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
一、名词解释
1、史学本体论
2、史学认识论
3、史学方法论
4、章学诚
5、刘知畿
6、克罗齐
7、汤因比
8、柯林武德
9、后现代主义史学
10、规律
10-- 1
11、科学主义
12、人本主义
13、历史观与历史哲学
14、历史客观主义
15、历史相对主义
二、简答
1、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关系
3、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区别
4、运用比较史学方法的几个问题
5、计量史学方法及其功用
6、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在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
7、法国年鉴学派
10-- 2
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收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局限
三、论述题
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名词解释
1、史学本体论
史学本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包括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常说的社会历史观。
史学本体论主要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过程和现象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的原因和动力;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史学本体论中的根本问题。历史学家由于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派别,如人本主义、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等。
2、史学认识论
历史认识论就是关于人类了解历史和研究历史之运行条件与运行机制的理论,揭示人类历史认识中的基本特征、认知方式和过程。
它回答的问题主要有:人类的历史能否被正确的认识,历史认识依靠什么条件产生和进展, 历史认识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历史认识如何验证等。 历史认识论是要
10-- 3
探讨我们应如何认识历史的总原则。 当我们研究应当如何去认识历史时,得出的原则性结论就是历史认识论。 历史认识论向上吸取、融合和更新历史哲学的成果,向下可指导、涵括史学方法论,因此应当是史学理论的中心内容。
3、史学方法论
史学方法论是对历史研究具体方法的理论性总结与概括,是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方法论在理论层面对历史研究方法进行了集中概括,包含“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两项内容。 1、“历史的方法”重要的特征是注重事物发展的时序性,要求从时序先后的史实联系入手,发现时间先后因素在内的历史事物之间因果关系、因革关系,发现历史事物的时代价值及其演变,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向。 2、逻辑的方法:是暂且摆脱事物自然的发展历程,抓住一批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史料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运用形式逻辑(如归纳、演绎)和辩证逻辑(如探寻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要素),进行归类、分析、综合、概括、判断,从而探讨历史事物的内在性质。
4、章学诚
章学诚是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 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幾的《史通》并称史学理论名著。 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之说,主张史学经世。 认为应区别“著述”与“比类”,批判当时盛行的考据风气,提倡富于“独断之学”的著述。 他认为史学上主要论述的是“史意”,即撰史的宗旨、意图,撰史者应当心有明确的宗旨。 《文史通义》还对治学方法、哲学观念提出了值得注意的见解。 此外,在方志学和目录学上也有自己的独到见
10-- 4
解。 但是,他对于纲常伦理原则表现的十分狂热,激烈攻击违背理学准则的思想和行为。 章学诚的学术思想,是在乾隆年间传统文化大总结的时代背景下,以私家学者身份、以儒学思想体系为指导进行史学理论总结的产物,但当时其学不显,至清末始为人重视。
5、刘知畿
刘知幾,唐代史学家。担任史官,参修国史深感宰相大臣监修,多所干预,不能秉笔直书,于是辞去史职。
刘知幾最重要著作为《史通》,详论史书之体例及内容,阐述自己对史学的见解,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史通》全面地总结了史学的发展演变;提出了系统的史学方法论,特别是对纪传体史书的编纂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发;倡导以惩劝为主线的史学宗旨论,强调史书应扬善诫恶;主张直书实录,批判徇私曲笔;对官方修史制度的弊端予以尖锐的批评。 此外,刘知幾提出了史家必备“才、学、识三长”,成为中国古代史家标准论的经典论述。
6、克罗齐
克罗齐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
克罗齐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将“编年史”和“历史”进行了严格的区分, 历史是活的历史,是当代史;编年史是死的历史是过去史。他进而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研究历史总是现时现刻的思想活动;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强调的都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此外,他认为历史是精神周而复始发展的过程,而这一发展过程只有差别并无矛盾;“历史即哲学”。他认为历史学家如果没有哲学的头脑、理论思维和分析能力,无法写出真正的历史。
10-- 5
7、汤因比
汤因比是20世纪英国文化形态史观派历史学家。 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历史研究》,这部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在《历史研究》中,他主张历史研究就是文明的研究,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文明具有两个特点:第一,都经历起源、生长、衰落、解体和死亡5个发展阶段。 第二,文明和文明之间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或称“亲属关系”。 汤因比把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 他认为少数人创造,对一系列挑战进行应战;多数人模仿,使整个社会保持一致是文明起源和生长的一般规律。 随着社会的解体,旧的母体文明便开始向新的子体文明过渡。 汤因比的历史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史学的两个趋势:一是19世纪传统的叙述型历史已转向整体型、分析型历史;二是非西欧地区的历史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8、柯林武德
柯林武德20世纪前期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哲学家,是罗马史研究专家。
由于他受到历史学和哲学的双重训练,故在历史哲学方面贡献十分突出。 他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注重探究历史行动背后的人的思想动机;历史是过去思想的演进,强调思想的独立性和普遍性;认为一个历史学家不仅要考证史料的真伪,而且更要探实史料的意义;强调历史是科学:批判实证主义的史学为“剪刀加浆糊”的历史;深化对历史的研究,积极关注现实问题。
9 后现代主义史学
后现代主义史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股史学思潮。 法国的福柯和
10-- 6
德里达是其著名代表者。 后现代主义对18世纪以来在西方居于主流地位的“现代理性”进行猛烈的批判和否定。 主张去除中心论,认为历史只是断裂无序的碎片,是非连续性的、多元异质的。 它认为没有真实的历史可言,否认历史学揭示真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由此也就根本否定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品格和存在价值,把历史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 20世纪出现的女权主义就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典型代表。
10 规律
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具有普遍性的形式,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通常所说的规律,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括“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的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经验规律与科学规律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因果链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后者包含“因果链条”。 经过实践确认的因果必然性联系,才是包含了“因果链条”的科学规律。
11-12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是在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体系中,长期存在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交融的两大哲学思潮。
11、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物质因素,强调客观条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认为经过经验观察到的“经验世界”及其“经验规律”才具有首要意义。 科学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功能结构, 它们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
10-- 7
史的进程。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法国年鉴学派是这一本体论的突出代表。 此外,科学主义承认历史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但不是因果必然性的规律。科学主义的论断拥有科学客观的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但忽视了人的情感、意志和人的价值,具有反人性和反人道的有害倾向。
12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强调世界是以人为中心的, 认为人的意识、情感和意志等等精神因素具有首要意义。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弗洛伊德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人本主义是其典型代表。 它强调精神因素,其中一部分人强调领袖人物(个体英雄、精英)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此派代表为柯林伍德和兰克学派;另一部分人强调群体的的精神决定历史进程,代表为马克思•韦伯。 人本主义注重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正确的,但它忽视了客观条件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制约,认为历史发展是无规律的,这便陷入了谬误。
13 历史观与历史哲学:
历史观是对人类客观历史的概括性、总体性认识。
历史哲学也可称之历史理论,是将某种历史观予以理论的、系统的论证,解决诸如社会历史的根本性质、历史是否发展、如何发展,历史发展的动力如何,历史发展的方向及有无规律等重大问题。
二者的区别是历史哲学强调“论证”,而历史观可以不作理论论证性的表述,可以寓于其他历史撰述或散见于判断的表达。
10-- 8
14--15历史客观主义、历史相对主义
14历史客观主义:
历史客观主义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史学认识论。 它强调历史认识的客体的客观性,并认为历史是可认知的,客观上存在着真实的历史。 它主张历史研究者“排除自我”,保持纯客观的不偏不倚立场,排斥理论、观点研究,甚至有的人还主张“史学即史料学”。 兰克和兰克学派是主张这种史学认识论的突出代表。 他们强调历史具有客观性的主张是合理的。但是实际上,任何研究者都不可能不带着某种立场、观点研究历史; 任何史料、史实都不可能自己“说话”,都是研究者在说话,是研究者对史料、史实的解读,而且一切解读都总是渗透着解读者的立场、观点的。 因此,兰克学派主张的那种“排除自我”的历史客观主义的史学认识论是根本不可能付诸实践的。
15历史相对主义
历史相对主义是一种唯心论和怀疑主义的史学认识论。 它强调历史认识的主体(即研究者)的主观性,并认为历史是不可认知的,历史不会成为科学。 它强调历史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认识它的真相,一切历史著述展示出来的的历史现象或过程,都只不过是历史写作者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建构起来的。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和美国历史学家贝克尔曾对历史相对主义理论做过系统的表达。后现代主义把历史相对主义推向了极端。 他们强调一切历史认识都取决于认识者或研究者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但是客体历史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实践是能够逐渐接近的认识它的真相的。 因此,历史相对主义强调的客体历史的真相不可能被认识是一种谬论。
二、简答
10-- 9
1、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历史认识的主体,是进行历史问题思考和研究活动的人。 历史认识的客体,就是人们所要认识所要研究的所有对象,既包括人类以往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类以往的社会活动,也包括人类的以往的精神活动。 历史认识的中介: 是指历史认识主体借以认识客观历史所需要的中间媒介。 含有历史记载的文献、以往实物、遗址等历史遗存,均可作为历史认识的中介,这在一般史家那里称为“史料”。 (1)在现实历史认识活动中,史学认识主体与客体经常处于矛盾状况之中。 历史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地位的变易,即主体、客体可以随认识对象的改变而发生转化,客体的内容如前所述,一般是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活动, 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等等。 而观念形态、思维方式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通常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但当这部分内容成为了人们的认识对象,它们也就由主体地位转化成为了客体。
(2)唯物史现认为历史认识是史学主体运用历史认识工具和史料去实现客观历史实在的重构,是史学主体经由史料中介对史学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思想劳动的成果。
(3)历史认识不是在主体的客观中立而获得,而是在主体的积极介人下进行的,认识过程必须发挥主体能动性对史料中介选择、理解、解释的作用,以消除主观随意性,使客观真实性可以实现,得到真理性的认识,从而在史学认识中达到主体与客体的能动统一。
2、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关系
一切的历史著述都是人们对客体历史经过头脑加工的产物,因而都是包含有历史认识者主观的立场、思想、感情的主体化的历史。 主体化的历史是历史研究者对客体历史进行头脑加工的产物,而客观历史则是主体化历史的“生产者”进行加工的原形。 这就决定了主
10-- 10
体化历史和客观历史既相互吻合又相互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的关系。
(1)主体化历史和客观历史既相互吻合又相互背离,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完全相同的关系。 这是因为历史研究者在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方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对他认识的对象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考察、研究实践。
(2)主体化历史有可能与客体历史相吻合。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总是在不同程度和不同的侧面与他实践对象的本来面目有所吻合,这种吻合度的大小是与实践者对他的考察对象进行的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成正比。
(3)主体化历史有可能会与客体历史相背离。这是因为1)、历史资料的有限性;2)、历史时代的局限;3)、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4)、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5)、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
3、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区别
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确定历史事实的两种基本性技术性方法。归纳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而演绎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存在一下三方面的区别:
(1)归纳是从“个别”推知“一般”,其前提是众多的“个别性”判断的集合,结论是“普遍性”判断;演绎法则是“一般”推知“个别”,前提是“普遍性”判断,结论是“个别性”判断。
(2)通过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大于”前提的范围。相反的,通过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
11 10--
“小于”前提的范围。
(3)归纳推论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只有或然性的联系。这是因为任何一种归纳都难以穷尽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过的全部事例,也难以保证不遗漏一个反例。因此,他的结论被新发现的反例所否定的可能性很大。演绎推论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却具有必然性的联系。
虽然二者有所区别,但是没有哪一个更优越,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4、运用比较史学方法的几个问题
比较史学方法是指运用某种理论和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进行具体比较的方法,以法国的“比较史学之父”布洛克的成就最为突出。 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尽管有其独特的功能,但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会受到主客观等方面的限制。 在运用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比较双方要具有相似性,这是运用比较史学方法的前提。
比较史学方法具有可比性原则,比较方法必须运用在地理上邻近或历史上处于同一时代的社会;必须是在社会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得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经过两个以上的不同发展阶段;所比较的事物,必须放在同一类型中,同一层次上;要把所比较的事物放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具体的比较。
(2)比较史学方法只是研究历史的一个特定角度,它不能取代其他角度的历史研究。
例如研究人类历史发展全貌,它不如世界通史全面完整;研究某一国家的情况,它不如国别史具体详尽。
10-- 12
(3)它关心的不是事实的过程和如何发生的问题,而更关心发生的问题。
它提出的有关过去的事物,是为了用来揭示这些事物发生的原因和思想的渊源等
(4) 研究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影响比较史学方法的研究结果。
正因为比较史学方法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不能把比较史学方法孤立化、绝对化,应与其他研究方法综合使用。
5、 计量史学方法及其功用
(1)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1)要求。这种方法不但要求历史研究者要掌握必要的数学技能,而且在历史数据的搜集、整理、运算等等方面,都需要掌握一套特殊技能和技巧。
2)作用。它促使历史学家去开拓新的史料领域,把许多从前很少或没有运用或不可能运用的史料发掘出来;这些史料的发掘和运用又使历史研究者的史料观发生了变化;它还促使研究者在历史解释方法和表述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西方学者把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历史学中的“计量化革命”。
3)发展状况。计量史学方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计量史学已成为国际史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世界性潮流。
10-- 13
其中以法国计量史学成就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人口史和经济史两个领域。
美国1958年发表的《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经济》一文,是美国“新经济史学”(又被称为“计量经济史学”)诞生的一个标志。
(2)计量史学的功用如下:
1) 首先,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的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2) 其次,研究实践表明,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以及在探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
3) 计量史学方法还有一项重要功用,就是促进经济史(包括农业史、工业史、商业史)、社会史(包括人口史、家庭史、妇女史)心态史、政治史等史学领域,向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各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接近和交汇。
6、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任务和方法的异同
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的认识对象都是人类社会生活。
不同点:
10-- 14
1 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是人类社会的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不能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到的那些社会生活过程和现象,而其他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则主要是当前现实生活中的过程和现象。 历史科学实际上是面对着三重认识对象:原本客体、中介客体和原本延伸客体;而以研究现实社会为主的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则主要是现实社会这一原本客体。
2 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认识对象的另一个不同点是,历史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所认识的对象是以往的整个人类社会,而历史学之外的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则均以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为认识对象。
3 历史学的认识或研究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呈现出以历时性方法为主的特点,而历史学之外的其他社会科学,要认识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的现实状况,主是对某类社会现象进行横向考察,呈现出共时性方法为主的特点。
7、 法国年鉴学派
年鉴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萌芽、4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一个法国史学流派,60年代时开始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鉴学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他们在1929年初创办了《经济社会史年鉴》,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相同主张的史学家们的主要阵地,年鉴学派因此得名。
(1)、学派主张:
年鉴学派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反对作为“人文学科”的西方传统史学把历史归结为政治精英人物的目的、意志的展现过程,认为普通人的状况才是决定社会历史面貌的基本因素; 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如创造性地开
10-- 15
展了经济史、社会史、心态史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的新“模式”和“结构”。 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2)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史学观念
年鉴学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创建阶段(1929-1945)、发展阶段(1946-1956)、转型阶段(1968后)。
1)第一代代表与史学观念:
年鉴派的创始人 布洛克和费弗尔是第一阶段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的历史研究的特点是:提倡总体历史学;提倡对历史学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应用历史学方法以外的方法,并注意开拓史料的来源;强调历史为现实服务。
2)第二代代表与史学观念:
年鉴学派第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尔南德·布罗代尔。
他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时段论的历史观。他认为,历史时间就像电波一样,有短波、中波和长波之分,分别称为短时段、 中时段和长时段。
3) 第三代代表与史学观念:
年鉴学派第三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勒高夫和拉杜里。
勒高夫:勒高夫反对中世纪的传统认识,认为中世纪既不是一个毫无成就的黑暗时代,
10-- 16
也不是神话史诗般的光辉时代,而是欧洲各民族觉醒和形成的时期。这一认识和上述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史学界的地位。
(3)后期年鉴学派的史学观念:
怀疑否定总体史,具有区域史研究的特点;重新反思和研究政治史,借鉴多种学科的特点与方法,对原来的政治史进行诠释性的研究;与人类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出现历史研究领域的“碎化”现象,出现了许多新的分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鉴学派又吸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更模糊了以前的特色。
(四)意义
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横向关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共时性\"的,与传统史学的那种\"历时性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 \"全面的历史\"也就是一种\"整体的历史\",它强调历史是包罗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整体\",是在这些领域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作用所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中得以体现的。
8、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受那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局限
每一个历史研究者在认识历史的实践活动中,都难免为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所局限,从而使他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对历史资料考察研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影响,导致他写出来的主体化历史与客体历史的真相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会受到以下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局限:
10-- 17
A客观因素:历史资料的局限(可能由于时间久远导致史料缺失,从而影响历史研究)
B主观因素:史学研究者的认知结构的局限,包括:
1、历史观的局限。史家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观的影响下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历史观渗透到史学研究者具体的历史眼光和方法之中,制约着他们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认识。
2、认知环境,即研究者生活的历史时代的局限。不同环境条件或一定社会文化环境形成特定的思想“范式”和话语系统,引起史家关注点不同、认识深度不同,也造成历史评价问题上的出入。
3、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阶级立场和政治立场的局限在限制着研究者的观察视野,从而在他们的历史著述中总是打上他们特有的阶级和政治立场的烙印。
4、狭隘的民族立场的局限。 在认识历史上关于民族问题的时候,狭隘的民族立场的显然局限着史家们的历史认知,从而造成与历史真相的背离。
5、历史研究者能力水平的局限。 历史研究者的知识水平,搜集、鉴别、解读史料的能力,分析研究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局限,会使研究者在认识和描述研究对象时,不能达到应有的广度。
6、知识构成的局限。每个人历史知识侧重不同,而语言文字学、地理学、文献学、哲学等以及各门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千差万别,这些都会影响到史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7、思维能力与治史方法的差异。 人的思维能力由于各种原因有高低不同,所以研究成
10-- 18
果不同。同样,不同史家的不同治史方法也会影响到其研究成果。
8、史家的情感、性格等个性因素的局限。这些个性极强的非理性因素与史家的认知环境和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对其历史观及历史研究成果有着很大影响。
四、论述题
分析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由先进变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不但在唐朝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即使到两宋时,许多方面领先于同时期的欧洲。14世纪到16世纪是中国由盛转衰的的转折点,根本原因是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停滞、落后,及最终动力受到了阻碍。
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迟滞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受这种地理环境形成的经济活动,受这种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形成的文明形态、文化心理素质和价值观念,而这一切都影响到了整个政治体制、国家政策、个人活动,从而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中国的自然环境
1、中国的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和肥沃的平原,从而孕育出农业文明。农业的最终定型在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处于温带、亚热带,适宜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森林、土地和灌溉资源,拥有足够的生存资源,这就使得中国缺乏生存危机感。
3、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北有荒漠,东有大洋,西南有群山阻碍,这就使得中国的
10-- 19
发展环境相对封闭,这样的封闭环境不仅影响到中国的政治体制、东亚的国际关系,而且影响到了国民性格和历史发展进程。
(二)自然环境对其他因素的影响
1、中国的经济上是小农经济,这种生产单位相对分散,为了能够满足水利灌溉等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2、中国古代经济的自给自足,并没有交换的必要和强烈愿望,因此,人们热衷于固守自己的田产,再加上统治者的限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难以取代农业地位。
3、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影响下,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其独有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和”、“忠君”、“仁义”、“重集体、轻个体”、“重伦理道德、轻法制契约”。由于“尚和”,所以缺乏扩张性、探索性;应为“重集体”,所以忽视了个人的探索的进取;因为重“伦理”,所以平等思想受到压制。
4、中国相对封闭的环境导致中国文化的内向发展性和延续继承性,所以中国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因此,中国难以接受外来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即使是接受了,也会很快被同化。
(三)各种因素促成中国古代在明清时期的衰落
1、由于中国文明的特质,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相当的完备,并一步步走向僵化,难以打破,难以突破。
2、在政治上,自秦汉到隋唐,中国的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逐渐完备,在上升过程中起到
10-- 20
了积极所用,然而发展的极端形成了明清高度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的转型。
3、在经济上,从唐朝两税法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得到巩固,加上封建国家通过户籍制度和基层行政制度,严格控制经济的发展。
4、在文化上,虽然有思想产生,但是儒家思想不断调整演变,吸收各家思想,确保了自己的独尊地位,儒家倡导的伦理纲常并没有变。明清实行的诸如文字狱、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思想更加钳制了思想。
5、在科技上,农业经济下的科技更加重视经验的积累,讲求实用,而并不重视哲学思辨。而且中国统治者向来轻视科技,视之为“奇技淫巧”。
6、在对外方面,由于上述原因,自给自足,闭关锁国,虚骄自大,落后于世界先进发展潮流。
综上所论,中国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特质,而这些因素又影响到国家的政策和国民心理。中国的文明表现出内部发展、结构完备、稳定性强等特点,从而在各方面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国由盛转衰。
10--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