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王兆峰
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02期
在小学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教育过程中道德与法治一直得不到重视,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积极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背景,本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希望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征 (一)知识具备抽象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认知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高,因此对于复杂而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主观上比较畏惧,害怕学习这门课程。为了解决此种情况,必须改革和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针对其知识抽象性的特点,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减轻学生主观上的畏惧心理。 (二)学习过程的系统性
道德与法制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性比较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造,从而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已经存在的知识体系中,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现实生活中遇到此类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知识储备,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学习方法的探索性
小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课堂上跟着教师一起学习,另一种是自主探索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学习,可以有效地掌握知识,将整体的学习内容划分为多个版块,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但是道德与法治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生自主学习无法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教师将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从而优化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流程,丰富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標不够清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目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指明灯”,是教师有效开展课程教学的根本保障。就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来说,设置清晰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可以通过观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目标不够明朗。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很难受到有效启发,并未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在小学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部分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旧是教师教、学生学,并未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当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很难形成积极主动的意识,很少自己去思考问题,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流程,最终失去学习积极性。 (三)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考核方式来看,仍然使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通过一次书面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这样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将学习放在一些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背诵上,对于其深层次的含义并不关注。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会加大学生的压力,并且没有体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三、完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措施 (一)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为了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制定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为标准,遵循道德与法治的考试要求,在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班级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相关情况,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结合新课程教学标准,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通过设定科学的教学流程,兼顾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做到温故知新,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师比较喜欢使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是课堂的全部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的课堂地位,从传统的“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化,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根据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来看,我建议可以使用创设情境法进行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某种教学环境,针对抽象的知识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习惯,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境。如在《我们去游玩》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景区”游玩的环境,让学生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比如“游客”“摊贩”“工作人员”等等,模仿如果你是景区的工作人员,当你看到随地扔垃圾或者破坏公共设施的情况应当怎么做?在游玩的过程中突然受伤怎么办?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快速进入角色当中,以参与者的身份真正体会到课程的实质,从而与课本的知识产生共鸣,养成爱护公共设施以及讲卫生、懂文明的好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设定小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实质的教学内容和班级的人数等进行合理划分。在小组之内,针对课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解答问题或者提出措施。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堂主人的思想和意识,从而以积极的姿态参与课堂。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免把基础相同的学生全部分在一个组当中,应当合理分化,将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不好的学生、开朗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实现优化组合。而且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选择难度适当和具有启发性的题目,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开展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课程是在学生直观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让学生深入地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随着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新的改革,因此,在开始实践教学的时候应当适应时代的发展特点,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事实证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和理解。当前注重实践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改革的重要趋势,对于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确立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将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开展实践教学,化抽象为生动,减轻学生对于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恐惧心理,逐渐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是一项长远的工程,学校和教师都应当脚踏实地,遵循当下学生的实际需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 (责任编辑 周子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