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史学导论

2021-05-17 来源:一二三四网


史学导论

第一章 历史学的起源与目标

第一节 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历史是什么?

人类的存在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宇宙的存在也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现实的人类,是由历史的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的积淀构成的。

一、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交往关系的生产的历史连续性

1.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首先根源于人类能够借助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延长和扩展自己的各种器官,将人类的现实存在确定在物质生产持续进行和不断扩大这一基础上。工具生产被视为人类形成的主要标志。

2.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除去物质生产以保障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外,还从事精神生产以满足人自身真、善、美、健等精神的文化追求。精神生产与文化包含知识、思维、道德、审美、抒情等众多层面。无论哪一个层面,都同样是历史的连续、历史的积累、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变革过程。

3.人类作为历史的存在,还根源于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关系的生产也是世世代代不断积极、不断变革、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这种历史连续性,和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一样,充分证明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 二、历史是人类充满矛盾的活动与成长过程

1.每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东西继承下来的全部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关系的总和,以及全部的精神文化遗产,从各个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制约着人们。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在与先前历史所提供的所有条件互动关系中,才可发挥作用。事实上,人的思想、情感、动机、追求等精神活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无一不是历史连续性的产物,无时无处不存在于历史的连续性与继承性之中。

2.偶然性与必然性杂糅,无非是包罗万象的外在世界中为人们所不太了解的那些联系。从表面看,历史事件似乎总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这种偶然性始终为内部隐蔽的规律所支配。这里所说的规律,即事物之间历史形成的广度不同、深度不同的各种联系,尤其是那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本质性联系。

3普遍联系性,.任何个人、任何时间,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特点是因纷繁复杂的历史联系而形成的特殊组合。只要抓住最基本的历史联系,便可大致了解这些个别性、独特性形成之主要原因。

只要把握住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从人类的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特别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精神生产方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去观察人类社会的活动、人类的发展,便能透过多样性与变异性,了解历史连续性或继承性的客观存在。

总之,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历史就是人类存在的连续性。因之,历史就是人类活动过程,人类的成长过程。换句话说,历史就是人类进步,文明成长,人类活动延续、变迁与发展的客观过程。

第二节 历史学: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

(2008年——结合本专业实际论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之关系)

人类所生活的外部世界是历史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必须认识自身,认识周围的世界,这就必须努力认识历史。于是,历史记忆,历史诠释,历史反思,对于历史资源自觉与不自觉的利用,便由此诞生,历史学亦由此源起。

综观中外历史学发展历程,历史记忆大致经历了族类记忆、国家记忆、世界记忆与公众记忆四个阶段;从专职治史而论,大致经历了巫史、史官、史家与公众参与四个阶段。 一、族类记忆的产生(族类记忆与历史撰述)

所谓“族类记忆”,是关于氏族与部落起源及其所经历的重大事件的历史记忆。文字产生之前,传递历史记忆与生活经验的主要方法是口耳相传。为了辅助记忆,人们还采用结绳记事以及刻木、刻骨、刻石、磨制贝珠等多种方法;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的历史故事和各种传说,保存了历史环境、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许多资料,而被奉为族类英雄而加以讴歌之人,都是对族类发展有重大贡献者。文字产生之初的历史记录,亦多属于族类记忆。随着从酋邦(部落)逐步演变为古代国家,历史记忆便渐次演变为国家记忆。

二、作为国家记忆的古代史学(国家记忆与历史撰述——以中国古代史学撰述特征为例)

1.治史是重要的国家行为,由国家任命太史令、著作郎、起居郎等史官和专门设置的修史局、史官总负责。为前代修史则多由宰相监修。所修之史被定为“正史”,以区

别于各类别史、野史。私人修史基本是国家修史的补充。

2.治史的目的,是维护和加强国家的统治秩序。如周王所说:“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王夫之认为,“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

3.修史所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涉及王朝兴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兴衰,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4.修史所使用的方法,基本遵循官方意识形态的标准。虽然一直提倡“据事直书”,反对“曲笔”,要求不掩恶,不虚美,治史之人亦需要具备史德、史学、史才与史识。但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其指导思想仍是传统经学;其判断标准虽受到道家、法家、阴阳家的影响,但占主导地位的仍是儒家伦理道德。这样,史实的采集和取舍,史料的鉴别和删汰,便都不能不完全从属于以君王为代表的国家利益。历史的诠释、历史的反思,也不能逾越这一界限。

三、族类记忆、国家记忆的提升与世界记忆、公众记忆的成长(世界记忆、公众记忆与历史撰述)

1.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本主义人与宗教神学相对抗,它标志着作为公众自身记忆的新史学初现端倪。

在意大利文意复兴的影响和推动下,以关注市民或公民生活为主要特征的人文主义史学在欧洲许多国家形成和发展起来,取代了以教会、寺院、王宫和官员为中心的传统史学。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使作为族类记忆和国家记忆的传统史学进一步强化和发展,并取得新的突破与提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史学领域的扩大。举凡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人口、科学、文艺、风俗习惯、农业、工业、商业、生产技术的演进,饮食起居以及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全部经验、全部知识,都被纳入历史考察的范围。于是,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等成为各类专门史蓬勃兴起。

(2)史学批判精神的树立。历史学家进一步摆脱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主宰人类的传统史学观念,努力用怀疑的态度、批判的精神,从人类生活本身解释人类历史发展。

(3)史学研究方法的重视与史学真相的努力追寻,最著名的代表是德国的尼布尔和兰克。古奇在《十九世纪的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中称尼布尔是“近代史学史中第一个有权威的人物”,评价他“把处于从属地位的史学提高为一门尊严的独立科学”。兰克则被古奇评定为“近代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说“正是这位史学界中的歌德,使德国在欧洲赢得了学术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2.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开辟,大工业所创造的交通工具和现代生产力,使各地域的互相交往越来越具有世界性质。狭隘的地域个人越来越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各个单独的个人逐步摆脱各种不同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发生联系,这时,世界记忆成为历史学发展新阶段的显著特征。1756年,伏尔泰出版了《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以及自查理至路易十三的历史》,被后来的研究者评价为“第一本以世界历史观点来写的世界史”。

3.世界记忆完全超越基于传统地域性联系的族类记忆与国家记忆之标志,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历史唯物主义从人类由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解释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物质生活方式、分工与所有制关系、精神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为了解世界历史的本质特征,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历史联系提供了一把钥匙。真正的公众自我记忆,确立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晚年在《人类学笔记》中所开始的人类学研究,马克斯·韦伯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所开展的社会史研究,以及20史记法国年鉴学派、结构主义史学、计量史学的勃兴,使作为公众记忆的新史学从理论的呼唤变成成绩斐然的实际。20世纪,中国以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历史学从传统的族类记忆、国家记忆走到新型的族类与国家记忆,并形成世界记忆和公众记忆。

从主要关注族类记忆到重构国家记忆,再到追寻世界记忆,知道越来越关注社会大众的历史记忆,大体上反映了人类曲折成长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学的学科体系与学科群

一、古代中国历史学学科体系的形成; 二、近代西方历史学学科体系的构成; 三、现代历史学学科群形成的体现或标志

首先是关于史料的发掘、搜集、清理及考辨的学说。(史料整理)史料, 历史研究得以进行的直接前提,如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所言“史料之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中言。”

其次,历史与其他科学分野愈来愈明晰,历史学的专业愈来愈强(专业突显)。所谓“专门治史者,不惟须有史学的素养,更须有各该专门学的素养。”在历史学与其他科学分野加大的同时,历史学的进步也越来越自觉地从其他学科的进步中汲取生命力。特别是史学与经济学、哲学、自然科学的结合,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最后,学者开始注重对于史学自身发展过程的全面反思(史学反思)。对于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历史编纂进行重新审视,对于历史学家和各类史学群体及其史学成就的批判性总结,对于历史教育、历史学科成果社会化的新探索,以及对于历史

学科科学地位和社会功能的准确估定。与此同时,古今中外史学史、各派史学理论、历史编纂学、历史教育学科等学科,都作为独立的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第四节 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社会功能

(2009年——结合实例说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一、一切科学都是历史学

1.历史学的三个特征:时序性、整体性和实证性。

正是历史学这三大特征,使历史学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也是这三大特征,使历史学在推动人文科学及其他科学的发展中,在推动人文科学之外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管理科学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没有历史学自身的不断发展,没有历史学使时序化、整体化、实证化从一般的、笼统的要求变为深入而具体的现实,所有其他学科历史内涵的发觉,就会缺失它们赖以存在与确立的坐标,以及使这种发掘不断深化的动力。

2.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一:历史学具有推动其他各门科学发展中的功能

(1)历史学自身的时序性,为各门科学提供了一种以时序为基准的参照系,一种对于事物或对象按其发展方向作顺时态纵向考察,以把握其演进全过程的研究范式。

(2)历史学的整体性,弥补了各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而综合不足的弊端,可以有力地保证各门学科正确的认识自身的学术地位,并促进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诞生。如: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学、历史人口学、观念史、历史心理学、社会历史学、人种历史学、历史医学、历史统计学等。

(3)历史学的实证性,成为一种最有效地尺度,其他科学中各学派、各种学说、各种研究方法、各种结论,均由历史给予证明。历史学作为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践过程的科学,其他学科的真伪皆由历史学给予证明。

二、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之二:历史学具有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功能

历史学具有这样的特点:它以研究人类过去的社会为起点,而以服务于当今时代为归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识历史,是认识人类自身以及人类所拥有的全部主客观条件的重要途经。这决定了我们不能不重视“历史的启示”。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

(2)认识历史,可以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借鉴。我国古代先民便已明确指出这一点。如《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王夫之《读通鉴论·叙论四》:“得可资,失亦可资;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上述论述,均是“以史为鉴”之最好说明。

(3)历史具有道德垂训作用。如刘知几《史通·直书》中所谓:“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人们往往从历史的反思与借鉴中来认识自己,确定自己的道德标准及行为规范。

(4)历史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马恩曾指出,历史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在人类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司马迁所谓“成败兴坏之理”;王夫之所谓“顺必然之势者,理也”;龚自珍所谓“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先为史”;均为前人对事物内在规律的探讨。此外,西方许多思想家亦致力于历史规律的研究。如孟德斯鸠、 维科、康德、赫尔德、康多塞、黑格尔,他们均在论证历史规律方面做出许多开创性工作。根据历史发展规律,人们便可对以往的历史作出科学的诠释,从中汲取有益教训,并对历史发展趋势和前途作出科学预见,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及目标的可实现程度。

三、如何实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如何利用历史学成就,推进主客观世界的改造) 1.积极参与国家的、地方的或群体的重大决策;

2.积极参与知识的、道德的、意志的、感情的社会教育,通过灿烂的而悠久的历史遗产,培育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人们的爱国热诚,使人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认同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文明,从而增加国家和民族凝聚力。

3.参与引导人们发现自身价值、自身意义,推动自己日臻完善。

第五节 20世纪(上半叶)历史学概论性概观

(2011年——结合专业与史实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转型)

一、关于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目的

1.讲述历史学本身和关于历史的基本理论,其中又以前者为主,这是史学概论中的“史学”与“论”的意义。

2.给初学历史之人提供一个基本指南,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学习历史有何意义。

二、关于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内容 三、可贵的探索

历史学概论性著述在中国的大量出现,应该是20世纪以后的新生事物,是五四运动以来各种新学术思潮涌入、意识形态领域比较开放的结果。其可贵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门科学吗?此时期历史概论性著作最有价值之处,在于他们大多开宗明义地对历史和史学概念问题进行了探索。

2.在对传统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对新史学进行积极评价。

3.此外,李大钊、胡哲敷、李则刚、杨鸿烈诸书,都突出强调史学功能中对人生的价值,专章论述,其继承了中国传统史学功能意识的传统,对通常关注的“资治”功能加以淡化,显示出史学发展的民主化倾向。

四、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发展阶段(参考论文盛邦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流程与流派,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国粹史学、实证史学、五四史学、抗战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五个阶段。

1.国粹史学(20世纪初至1911年)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学冲击之下发生的,随之出现全盘欧化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输入西方学说,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批判。西方文化甚嚣尘上,渐有取代中国文化之态势。中国国粹主义即作为

这种此思潮之反思而出现。其代表人物如: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等。 2.实证史学(始于1911年,余波达20世纪30年代)

实证史学的代表人物是王国维与陈寅恪。(1)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他的主要精力在经史小学与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尤其在甲骨文考证古史方面做出了里程碑的贡献。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流沙坠简》、《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等。(2)陈寅恪是实证史学另一个领军人物。其史学研究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23年至1932年),“殊族之文,塞外之文”的研究;第二阶段,致力于“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的研究,第三个阶段(1949年以后),以妇女的志节反衬民族变化时代男子的变节;同时也是为了强调“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3.“五四”史学 中国历史风起云涌的“五四”时代,史学思潮为之变向。同时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的社会运动,以批判传统为思想目标的文化批判主义史学为主要史学潮流。其代表学派有:胡适之自由主义学派,顾颉刚之“古史辨学派”,傅斯年以“史学即史料学”为口号之史料学派。这些学派均是上述学术思潮的直接诠释。

4.抗战史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史学思潮重新向民族史学方向转化。从20世纪30年代起,宣传民主自主,确立民族自尊、坚定民族自信、树立抗战信心成为这一时期许多历史学家的指导思想。研究国史,探讨国学成为显学。其代表人物是钱穆与陈垣。以钱穆为例,其力作《国史大纲》就是一部抗日救亡,宣传爱国的国史教科书。

5.马克思主义史学 李大钊是最早向中国史学界介绍与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并开启中国唯物史观研究之第一人。其代表作《史学要论》是其代表作。20世纪40年代以后,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侯外庐、郭沫若等历史学家在中国古代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通史及中国哲学与文化史研究上所做的努力,终于使马克思主义史学出现蓬勃发展之势。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与胜利,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中国史学界的主导地位。

五、史学导论著作涉及的范围及主要内容

1.历史认识活动的基本概念; 2.历史认识活动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3.历史认识的特征、方法、过程、范围、表现形式、检验,历史认识的作用与功能 4.历史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重点)

(2010年——论历史思维的方法:结构、过程、方式、范围)

第一节 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

一、历史认识的三极能动统一结构(历史思维的结构)

(一)西方学界关于历史思维的观点

1.18世纪康德:人类对于过去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文化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实际上,过去决定我们对现在的态度少,而现在决定我们对过去的态度多。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德国哲学家狄尔泰、齐美尔、李尔凯特等人沿着康德的思路,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等都对上述观点有所批判和发展。概括而论,他们均突出强调历史学家本身的自在经验、主观精神、价值取向、现实需要对历史认识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甚至被判断为决定性作用。

3.柯林伍德在《历史哲学的性质和目的》认为:“知觉是最简单的历史思维形式”,他不但强调历史认识主体在历史认识之中的作用,而且揭示历史事实本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事件本身这一实际。

4.意大利历史历史哲学家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柯林伍德实际上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历史知识是对囊所欲先进思想结构之中的过去思想的重演,现今思想与过去思想相对照并把它限定在另一个层次上。

5.英国著名史学家爱德华〃霍尔特〃卡尔:“对话”论

上述观点,无论是以过去或历史资料所记载为事实重心,还是以现在或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重构和诠释为重心,抑或是前述两者观点的调和,究其实质,他们其实都是基于同一思维模式,这就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意识与自然对立两极思维模式。

(二)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他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人、历史认识的

客体历史实际经由中介历史资料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统一。

1.主体人:历史学家、社会精英层级全体社会成员

2.历史客观实际:个别历史事实、完整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历史资料:文献、文物、传说、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历史因素 (三)历史认识是一种三极思维而不是两极思维的原因

1.历史认识的客体、主体与中介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是各自具有独立品格的客观存在。

2.历史实际、历史认识者、历史资料构成各具独立性的三极,他们之中的每一极都积极能动的作用于其他两极。这种相对独立而又积极作用于其他两极的能动性,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结构,使历史认识超越了两极思维(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意识与自然对立)的一般模式,而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三极思维活动。

3.历史认识、历史思维离不开社会实践与历史学家的科学实践。历史认识中的三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统一。

(1)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准,决定着历史实际显现的程度,决定着历史资料存留的情况及范围的大小,决定着历史认识者思维方式及研究手段的时代水平,决定着三者互相作用的总方向、总水平、总限度。

(2)历史学家个人的科学实践和历史学家总体的科学实践

(3)历史,从本质上讲,无非是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人是自身历史的创造者和行动者,人在持续不断的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实现自我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学就是一门社会实践科学。

复习思考:

(1)德国史学泰斗兰克:“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2)傅斯年:“近代的历史,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这是典型的两极思维模式,即以过去或历史资料记载为各种事实为中心,将过去留下的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历史存在的历史实际视为一体,认为人们对历史的研究就是对真实史料或史料中的真实记录的复写、反映)

二、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识过程(历史思维的过程)

纵观人类认识历史全部过程,可以看出,历史认识者、历史资料、历史实际三极的统一,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依次推进历程。

(一)感性阶段(族类记忆) 感性阶段,人的思维处于感性直观占据支配性地位的阶段。历史意识这时已经萌芽,表现为:

(1)简单而质朴的记忆工具的运用,(2)口头传说的广泛传布,(3)各种现象之间神秘主意的联想与猜测,(4)神话与图腾信仰的世代相袭。

这一阶段的历史意识,相当于黑格尔《历史哲学》中所说的“原始的历史”。历史认识者将他们所熟悉的各种行动、事变变为一种观念的作品,随后又变为文字的作品,这些作品着重描绘短暂时期内有限范围中人和事变之个别形态,表现为若干单独的、无反省的,具有明显感性直观性质。

(二)知性阶段(国家记忆)

知性阶段,人们要求比较完整的了解历史沿革的全过程,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历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从历史经验与教训中获得鉴戒。黑格尔将其称之为“反省的历史”。

历史认识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把感性直观资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理的知识。他将历史看成一代又一代互相类似的循环或反复重演,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本身的稳定甚至说是停滞,社会历史确乎近于同样生活现象的不断重演。这种历史认识,主要是通过先前社会生活秩序的梳理与评价,为人们提供榜样、例证与鉴戒。

(三)理性阶段(世界记忆乃至公共记忆) 理性阶段,力图对历史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作深入研究,黑格尔将其称之为“哲学的历史”阶段。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将历史认识的这个阶段,称作“科学历史的滥觞”及“科学历史”阶段。柯林伍德认为,只是到了十七世纪,当自然科学的后中世纪改革获得完成的时候,历史方法才开始两种运动,一是对权威们作有系统的检验,以便确定他们的可靠性;二十通过使用非文字的材料来开阔历史学的基础,形成了“批判的历史学”,成为“科学历史”的滥觞。

这一阶段,历史学家的历史活动表现出鲜明自律性与创造性,历史思维总是反思,即总是思维者思维的行动,而研究历史正是为了认识人类自我。 三、“历史思维过程”在史学研究中的具体实践

人类认识历史的总进程,可以说,大体经历了上述感性的、知性的、理性的三个依

次推进的阶段,就认识每一重大历史事变、每一阶段历史进程、每一重要历史人物而言,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通常也要经历上述三个阶段,具体而论:

(1)从相互矛盾的历史资料中清洗出一个历史事实(必须做大量的博采、钩沉、辨析、选择、确证、核实工作),相当于历史认识的感性阶段

(2)集合相关清洗出来的历史事实,以复原历史过程,相当于历史认识的知性阶段。具体而言,人们分别按照时间、空间范围及各种模式范畴来整列和编次历史事实,复原历史过程。

(3)通过历史事实与历史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内在规律,提高人们在历史所提供的现实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的自觉性,相当于历史认识的理性阶段。它取决

于两个因素,一是社会实践的发展水平,一是历史认识者主观条件极其发挥程度,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托马斯〃库恩所谓之“范式”即特定的理论、观念体系,它包括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仪器等。

第二节 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围

一、历史思维中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观思维(历史思维的方式)

历史思维是由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与直接思维这三种主要思维方式综合而成的多维性或立体性思维。

(一)历史形象思维:用直接具体的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是其基本要素 1.历史形象思维的功能

(1)能够整体或者立体化地把握与再现历史上各种个别的人和事,体现历史的具体性、个别性、多样性。 (2)可以借助残缺不全的有限资料去复原历史,借助于精神的沟通与感情去理解历史实际。

(3)形象思维可通过具体形象的历史画面本身来展示历史实际、历史真理,使历史思维更容易为一般社会成员所接受,从而成为普遍的精神财富。

2.历史形象思维的限度

(1)历史形象思维可以作联想、想象,用以填补资料缺漏与空隙,但不容虚构; (2)历史形象思维可对个别性作出选择,但不容许通过集中手段塑造典型; (3)不可代替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应与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二)逻辑思维:从事物之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理论、数字等材料进行思维;语言、概念是其基本要素。包括形象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等在内的逻辑思维方式,在清洗历史事实、原历史过程、探求历史内在联系与内在规律等历史认识的不同阶段,都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

1.历史思维中逻辑思维的功能

(1)逻辑思维可通过一系列基础学科和层次较高的学说体系的训练、熏陶,给历史认识者一整套概念、原理、范式,一整套话语系统。

(2)要再现历史的形象,从一个孤立的历史人物,一件孤立的历史事件,到众多人物、众多的事件构成的历史洪流,必须以逻辑思维为其必要的前提。

(3)逻辑思维使历史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活动中。 2.历史思维中逻辑思维的限度 (1)在历史思维中,逻辑思维必须严格将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定于已经发生的各种历史事变。逻辑的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都必须在已经发生的各种事变内部进行。

(2)在历史思维中,逻辑思维的整个活动最终应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其保证。 (三)直觉思维(灵感、顿悟)

1.直觉思维的定义: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构成历史思维的思维方式之一。

2..直觉思维发生的条件:

(1)直觉思维,或顿悟思维,或灵感,往往是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活动似已山

穷水尽,秘密尚未解开,因而形成巨大精神压力之时,历史认识的潜在认识能力与历史实际的潜在能量互相撞击所释放出来的一种新的认识能力。

(2)直觉思维必须以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长期活动和不断积累为基础,同时,又有待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后续活动去修正、去补充、去证实。 二、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历史思维的范围)

历史认识按照认识范围的不同,大体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等三种类型。一般而言,(1)微观研究将个别的历史事件和情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就事论事弄清事实真相为自己的任务;(2)中观研究将一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根据时间、空间、内容等弄清他们之间的内外联系为自己的任务;(3)宏观研究将历史发展的全局与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发掘历史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发展趋势为自己的任务。三种类型近似于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

(一)历史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次研究的本质

从本质上讲,这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式都是基于历史实际本身在微观、中观、宏观的范围内有着各自的特征,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局部性与整体性、个别性与联系性、静止性与动态性等等特征在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范围内有着不同的表现。在这些不同的范围不同的层次内,各自有着特定的彼此不能代替的研究任务,同时,又各自有着既互相联系、互相贯通又有着明显区别的认识方法、认识途径。

(二)研究视野

1.微观历史研究,通常是从小的角度对历史进行具体的考察,它的视野基本上限于局部范围;宏观历史研究,通常是从大的角度对历史作全面的考察,它的视野几乎都属于整体史范围。中观历史研究史介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性质。

2.中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特殊任务,研究整体的总体结构与内在机制,研究整体结构内部的层次关系、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及其他多向联系,研究整体结构的运动同外部环境的关系。

(二)思维方法 历史的微观、中观与宏观考察,可以说是以历史发展中各个个别事物之间线性的、平面的、立体的联系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分别为一维的、二维的、多维的思维方法。

(三)研究态势 从历史发展过程中静止性与运动性的关系看,(1)微观历史研究主要用于历史事物静态的分别审核;(2)中观的历史研究主要用于历史动态过程的综合梳理;(3)宏观的历史研究主要考察历史事变总运动的功能作用以及历史发展进程中静止性与运动性如何统一。

(四)历史微观、中观、宏观的研究,还适应了人们认识历史发展从量的变化到质的飞跃演化过程的客观需要

历史的微观研究,主要应用于历史系统运动量变阶段,包括标量、向量、序量变化状况的研究;中观研究的历史,需要较为系统地研究这些量的关系所构成的总体结构以及它的局部范围的内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化来看,历史的宏观研究阶段就是全面把握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以及从化旧的质变到新的质变的飞跃阶段。

事实充分说明,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代表了历史认识、历史思维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历史认识者、历史资料及客观历史实际均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

一,因此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都只能在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有限的历史思维之中得到充实、修正与发展。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2011年——论历史真理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一、历史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一)历史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永恒真理、绝对真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首先,取决人自身历史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认识的主观性,它贯穿于历史研究工作之始终。包括:(1)时代主题及研究课题的制约;(2)历史认识者受到多重因素制约:认识者的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自身素质以及时代风尚、群众情绪个人或集团利益等因素的制约。 2.其次,因为历史资料的故有的残缺不全、不完善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驳杜林“永恒真理”时指出,人对人类历史的认识,“由于历史材料之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善的,而说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么,他只是证明自己的无知和荒谬。”

3.再次,取决于历史实际自身的未完成性。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实际上都处于生成与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本质、作用与影响将在历史全过程之中(包括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方面)逐步显露出来。历史过程没有完结,历史事物亦不会宣告自己已经达到终极状态为人们所认识。历史实际在矛盾之中不断演进的这种本性,决定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可能达到永恒真理,绝对真理。

(二)历史认识具有的客观性与真理性

(1)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不以认识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

(2)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历史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偶然性是指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个人选择,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宽度和个人的选择有关,适应历史发展的就是进步的一方,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落后的一方,历史的发展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检验历史认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

(4)人们认识历史会受到自己主观性的影响,但个人的主观性会受到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

(5)历史认识的过程贯穿着辩证法,这一方法具有客观性。

1.杜威、詹姆斯——以历史认识的主观性来否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真理性 杜威、詹姆斯在人的主观性问题上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未注意到人的认识活动中主观性并不都是消极的因素;

(2)无视人们在自己的认识活动中,正在不断用各种办法防止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走向主观主义。(历史认识的三极能动统一结构、历史认识的过程、方式、范围)

(3)无视人的历史认识活动既是一项个人的认识活动,又是一项社会的认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的认识活动,各种不同的个人认识互相制约、互相渗透,正有效地发挥着

人的认识的主观能动精神的积极作用,克服人们难以避免的主观局限性,使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获得保障。

2.柯林伍德——以历史学家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的有限性来否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真理性

柯林伍德在历史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忽视了历史事物本身就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事物的无限性正寓于有限性之中。

(2)忽视了人的认识能力及人们有限的认识,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不断的进步之中。从总的趋势、总的水平看,人认识历史的广度与深度,同实际历史本身从地域性联系渐次扩大为世界性联系,从表层的变化激荡渐次深化到深层的变革,大体上是同步的。

(3)忽视历史认识是一个社会性行动,是柯林伍德同杜威相同的一处失误。 在历史认识真理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相互对峙的两种倾向,一是绝对主义,一是绝对的相对主义。前者认为可以或者已经掌握了绝对真理,后者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掌握绝对真理,两者都不承认历史认识的绝对真理寓于相对之中,人们可以而且只能掌握相对真理。

(1)前者不了解历史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最终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阻碍历史认识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在批判与扬弃之中继续前进。

(2)后者不了解人们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去处理各种中介材料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相对真理,可以不断接近客观实在,使主观与客观能动地统一。它完全否认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真理性,最终只能导致完全取消历史研究、历史认识,把历史研究当成一种可以任人编排的游戏。

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凡是颠倒历史、轻辱历史或者玩弄历史而不尊重历史实际、历史发展规律者,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的无情惩罚。正因为如此,在历史认识的真理性问题上,必须毫不迟疑、毫不动摇地克服两种倾向:一是以为在这里可以一劳永逸地获得最后的、终极的、根本不变的永恒真理;二是以为在这里只能无所作为,走向消极主义。人们只要能坚定不移地努力,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勇于实践,就能够使自己的历史认识具有真理性,并能不断地前进,因为真理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历史发展中,包含在整个世界历史进步中。

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在史料、科学认识总体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上接受检验

历史认识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应属由经验事实归纳而获得的综合真理、或然真理,不属于依据逻辑规则获得的分析真理、必然真理。所以,历史认识的真理性毫无例外地都要在史料、科学认识总体及社会实践三个层面以此接受严格检验。

(一)史料层面的检验

1.检查与课题相关的直接史料搜集和运用是否比较完备,重要史料有无明显缺漏。 2.检查与课题相关的间接资料结构是否比较合理,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

3.审核史料的可用度与可信度,审定对史料所记述和表现的内容是否符合严密可靠,对史料中相异乃至相互矛盾的各种内容是否予以应有的注意。

4.充分利用各相关学科知识,审核对史料诠释是否准确、是否深刻。

(二)科学认识总体的检验

1.科学认识总体的三个层次:

(1)历史认识活动是科学共同体的群体活动

(2)历史认识活动是同时代科学总活动的一个有机部分 (3)历史认识活动是人类科学发展历史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2.科学认识总体检验

(1)检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就必须将这一认识放到该时代科学共同体的总思维、总认识中去,看它能否经得住这个总思维、总认识的考核,看它在这个总思维、总认识中处于什么地位。

(2)鉴定和检验人们的历史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还必须将这一认识放到人类认识发展总的过程中去,看它如何在前一代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解决了前人所面临的哪些矛盾、哪些难题,它所完成的新突破、新的发现如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提供了较新、较高的起点。

(三)社会实践层面的检验

1.根据历史认识作用于社会实践所造成的社会效果,对历史认识作出鉴定。

2.最根本的检验历史认识真理性标准的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实践。

第三章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现代史学的特点是立体化、多元化,注重对历史过程的分析与解释。这里主要论述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包括搜集、考证、抉择史料的方法,清理、重构、叙述历史事实与历史过程的方法,分析与解释历史过程,发现与揭示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的方法。

第一节 历史事实的清洗与再现

一、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与主观认定

(一)历史事实与历史认识中的事实

1.历史事实:指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过程,它是不以历史学家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经过历史学家或其他人重构了的历史事实。后世人经过前人记述、相关遗存、遗迹和史学论著所了解的历史事实,都是历史认识中的历史事实。

由于历史认识不同,史学家对“历史事实”这一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亦迥然有别。18世纪至19世纪中国乾嘉学派的基本要求是整理与考证史料,遵循这一传统的史学家提出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19世纪德国兰克学派,即所谓“客观主义史学派”,也

是批判史料、记述史实为首要任务,当时被称为“尊重史实的伟大时代”。这些历史学家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把历史资料看作纯客观的历史事实且是唯一可以作为凭据的反映,对事件当事人和后世历史学家的主观意识(包括利害关系、历史观和方法论)在记述、考证历史事实活动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二)“历史事实”不同的区分标准

1.“一般意义的历史事实”和“科学的历史事实” (1)“一般意义的历史事实”,指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 (2)“科学的历史事实”:指历史学家的认识中抽象概括出来,并且经过验证符

合实际的那些历史事实。

实例分析:波兰历史学家鲍彬斯卡娅和托波尔斯基把历史事实看作是“科学重构”,“是研究者对事实进行创造性的科学改造的结果”。这一观点将大量尚未被历史学家认识和扑捉的客观存在的事实与“科学事实”割裂开来,因而存在偷人“历史事实”客观性的弊病。凡是历史都是不以历史学家主体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而“科学重构”历史或“历史学家认识领域中的事件”,职能是局部“历史的复原”,或者向“历史事实”的不断接近。

2.非言语事实和言语事实

(1)非言语事实。当历史学家对自己亲身经历及亲见、亲闻的事件进行叙述时,他处理的是非言语事实。

(2)言语事实。当历史学家叙述的是并非亲眼所见的他人的实践,那么被叙述的历史事实上则往往只能来源于文字材料,属于言语事实之列。言语事实是一种被解释后得到的事实,言语事实之真实性只能是一种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3.“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进入历史学家视野的历史事实”

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是不经人的干涉而存在的历史事实,而另一种则是被历史学家感知到了的历史事实。不能否认“尚未进入历史学家视野的历史事实”的存在,因为这些历史事实可以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和历史学家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被发现、被认识。这两类历史事实,是可以随着时空的变化而相互转换的。既要反对把历史事实看作不可认识的绝对化的客体,又不可把历史事实视为历史学家主观想象的重构;既要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质,又要肯定历史学家不断地更新史学观念,探讨新理论、新方法去重构历史的科学价值。严格地说,历史的构成,也是一种三重结构。在清洗历史事实时,必须辨明何者为第一者,即客观的真实的历史事实,自变项,它不可能原原本本完整地呈现于人们面前,而且,它的深层的、潜在的许多内涵和影响需要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断演进中才会逐步显示出来,因此它是一个自变项。同时人们认识历史,必须借助大量中介变项,这是第二者,指历史事实的亲历者、亲见者、亲闻者,他们对历史事实各有其真实的或虚幻的感知,这种感知必然包含有他们自身主观性、片面性。第三者,可称为依他变项,指后世史家对历史的清洗和考辨,因此在辨别历史事实时,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虚构,必须借助中介变项,对各中介变项及先前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所作的构建进行清洗、考辨。

二、史料的搜集、阅读与理解

(一)重视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

1.阅读档案资料。 档案,作为自然人、国家机关、各种私人机构和社会组织在自身活动中产生或接受到的所有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标、声像、实物资料,储存着历史事实丰富而直接的信息。

2.重视民间资料 分散收藏于民间的大量原始文书、账册、契约以及其他文字、图表资料,具有与档案同样的价值,在清洗历史事实的过程中,也常常为人们所重视。

3.大量阅读和利用历史事件参与者和相关者的著作、函牍、日记、手稿、笔记,事件发生时的报纸、杂志和其他材料。

4.善于利用各种文史工具书 文史工具书种类繁多,其中最常用的是书目、索引、类书、年表等。关于中国古代史的书目,最常用的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

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国丛书综录》以及各种专题研究书目。

(二)除了直接阅读各种第一手资料外,还应了解一代代前贤经过长时间努力在清晰历史事实方面已经获得的各种成果。精读若干种学说水准较高的前人研究成果,通过比较其异同,易于发现矛盾与问题,成为深入钻研的切入点。

1.理解前结构:阅读或理解之前读者所具有的意识结构。海德格尔将理解前结构:先有、先见与先行把握三者。

2.对理解前结构的要求——完全开放的结构

(1)在理解所阅读的文本时,并不是排斥他人或文本的意义,而是试图将他人或文本的意义置于我们整个的意义体系中,或将我们的意义置于他人或文本的意义体系中。经由阅读所获得的任何一点理解都将作用于原有的理解前结构,使得它得到更新,从而成为下一次理解的基本前提,正是以这种方式,理解前结构成为一种完全开放的结构。

(2)个人的理解能力受制于决定着他的理解前结构的社会整体意识水平,这就使个体自己的理解超越于这一时代社会整体意识水平将永远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3)理解的整个过程是建构的过程,而历史理解的过程也就是在历史叙述者意识内部建构历史的过程。

(三)搜集与利用考古出土新资料,在现代史学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功能

1.1972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武兵法》和《孙膑兵法》,证实了《史记》关于两位孙子,两部《孙子兵法》记载的真实性。

2.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题的帛书,为《周易》、《老子》提供了历史的新版本,开拓了医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思路。

3.郭店竹简: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老子》新版本和早期儒家思想的新资料。

4.走马楼吴简:1996年在长沙走马楼一口古井中发现的东吴竹简约十几万枚,为长沙郡临湘县古代档案,包含司法、税收、税赋、户口等重要内容,成为考古学的又一重大成果。

二十世纪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殷墟】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购中药\"龙骨\"时发现甲骨文,引发殷墟的发掘。 【敦煌】 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录意外发现一个藏经洞,淹没于漫漫黄沙的文化艺术宝库重见天日。但大批文物被劫运国外,被称为\"吾国学术之伤心史\"。 【北京人】 1929年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完整的50万年前\"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但化石在太平洋战争中失踪,至今不知去向。

【定陵】 1956年5月19日,定陵发掘铲下了第一铲土,一座神秘辉煌的地下宫殿被打开。

【中山靖王墓】 1968年河北满城发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墓葬,首次发现两件最完整的金缕玉衣。

【马王堆汉墓】 1971年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马王堆发掘出汉墓。最受瞩目的是一具千年不坏的女尸。

【河姆渡】 1973年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秦始皇兵马俑】 1974年陕西临潼县一农民在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园附近打机井时意外发现了与真人大小相仿的陶制人头、人身和手,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重见天日。

【曾侯乙墓】 1977年湖北随县发现2400多年前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最为引人注目的是124件精美乐器,包括编钟等8种。

【法门寺地宫】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塔基地宫,内有佛指舍利、捧真身菩萨等宝物。

3.郭店竹简: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战国楚简《老子》新版本和早期儒家思想的新资料。

走马楼三国吴简是1996年10月在长沙市中心的走马楼建设工地中一口古井中发掘出来的。这批埋藏了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孙吴纪年简牍,包括竹简、木简、木牍、封检等,共计14万余枚,超过中国历年出土简牍数量的总和。这是中国上世纪继殷墟甲骨卜辞、敦煌文书之后,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的又一重大考古成果。

2001年2月9日下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场组织发掘。经过9个多月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进展;再加上近几年在蜀风花园城北面进行的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的情况,确认金沙遗址分布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大型的商周时期蜀文化中心遗址,可能是古蜀国的又一都邑所在。

200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了宫城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基址、车辙、绿松石器及其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最新的发掘结果表明,其中至少存在2组具有明确中轴线的建筑基址群。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2010年度古新发现:“南澳1号”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2013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墓葬在2011年被发现于南昌市新建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截止2015年底,出土的文物超过一万余件。有专家认为,海昏侯墓的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

2015年,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遗址。是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结合各种档案和资料初步判定,“丹东一号”沉船应为北洋水师致远舰,这也为中国近代史、甲午海战史和世界海军舰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考古实物资料。

5.《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尹湾汉墓简牍》 (四)采访搜集口碑史料

近年来,“口述史学”和“口述社会史”学科勃兴,成为一种史学发展新趋势。这就是利用调查搜集口述资料为主要根据,把传统的以研究社会上层活动为重点的宏观研究,转向以研究社会底层活动为重点的微观研究。 三、历史资料的辑录、辨伪、训诂与考据

(一)辑录 史料辑录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者围绕准备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般都要认真作综合性的以及按照子课题分类的史料辑录、摘编。辑佚,就是将已佚古书尚存于他书中的各片段,重新整合成册,以最大可能恢复原书面貌。

(二)校勘,即发现和校正古书在传抄刻印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讹误,在古代亦称之“校雠”。

(1)校勘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广收版本,确定底本、对校本、参校本及其他资料,前后对照,并应用音韵学、古文字学、训诂学等知识,互相比较参证。

(2)校勘的方法:陈垣先生在其论著《校雠学释例》中将其归纳为四种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对校法,是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校,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旨在校录异同,不校是与非;本校法,是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这主要利用本书、本篇、本文的用例对应、语音对应、意义对应、结构对应关系进行;他校法,是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以同时之书校之;理校法,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据理推正古书文字讹误。

(三)辨伪 即辨认古书或史料的真伪,对所搜集的史料作初步的外在鉴别。 (1)古代辨伪方法:明代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提出辨伪八法,这就是“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

(2)当代学者辨伪方法:结合考古文物的新发现,以及运用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利用文字信息处理基础、网络技术帮助鉴定

(四)考证 亦称考据,是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上,确定其所述内容的可靠程度、精确程度,这一向为东西方传统史学所重视。关于考证的方法,历代中外史学家各有所长,主要是证实、证伪考异、究世。

考证应该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如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字学、年代学、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知识等。关于考证的方法,历代中外史学家各有所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

1.证实,就是考订反映同一历史事实的各种记述,以之为基础,伴之以各种旁证,辨明历史事实是否发生以及其确凿的时间、地点、参与人物、具体过程。

2.证伪考异,就是用于正视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的历史记录,敢于否定各种虽异口同声肯定而实是作伪而成的历史记录。

3.究人,代表考证的更高境界,即对史料撰述者进行深入专门的考察。 4.究世,即推究史料和史料撰写者所处的时代,包括其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应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观念及整个话语系统。

清代学者戴震:“宋已来儒者,以己之见,硬坐为古圣贤立言之意。而语言文字,实谓知之。其于天下之事,以己所谓理,强行断之,而事情原委隐曲,实未能得。”此乃不“究世”落得的不实后果。

考据的代表:(1)十九世纪德国兰克以提倡“批判史料”——实证主义史学——“一分材料说一分话”。(2)乾嘉考据学者:阎若璩、钱大昕、赵翼、王念孙、王引之

四、史实的编次与整列

总结古今中外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应该大体遵循下列基本原则与常用方法:

(一)按照时间次序编次史实

历史(指客观历史过程),首先表现为特定时间之内的人类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人类活动在时间中的延续。时间观念史确定历史事实是否准确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历史学家重构历史或还原历史事实的必要前提。

因此,古今中外的历史学家在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时,都把时间先后作为一条基本线索,往往又把编制“历史大事记”或“历史年表”作为最基本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取舍、分析、概括,便可以写成“通史”、“断代史”或者各种“专门史”。

(二)按空间编次史实 因为历史不但在一定的时间内运动,而且是只有占据一定的空间才能得以展开。所谓空间,简略地说,就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环境。时间和空间都是构成历史事实的基本因素。如汤因比对古代社会“二十三种文明”的划分,即是从空间观念出发去编与整列古代社会的历史事实,在方法论方面进行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开拓。

(三)编次与整列历史事实,应遵循系统性、完整性原则。被还原的历史,不仅具备有时间线索、空间范围,而且应该具备比较系统的历史过程和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主要因素在内的完整的历史事实。

(四)现代史学编次史实的方法:分类法(采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法方法) 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主张对历史事实分类的方法应当有两种: 1.以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可以编次为宗教史、风俗史、观念史、制度史等

2.以时间、空间的排列为标准:可以编次为亚洲史、欧洲史、美洲史、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古希腊史、古罗马史、中世纪罗马史等。

第二节 历史过程的分析与解释

一、历史分析与解释的可能性及其性质

(一)历史分析和解释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历史归根到底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一代代的历史学家,都是通过自身所经历的社会性的历史活动实践,感悟着先前的历史。历史分析和解释,因之既是历史学家的主观行为,更是历史活动、历史过程客观存在的再现。对人类的历史活动,通过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逻辑分析、过程分析、整体分析、跨学科分析等全方位地加以深入剖析,就是在历史学家的主管努力和历史过程之间架设起一座座将两者联系起了的桥梁,通过这一座座桥梁去理解真实的历史。

(二)严肃的历史分析、历史解释都是一种立足于客观的主观行为。

1.对每一件事实的分析和解释,作为分析者、解释者,都是力图使之和自己的经验及价值观相协调。这一价值观在历史的、社会的实践中产生,又受到这一历史的、社会的实践的约束。每个时代、每个国家乃至每一个人,以其价值观为核心会形成特定的意义体系。

2.历史分析、历史解释受到分析者、解释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制约。同时,对每一事实的分析和解释分析者、解释者都会努力使之和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相协

调。

3.历史分析、历史解释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墨守成规的牢笼,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和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与时俱进的动态系统。 二、历史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一)历史定量分析——历史计量方法 1.定量分析是将数学引入历史学,用以研究历史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1世纪,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电脑成为统计与存储数据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既能较为准确地具体认为历史发展过程,又可为解释历史提供足以与语言符号系统相媲美的数学符号系统为其根据。

2.历史计量方法 历史计量的方法的本来意义是运用描述性的统计资料所形成的数据来论证或说明历史问题。而现代历史计量方法,则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技术处理数据,并在一定限度内分析史料的研究方法,这时人们所处理的不仅有各种原始资料中的数据和统计,不有经过处理的各种资料和历史事实。历史计量方法是揭示历史系统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质的和量的规定性,认识历史过程丰富性、复杂性的重要方法。

3.数量分析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1)利用电子计算机可以使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大量史料得以合理的处理和适当的利用。比如中国传统的明清档案文献。史料利用

(2)历史计量方法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可靠数据证明。

(3)历史计量方法开拓了新的历史分支学科,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日本历史学家利用计量方法,比较精确地推算出日本史前时代与上古时代的人口规模与地区分布状况。

(4)历史计量法可以促进历史研究的现代化。使用计量方法,可以改变原来单一化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向数字化、科学化、社会化迈进,让史学发展符合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现代你给的在历史潮流。

4.数量分析的局限性

把复杂的社会关系抽象化,数字化,只有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完全撇开由复杂社会关系网构成的社会历史大系统及其有血有肉的丰富内容而不顾,把历史过程完全抽象化、数字化,在根本上是难以反映历史的本质与规律的,甚至会抽引出歪曲历史的荒诞无稽之放烟火 。因此,计是方法有赖于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

(二)定性分析 定性,是对实体过程和性质的强调,是对难以用数字、强度、频率等量化方式加以表现的历史现象的深度理解、深度解释。邓津、林肯主编的《定性研究》一书指出,定性研究可以运用基础主义、实证主义、符号学、现象学、诠释学、结构学、解构主义等多种学科、多种方法从多种视角去加以考查。

计量研究主要是针对历史事实、历史活动、历史过程量的规定性,定性研究主要针对的则是历史事实、历史活动、历史过程质的规定性。

唯物史观主张,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地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定量分析为历史的定性准备充足的材料数据,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序,是为了实现历史定性所进行的基础史料分析。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所概括出来的历史认

识,是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的提示,是史学研究的更高目的和要求。如果没有定量分析,容易使历史判断陷于空洞、模糊和不准确;如果没有定性分析,容易使历史认识浮于表层及至史料规程、现象罗列。在历史研究的实践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往往交叉错位进行。

(三)逻辑方法在认识历史过程中的合理运用

历史事实、历史活动、历史过程都具有难以重复的个别性质,而这一个别性质之所以形成,则是极为复杂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事实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在对历史事实进行因果归纳、判断和推理时,必须牢牢记住,人们所考查的仅仅是部分现象,就是这部分现象也不是详尽无遗,因此,这种归纳,属于不完全归纳,判断和推理必定是或然的。

(四)结构分析与整体研究 1.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其立足点是将所有事物都视为一个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都是无法孤立地存在,他们相互之间的特定关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因此只有将他们置于这个由特定的关系构成的整体结构之中,方才能够正确对待它们加以理解。

社会经济结构所研究的正是各个历史时期或专门历史领域中的不同阶级与阶级斗争所赖以产生与存在的经济基础。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会影响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城乡关系、宗法关系、血缘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但是,并不能取代所有这各种社会关系。

(1)结构主义代表人物:语言学家索绪尔;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其观点主要是:一是强调整体性在认识世界万物中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例如索绪尔主张应当将语言作为一种完整的形式,作为一个统一的领域、一个宗族的系统来研究,不可不顾及语言的整体性、系统性,离开特定的符号去研究孤立的词;二是强调事物的共时性研究比其历时性研究重要,因为同一时代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才是真正有效运行的结构,例如列维——施特劳斯则将社会生活同其他各部分联系起来,以求获得整体的和正确的理解。

(2)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法国哲学家巴尔特和德里达。其主要观点是要求将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考察结构变化与发展问题。

2.系统分析方法。贝塔郎菲。在推进整体性研究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现代系统论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它将源远流长的系统分析推进到一个全新阶段。系统分析是从客观对象的整体观念,研究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以提示对象的整体特性的研究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1)整体分析;在进行历史整体分析时,不能以历史局部分析的总和去代替历史整体的分析。(2)层次分析;应将历史整体分别为若干不同的层次进行逐层次的分析,并由于进一步研究其中某一层次的变化如何影响其它层次。(3)环境分析;系统论将系统视为开放的系统,当外部环境变化时,系统内各要素会自动调节,使系统达到的平衡。

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或者它的若干子系统,是通过与环境保持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交换关系,使历史成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也只有用动态、开放的观念与方法去研究历史过程,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才能深刻地认识历史本质。

第三节 历史比较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2006年——论历史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与比较历史学

(一)历史比较研究的概念 历史比较研究,是现代史学分析与解释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之下复杂历史现象的对比,分析其异同,从而探寻历史共同规律与特殊规律。

(二)历史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古代中西方历史比较研究

历史比较研究,由来已久。在中国古,先秦史籍中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里面就有不少历史比较的典型叙述。西汉司马迁所撰《史记》便是历史比较研究

方法的典型代表。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和“具有批判精神”的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比较研究。但是,古代的历史学家运用比较方法,多处于潜意识的自发运用状态。

2.现代历史比较研究法

现代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分支学科——比较历史学,是19世纪中叶从欧洲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社会史,阐述诸种社会生产方式时,就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生产作过比较分析,特别是他们研究古代社会时,曾把古代东方社会与古代西方社会相比较。他们研究欧洲现代史时,经常把英国、法国、德国相比较。中国学者自19世纪末即开始自觉地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研究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异同。梁启超1899年所撰《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梁漱溟1921年所著《东西方文化及哲学》,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著作。

近数十年来,历史比较方法、比较历史学在欧美、日本、俄罗斯等国得到迅速发展。历史比较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分支学科。中国史学界,1980年以来,逐渐形成研究与应用历史比较方法的思潮,出版了一批优秀著作。 二、历史比较研究的历史认识功能(历史比较研究的意义)

(一)历史比较,有助于冲破史学研究领域封闭、僵化的局面,推动史学研究的思想解放。这是因为在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不但可以通过具体的史料更为充分地了解人类历史过程丰富多彩、生动逼真的多样性,而且可以经由分析、综合、概括,催生新的理论认识,这是历史认识上的超越,改变史学研究领域中封闭、僵化、教条的局

面。

(二)历史比较研究,有助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在比较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发现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与异同关系。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不但对于世界历史的研究有直接意义,而且适用于各单个国家、地区乃至各种群体、个人历史的研究。历史比较研究可以增强研究的选择意识,启迪人们发现先前一直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形成新的超越型的历史认识。

(三)历史比较研究,可以发挥“间接实验法”的作用。

历史具有强烈的时间感,发生过的事件,只能追忆而不可能完全重演,这就形成了认识、理解、研究历史的客观困难,无法如自然科学一样进行试验。俄国史学家久尔克

盖依在1899年曾指出:比较方法,正是一种“间接实验法”。运用这种方法虽然不可能完全地复原历史,但是可以找到极其相似的典型史实,经过比较,从一个历史事件,大体可以验证或说明另一个历史事件,从而使比较方法起到类似“科学实验”的作用。

(四)历史比较研究,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全局与局部之关系,探求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

总之,历史比较研究,不仅能丰富人们历史认识的广度与深度,更有助于超越时空限制的历史真理的发现,并由此超越各种国别性史学、专门性史学的局限,走向真正的世界性史学、贯通性史学、普遍性史学。

三、历史比较研究的可比性原则、类型选择与应用程序(历史比较的原则、类型与具体方法)

(一)可比性原则 所谓可比性原则,或通约性、可公度性原则,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时,他们彼此间必须具备共同的基础或联系,这是进行历史

比较研究的首要前提、先决条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可比性原则或通约性、可公度性原则,决定了不同类型的事物不能进行比较。

(二)历史比较的类型

1.历史比较的类型 所谓历史比较的类型,就是选用何种思维方式、思维模式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问题。

2.历史比较类型的种类

(1)历史类型比较、历史渊源上比较、历史上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的比较;

(2)作为理论的并行论证的历史比较、作为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的历史比较,作为宏观的因果分析的历史比较;

(3)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宏观比较、微观比较

(三)历史比较的应用程序 1.确定可比性主题;

2.分别研究可比项各方面的特点、过程与根本属性

3.综合研究材料,比较异同,意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4.提出命题假设,解释历史的本质与规律;

5.验证理论,通过比较,说明提出的新理论的真实性、科学性。 (四)历史比较研究的适用范围

1.从历史研究的一般发展进程而言,比较方法应该是贯穿于史学研究全过程; 2.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1)进行历史比较,一定要在构成比较的双方都具有某种基础或关系的条件下才

能进行,及双方具有“可比性”;

(2)进行历史比较,要防止机械类比和形式化的庸俗比附;用科学的历史观客观的估量比较方法的作用范围,全面、综合地运用各种史学方法解决史学研究中的问题。 四、跨学科研究下历史学的新拓展

跨学科研究,超越传统学科分类,通过不同学科理论的借鉴与渗透、方法的交叉与合作,形成新的知识、理论与方法,推动研究创意,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更为丰富复杂、层次更为深入的问题。现代历史学跨学科研究,最为活跃的是历史学同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结合和融合。

第四章 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究

第一节 探索历史本质的艰难历程

一、古代社会对于历史本质的探究

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索历史实际的本质及其发展演变的内存规律。

历史中世纪神本主义史学的意义:普遍的历史、神的安排人的意志与活动的统一性、历史时代的划分

汉代的经今文学:张三世、存三统、异内外 经古文学:反对用神秘主义解释历史

二、近代世界对于历史本质的反思

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史学 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和历史学家们要求学术世俗化,但没有从世俗的人们的世俗生活即现实的人现实生活去提示历史的本质,虽然冲破了神本主义的藩篱,但人还是变了形的人,所揭示的历史本质也就不能不随之变形。

文艺复兴后,随着人的抽象化与人的物化,历史本质在人们的认识中必不可免地变要发生变形。文艺复兴之后,理性主义史学向两个方向发展

浪漫主义史学——思辨主义史学——现代分析人文主义史学 人的抽象化 经验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现代科学主义史学 人的物化

维科,《新科学》,人类社会三个阶段:“神的阶段”“英雄时代”“人的世纪”

孔多塞,把历史进步的原因归结为人类理性和知识的不断进步,而更改和知识的这种进步是连续的、不可逆转的、无限的。人类进步的目标是一直向着完善的领域,一切其他民族,包括非落后民族和最落后的民族,都将走上先进民族所开辟的道路。

赫尔德,人类的历史过程取决于人类精神或民族精神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传统与有机力的共同作用,各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的多样性亦因此而产生。

康德,人类历史的合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对抗性,人的利己性和社会性两种倾向。 黑格尔,历史是理性、自由、精神自身的发展史。

霍尔巴赫,人是自然的产物,存在于自然之中,服从自然的法则,不能越出自然,哪怕是通过思维,也不能离开一步。

孔德,他创立了知识发展的三阶段说,强调这是他所发现的一条根本规律。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思想支配并扰乱着世界,但最终,历史是由人类理性的历史所支配的。社会差异的总根源是:一、种族;二、气候;三、政治运动。历史观念的这种普遍优势既是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是实证主义的全面结果。

斯宾塞,他将宇宙和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概括为物体的集结和纯机械运动,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由不确定的、分散的同质状态进入确定的、凝结的异质状态。他清空认为人类社会也像生物界一样,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中国传统史学的理性之光

第一阶段,从明代中期到明末清初,主要标志是怀疑主义思想和反封建思想不断滋长。

李贽,否定社会不平等的合理性;反对禁欲语义;反对以传统价值观评价历史化合物;反对历史与社会的一元性。

王夫之,以理势相成、乾坤并建、动静互涵等命题,社会历史如何在矛盾着的双方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过程发展。人们的行为,符合历史历史规律,则可获得成功;违背历史规律,则终将失败。他还注重物质的重要性。

顾炎武,相对于传统学者关注庙堂政治,他将社会经济作为主要考查对象。 黄宗羲,“天下之兴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第二阶段是清代后期,主张变异、革新、进步。

龚自珍,“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魏源,主张变易观,著《海国图志》,以西洋人谈西洋。

康有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人类社会将由君主专制进而君主立宪再而民主共和。 章太炎,利用进化论认为适者生存,重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

梁启超,批判传统史学,他将史学分为三类:一是“叙述进化之现象”与自然科学平分的“历史科学”;二是由“叙述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的“科学的史学”;三是“叙人种之发达与其竞争”而作为“国民之明镜”与“爱国心之源泉”的史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本质的追寻

一、在积极扬弃人的异化中认识历史本质

人对于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的占有,使人获得了认识与理解历史全面本质的内存动力与现实可能。积极扬弃私有制及人的自我异化的社会变革,要求正确认识历史的全面本质,正确认识自己的诞生或生成运动。这就是人们自觉地认识历史全面本质的最根本的动力。在私有制的统治下,在人处于异化状态时,人作为现实的个人同外部世界的任何一种关系,都必然变得片面。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使人从观念化了的人和物化了的人回归于现实的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人,正是社会实践的这一发展,最终决定了人类终于可以认识全面本质。 二、掌握历史全面本质的主要范畴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

1、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认为观察历史、应从现实的物质条件、历史物质条件出发。

2、创立了社会经济形态及社会形态学说 3、发展了阶级斗争学说

4、将要分析的社会问题置于特定历史范围之内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历史全面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争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如何认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序列及其规律;如何估量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史学理论多元发展中历史全面本质认识的深化

一、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

马克斯·韦伯(Max Webee,1864—1920年)是20世纪社会学领域影响最广泛的学者之一。他最富盛名的著作是由《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犹太教》、《世界性宗教的经济伦理》等构成的一组宗教社会学著作,以及在去世之后出版的《经济与社会》等书。

马克斯·韦伯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用宗教来说明经济,而不是相反。

1.“人对经济所采取的态度可能为自己的信仰体系所左右,而信仰体系在一定时期里又是受经济制度支配”。

2.“韦伯的论著有助于人们积极、科学地理解道德准则和信仰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也阐明了宗教思想的因果关系是怎样对历史起作用的。”

3.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力图“把各种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和宗教形式至于一个独特的观念体系之中,使之为人理解”。

这些事实说明,马克斯·韦伯的学说,虽然在不少地方与历史唯物主义有异,但其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并不是否定了或推翻了历史唯物主义,而是正是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或有助于历史唯物主义更为深入地把握历史的全面本质。

二、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

汤因比的主要观点:

(一)用种族特征和环境因素解释文明的起源,是用生物学和地质学的方法研究事实上属于精神世界的问题。文明起源的真正原因,是人类对于一种特别困难的挑战进行了应战。

(二)文明的生长主要不是依靠政治的和军事的扩张或者技术改进,一切生长的动力都来源于赋有创造性的个人,或一小群个人。

(三)文明具有社会整体性特征;一切所谓文明类型的社会历史,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平行的和具有同时代性的。人类不能改变自然法则,却可以驾驭它为已所用。

(四)注意各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虽然汤因比《历史研究》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他的研究,将二三十种文明置于同等的地位加以考察,使历史研究视野真正扩大到世界范围,这就异常有力的地证明了西方文明中心论难以成立。他对于社会历史作整体性研究的不懈追求,他渊博的知识和异常宏大的视野,更具有示范性意义。 三、年鉴学派的“三时段”理论与实践

吕西安·费弗乐,马克·布洛赫,因创办《经济社会史年鉴》而得名。后期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布罗代尔。

三时段说:其一是“个体时间”,或称“短时段”,指一些突发的事件所经历的时间。其二是“社会时间”,或称作“中时段”,指“局势”逐步形成的时间,指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至一百年内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现象起伏兴衰的活动周期和节奏。其三是“地理时间”,或称“长时段”,指长期稳定或变化极缓的各类“结构”延续与发挥作用的时间,如地理、气候、生态环节、社会组织、文化传统等。

布罗代尔的“三时段”说及其实践,将历史学的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整体的、结构的考察。当研究视野从一个个历史事件转到地理环境结构、生态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时,自然将历史研究的对象从少数精英人物转向广大普通民众,从各种偶然因素转身

长时段存在起作用的常规事物变迁,这样,便在实践中非常坚定地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走向了历史的全面本质。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人的本质总体性或全面性问题 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

1.法国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代表人物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该书主要讨论了人的主体性及其同客体对立的问题。他认为,人通过劳动,使人独立于自然之外而与自然而斗争,逐步从自然界中脱胎出来。社会现实是生产活动的产物,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为特定的人类活动提供了条件,既决定了人类的活动,又限制了这个活动。因此,只有在人类与自然界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统一中,在既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而又充分注意其同客体的对立统一中,方能把握人的本质。

2.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将存在分作由“无机自然”和“有机自然”组成的“自然存在”与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社会存在”两大类。他认为,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但是,人类社会存在一旦产生,便具有不可逆性,“无机自然界的因果律”和“有机自然界的活动规律”,都不能无条件地运用于人类的社会存在。人类作为社会存在与作为自然存在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的社会存在以人自觉的历史活动即具有目的性的劳动与实践为基础。人的总体性,在这里因人的社会实践性、人的历史性的积聚而更为充实。

(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1.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柯亨(G.A.Cohen,生于1941年),《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他认为历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生产力的增长,而社会形态的兴盛和衰落则取决于它们究竟是促进了还阻碍了这种增长。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由生产关系构成的经济结构具有始源性、首要性的作用,即使是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大变革时代,也不例外。

2.肖(W.H.Shaw),《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人类历史的关键在于人的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一切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改进标志着社会的进展。

3.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认为,在考察人类社会时,不仅要关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特别关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他强调,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一种社会一体化的形态,社会的传承不是单纯的生产力的传承,而是整个生活世界的传承,除去生产知识的传承外,还包括道德——实践知识在内的整个生活世界知识的传承。

(三)意识形成与发展的独立性问题——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赖希,《性格分析》《性革命》。他将人的性格分为表层、中间层及深层三个层次。而且性格具有稳定性、自主性、独立性等特点。特定的经济发展过程,创造了特定的性格结构,意识形态被埋置在个人的性格结构之中。

弗罗姆,《超越幻想的锁链》。他认为社会性格的发展,乃依其所在的特殊社会而定,

社会过程创造了社会性格。社会性格可以将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的能量引向某一方向。因此,经济基础产生了意识形态,同时,意识形态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这过程中,“社会性格”起着中介作用。

五、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当代挑战

(2008年——如何认识历史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当代挑战; 2009年——史学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评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整体特征

后现代主义以对工业经济时代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全面解构和颠覆为特征。在价值和知识领域,他们致力于“消解同一性,向主体性、整体性、稳定性、决定性,而趋向于多元性、不确定性、间断性、不稳定性、散漫性、模糊性;他们解构了现象与本质的区分,表层和深层的差异,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对立、异化与非异化的分期,所指与能指的界限,而趋向于对精神、价值真理、终极关怀、道德伦理、审美意识的全面怀疑与不断否定。他们不仅对功能主义、实用主义、物质主义、科学主义统统拒排,而且对理性及启蒙所确立的全部观念,以及启蒙本身的合法性与权威性提出质疑”。历史本性论、历史规律、历史全面本质、自然也是他们的解构对象。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著作 1.“后结构主义”著名法国思想家福柯

福柯的代表作如:《疯狂和非理性:古典时代的癫狂史》、《诊所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监禁与惩罚》、《性经验史》等。他所进行的历史研究,都属于那些被主流社会和一般科学所排斥和遗忘了的所谓“边缘话语”,认定包括癫狂话语、医疗话语、惩罚话语、性经验话语,都有独立的历史与制度。通过复兴“被剥夺资格的知识”,来对传统的“总体性思考”展开批判。

2.从事后现代文学研究的利奥塔尔

其代表作《后现代状况》,认为原先具有支配地位的各种具有普遍性、权威性的法则、规律、本体都不能成立,代之而起的将事崇尚特殊性、个别性、多元性、变异性的“后现代知识”。

3.美国新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罗蒂

罗蒂批判并全面否定所谓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表象主义。其代表作《哲学与自然之镜》,推翻以反映论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认识论,这是罗蒂全部理论的基础。罗蒂提倡“教化哲学”、“小写的哲学”,要求人们不再去关注具有普遍性、确定性、必然性的东西,而代之以具有特异性、新颖性、无规则性、相对性的话语,根据各人独立的兴趣和利益,以谈话取代认知,以交流意见取代对于真理的追求,用对生活方式的描述、解释来代替对于实在、本质等等的认知。

4.“解构主义”的德里达 他强调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活动的个别性、独特性以及人们认识历史时所必然具有的主观性,反对将某一种系统化、整体化了的历史认识宣布为真理。他主张历史只能是“一个分层次、有区别、矛盾的实践系列”,既不是一种一元论,也不是一种历史循环的历史。

(三)后现代思潮的评述

综观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理论,可以发现,尽管它们的批判锋芒远远超过正面主张,

它们在推动人们思想上、学术上走出一元论的独断主义方面,无疑是有益的。它们的许多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观点是相悖的,但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锋芒显然是对着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霸权,其中也包括前苏联式的“全面专政”式的霸权。历史唯物主义者在深入考察历史发展的全面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时,不会简单地排斥和全盘否定他们的思考,因为他们严肃而严格的批判精神,揭示了人们常常因为习惯而忽视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利奥塔尔在《后现代》中说“一部作品只有首先是后现代的才能使现代的。这样理解之后,后现代主义就不是穷途末路的现代主义,而是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而这一状态是一再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者正是为了谋求“现代主义的新生状态”而坚持相当彻底的批判态度使他们的思想最终不得不走近或走向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 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

第一节 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性与多样性

一、历史撰述的社会性及多层性

历史是过去的社会,今天的社会则是未来的历史。因此,历史撰述正是论述过去的社会,因而必然包含着人类广泛的社会活动。比如古代的志和政书或典章制度史。

社会研究成果的社会性,因不同社会层面之成员的需要而显示出多层次性。 1、编撰构架的不同,有时也反映出层次的差别。如纪传与编年的差别。 2、即使同一编撰架构,因内容繁简、论说深浅不同,显示出层次上的差别。深层与通俗。 3、即使同一部历史著作,也会因部帙的大小而显示出层次上的差别来。全本,删节本。 4、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历史面貌,都可能因编撰构架的不同而显示出层次的差别。传记、评传、史话。

二、历史编撰构架的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历史编撰构架,包括了历史专属的外部样式和内部结构两层含义,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撰述的体裁和体例。

所谓多样性,是指它的外部样式的品种之多,主要是由于历史运动本身的多样性对历史所述提出的要求;所谓的多层次性,是指它的不同的样式或同一样式因内部结构的变化而在内容上有所增减和表述的方法上有所不同,以适合不同读者的需要。

第二节 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一、客观主义、先验主义倾向与信史原则

(一)客观主义倾向 1.历史撰述的客观主义

历史撰述中的客观主义倾向,强调叙述真实的历史事实,但忽略或否认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在历史撰述中所起的作用。

2.客观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学派 (1)古希腊学者卢奇安

“历史学家务使自己的头脑如一面明镜,清光如洗、纤尘不染,照见人脸、丝毫不爽„„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把现成的事实加以整理,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不需要虚构他

所叙述的事情,而只是需要考虑叙述的方法。”

(2)兰克学派——实证主义史学流派

历史学的任务是“说明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而“严谨的事实陈叙„„是历史编纂学的最高法律”;历史学家应当“消灭自我”以求达到对于历史事实的“完全客观”;制定严整的“史料批判”方法,为“科学的”史学奠基;不主张历史学家对历史作出解释和判断。

(二)先验主义倾向

1.历史撰述的先验主义: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和撰述工作是一种先验的活动,是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的实现。这种倾向,在古代中国表现为今文经学的外在目的论对正宗史学的影响,在当代西方则由“现代主义”派所宣扬的历史的相对主义为之张目。

2.先验主义的代表及学说 (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和班固的《汉书》;

(2)胡适的“实验主义”(即实用主义,宣称一切真理都是应用的假设,社会历史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女孩子,否认历史的客观性)

(3)西方实用主义者的历史观,一般都带有明显的先验主义倾向,他们认为历史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方便而构造出来的事件的堆积,不承认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的客观性。

(4)现在主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现在主义”派,也以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为其基本宗旨,宣扬历史相对主义;认为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决定了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的最终结果。

(5)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其实不能老老实实捕捉到过往之事,只能像小说家一样,让人觉得他好像在这么做”。

总之,从神学目的论的历史哲学到实用主义的历史哲学、“现在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历史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尽管他们之间存在许多歧异,但却存在基本的共同之处,即无视或否定历史的客观性,认为只凭主体意识便可以重构或再现历史,而这种历史,充其量也只是存在于历史学家的头脑之中。这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中非常典型的先验主义倾向。

(三)信史原则——历史编撰中的根本原则

1.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认为:“如果我们考虑到我们是研究古代历史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只用最明显的证据,得到和合乎情理的正确结论。“

2.刘知几《史通》中撰《直笔》对坚持信史原则的史家进行歌颂,撰《曲笔》篇对破坏信史原则的行为进行鞭挞。

3.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发展趋势》一书中指出:“只有历史学才能为我们提供理解各个时期的社会进程和社会制度如何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认识能力。不过,这必须是富有科学精神并且具有明确社会目标的历史学。”

总之,信史原则关系到历史著作是否建立在真实的历史事实基础上的这一根本性问题,或者说,它涉及人们对于以往历史的事实评价问题。不仅如此,他还涉及历史撰述中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评价问题。

二、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历史学家如何在历史编撰中反映历史主义的要求和当代意识的趋向

(一)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是人们考察和说明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现象、问题、人物的原则和方法。这个原则和方法在人们考察和说明过去的历史与今天的历史都是适用的。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1.考察历史问题或现实问题,不应该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所考察的具体的特点,尤其不应该割断历史的联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常识”。

2.历史的观点、历史的态度,即历史地看待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之一。这就是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在历史编撰实践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1.“每一现象应在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去研究,同时要考虑这个现象在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2.“每一现象应该在与其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不可分割的基本联系中去研究”;

3.“每一现象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具体经验,即该现象成为现状之前的情况去研究”。

(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考察之当代意识

1.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是时代感同历史感的统一。

2.从实践上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提出“历史地”或“历史主义地”看问题的时候,都是从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现实问题着眼的。

3.诚然,历史编撰之反映当代意识,绝不是以当代意识去改造历史,而是以当代的历史趋向、价值观念 、科学水平,认识能力去重新认识历史和说明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时代的历史学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当代意识”。如果历史学家不自觉地增强自己的当代意识,那么历史只有达到了某个时代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成就,能够面对和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从而使历史编撰更好地服务于现实,服务于社会,这样的历史学家,这样的历史撰述,就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意识而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所需要。

历史编撰中的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的统一,就其实质而言,乃是它的历史品格与现实品格的统一。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科学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即决定于此。唯其如此,历史主义与当代意识作为历史编撰的重要原则和方法,是历史学家不能不予以重视。 三、语言表述的审美要求

从历史撰述的发展和史学评论的发展看,历史学家和史学评论家对历史撰述之语言

表述的审美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实之美

这是通过历史学家的语言表述所反映出来的历史撰述的本质美,即重视信史,反映真实的历史面貌。如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即是历史撰述真实之美的反映。

(二)质朴之美

质朴之美是说历史撰述在反映真实史事的基础上写出事物的本色,说人如其人,叙事如其事。刘知几《史通·言语》指出:“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三)简洁之美

文笔简洁对于历史撰述而言,不仅是修辞学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是否有利于历史的发展问题。

(四)动态之美

历史是运动的,历史人物是运动的,历史事件也是在运动中发展的。历史撰述应该把这些运动表现出来,这就是动态之美。

(五)含蓄之美

含蓄之美,亦可称之为隐喻之美。刘知几指出“用晦”(含蓄之美)的长处:“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语句外。”顾炎武亦认为要寓论断于“序事”之中。

(六)力量之美 力量之美取决于历史撰述的内容。一般地说,历史撰述只要表现了历史真实的或接近历史真实的面貌,那么它就能给读者以警诫,以启迪,以智慧,以鼓舞。这就是历史撰述的力量之美。此外,历史学家的幽默感、洞察力和逻辑思维,也往往是通过语言表述反映出来,成为力量之美的一种表现。

(七)形象之美

历史撰述的形象之美,是对种种形式语言而言,即种种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样式、艺术样式等等。尤其是现代传媒的广泛使用,为这种形象之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三节 历史撰史内容与历史撰史旨趣的统一

所谓“史法”,是指历史学家所撰写的史书能够对历史内容作合理的表现;所谓“史意”,是指史学家所撰写的史书能鲜明的反映出史家自身的旨趣和独到见解。概言之,这是历史撰述内容和史家撰述旨趣的关系。 一、讲求史法以利于史书对历史内容的合理表现

叶适的“史法”论所涉及史学的几个主要问题:(一)史家的史笔或曰书法;(二)史书的内容之真伪;(三)史书的体裁;(四)史家的褒贬尺度;(五)史家是否应有独立的见解。

二、强调史意以显示史家的撰述旨趣及独到见解

章学诚所言“史意”的主要点:(一)明大道,(二)主通变;(三)贵独创;(三)重家学。其中还贯穿着尊重传统而有不拘泥于传统的创新精神。 三、历史撰史内容与史家撰述旨趣的辩证关系

(一)“史法”既是历史学家们自己所制定的,它往往受到一定是反的社会伦理的制约,人们在历史撰述中自应恪守相应的史法。

(二)“史法”是历史编纂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律,人们不应该违背其基本历史规律而使历史撰述失范。

(三)历史撰述除了在技术层面上应该遵守有关准则外,还必然会反应相互史家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识,而后者无疑贯穿在整个历史撰述过程之中,这就是“史意”的作用。中外史学可以证明:凡优秀的史家,不仅重视“史法”,而且重视“史意”。司马迁所谓“成一家之言”,刘知几、章学诚倡言的“独断”之学、“别识心裁”,斗食在强调“史意”的重要作用。

(四)“史法”本始人们所制定,而“史意”无疑是史家旨趣的反映,两者斗食与史家主体意识密切相关,不可皆然分割开来。

第六章 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与时代使命

第一节 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素养

一、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

具有适合于现代历史科学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研究能力,是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历史学家的这一素养,主要得自当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当代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包含着对于史学上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一)中国古代史家对历史学家知识结构的概括——“博闻强识,疏通知远” (二)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对历史学及历史学家在知识结构方面的新要求

1.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1)巴勒克拉夫指出,考古学的特殊贡献在于扩大了“历史学家的时间和空间是也。考古学打开了一个完全关闭的领域,迫使历史学家用更开阔的全球观点去看待自己的任务”。

(2)朱凤瀚先生亦指出:“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间近年来这种提议密切的沟通与合作,正在改变着认为地将二者隔成两截的状态,这是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中国历史科学极为重要的新进展。”

2.历史学与地理学的结合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史学家兴起了边疆史地研究和边疆沿革史的热潮,旨在御辱自强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史学的地理思想和历史学与地理学结合的早期形态。

(2)二战后“新史学”提倡总体的历史研究,主张从多因素的角度、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解释历史,重视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

(3)历史地理学。在历史地理研究领域,历史学家史念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河山集》一至七集,成为这方面的代表作。历史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至八册,是目前中国历史地图最权威的著作。

3.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

社会学和人类学对历史的贡献、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关系、经济学和人口学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历史学的计量化等均可丰富历史追求历史科学严谨性这一理想的需要。

4.历史学的现代知识结构要求 历史学的现代知识结构,不仅应当包括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应当包括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论和方法,这一已成为历史学家的自觉意识和努力目标。

(三)历史学家的研究能力

1.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史德、史才、史学、史识

“学”指的是历史学家应当掌握的知识;“识”指对历史的认识能力;“才”指的是对历史著作的表述水平;“德”即写史必备的良知,也就是“善恶备书”。

2.历史学家新史识的要求 (1)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

(2)耐心地对社会公众作深入的阐释,即在现代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历史知识以

及在此基础上对历史经验 、历史智慧和对历史精神的发扬。比如,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于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培养起“文化自觉”意识,而文化自觉恰恰必须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之上。 二、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

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是历史研究主题的社会性在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集中表现。具体说,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指的是历史学家对自身工作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历史学家的献身精神,指的是历史学家对于这种认识和追求在实践上应作的努力和应尽的职责。

(一)迄今为止,中国史学的六次反省

1.中国史学之系统反省的开端:刘知几《史通》——历史编纂方面,“四俗辨其指归,殚其体统。”指出了,指摘各家得失,与体裁区别,撰史的范围,与撰史的原则。

2.第二次反省:杜佑的《通典》——历史撰述思想,主张历史著作应以“将施有政,用乂家邦”为宗旨。

3.第三次反省: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理论上对以往史学进行总结和批判。(1)明确提出“六经皆史”说;(2)深化对中国早期史学面貌和中国史学思想传统的认识;(3)以“撰述”和“记注”相区别;(4)以“圆神”“方智”定史学两大“宗门”;(5)倡言“史德”;(6)强调“史意”的重要和“别识心裁”的创造精神。

4.第四次反省:梁启超《新史学》——一方面表现出对古代史学的全面清算的意向;一方面表明仕途建立以现代进化论为历史理论体系的愿望。

5.第五次反省:李大钊《史学要论》——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道路。

6.新时期的史学反省——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1)怎样估计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中的成就和教训;

(2)怎样估价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历史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3)怎样看待古代史、近代史和当代史的关系; (4)怎样认识历史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历史学家社会责任的表现

1对史学家社会价值的认识——社会伦理、总结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治国方略等; 2.对史学科学价值的认识——中国史学的六次反思

3.对自身工作的历史价值的认识——“名山”之业的思想 (三)历史学家的献身精神的表现

1.突出表现——历史学家为坚持信史原则而付出的代价,甚至不惜以身殉道; 2.忍辱负重、甘守清贫、倾毕生精力著史; 3.不畏世风,敢于打破常规的批判意识; 4.坚忍不拔的研究工作和撰述工作。

三、历史学家的忧患意识与社会现实的历史前途

从史学家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来看,常常反映出他们对社会的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们决心致力于历史撰述的一个思想基础。总括起来,这种忧患意识大致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在盛世中看到危机,此即所谓居安思危。

第二种情况:是在时势艰难的条件下表此出深刻的理性精神,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警醒人们避乱求治。

第三种情况:是在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极为尖锐的环境下,殚精竭虑,寻求治国安邦之道。

第四种情况:是中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时,就愤然而起,以爱国自强、救亡图存为己任。

第二节 历史学家个体与群体

一、历史学家的独断之学

(一)独断之学

“独断之学”,是指历史学家好学深思,富于学术个性和原创性、坚持独识卓见的专门之学。它既是有造诣的历史学家的重要素质与学风,也是东西史学的优良传统。 (二)如何做到“独断之学”?

1.对于原始资料,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都采取非常审慎的批判态度。同时,对待自己的研究结论,也要持非常审慎的批判态度,终生都在继续探索,随之都在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2.将自己的研究置于人类学科发展的总运动中,从其他各种学科汲取养料,并以自己的研究成果接受其他各学科的切磋、锤炼与检验,而决不是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 二、历史学家的群体之学

历史学的发展既需要历史学家个人艰苦努力,又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形成群体之学。所谓的“群体之学”,包含多个层次的含义。

1.指历史学家中专门从事资料编纂、资料考证、史实史事推求、史著撰述、史学批

评等等各有所长者通力合作,分工愈来愈细的通史研究者、各分科研究者、各个案研究者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切磋、互相支持。

2.指史学家与其他学科专家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形成跨学科的新型研究组合;

3.一批志同道合的历史学家,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派,或者形成一个时间长短不等的研究集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分工合作去完成一项有相当规模的研究计划或专门课题。

第三节 历史科学的时代使命

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史学发展的新趋向

(一)第一个趋向:历史学家已不能容忍过去那种回避重大问题与总体性问题,而满足于个别事件繁琐细节的考证与描述的倾向,强烈要求历史成为科学,甚至成为人类科学中的科学,以服务于人类。

(二)第二个趋向:是历史学家们为了使历史研究真正走向科学化,广泛地吸收了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现代成果与研究方法,使历史研究与现代科学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如历史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历史学与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等的结合。

(三)第三个趋向:是新技术、新手段、新工具的运用,是历史学所使用的历史资

料从文字档案扩大到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包括语言、文字、符号、音响,所有文物、遗迹,并大大开阔了整个历史研究的时空范围。

比较史学在这一情况下于是应运而冲击国际史学界,成为一门显学。而比较史学的发展,则又动摇了传统史学的地域中心论与正统模式论,使曾经产生极大影响的欧洲中心论和西方社会发展模式正统论逐渐为人们所抛弃。历史真正超越了地域性联系而成为直接的全球性联系。现代化要求以世界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过去作为自己所要继承与利用的资源与遗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移植西方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创造物。于是,要求建立超越地区与民族界限的全球史观便成为不可阻止的潮流。

(四)第四种趋势,是接受了现代科学的教育、获得了现代新技术训练、具有强烈现代精神的新一代历史学家已经诞生,并正在茁壮成长。 二、当代中国历史学科的时代使命

(一)时代使命

中国传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弱点:

1、受到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解释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很深。

2、在历史构架、研究体系上过分单一化,表现为目标与行为的严重实用主义。 3、在哈尔滨研究与觉与组织上,带有很深的行政权力支配的烙印。

1.发展历史学科,全面了解中国国情与世界状况,使全部社会科学的研究从三维空间跨入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构成的四维世界,使之成为现代化建设各项决策和整个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认知基础。

2.通过将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向社会、推向全体社会成员,潜移默化地、持之以恒地努力改变人们传统的历史意识,吸引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历史创造者的队伍。 3.历史学科的当代发展要求同世界范围的史学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 (二)新世界整个人类面临的挑战

1.整个世界都在从农耕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并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转换。但是,整个21世纪仍将是三种经济时代并存,它们彼此渗透又互相冲突。不仅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之间,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内,这三个时代并存的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将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如何协调好这三个时代,从而使转变更为有序,人类付出的成本较少而获得最大效益,这就要求历史学对三个时代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对三个时代并存的总格局及其演变趋向进行全面的深入的研究。

2.全球化过程中国家关系、民族关系的新演变。 (1)西方对世界的扩张与征服 (2)国家间边界的模糊与国家内认同度的降低 3.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发展找那个各种关系的演变。

(1)20世纪最后二十年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惊人地加快。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外界环境的恶化却愈来愈烈。

(2)人的异化

(3)人自身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如生命科学、超级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不仅进一步改变了人类的生老病死与衣食住行状况,而且可能改变人的全部伦理道德诉求。

附录:傅斯年:“史学本是史料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