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阅读教学仍需分段、概括段意
从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每个老师所不能忽视的。在王荣生老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中也谈到:“语文课程有五个学习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其中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但是即使教师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阅读教学上面,阅读教学现状仍不乐观。而阅读教学与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关系密切,阅读教学的低迷效益同样影响了上述几个学习领域。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强调阅读重要性的文章比比皆是,在这不一一赘言。
说起阅读,我们就会谈起阅读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所熟悉的语文教学中,分段、概括段意是中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方法之一,“对文章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每堂语文课,老师必进行的教学任务。一篇课文的教学往往被分成“初读感知课文,划分文章段落”、“分段讲解课文内容”“总结全文,完成课后作业”三个步骤进行。似乎分段、概括段意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的固定化教学模式,教学生如何分段与概括段意是每位语文老师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的使学生熟悉文本,了解文章大意,但是同时也扼杀了学生?W习文章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每篇文章都采取分段、概括段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可效果却事倍功半;(二)将文章支离破碎的分拆,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总是站在一个个小的角度解读文本,眼光狭隘,没有全局意识;(三)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要求。研读新课程标准我们发现,新课标中无论是“前言”还是“设计思路”,以及“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也即是从首至尾都未明确标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教学的字眼。这是新课标对1992教学大纲突出的“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革新。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标准不再明确提出划分段落的要求,于是许多语文老师也就不再指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取而代之的是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比较阅读教学等等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这难免引人质疑,难道分段、概括段意教学方法没有一点用了吗?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处于一线教学的很多老师“痴迷”于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教学方法,见文就画,屡试不爽;新课改,要纠正这种弊端,刻意淡化分段、概括段意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对分段、概括段意教学只字不提。 笔者认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作为中学阅读教学的内容之一,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无论是篇章阅读还是阅读训练,我我们知道文章是们发现语文对段落划分概括段意是不可回避的。.
由“字”“词”“句”“段”逐次构造起来,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连接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虽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提出分段、概括段意教学的要求,但在第二、三学段分别提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事件梗概”“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等要求,同时在语文教材里也安排了相关内容,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课后提示中: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做《秋天的怀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课后提示: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课后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从几个方面概括地下森林的“品格”,并作一些解释;再说说作者由地下森林升华出一个怎样的主题。等等。这些都提示我们文章阅读需要分段概括。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主要信息、概括段意的能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我们面临的是如何进行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而不是质疑是否还要进行段落教学。 为了避免出现以前泛滥使用分段教学方法的出现的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应改进措施:
1根据文本特点,进行适当的分段
首先,我们要清楚定位,重视分段、概括段意教学不能要因噎废食,搞一刀切,所有文章一上来就是划分段落,而是要根据 文章特点,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段。比如,有的
课文自然段不多,可以按自然段教学,这点在小学教育阶段尤为明显。低年级教育阶段课文一般篇幅较短,故事简单,课文结构也清晰。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理解文章大意是做主要的,而无需一定要进行划分段落。同样有些高年级的课文,段落比较多也不适宜这种方法。还有一种情况,文章层次清楚。例如新教材教育部版的七年级下《带上她的眼睛》一文篇章挺长,但是编写者直接在文中将各部分空格留白,用空行间隔明显标识出各部分的划分。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没必要再进行段落教学。 总之,教无定法,法无定式。教师教学时也要“看菜下饭”。例如教师在讲七年级下册贾平凹《一颗小桃树》时,教师直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小桃树的?熟读文本会发现,这篇文章是按照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来展开叙述的。同时在授课时,教师将《一颗小桃树》与本单元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进行比较教学,分析两篇文章的主旨有什么?用什么表达方式来表现主旨的?等等问题。这就跳出文章分离的局限性,站在新的高度来分析文本、解读文本。 2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明确训练目的
段落划分大都在课堂伊始,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布置任务,然后找几个别学生发言,检查?A习情况,就把整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告知学生。例如在教师讲授教育部版七年级下册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议论文最大的. 特点就是逻辑清楚、观点明确。熟悉文章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
分是(1-3段)论“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段)论“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5、6段)论“人生当勇于尽责任”。层层递进,得出结论。在教学中这篇文章是很好的训练学生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的,可是实际操作中教师过于流于形式,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这样学生顶多记个结果,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过程的参与度太低了。段落划分的问题,结果是重要,但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例如教育部版七年级下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一课,简单的科幻小说,七年级的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基本没有任何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这位年轻宇航员的乐观、敬业精神,不能不忽视一点对于这些年仅十二三岁的七年级的学生可能体会不出文中主人公生存环境的恶劣、生还机会的绝望。教师可以从文章开始“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呆呆地看着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更娇小,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显然刚刚体会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学图书馆中想象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狱还稍差些。”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想象换做是他们处于这样花样年华被困于这狭小的空间还会像她乐观吗?自己, 紧扣文本、结合学生主体,不仅文本解读准确了,而且学生理解
文中的其他内容也简单。情感体验,生成的情感意义不仅仅是感性的,而且也赋予了理性意义的认知,能大大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