用60N的力推乙,同时乙给甲一个60N的推力,方向相反.不
符合题意.
B、甲乙都受到一个60N的力,都会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都会由静止变为运动.不符合题意.
C、甲和乙接触的瞬间甲和乙都受到60N的推力,当甲和乙分开时,甲和乙不再有力的作用,甲乙都向后退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D、由于乙受到甲力的作用,改变原来的静止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而后退.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1)掌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相互作用力的条件. (2)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7.如图所示,a、b两个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相互勾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a、b的拉环,F1=F2=5N.若两个弹簧测力计静止,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受平衡力,b对a的拉力是5N,a的示数为5N C.b受平衡力,a对b的拉力是5N,b的示数为10N D.a和b受到平衡力,且示数均为零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75: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的应用. 【分析】弹簧测力计是在平衡状态下使用的,即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工作的,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不同是:平衡力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解答】解:
A、a对b的拉力和b对a的拉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测力计上,是一对相互作用
力,故A错误;
B、测力计a在拉力F1和b对a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b对a的拉力与拉力F1是一对平衡力,则b对a的拉力为5N,a的示数为5N,故B正确;
C、测力计b在拉力F2和a对b的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a对b的拉力与拉力F2是一对平衡力,则a对b的拉力为5N,b的示数为5N,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两个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都受力平衡,示数均为5N,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分析,要学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与相互作用力的不同之处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会利用相互作用力判断力的大小关系.
8.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 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有可能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2)本题中分别对三个图中的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甲图中,物体A和B都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乙图中,物体A和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B受到拉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作用,因此也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物体A水平方向不受力;
丙图中,尽管速度增大,物体A和B仍然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分析过程与乙图相同,物体A在水平方向仍然不受力. 故选A.
【点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力就是平衡力,受力情况和速度的大小没有关系,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要以为速度增大了,受到的力就大了.
9.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底面积均为0.01m2的薄壁空杯,当在其中一个空杯中装入0.9kg的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为9N;则这个杯子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g取10N/kg)(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分析】水对杯底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饮水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解答】解:由题知,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力为F=9N, 水的重力G水=mg=0.9kg×10N/kg=9N,则F=G水;
由图可知,甲杯粗细均匀,水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乙杯上粗下细,水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丙、丁两杯子上细下粗,水对杯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关键是知道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
10.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知道两管液面相平、试管相同,可知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又知道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由图知,V甲<V乙, ∵m甲=m乙,
∴根据公式ρ=可得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ρ甲>ρ乙,
又∵p=ρgh,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p甲>p乙.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深度h相同是本题的突破点.
11.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考点】8B:连通器原理;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图中,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故A正确、B错;
阀门B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C、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实际应用,知道连通器的特点(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是关键.
12.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 B.p变小,p′变小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 【考点】83:压强大小比较.
【分析】瓶子粗细不均匀,上面细下面粗,倒过来后液体深度会发生变化,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也发生变化,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和压强公式p=具体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由于瓶内水不满,而瓶子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时水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
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但倒过来后受力面积变小,所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即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变大,p′变大.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公式p=ρgh和p=的能力,这就要求无论题目如何变化,一定要分析隐含的物理信息,这样才能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如图是一种“吸盘式”挂衣钩.将它紧压在平整、光洁的竖直玻璃上,可挂衣帽等物品.它主要部件是一个“橡皮碗”,下面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皮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少,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皮碗与玻璃之间的摩擦阻止衣物向下的移动
D.不能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 【考点】8E:大气压强的存在.
【分析】衣钩能牢牢地贴在玻璃上,是靠皮碗内外的气压差,即大气压强大于皮碗内气压,把皮碗“压”在了玻璃上.
【解答】解:ABC、挂衣钩要固定在玻璃上,需要先用力挤压塑料皮碗,把皮碗内的空气挤出,这样皮碗就被外界的大气压紧压在了玻璃或墙壁上;并且碗内挤出的空气越多,吸盘贴在玻璃上就越紧;这时吸盘与玻璃之间产生了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可以克服衣服的重力,使其不会掉下去;故AC正确,B错误; D、如果将挂衣钩紧贴在粗糙的水泥墙壁上,粗糙面与吸盘之间有缝隙、会漏气,使内外气压相等,在挂衣钩的自重作用下,将滑下来.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挂衣钩、吸盘,都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学习大气压时,注意发现身边的例子.
14.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运动状态改变,因为人受到力的不是平衡力 B.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因为人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考点】6U: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人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把人和电梯看做一个整体,整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把人和电梯分割,它们保持相对静止,然后根据运动状态和受力的关系进行分析.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解答】解:
A、人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即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人受到力的是平衡力,故A错误;
B、由题可知,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因为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故B正确;
C、人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人给电梯一个压力,电梯发生形变,电梯对人有一个向上的弹力(即支持力),且人相对于电梯来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则人不受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
D、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并没有受到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弹力指物体受到的推、拉、提、压、按的力,选项中的弹力指的是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此题学生往往误认为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是由于把握不住摩
擦力产生的条件造成的.
15.如图所示,一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的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是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移动的活塞S,用细绳通过测力计F将活塞提着,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提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 )
A.以活塞S为研究对象,水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B.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和压力都不变 C.活塞下降的过程中,水的深度先下降后不变,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减小后不变
D.活塞缓慢地下移测力计的读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
【考点】8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81: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分析】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液gh,以及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再根据p=算压力. 【解答】解:
A、当圆筒较细部分和较粗部分都有水时,因容器顶部对水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活塞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当水全部落在粗筒中时(此时水柱为圆柱形),则水对活塞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故A错误;
BC、活塞下降的过程中,因圆筒的下部较粗,所以水的深度先下降(减小);当水全部落在粗筒中后,水的深度不变;由p=ρ液gh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强先变小后不变,因为活塞面积S不变,根据F=pS可知,压力先变小后不变,故B错误,C正确;
D、细绳对活塞的拉力等于活塞的重力和水对活塞的压力(即F拉=G
活塞
+F压),
活塞的重不变,由上面分析可知,水对活塞的压力先变小后不变,所以,活塞缓慢地下移测力计的读数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压力压强间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
16.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考点】8F: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分析】①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
②玻璃管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以及水银槽内水银的多少不会影响大气压的测量值.
【解答】解: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错误; B、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故B正确;
C、玻璃管内水银柱不会落下是靠大气压支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此题考查了托里拆利实验时的细节问题,哪些方面不影响实验数据,哪些影响实验数据,要结合实验方法﹣﹣平衡法进行分析,方可正确选择.
二、实验探究填空题.(31分)
17.(1)如图1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3一辆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考点】6H:力的示意图.
【分析】力的示意图是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解答】解:(1)分析可知,小球共受到重力、拉力和空气阻力三个力的作用,作用点都在小球重心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右,阻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过小球重心,分别沿各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用字母G、F和f表示,如图所示:
(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由于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物体还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这样物体才能处于静止状态;
过物体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过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过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如图所示:
(3)水平面光滑,说明小车不受摩擦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符号为G;支持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符号为F,注意两个力长度相同,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的能力,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
点和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花;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花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 匀速直线运动 .
【考点】6N: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 (2)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改变摩擦力阻力的大小;
(3)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小车受到了摩擦阻力,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4)由第(3)问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推理出阻力为零时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
(1)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2)在做“斜面小车实验”时,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由毛巾表面到棉布再到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小车受到的阻力也减小;
(3)表面越光滑,阻力就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即小车不受力,小车的运动状态将不会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1)相等;(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3)慢;(4)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解决本实验中相关的实验现象.
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时,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不考虑 (填“考虑”、“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
(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 在同一直线上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物理老师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 A.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5)如图丁所示,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沿杆子方向 B.垂直于杆子方向 C.竖直向上 D.沿杆子的某一方向. 【考点】6P:二力平衡的概念.
【分析】(1)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
(3)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则首先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旋转小卡片可以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或运动都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5)由题意可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通过对小球的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求得杆子对铁球的作用力.
【解答】解:(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由于小卡片的质量很小,重力远小于卡片受到的拉力,所以其重力可以不考虑;
(3)如图乙的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一个角度后,两条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故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即会发生旋转,直到最终两条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为止.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4)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水平桌面上就会产生摩擦力,就会影响实验效果(当木块两端的拉力相差很小时,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保持平衡),故选A;
(5)因小球静止,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因小球只受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则可知重力和杆子的作用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则可知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一定是竖直向上的. 故选C.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运动;(2)不考虑;(3)不能;在同一直线上;(4)A;(5)C.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实验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首先要搞清二力平衡的条件,明确实验目的,才能够确定好的方案.
20.在“测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她应将木板置于水平桌面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红按图1所示的方法操作,记录了几次木块的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下表所示(2017•无棣县模拟)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凹陷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受力面积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 压力大小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考点】87: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分析】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2)增大;受力面积;(3)增大;压力大小. 【点评】此题是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2.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小明同学在安装好液体压强计后,用恒定不变的力按压住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 检查气密性 .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 B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密度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 有关.
【考点】8C: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1)U型管两侧液面差能产生压强,所以能判断装置的气密性; (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比较乙、丙实验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比较丙、丁实验是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液体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
【解答】解:(1)图甲所示,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U型管内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该同学的操作是为了检查气密性.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B;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在液体的深度相同时,图丙中用的是盐水,其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因此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比较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比较丙、丁实验可知,在液体的密度相同时,图丙中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较深,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比较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系.
故答案为:(1)检查气密性;(2)B;(3)密度;深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液体压强计的了解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注意物理实验中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液体压强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掌握.
三、计算题.(21分)
23.如图所示,塑料挂衣钩贴在平整的壁上.如果它的表面积是10cm2,大气压强为105Pa.求:空气对挂衣钩表面的压力.
【考点】8J: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分析】根据大气压值和受力面积,然后利用F=pS计算压力. 【解答】解:大气压作用在挂衣钩表面的压力: F=pS=105Pa×10×10﹣4m2=100N. 答:空气对挂衣钩表面的压力100N.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大气压计算压力,要注意面积的单位换算.
24.(10分)(2017春•孝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质量为0.5kg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g取
10N/kg.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3)容器的重力;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已知A点距离底部的距离,可求A点离液面的高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距容器底部10cm处A点水的压强;
(2)已知水的深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后利用公式F=PS可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已知容器的质量,利用G=mg求出容器的重力;
(4)容器对水平台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p=可求容器对水平台面的压强. 【解答】解:
(1)A点离液面的深度:h=40cm﹣10cm=30cm=0.3m;
距容器底部10cm处A点水的压强:p=ρgh=1000kg/m3×10N/kg×0.3m=3000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总=ρgh总=1000kg/m3×10N/kg×0.4m=4000Pa; 由p=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总S=4000Pa×100×10﹣4m2=40N; (3)容器的重力:G容=m容g=0.5kg×10N/kg=5N;
(4)容器对水平台面的压力:F总=G容+G水=5N+45N=50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桌=
=
=5000Pa.
答:(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为3000Pa; (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4000Pa、40N; (3)容器的重力为5N;
(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50N、5000P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
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F=G),后计算压强(p=).
25.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重力为0.5N.(g取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外力F的大小
(3)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人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6T: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86: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计算出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出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力.
(2)对塑料片进行受力分析,受到玻璃管的压力、外力F和水对它向上的压力,由于保持平衡,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3)玻璃管内倒入液体,液体对塑料片产生向下的压力,当这个向下的压力稍大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时,塑料片就会脱落,据此列出压力的等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水对塑料片的向上压强: p=ρ液gh=1×103kg/m3×10N/kg×0.25m=2500Pa, 所以水对塑料片的压力F水=pS=2500Pa×1×10﹣3m2=2.5N 答: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是2500Pa,压力是2.5N.
(2)塑料片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玻璃管的压力(等于玻璃管的重力G)、外力
F和水对它向上的压力F水, 塑料片平衡,即:G+F=F水 所以F=F水﹣G=2.5N﹣0.5N=2N 答:外力F的大小是2N.
(3)倒入液体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p0=ρgh0,
塑料片的截面积为S,则塑料片受倒入液体向下的压力为F0=p0S=ρ液gh0S; 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向上的压力F水=2.5N;
由于塑料片刚好下落,则塑料片受力为平衡力,即F0=F=2.5N 所以ρ液gh0S=2.5N 解得ρ液=1.25×103kg/m3
答:该液体的密度是1.25×103kg/m3.
【点评】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和压力的相关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计算过程数据较多,一定要认真仔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