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千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教材105~108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1千克和1克的印象和理解,并能准确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2.进一步培养估量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情景导入】
师:克与千克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量单位,运用到克与千克的知识可以帮我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今天,我们便来练习克与千克。
【复习讲授】
1.完成教材第105~106页练习二十第3、6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完成练习后同桌进行互评。 2.完成教材第106页练习二十第7题。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 (2)说说这几幅图之间有什么联系。 (3)能否编一个小故事。 (4)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5)分小组活动。要求:先估测其中一名学生的体重,记录下来,再称出这名同学的体重,比一比,看谁估得准。
(6)教师巡视 ,适时引导。 (7)小结:学生讲一讲称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10题。 出示教材课件。
(1)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数据。 (2)口头提出问题。
(3)让其他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第14题。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有几对等量关系。
1
(2)思考:这两对等量关系之间有什么联系? (3)小组讨论如何求出一只鸡有多重。 (4)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5)全班汇报。
5.完成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最后的思考题。 答案:
1.第3题:600 2 30 第6题:= ><< 2.略
3.第10题:(1)阿姨一共买了几千克水果? 1+2=3(千克)
(2)小朋友一共买了多少克水果? 500+2500=3000(克) (3)买1千克苹果要多少钱? 2×2=4(元)
(4)买2千克桃要多少钱? 1×2=2(元) 2×2=4(元)
(5)阿姨一共花了多少钱? 4+4=8(元)
(6)买2500克西瓜要多少钱? 3×5=15(元)
(7)小朋友一共花了多少钱? 8+15=23(元) 4.3 2
5.思考题:一样重。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巩固了对质量单位实际概念的认识。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练习课 1千克=1000克
2
天平、盘秤
教师对于习题的选择要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提取,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亲切感。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灵活性;既有开放性,又有实践性。
3
第3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76页例3及相关练习。
1.使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
难点:利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关的算式题。
课件。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
3×6= 4×5= 7×2= 6×6=
4×3= 3×7= 5×6= 6×7= 7×1= 5×4= 4×7= 2×6=
7×4+7= 5×7+5= 6×6+6= 3×5-3= 7×4-4= 6×3+6 = 4×4+4= 5×6-6=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3。 师: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4个……8个呢?
师:请大家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大正方体的个数 小正方体的个1 8 2 3 4 5 6 7 8 4
数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2.编制口诀。 师:怎样编出8的乘法口诀?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中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写。
小组合作完成,指名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个8 1×8=8 一八得八 2个8相加 2×8=16 二八十六 3个8相加 3×8=24 三八二十四 4个8相加 4×8=32 四八三十二 5个8相加 5×8=40 五八四十
6个8相加 6×8=48 六八四十八 7个8相加 7×8=56 七八五十六 8个8相加 8×8=64 八八六十四 3.熟记口诀。
师:你认为哪几句口诀好记?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课件出示螃蟹图,编儿歌。 1只螃蟹( 8)条腿。 2只螃蟹( )条腿。 3只螃蟹( )条腿。 4只螃蟹( )条腿。 5只螃蟹( )条腿。 6只螃蟹( )条腿。 7只螃蟹( )条腿。 8只螃蟹( )条腿。
同桌对答, 同桌拍手念儿歌。 4.想一想。
教师课件出示:3×8=( ),8×5=( )。
1.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全班交流。
2.教材第76页“想想做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
(2)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6个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如果知道8个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3)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记住那几句难记的口诀?
5
3.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3题。
(1)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要求吗?
(2)同桌两人合作,一个人说8的乘法口诀,另一个人说乘法算式,轮流进行。 (3)活动结束后提问:你们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出了几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况吗? 4.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乘加算式的运算顺序。 6.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6题。 师:仔细观察图,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计算? 7.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讨论: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由学生自己看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来初步感知8的乘法口诀,为学习8的乘法口诀作铺垫。然后由学生自己通过完成表格,来列乘法算式,来编乘法口诀。 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6
练习课(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33~34“练习六”中第2~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使学生正确熟练地分析与解答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2.学生能独立完成课时练习,进行计算和检验;能够抓住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按步骤计算的好习惯,能够进行正确的图文转换。 ▶教学重点
进一步熟练掌握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3~34“练习六”第3、5题。
师:你们还记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吗?请先说一说第3题中每一小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
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订正答案。
第5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交流。教师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或变小),和也随着变大(或变小)”“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大(或变小),差反而随着变小(或变大)”。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的熟练程度。
2.完成教科书P34“练习六”第7题。 师:能直接比较大小吗?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师:说说比较的方法。
【学情预设】学生会先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来比较,提醒学生灵活地采用口算、估算、笔算等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在巩固计算方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3~34“练习六”第2、4、6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订正,说一说每题中的数量关系。
第2题:已做的红花朵数+还要做的红花朵数=一共要做的红花朵数,一共要做的红花朵数+黄花朵数=一共要做的朵数。
第4题:二(1)班画的数量+二(2)班画的数量=两个班画的总量,两个班画的总量-已贴好画的数量=剩下没贴好画的数量。
第6题:运走的箱数+剩下的箱数=收橘子的总箱数,收橘子的总箱数+柚子的箱数=橘子和柚子一共收的箱数。
2.对比归纳。
师:对比刚做的三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全班交流。
7 / 8
【教学提示】
在教学解决问题练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先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再认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确定解答的方法;然后分别列式解答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最后一定要检查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解决了所有问题。
师小结:都是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都要先根据已知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作为已知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有的是求和,有的是求差,一定要认真分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感受解决连续两问实际问题的不同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科书P34“练习六”第8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第(2)题是和第(1)题相关的,需要先解决第(1)题,这两题学生解决都没问题。第(3)题可能有些模糊,应注意引导学生讨论:一是明确现在已知的条件有哪些;二是明确还有谁与谁的孵化天数没有比较;三是让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如“孵小鹅的天数比孵小鸭多多少天?”等。
2.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通过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接触了更多的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先通过和学生一起回顾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再着重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审题,在厘清题中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第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活动、同桌活动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多给他们自己思考和练习的时间,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部分学生还停留在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目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花店里原来的玫瑰花比百合花多18枝,今天又进了35枝玫瑰花和40枝百合花。现在花店里是玫瑰花多还是百合花多?多多少枝? 参考答案
五、40-35=5(枝)18-5=13(枝)玫瑰花多,多13枝。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