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路基路面的回弹弯沉以评定其整体承载能力,可供路面结构设计使用。
1.2 沥青路面的弯沉检测以沥青面层平均温度20℃时为准,当路面平均温度在20℃±2℃以内可不修正,在其他温度测试时,对沥青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弯沉值应予温度修正。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T 0951的要求。测试车应采用后轴10t标准轴载BZZ-100的汽车。
⑵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长的弯沉仪长5.4m,前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式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记录装置进行测量。
⑶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 ⑷其它: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
标准轴载等级 后轴标准轴载P(kN) 一侧双轮荷载(kN) 轮胎充气压力(MPa) 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 轮隙宽度 BZZ-100 100±1 50±0.5 0.70±0.05 21.3±0.5 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沉仪测头的测试要求 3 准备工作
3.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胎压符合规定充气压力。
3.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及单侧轮荷载,均应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
3.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和一张方格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
3.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量测灵敏情况。
3.5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3.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4 方法与步骤 4.1 测试步骤
⑴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
⑵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 ⑶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 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应稳定回零。
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⑷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
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4.2 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
⑴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在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如果有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检测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弯沉仪的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用弯沉仪的支点旁。当汽车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沉读数,如检测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当在同一结构上测定时,可在不同位置测定5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⑵当采用长度为5.4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5 计录与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
5.1 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按式(T 0951-1)计算。
lt = (L1-L2)× 2 (T 0951-1)
式中:lt——在路面温度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 5.2 当需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路面测点回弹弯沉值按式(T 0951-2)计算。
lt = (L1-L2)×2+(L3-L4)×6 (T 0951-2)
式中: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测定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测定用弯沉仪的终读数(0.01mm); 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 L4——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的终读数(0.01mm)。
注:此式适用于测定弯沉仪支座处有变形,但百分表架处路面已无变形的情况。
5.3 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应进行温度修正。温度修正及回弹弯沉的计算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⑴测定时的沥青层平均温度按式(T 0951-3)计算:
t = (t25 + tm + te)/3 (T 0951-3)
式中:t——测定时沥青层平均温度(%);
t25——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路表下25mm处的温度(℃);
tm——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沥青层中间深度的温度(℃); te——根据t0由图T 0951-2决定的沥青层底面处的温度(℃)。 图T 0951-2中t0为测定时路表温度与测定前5d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之和(℃),日平均气温为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⑵根据沥青层平均温度t及沥青层厚度,分别由图T 0951-3及图T 0951-4求取不同基层的沥青路面弯沉值的温度修正系数K。
⑶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按式(T 0951-4)计算
l20 = lt × K (T 0951-4)
式中:K——温度修正系数;
l20——换算为20℃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0.01mm); lt——测定时沥青面层的平均温度为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70 60 不同深度的温度(℃) 50 25mm 50mm 100mm 40 30 20 200mm 150mm 300mm 10 0 -1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0 (路表温度+前5d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图 T 0951-2 沥青层平均温度的决定
注:线上的数字表示从路表向下的不同深度(mm)。
110 120 温 度 修 正 系 数 1.4 1.2 1.0
粒料基层或沥青稳定类基层 沥青层厚度 5cm 0.8 0.6 0.4 10cm 20cm 30cm 0 10 20 30 40 50 测定时沥青面层的平均温度(℃)
图 T 0951-3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曲线(适用于粒料基层或沥青稳定类基层)
6 误差要求 7注意事项
7.1当采用长度为5.4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7.2沥青面层厚度小于5cm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不进行温度修正。
8相关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⑴弯沉测定表、支点变形修正值、测试时的路面温度及温度修正值。
⑵每一个评定路段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标准差及代表弯沉。
1.4 1.2 1.0 0.8 0.6 0.4 温 度 修 正 系 数 粒料基层或沥青稳定类基 沥青层厚度 5cm 10cm 20cm 30cm 0 10 20 30 40 50 测定时沥青面层的平均温度(℃)
图 T 0951-4 路面弯沉温度修正系数曲线(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半刚性基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