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度单位导学案

2020-12-17 来源:一二三四网


学习内容:统一长度单位P2 知识 链接: 统一长度单位 用厘米和米量 周长的计算 学习目标:1、经历用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时,结果长度不相同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在亲身经历活动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1、复习提问: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指导学习: 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同。 2、自学提问: 手臂(庹tuo) 长度单位不同测量 结果可能不相同 ①你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拃(zha) 吗? 脚步 ②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为什么步长 呢? 3、讨论问题: 小组活动:用拃作单元来量一量课 统一长度单位非常必要 桌的长,比较一下结果。 不同人的拃长短可能不同,用它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单位去量物体的长度,得到的数值不够呢?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准确。要想得到一个准确的数值,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

4、点拨问题: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物体,得到相同的结果。 能力训练: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P3 知识 链接: 长度单位换算、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周长计算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对1厘米的印象。 2、让学生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复习提问: 指导学习: 用铅笔、小纸条、钉子等物品与自 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己的课桌比一比,把自己用这些物品测统一的测量工具。(例如:尺子)还要量出的的课桌长度告诉大家。 认识尺子上的单位,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测量方法。 为什么同样是测量课桌的长度,结测量较短的东西时,所用的长度单位和果却不一样呢? 2、自学提问: ①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一般用“厘②用大刻度减去小刻度,得几就是几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1、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的长度,好好看看1厘米的长度。 2、什么物体的长度接近1厘米? 3、在尺子上找一找2cm、3cm、5cm…… 你有什么发现? 3、讨论问题: 米; 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量一个物体时,要把尺子“0”刻1、小组活动: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学具 ,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说说是怎么量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对着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哪些方法是错误的? 3、选一样学具,先估计一下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比较两次的结果差距。 4、点拨问题: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会用厘米作单位量一些较短物体的长度了,那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还用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去量教室的长、操场的长,你们觉得怎么样? 测量更长的物体再用厘米作单位就太小了,所以下节课我们还将认识新的长度单位。 能力训练: 1、基础 P8第1、2、6题 2、延伸: 有两条各长30厘米的纸条,粘在一起长56厘米,粘在一起的部分长多少厘米?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认识米、用米量P4 知识 链接: 长度单位换算、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米、用米量 周长计算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学会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1、复习提问: 指导学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什么单位去 测量较短的物体——厘米(cm) 量物体的长度?(厘米)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帮老师量量黑板的长? 这样的测量你感觉怎样? 谁有更好的办法吗? 2、自学提问: 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米” 我们通常用“米尺”来测量较长的物作单位,“米”可以用“m”来表示。 体长度。 1、你们的尺子和老师的米尺比比,看有什么不同?(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 2、用你们的尺子量一量老师米尺上0刻度到10刻度有多长?在米尺上你还能不能找出其他的10厘米? 3、比划1米多长,找找身边哪些物体大约1米?

3、讨论问题: 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4、点拨问题: 测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cm)作单位; 测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m)作单位;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能力训练: 1、基础 P4“做一做”;P8第3、4题 2、延伸: 把下面长度从小到大排列 8米 62厘米 1米 90厘米 12厘米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认识线段P5、6 知识 链接: 图形的初步认识 认识线段 几何图形的各种知识 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复习提问: 指导学习: 将准备的学具绳子、毛线……随意 弯 放在桌上,你有什么发现? 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 两手把线拉紧,看看现在怎么样 直 一段就叫“线段” 了? 2、自学提问: 认识线段 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②想一想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有线段? ③测量P5线段的长度。 3、讨论问题: 怎样按要求画线段? 线段是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测量 画线段时,通常以尺子的刻度0为起点,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也可以在对应长度处先点两个端点,再连线。 先试着画一画,再说一说

4、点拨问题: 像 这样直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线段的特点:1、直的 2、有两个端点 3、可以量出长度 能力训练: 1、基础 P5“做一做”第1、2题 P6“做一做”第1、2题 2、延伸 ①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②数线段: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