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义致远武德育人
作者:李文海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7年第02期
摘 要:“弘义教育”是以沙湾特色文化为底色,以特色课程为抓手,打造出的具有岭南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内涵相结合的学校文化品牌。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挖掘和弘扬沙湾优秀历史文化,凝练“弘义教育”理念,践行“弘义教育”之路,雕琢“弘义教育”校园,打造“弘义教育”特色品牌,创建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 关键词:弘义教育;特色学校;构建;武德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实验小学挖掘和弘扬沙湾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尚武文化,延续“武德治校、武德兴校”办学理念,全校师生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培大义之根,育善正之人”办学目标清晰、明确,传统和现实巧妙、完美地融合,“弘义教育”特色品牌自成一体、完美呈现。 一、文化润泽:凝练“弘义教育”理念
“弘义教育”是以沙湾特色文化为底色,以特色课程为抓手,打造出的具有岭南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内涵相结合的学校文化品牌。“建弘义校园、塑有为教师、育有为学子”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方向。“弘义教育”基于深厚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学校发展特色、历史沉淀,挖掘出清晰明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一训三风”,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文化体系。 (一)办学理念:武德治校、武德兴校
尚武文化,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是实施“弘义教育”的坚实基础。学校对办校思想与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弘义教育”的实施,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从而为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办学目标:培大义之根、育善正之人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大义”精神为己任,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根本任务,致力于让学生既有岭南文化的内涵,又有现代人的气质。对内能做到担当有责,对外能做到善正有为,从而培育出具有传统文化情怀、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的有为少年。 (三)校训:弘义有为
《后汉书·荀彧传》曰:“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弘义”即大义,用现代汉语概括就是担当之意。“弘义”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就是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勉励全校师生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培养出优美的礼仪风度、陶冶出有担当的性格品质、迸发出强大的学习能力,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而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的有为之人。全体师生具有大义情怀,成为有担当之人,内则豁达正气,外则勇毅正身,做到心正、身正、行正,养成阔正的气度、刚正的品质、善正的人格。 (四)校风:崇义尚德
全校师生都尊崇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践行,为人、处事和立身做到“义而有道”,学校人文氛围较好体现出“武德治校、武德兴校”的尚武文化。崇尚“大义”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是一种优良的思想品格。通过追求“大义”的高尚情操,成为有担当之人,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达到“立德”的高尚人生境界。 (五)教风:立义启智
这是学校对教师师德、知识方面的要求和概括。“立义”即有担当的大爱情怀,对学生关爱有加、责任在心;“启智”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方面的要求和概括,即用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知识本领,而且从小树立科学、乐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学风:循义乐学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实践中慢慢地变得勇于担当,并且反哺在学习上,沉浸于学习的快乐,热爱学习、乐于探究、积极主动、充满自信。 二、文化引领:践行“弘义教育”之路 (一)精确定位,明确“弘义教育”特色规划 1. 高屋建瓴,成熟运作特色办学思路
为打造精品化、特色化的学校文化品牌,实现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学校成立了由冯炎坤校长为组长,李文海副校长、李转南主任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体艺科组长为组员的学校特色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对“武德育人”的核心精神进行深入挖掘,确定了以“弘义教育”为核心理念的特色办校思路,不仅制定了有效可行的文化实施方案,而且还从“弘义管理”、“弘义德育”、“弘义教学”、“弘义课堂”、“弘义环境”等要素,积极探索构建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特色性、创新性的学校文化体系。同时,学校还通过“三个激励”,即制度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以及个性化学生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广大师生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最饱满的精神发挥最大的潜能积极投入到特色创建工作中去,并快乐享受着学校高位发展营造出来的身心愉悦的美好环境。 2. 把握重点,大力打造精艺教师队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校采取“引、研、导”三步策略,大力推动特色学校建设。一是“引”,即“引导”。通过定期开展教师沙龙、调查问卷等形式,建成教师学习型组织,快乐、活泼的方式不仅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迸发出主动参与的热情,而且乐于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出谋献策,形成了良好的创建氛围。二是“研”,即“科研”。通过参加市区以及国家课题的方式,学校稳步有序地经历了“特色项目——特色课程——特色学校”这个文化发展过程。三是“导”,即“指导”。学校在确定“弘义教育”文化定位后,积极邀请省市专家开展《解读“弘义教育”》、《办好学校的“精气神”》等校本培训,让“弘义教育”深入师心。“弘义教育”的精准定位,让广大教师更明确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方向性,“立义启智”的教风让他们铭记于心,形成了追求发展、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创建特色学校,不仅让学校领导、教师们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实现了提升,而且还让学校实现了高位发展。近几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级武术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唯一一所获此项目学校)、“广东省武术传统学校”、“广州市武术传统学校”、“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广州市非物质遗产传承基地”、“番禺区非物质遗产传承基地”、“番禺区龙狮凤舞文化传承基地”、“番禺区德育示范学校”、“番禺区红领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实验学校。2015年参加广州市教育局“粤美校园·品牌活动”校园文化类评比获一等奖。
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使知名度迅速提高,国内外不少教育单位主动联系前来参观学习,如美国三藩市胡弗中学、香港大埔区公立小学、天主教李一锷小学、台湾台南市教育考察团、北京朝阳区少工委、东莞市麻涌教育局、湛江市教育局、深圳市布心小学和广州市萝岗区教育局、培正小学、文德路小学等前来观摩交流。《中国德育》、《学校品牌管理》等国家级期刊也对我校“弘义教育”创建经验作了详细介绍,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番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进行采访并专题报道。
(二)全面开发,建构“弘义教育”特色课程
课程是实现学校文化的主渠道。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是我校打造“弘义教育”特色文化的重中之重。为此,我校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弘义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围绕着“弘义教育”的岭南文化底蕴,学校全面规划了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类型:融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通过“弘义教育”课程建设,学生逐步具备“弘义”的素质;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搭建“有为”的途径和平台,从而为学生的出彩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1.“弘义”特色融合课程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坚持“启智”原则,全面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学科特色建设,并在各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弘义”特色教育,以及做好相应的评价与考核工作。如把《弘义故事》融入综合实践学科,组织学生走进社区,通过对龙狮的历史挖掘、沙湾文化的了解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深刻认识“弘义”的内涵;把《弘义德品》融入品德学科,加强学生对“义”的理解和武德的渗透;把《弘义美术》、《弘义音乐》融入美术课、音乐课,让“弘义”理念深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把《弘义武术》、《弘义舞龙》、《弘义舞狮》融入体育课,让学生掌握学校特色项目武术、龙狮基本的技法与技能;把《弘义书法》、《弘义美文》融入语文学科,让学生在吟诵和书写中升华对“弘义”的理解。特色课程校本化不仅适应了学校特色发展的要求,而且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培养了高尚的品质。 2.“弘义”特色核心课程
立足校情,学校编制了《弘义教育》德育校本教材,由“个人修养”、“群体生活”、“心理品质”、“文化认同”四个版块构成,每个版块又分成了低、中、高三个年段。如“个人修养”版块中的“礼貌”部分,低年段教学目标是讲文明、学礼仪;中年段是懂礼仪、律于己;高年段是重礼仪、善待人。同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概念贯穿学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如3月是“礼”教育月,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月是“义”教育月,开展讲述革命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让学生感恩先辈、发奋图强;5月是“信”教育月,结合法制校园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人诚实、做事诚信;6月是“勇”教育月,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提升孩子的勇气和胆色等等。学校德育特色课程渗透着“弘义教育”的精髓,学生思想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做到心正、身正、行正,养成阔正的气度、刚正的品质、善正的人格。 3.“弘义”特色活动课程
在“弘义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结合沙坑尚武文化不断深化推进活动课程——舞龙、舞狮、舞凤以及武术,并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规律进行设计和安排。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武术特色活动课程。这是普及性项目,全校师生100%参与,除了有统一的“实小武术操”外,同时还安排一、二年级学习拳术,三年级学习棍术,四年级学习刀术,五年级学习剑术,六年级学习太极拳等。二是龙狮凤特色活动课程。“实小醒狮”、“实小威龙”、“实小彩凤”采用精英社团的方式进行,利用下午课后锻炼时间开展相关训练。有集体群狮和狮子走桩采青项目,有男女子10人龙、3人龙以及3人轮滑龙项目等。学校的特色活动课程由于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基本掌握了武术的基本技能,不仅为强身健体、弘扬传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充满自信。
活动课程的顺利推进,还让学校成为全国“十城市”第二十届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主会场并作经验介绍,承担了广州市体育局学校体育教学特色研讨活动;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分别于2008、2009年获“广州市中小学大课间评比一等奖”,2014年获番禺区“体育艺术2+1”活动评比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广州市武术项目传统学校”、“广东省武术项目传统学校”、“全国武术传统学校”。
三、文化凝聚:雕琢“弘义教育”校园
“弘义教育”准确地体现了实验小学的发展目标和育人定位,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需求,引起了每位师生的情感共鸣,叩开了教师们为“弘义教育”倾心倾力的心扉,给予了学子们追寻多彩人生的精神原动力。“让每一个实验学子成长为有为少年”成为实验小学教师们的共同愿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弘义”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良好的思想品质。学校紧紧围绕“弘义教育”特色主题,校园呈现了浓郁的岭南校园文化风格,充满着武术以及龙狮凤的文化特色元素,流露出“武德育人”的深刻内涵。“诚实有礼、自强不息”等班级格言,源于“武德”核心理念,每班一言,它们悬挂在每间课室的门口,时刻让“弘义”精神成为学生树立良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标尺”。弘义广场、弘德长廊、弘礼园、弘义楼、弘义堂……润物无声,岭南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学生,周汉明等校友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学生。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武术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获得心灵的一种成长,懂得了“大义之道”,懂得了担当之责;既有岭南文化的内涵,又有现代人的气质;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自信的个体、负责任的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有所担当的有为之人。
全体师生具有“大义”情怀,内则豁达正气,外则勇毅正身,做到心正、身正、行正,养成阔正的气度、刚正的品质、善正的人格。特色人文成就了幸福的师生,特色教育铸成了幸福的校园。 参考文献:
[1]刘树军.传统武德及其价值重建[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1.
[2]王军平.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尚武崇德的内涵[J].搏击(学术版),2005(04). [3]宋桦.试论武德的现代内涵[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