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定位与建设研究
摘要 微信公众平台是提供即时通讯的应用程序,具备快捷的速度、优质的内容、良好的黏性等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出发,对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位和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定位
1 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支持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实时关注朋友圈、公众账号等等,短短时间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大学生所具有猎奇心理、群体归属感、较强参与能力等特征,迅速的成为“微媒体”的主体。微信公众平台有更广泛的受众,能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内容,有更好的黏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重要补充。
2 微信公众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定位
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通常采用文字文件、短信电话等,曾经深刻影响大众生活和工作的QQ、微博客也逐渐从功能丰富的软件变成了普通的沟通渠道,难以吸引“微媒体”的主体——大学生群体,难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更好的成效。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出发,从如下角度给出定位[1-2]。
2.1 从贴近社会实际的角度出发
目前,大学生群体通过新媒体关注国内外时事动态,每天主动或被动接受大量的信息,深受所接触的网络内容影响。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学会调动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运用其所关注的政治事件,用主流思想加以灌输和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理性看待并客观评价社会上存在的各类问题,锤炼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保持与主流思想舆论的一致性,做一名积极传递正能量的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服务账号来推送大政方针,通过微信公众订阅账号来推送热点时事政治解析以及学校、社会等方面信息,保证信息发布的及时准确性,用主流思想舆论正确引导,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
2.2 从契合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阶段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但与大学生专业相关的思想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业成绩,甚至难以完成学业步入社会。因此,高校辅导员在直接运营或委托学生团队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在内容选择上应该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相契合,通过有效活动载体
和新媒体引导教育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可以搭建关于创新创业与就业的微信公众订阅账号,将相关内容推送到每名学生。
2.3 从贴近学生心理和思想的角度出发
不同的学生群体对事件的认知不同,心理和思想也各不相同。现阶段部分大学生思想观念并不成熟,对社会热点问题难以正确分辨,容易形成认知偏差,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要融入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而部分学生群体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共产主义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或者对国际形势认识不清,容易被敌对势力所煽动的情况,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要融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世界、人生,实现自身价值,对其进行三观的教育引导,真正从学生心理和思想的角度出发,解决困惑和问题。
3 高校辅导员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1 提高综合素质,勤与学生互动
辅导员老师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自身修养,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公众平台发布信息时更加考验辅导员老师的文字撰写运用能力,以及对公众平台学生运营团队的指导能力。在发布消息时,既可以原创文章素材,也可以转发共青团中央等主流舆论平台的文章来教育引导,使学生汲取主流舆论思维和正能量。在做好思想政治宣传引导的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收集信息的便捷性,将学生管理工作的部分内容融合进来,让学生管理工作走入学生内心,能够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吸引学生参与活动,树立主人翁意识。如以学生干部换届选举为契机,开通公众平台投票通道,鼓励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互动。
3.2 创造平等交流平台,强化责任意识
辅导员老师应当增强指导和驾驭问题的能力。在辅导员老师指导下,培养学生公众平台维护团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设立编辑部、制作部、摄影部等学生团队,建立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团队成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负责公众平台素材整理、内容编辑和消息推送等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学生群体自身需求。对订阅账号和服务账号的运行管理、信息发布审、安全保障需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平台账号正常有序、安全有效运行,保证信息发布的有效权威[3]。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力补充。利用这一形式与学生群体交流,更易于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 杨建民.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大庆社会科学,2015,(4):103-106 .
[2] 崔祯浩.高校辅导员微博客定位与日常建设的思考[J].教育论坛,2014,(19):162-162.
[3] 王英红.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22):18-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