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河中学朱绍伟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类型、基本思路和方法。 2、提高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规范诗歌鉴赏答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唐诗宋词更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巍的丰碑,名篇佳句是不胜枚举,如当你面对前程想表达你的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时,你会马上想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你面对中考紧张的复习想表达你的愁思时也马上会想到李清照《武陵春》中的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当你经过认真而艰苦的中考复习与训练,你想表达对六月中考必胜的信心时,你会想到李白的《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你乐观地去面对它。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诵读时既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诗人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得到启发。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这个民族和民族的文化。但由于古典诗词有它自己的特征,我们的理解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目标来学习古典诗词的鉴赏。(板书:诗词鉴赏)(2分钟)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类型、基本思路和方法。 2、提高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规范诗歌鉴赏答题的习惯。
(全体学生齐读一遍,明确本课学习任务)(1分钟) 三、走入本课的学习: (一)乐于记忆:
1、开场白:俗话说:我们可以不够富有,但精神不能贫穷;我们可以不够渊博,但思想不能浅薄。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读诗词。经常阅读古诗词不但可以让我们认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而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使同学们在今年6月的中考中轻松拿到那本该属于你的4分。下面请同学们默写出诗词宝库中你印象深刻的诗词句(3分钟时间),比一比谁写的多。
2、同位之间互读所写的诗词。(2分钟) (二)美于品析:
1、学生点评:分享你最喜欢的一句,点评其精妙之处,展示给大家听听。(7分钟)
2、教师点拨、引导: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说得很全面,很到位,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鉴赏诗词从哪些方面去下手,首先看:教师结合学生的点评去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讲:(1)命题的类型;(2)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0分钟)
示例:A情感类型
学生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句描绘出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学生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它表达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教师点拨,引导如下;
这两道题考查的都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关于诗人抒发的情感类型,我们可以参阅《世纪金榜》64页,下面我们重点看一下把握诗人情感的几种方法:诸如学生甲是第一种类型:它抓住了日、月、星、汉(银河)几种意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明确什么是意象:即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第二种类型:学生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以说是全文的主旨句,是诗眼,在这里我们抓住了诗眼,它可以说是把握诗人情感的第二种方法。
(何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
第三种类型:看提示,定基调。
(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诸如:《春夜喜雨》从题目“喜”字,已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
再诸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它的小序部分: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就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原因及感情。 第四种类型:知作者,明主题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小结;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坐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 B语言类型:关键词语的妙用
学生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用的比较好,一个“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只10个字就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雄奇瑰丽的 学生乙: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而“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钟”和“割”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把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由此可见,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教师点拨:1考查的范围,关键词语的妙用.
2答题的思路;字词(动词或形容词)+修辞手法或特殊用法+描述的
景象或意境+表达的情感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C名句的赏析型
举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它不但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的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而且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教师点拨:1考查的范围,名句的赏析.
2答题的思路;景物+描绘的形象+景物的特点+抒发的感情或蕴含的
哲理、启示。
D通过意象,感悟意境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抓住了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10种景物,通过对比,衬托出诗人孤独、忧伤的思乡之情。
教师点拨;1、什么是意象和意境?
这组术语是最难的二个,我们首先从这两个术语开刀!意象:意象就是融注情意、体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意境:就是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融会,构成主客观统一的形象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给“意境定义:由意象构成的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在这里,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2、分析这首小令中有多个意象组合,各有什么特征? 意象组合一:枯藤、老树、昏鸦 衰败、凄凉 意象组合二:小桥、流水、人家 温馨、美好 意象组合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萧瑟、孤寂 对比 衬托孤独、忧伤的思乡之情 3、答题的思路
解读意象感情+找准关键词语描写点+联想或想象+各种修辞手法+抒发的感情。
E表达技巧型
学生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明形势恶劣,又说明作者境况危苦, 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
学生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教师点拨:1考查的范围,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 (1)理“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用典、对比、赋比兴、渲染衬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诸觉结合、虚实结合等。例如,《关睢》、《蒹葭》两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起首两句,都是用的起兴手法。例如,动静结合: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懂“修辞”:
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形象,常常运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用典。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用了三个典故:孙权射虎,汉冯唐持节云中重新起用魏尚,夸张,例如,李白写行舟快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3)悟“抒情”
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主人公的强烈情感在毫无掩饰的情景下直接表露出来。间接抒情,指诗人借助事、物、景、境较含蓄地表达情感。这样,使诗情显得更浓郁,更有感染力。间接抒情,最常见的是借景抒情。
2 答题的思路:
用什么手法+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三)善于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诗词鉴赏的几种类型,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答题的规范,希望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但是如果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不去实践,那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已,因此我们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去掌握,下面我们来做一下《世纪金榜》白皮书25、26页专题综合检测(二十五)部分习题。 (四)牛刀小试:(10分钟)
学生做一下《世纪金榜》白皮书25、26页专题综合检测(二十五)部分习题如下:1、2、10、11、20题。
提示:1题考查的是关键词语的妙用。 2题考查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
10题考查的是表达的技巧中的修辞方法。 11题考查的是通过意象,感悟意境。 20题考查的是名句的赏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