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9年全国公共卫生硕士(MPH)研究生 入学考试《卫生管理综合》(代码729)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湘雅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8年7月1日通过。
I.考试性质
卫生管理综合考试是我校为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一门入学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社会医学与流行病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社会医学、流行病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卫生管理综合考试涵盖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的社会医学、流行病学专业课程。要求考生:
(1)准确地掌握该两门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 运用社会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分析或评价健康相关决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相应的防治疾病的社会措施。
(3)掌握各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实施及质量控制原则与资料分析方法,以解决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医学 50% 流行病学 50%
Ⅳ.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100分 (20小题,每小题5分) 单项选择题 40分 (20小题,每小题2分) 简答题 160分 (10小题,每小题16分)
Ⅴ.考查内容
一、社会医学部分
本部分大纲根据李鲁主编《社会医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
(一) 社会医学绪论与医学模式 1.社会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任务
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社会医学的学科任务。 2.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意义。 3.医学模式的概念与演变
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的演变。
~
4.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健康需求普遍提高、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健康因素多元化。
(二)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
1.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概念、对健康的意义 2. 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模型与内容 (三)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与健康 1.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指标 2. 经济发展与健康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作用、人群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 人口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社会发展与健康 4. 社会综合发展指标 (四) 社会文化因素与健康 1.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 文化影响健康的模式与特点 3. 文化影响健康的现象。 (五)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1. 社会心理因素的概念与特点、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之间的联系 2. 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
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行为问题的干预 (六)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
1.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与类型
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社会医学研究的类型。 2.社会调查研究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资料收集方法。 3. 问卷设计
问卷的类型、结构、设计的步骤、问卷和答案设计、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4.生命质量评价相关概念 生命质量的概念
5.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生命质量评价内容、生命质量评价测评工具和选择、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七) 卫生服务研究
1.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基本概念、卫生服务需要的测量与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指标的应用、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
2.卫生服务资源
卫生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规划、卫生费用 3.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内容与评价模式 (八)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 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分类与特点 2.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与应用 (九)社会卫生状况
~
1. 社会卫生状况的涵义、评价程序 2. 人群健康评价指标 (十)卫生保健制度
1. 卫生保健制度的概念、分类、模式。 2. 发达国家与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十一) 社区卫生服务 1.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和意义
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2.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和任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社区卫生服务的任务。 3.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工作内容、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机构。 (十二) 社会病防治
1. 社会病相关定义、特点、社会病防治原则
2. 伤害、成瘾行为、与性有关的社会病的特点和防治原则。 (十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
1. 慢性病的概念、流行特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2. 慢性病筛查、监测与危险因素干预 3. 慢性病管理
二、流行病学
本部分大纲根据詹思延主编《流行病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编写。 (一)绪论 1. 流行病学简史;
2.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演变 目前适合我国的流行病学的定义;现代流行病学定义的铨释 流行病学的三个层次; 3.流行病学的原理和应用 基本原理;实际应用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或非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的种类,定义及特点,三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的区别;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的种类;
5.流行病学特征 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6. 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及流行病学的展望 (二)疾病的分布 1.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⑴发病频率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续发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⑵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率;感染率;
⑶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累积死亡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4)疾病负担指标
2.疾病流行的强度 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的定义 3.疾病的分布
~
⑴ 人群分布 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宗教;婚姻与家庭;流动人口; ⑵地区分布 疾病在不同国家及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的分布;城乡分布;地区聚集性;地方性疾病
⑶ 时间分布 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⑷ 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综合描述 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
1. 概述: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 现况研究:概念;目的;特点与种类;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3.生态学研究 ⑴ 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⑵ 生态学研究的类型 生态学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 (3)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生态学谬误 (四)队列研究 1.概述
⑴ 队列与队列研究的定义 暴露;固定队列;动态人群 ⑵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目的
⑶ 队列研究的类型 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定义及适用条件 2.研究设计与实施 ⑴ 确定研究因素
⑵ 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的定义及判定标准
~
⑶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1)暴露人群的选择: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2)对照人群的选择: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多重对照; 3)暴露及对照人群的选择原则
⑷ 确定样本量 影响样本大小四个参数:一般人群发病率、暴露人群发病率、显著性水平、把握度;确定样本大小需考虑的问题:抽样方法、暴露与非暴露组的比例、失访率
⑸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随访对象;随访方法;随访内容;观察终点和终止时间的确定 (6)质量控制
3.队列研究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⑴ 基本整理模式
⑵ 人时的计算 暴露人年的计算、
⑶ 率的计算 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率、标化死亡比
⑷ 效应的估计 相对危险度(RR);RR 的95%可信限;率差(RD、特异危险度、超额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人群归因危险度(PAR)与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PAR%);剂量反应关系 4.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⑴ 常见偏倚的种类 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⑵ 常见偏倚的预防 选择、失访、信息、混杂偏倚的控制方法 5. 优缺点及其它实践类型 (五)病例对照研究
~
1.概述: 基本原理;基本特点;研究类型;用途 2.研究设计与实施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4.偏倚及其控制
⑴ 选择偏倚 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的定义及控制措施
⑵ 信息偏倚 回忆偏倚;调查偏倚定义及控制措施 ⑶ 混杂偏倚
5.与队列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 (六)实验流行病学 1.概述
⑴历史回顾;定义;基本特征和用途;主要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半实验) 2.研究设计与实施 ⑴ 明确研究问题 ⑵ 确定实验现场
⑶ 选择研究对象 选择的主要原则: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预期发病率较高的人群;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人群;依从性好的人群 ⑷ 估计样本含量 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干预前后结局事件的发生率;第I型错误出现的概率;第II型错误出现的概率;单/双侧检验;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⑸ 随机化分组与分组隐藏 简单随机分组;分层随机分组;整群随机分组
~
⑹ 设立对照 影响因素;设立对照的方法(标准疗法对照;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
⑺ 盲法的应用: 单盲;双盲;三盲 (8)确定结局变量及其测量方法 (9)确定试验观察期限 (10)收集资料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⑴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
⑵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的主要指标(有效率、治愈率;N年生存率);评价预防
措施效果的主要指标(保护率、效果指数)
4.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七)筛检 1.概述
⑴ 筛检的定义;筛检试验的定义;筛检的分类(整群筛检和选择性;单项筛检和多项筛检);筛检的目的
⑵ 诊断试验的定义;筛检实验和诊断实验的区别 ⑶ 筛检实施原则 2.筛检试验的评价
⑴ 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 确定“金指标”;选择受试对象; ⑵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1)真实性定义;指标:灵敏度与假阴性率;特异度与假阳性率;约登指数;似然比;一致率
~
2)可靠性定义;影响因素
3)预测值 定义;指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⑶ 筛检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 3.筛检效果评价
⑴ 收益的定义;影响因素
⑵ 生物学效果评价:病死率,死亡率
⑶ 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价: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 4.筛检中的偏倚 领先时间偏倚;病程长短偏倚 (八)病因及其发现和推断 1. 病因的基本概念
⑴病因及其与流行病学的关系
(2)病因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多样性
2. 病因学说与病因模型 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生态学模型;病因链;病因网;病因模型的比较
3. 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新的病因观;充分病因和组分病因;充分病因-组分病因模型的应用
4. 发现和验证病因:发现病因的法则与方法;穆勒的因果关系推论法则;穆勒法则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5. 因果关系推论:科学推论的一般原则;评价单个研究的真实性;综合所有证据的推论:希尔的病因推断准则;综合所有证据的推论:系统综述;病因推论的困难
(九)预防策略
~
1.健康、影响因素及医学模式
2.预防策略与措施:策略与措施;疾病预防;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
3.国内外疾病预防策略与实践:中国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发展;当代全球主要健康策略;健康中国战略 (十)公共卫生监测
1. 概述:基本概念;目的与应用;发展概况
2. 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与内容:疾病监测;症状监测;行为及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3. 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与步骤:方法;基本程序 4.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评价:质量评价;效益评价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 1.概述:定义;流行概况。 2.传染病流行过程
⑴ 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病原体;宿主;传染过程及感染谱 ⑵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定义及种类;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定义;影响人群易感性增高及降低的原因;疫源地的定义,形成条件和消灭条件
⑶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3.传染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⑴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⑵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传染病报告;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爆发和流行的措施
~
4.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⑴ 预防接种;疫苗的要求;疫苗的种类;
⑵ 计划免疫方案 扩大免疫规划;中国的计划免疫程序
⑶ 计划免疫效果评价程序;免疫效果评价(人群抗体阳转率、抗体平均滴度、抗体持续时间;疫苗保护率、疫苗效果指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