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量化交易之门

2022-07-15 来源:一二三四网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序,什么是量化交易?

七禾网时间:2017-03-2911:09:55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准备进入量化交易这扇大门之前,我们先需要了解,量化交易是什么。

量化交易与其说是一个行业,不如说是交易的一种方法,它对应的是主观交易。

主观交易是交易者(本书中:投资者=投机者=交易者。虽然很多著作中,对投资者,投机者,交易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在本书中,投资者,投机者,交易者,是一种人,都是希望通过低买高卖或高卖低买在金融市场中实现盈利的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决策到底应该如何买卖;量化交易则是通过对交易的理解,制定机械化的买卖规则,在条件触发后无条件的执行交易信号的交易方法。

通常,成功的主观交易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一个量化交易者,因为成功的主观交易必须建立在交易纪律和交易规则之上,而交易规则的执行部分,实际上就是主观交易中的量化部分。没有任何主观交易者可以无视规则进行交易,一个成功的主观交易者,必然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方法,我们称为交易系统。如果脱离了交易系统,随心所欲的买卖,是难以成功的。

而一个成功的量化交易者,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主观交易者,因为量化交易的策略开发,就是一个人交易理念的结晶。如果一个人最开始对市场的理解就是错误的,那么以此开发出来的策略,也是难于获利的。

可见,最终决定一个交易者是否能成功关键因素是他们的交易理念,而不在于他们是主观交易者还是量化交易者。量化交易虽然从表面上看区别于主观交易,其实他们之间却没有本质的区别,一个主观交易者也是一个量化交易者,一个量化交易者更是一个主观交易者。量化交易和主观交易,其实就是一件事物的两面性,它们对立而统一。

很多人对量化交易有一个误区,简单的认为量化交易就是程序化交易,而程序化交易就是通过写一段代码,由计算机来执行这些代码。人们从心理上根本不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易行为,就能够实现盈利。

这些人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并没有错。的确,通过代码就能够赚钱的这种想法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把这个问题深入下去,这些计算机代码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投资理念下的总结,或者仅仅是一套成熟的投资理念由计算机代为执行的部分,你还是觉得无法盈利吗?这些代码的背后永远是人的智慧作为支撑,这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超越人的原因,驾驭这些代码靠的是一个人的交易理念,没有交易理念的支撑,你根本无法驾驭这些代码,更加谈不上能够盈利,这是很多人理解得不够全面的地方。

本书是一本讲量化交易的书,同时也是一本讲主观交易的书,因为两者是不可能分开的,犹如一个人的肉体和灵魂一样不可分割。一个主观交易者,他的交易系统至少50%以上是可以量化的,比如如何买卖,买多少,卖多少,这些是可以量化的;但也有些东西是无法量化的,比如在哪个市场交易,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应该分配资金的权重,明年的政策预期等,这些是难以量化的。如果某个主观交易者50%以上的规则都是量化的规则,那他还是主观交易者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需要去得到一个明确的界限,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成功的交易者,必然是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的结合,主观交易和量化交易并不排斥。

如果非要分清主观交易部分和量化交易部分在交易中起到的决定作用,那么我的理解是:量化部分决定了一个交易者能否获利,主观部分则决定他能够获利多少。笔者认为,“一致性”是决定一个交易者能否盈利的关键,解决“一致性”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程序化交易,而程序化交易是一种典型的量化交易行为。

遗憾的是,市面上很多著作讲主观交易的居多,少有的量化交易著作又多晦涩难懂,很多交易者往往感觉无从入手,而本书的目的,就是尽量以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帮助各位投资者建立量化思维,并以此构建交易系统,最终实现稳定盈利。

因为,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否在交易行业成功的,更多的是量化部分。一个交易者必须先解决生存问题,才能去解决发展问题,如果“能否获利”都无法确定,那么“获利多少”又从何谈起呢?如果忽略了止损持盈的规则去谈选股,或者忽略了买卖信号去谈资金管理,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这恰好也是很多交易者最容易忽略的部分。

主观交易的部分,我们知道的已经够多了,市面上关于主观交易的著作不胜枚举。恰好交易最开始应该用量化的思维来入门,很多主观思维中无法解决的矛盾,量化思维可以轻易解决。很多介绍交易方法的著作,所介绍的交易方法都是很好的方法,但是却少有著作能够给出某种方法的成功率、收益率等要素。这导致一个初学者拿到某种方法后,经常会感觉有时候有用,有时又没用,他们反复修改交易规则,资金在不断试错中损失殆尽,导致他们最终放弃。而他们只要稍微具备量化交易的知识,了解“概率”是什么,就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不能坦然接受亏损,一心去寻找包赚不陪的方法,正是很多初学者难于上手的原因。

所以,本书是为了解决交易中量化部分的问题而写的,比较适合在交易中迷茫了很多年的投资者,如果你没有经过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没有任何实盘经验,想通过一本著作就能够战胜市场,这种期望是不现实的。因为交易如人生,没有一本书可以讲清楚人生的含义,自己的人生必须自己去经历和总结。本书能够帮助你实现稳定盈利前的临门一脚,但在这之前的努力,是你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也是我无法帮你完成的部分。

最后,预祝你交易顺利!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怎样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

七禾网时间:2017-03-3013:41:38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准备进入一个行业之前,你必须要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交易也是一个行业,并且这个行业并非一个轻松的行业,很多新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对交易的认识不够全面。交易行业是这个世界上成功率最低的行业,同时也是进入门槛最低的行业,正是这个原因,很多人在没有经过任何准备就匆匆忙忙的踏进这个大门,这种行为是不理智的,但正是因为大众的这种不理智行为,才让这个市场中的少部分人有利可图。

绝大部分进入交易行业的朋友都是从做股票开始的,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更不可能去给自己设计一个目标。每个人都有这种经历,你也许正处于这种状态中,但是你在匆匆追寻利润的过程中,有没有停下来仔细思考过,你进入交易世界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做一个成功的交易者,那么成功的定义于你而言,又是什么呢?

你也许会觉得,成功的定义无非就是能够赚钱,或者是实现资本增值,但更多的人也许根本没有思考过这种问题,自然也很少有人能够明确给出一个答案。

也许有人会觉得纠结于成功的定义对交易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的答案和交易能否盈利是无关的,这种问题更多的是像小学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一道作文题。如果你认为我以此为开篇,是为了满足自己善为人师的欲望,那我向你表示歉意,但我敢对你保证,问你这个问题一定有深层次的原因。

因为,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是很难在交易中赚到钱的。交易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如果要解决交易中的底层问题(比如怎么买,怎么卖),不妨先放下实战中的小问题,先回归到人生的大问题上来。

每个人进行交易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人的目标是赚个100万,有的人是赚上1个亿,还有人希望做世界首富。如果成功的定义是目标的达成与否的话,那么每个人对成功的标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虽然我不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但我可以向你分享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你能在了解完我的目标之后,能够开始认真考虑你自己的目标。我敢向你保证,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很多交易的底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的目标就是在不用做其他工作的情况下,全职交易并能够以此为生。我定下这个目标的

原因是因为我热爱交易,自然对交易有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就有动力去解决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能以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作为事业并能够以此谋生,这就是我值得去追求的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什么大目标,但它确实是一个可以量化并有可能实现的目标,那么这个目标要如何实现呢?首先我需要了解,全职交易并以此为生的话,必须要满足哪些条件,或者说有哪些困难摆在我的面前。

要以交易为生,首先要满足赚到的钱要大于生活支出的钱,那我就会计算我每年的支出到底有多少,我每年预期能够赚到的钱,是否足够生活的开支并且还有盈余。交易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行业,如果我要靠这个行业来维持生计,那么保守估计的话,我的预期年化收入要达到2倍以上的年支出,因为我至少要作好几年都不赚钱的打算。如果能够达到以上的各个条件的话,那么这个目标就是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另外,还有一个前提,我不能承担任何破产风险,因为无论我之前做得再好,只要一旦破产,那么我就只能从头开始,甚至永远的退出交易行业。所以我的交易策略,一定会基于“不破产”这个大前提来制定。

最后,我还要考虑的是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种价值观,以及我的家人是否认同这种价值观,家人的认同和支持,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交易行业的价值观在很多传统人士看来是比较扭曲的,很多人对这个行业有所误解,认为交易就是不劳而获,特别是在一个推崇“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环境中,很多人认为交易就是不务正业。如果你成功了,很多人会无视你的努力和付出,他们仅仅认为你是一个好运的赌徒;更多的失败者得不到任何的理解,看到赌徒破产真是众望所归啊!交易行业本身成功的难度就非常大,如果再不被家人理解的话,就更是难上加难。虽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走自己的路,但是家人的误解,已经把你推向了一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绝路上,而交易行业最需要的是敢于接受失败的勇气,这种压力会反过来成为你失败的一个原因,最后你的家人还会数落你:“看吧,我早就说了,这条路走不通,你就是不听!”

这就是正反馈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毁灭性是巨大的,这也是交易难于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其实人们并不知道,真正能够在交易世界中成功的人,一定是人格完善的人,他们正是规避了内心的赌性,才有可能成功。交易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是否有缺陷,一个交易者的账单,其实也就是他的人格是否完善的最好反映。交易是一个不能自欺欺人的行业,在其他领域,敷衍、欺骗也许可以让你蒙混过关,而交易这个行业,如果你以敷衍、欺骗来对待它的话,最终结果会毫无保留的反应到你的账单上,这一点,在没有进入交易世界的人,是无法理解的。这里请不要断章取义,我并不是说不能盈利的人必然是人格有缺陷的人,而是说人格有缺陷的人必然不能盈利,不要颠倒这个关系。

交易一年,胜人生十载!在你真正走进交易世界的大门之后,这句话你就能够很深入的体会到,你能够从交易中感受到人生百态,你的心情会随着账户的波动,在一个较短的周期经历一个又一个波峰和波谷。从一个不断亏损到最终稳定盈利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也一定是一个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如果你的人格和性格中有所缺陷,又或者你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克服自身弱点,那“成功”二字在交易这个行业注定会与你无缘。

交易的成功,就是人生的成功,而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远见,有目标的人。所以,在你开始决定踏入交易世界的大门之前,一定要认真的思考这些问题:你进入交易世界的目标是什么?成功的定义又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问,笔者自己算成功吗?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按照一个人的一生来评价的话,我不知道也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将如何,所以要等到我退休的那一天来评判。但如果把我自己目前的状态当做一个快照来

看的话,我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因为我达到了我的目标——靠交易解决生计问题。

我所定义的成功并不是说要赚多少钱,成功与否也不在于外界对我的评价到底如何,而是在于是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靠交易赚到生活费而不用做我不愿意做的工作,我的生活开支并不大,并且我会保持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我的目标自然就容易实现。

实现财富自由,不就是收入大于支出的同时,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成功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

七禾网时间:2017-03-3111:03:15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如果按照能否靠全职交易为生这个标准来定义成功的话(不包括周边行业,比如亏损的基金经理、培训师等行业),交易行业的成功率不到1%。

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是靠99%的努力加1%的天赋,但1%的天赋,比99%的努力更加重要。如果你认可这句话,那么交易是一个和科学家一样要拼天赋的行业。

然而,做不了爱迪生的科学家,至少有充裕的经济来源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做不了赚钱的交易者,则会身无分文的生存在社会最底层。业绩平庸的科学家也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业,而业绩平庸的交易者会输得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并且一个成功交易者的付出并不会比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少多少,没有任何行业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交易更是如此,所以在决定是否要进入这个行业之前,你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你做足99%的努力之后,你才有资格去跟别人拼天赋,很多人连99%的努力都没做到,根本还上升不到跟别人拼天赋的层面,这类人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假设整个交易行业有0.5%能够最终成功,那么,在99%的人努力之后,剩下的那1%人当中,有一半人能够成功,另外一半人会失败。换句话说,交易这个行业,并不是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这个行业成功的条件非常苛刻,在你决定要踏入交易世界的大门之前,你必须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准备。

如果有人要让我给他点建议,他是否能够以交易为生。我首先要问他为什么想从事交易这个行业,如果他的答案是为了能够轻松的赚钱,或者是为了不用去应酬复杂的社会关系等,那我的建议是劝他尽早的退出;而如果他的回答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真心的热爱这个行业,我会劝他在有经济来源的前提下,谨慎的试一试。(不由得想起我曾经请教一个交易非常成功的人,他给我的建议就是让我先不要全职交易,我真心感谢他,因为他的出发点是很善意的。)

因为,如果你不是出自真心的热爱交易这个行业,我不认为你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交易给你带来的磨难,你会很轻易的放弃。特别是在稳定盈利之前,你将要经历的磨难是现在的你不可想象的,在经历这些磨炼之前,我一直不理解那些自杀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但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我能很设身处地的理解了自杀的那些人们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之前我无论如何都无法原谅一个人如此轻率的对待自己的生命,但现在我却能理解甚至尊重他们的决定,因为他们承担了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在重复的反人性的折磨下,一个人的财富和信心会被全部夺走,这种压力其实与金钱无关。对一个失败者而言,更多的是对一个人毕生努力的否定,也是对其整个人生的否定。

股票大作手利弗莫尔晚年的自杀,那种凄惨的场景,和那封沉重的遗书:“我已经受不了了,所有事情对我来说都不尽人意。我已筋疲力竭,无力再战。我已不能够再继续下去。死亡是唯一的出路。我不值得被爱,我很失败,真的很对不起,但死亡是我唯一的出路。”(原文:Canthelpit.Thingshavebeenbadwithme.Iamtiredoffighting.Cantcarryonanylonger.Thisistheonlywayout.Iamunworthyofyourlove.Iamafailure.Iamtrulysorry,butthisistheonlywayoutforme.)一直被我当做这个行业的警示!

每当我想增加仓位或头寸的时候,这个场景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事后又一次次证明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也是我能活到现在的原因。更加关键和残酷的是,这种磨难并不能保证你

一定能够成功,99.5%的人没有经受住这种磨难,选择了对市场屈服,最终放弃了,而你又是凭什么认为你一定是0.5%的天选之人?

0.5%的成功率并不是危言耸听,交易赚到钱和以交易为生是两个概念,很多人靠长线持有股票或者购买基金能够实现财富的增值,也有很多人靠杠杆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人都不是能够真正靠自己的交易能力在这个市场稳定获利的人,稳定获利的一个特点是,某个交易者的交易行为是否可以复制,如果某个交易者刚好抓住了一段比较大的趋势行情,又刚好在这段较大的趋势行情中通过浮盈加仓的方式实现了财富自由,我并不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因为我相信一定会出现这种极端幸运的样本,并且这种少数样本会被媒体反复报道。

但是你需要清醒看待这个问题,你要考虑的是这种成功能否复制。如果你要以这些人为目标的话,是不理性的,因为这种交易方式需要非常好的历史行情配合,你看到成功者的时候应该多问一句,有多少人死在了追逐暴利的过程当中,人们只会看到最终成功的样本,而会忽略绝大多数背后失败的样本,这是人性中的一个弱点——侥幸心理。并且人们往往认为自己会比别人而更加幸运,金融市场和彩票都是建立在这个人性的弱点之上而存在的。一个人买彩票中了500万这个中奖过程是不可能复制的,你不可能给他2元钱让他再中500万,你也同样不可能复制他的中奖过程,这么简单的道理,大部分人却视而不见。

如果你想要在交易行业中成功,你需要找到一种可以重复的交易模式,实现一个稳定的、现实的预期收益,而不要去期待那种不现实的超额收益,至于市场行情如果出现了对你非常有利的变动而实现的超额收益,你欣然接受就好,但千万别去主动追逐它。

我强调交易的难度并不是让大家退出这个似乎遍地都是黄金的地方,而是真心的希望你在进入交易世界这扇大门之前,一定要重视其难度,重视其风险,如果你有了这些清醒而客观的认识之后,并且能够充分的尊重风险,后面的路反而会更加好走一些。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4:普世价值观阻碍了人们对交易世界的探索七禾网时间:2017-04-0118:13:29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从我开始接触金融行业,是受到我父亲的影响,在95年左右他就开始做股票,到现在断断续续大概也有20多年的时间,从一开始,他就了解金融行业的前途,并且当我从某家券商辞职后的那几年,他一直在告诫我不要放弃这个行业。所以,当我做好准备全职交易的这段时间,家人是理解的,至少他们没有反对,他们可以容忍我不赚钱,不提取利润维持生活,并且容忍我日以夜继的学习,编程,回测,写作,没有这种环境,我是不可能坚持到现在的。

在自学《概率论》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我想要找人请教,我父亲的一个同学是本地大学的数学教授,他让我把问题写出来,然后交给他拿去向人请教,为了描述有些问题,有很多关于赌博的描述,比如”下注””胜率”,”赔率”等,他看了之后,叫我换一种描述方式,不要用这些赌博术语,因为他不想让他的同学觉得,他的儿子研究数学是为了去赌博。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他:那”蓝筹”算是赌博术语吗?

而这,就是现在的普世价值观。

这种普世价值观,阻碍了我们寻找真相,是一种偏见,一个经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难免会受其束缚,这种偏见深植于人性,不易洞悉,却主导着绝大多数事件的运行。如果要讲清楚我想表达的问题,就必须从赌博谈起,而作为一部讲交易的著作,我以赌博引入问题,希望不会引起业内人士的反感。

赌博好不好,答案肯定是不好,因为它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但是一件事物好与坏,并不是值得去研究与否的判定标准,否则就不会有犯罪心理学这门学科了。既然赌博作为一种现象存在,就有必要对其研究,研究赌博,并不是为了去参加赌博,而是为了了解其内在的机制,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人生悲剧。针对赌博这种实际存在现象,如果因为其“不好”的属性,我们就像鸵鸟一样埋进沙堆,不闻不问避而远之,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打开百度戒赌吧,进去看看里面的人自称“赌狗”,他们知道自己陷入赌博的困局难以自拔,都责怪自己不该参与赌博,他们有些人欠下巨债,忙于应付债务和催收,也有跑路的,甚至有最终无法承受这些压力而自杀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弄钱,信用卡套现,借高利贷,只要有办法,甚至不惜牺牲亲情友情借来资金参与赌博。

他们都知道赌博不好,但是却无法摆脱赌博,他们有志想戒赌,但是会寻找种种借口来推翻,比如一个人谈到:他为什么会戒赌一年后又去赌,其借口是:想到自己欠20多万,一个月工资才5000,唯有继续赌博才能上岸(专业术语,意思是还清赌债),有很多上岸后的人,经受不住诱惑,继续下水,然后继续破产,后悔,再戒赌,循环反复很多次。

如果你要问我,是什么导致了这些人无节制的参与到赌博中无法自拔,我会告诉你是因为人性。我并非在此将人性赋予贬义,而应该将其作为中立属性来看待,同样人性也具备复杂的属性。不要简单粗暴的认为赌徒们一无是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并不值得同情,其实他们本质都是非常感性和善良的人,只是不理解赌博的内在机制。因为他们缺乏对赌博理性的认知,跟随着感性的指引才一步步走向毁灭,他们更多的是受害者。如果某人输到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时候,在论坛留个卡号,一般都会有赌友打个几十元的生活费以支持他渡过难关,这就是人性善良的地方。

我们的研究,就从赌博开始,因为要戒赌,最好的方法就是懂赌,只要你懂得了为什么赌博会导致你家破人亡,赌博的内在机制为什么注定了你无法赢钱,你自然就能够理性的看待赌博了。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5:赌博导致破产的原因?

七禾网时间:2017-04-0118:17:00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为什么大众参与赌博,几乎都是输钱,一句话概括,是因为这些人无知。

如果告诉你赌场的优势为51%,而你的优势为49%,绝大部分人会认为,只要成为那幸运的49%的人,就能够赢钱。但是稍微有点数学知识的人就知道,如果你重复赌博的次数足够多,你赢的几率是0%,而不是49%,每一次赌博,都是一次贝努利实验。这里不用上升到学术中讨论的赌徒破产模型,仅仅是优势的不对等,就完全能够让你输光所有赌注。

在此我定义一个术语,无论你们在其他著作中看到的是什么,这个术语仅以此定义为准。优势=(胜率*赢的时候赢的钱)/(输率*输的时候输的钱)=总共赢的钱/总共输的钱

优势在很多回测软件中也叫盈利因子。

优势大于1.00,长期看来,你赢钱,反之你输钱。

如果你的期望为负,即优势小于1.00的情况下,你的期望收益曲线是一条从你初始本金开始,逐渐归零的过程,如图:

图:期望为负的资金曲线

该图是假设你优势比赌场低2%的情况下,反复进行100次赌博的期望曲线,可以看到,如果每次你以10万下注,到最后的结局就是以破产告终。

但是,真实的情况不会是一条这种曲线,如果是这种曲线,倒还避免了很多悲剧的发生,因为你的资金曲线从来都没超过本金,也就是说你从来都没有从赌博中赢过钱,自然,如果你是一个正常智商的人,在连续输了20次之后,就永远的告别赌博了。

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很多人一定会有一种体验——最开始赌博会赢钱。这几乎成为了一条公理,大家都认为新手更容易赢钱。根据这个表象,你可能会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懂得多了反而赚不到钱,“无知”反而成为优势,所以要崇尚简单,这似乎也成为知识无用论的一个佐证。崇尚简单固然重要,但绝对不适用于这里,这种思维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方式,线性思维方式是造成亏损的典型思维方式,一个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极力避免。

其实,新手能赢钱仅仅是一种错觉,很多著作说很多新手做股票能够赢钱是因为他不懂,其实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新手赢钱是因为新手刚开始进行赌博的时候,大数法则还没有产生作用,虽然你的期望为负,实际的资金曲线是围绕期望曲线上下波动的,当你刚开始参与赌博的时候,最开始时候实际曲线会超过本金,所以会给人这种错觉:新手能够赢钱。但是当你参与的次数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越到最后,越难以赢钱,这时候你也许会加大赌注,然后越赌越输,因为每一个没有优势并参与赌博的人的曲线几乎都是下图这样的,每个人一开始几乎都有赢钱的经历,赌场给你一个错觉,那就是赚钱根本不难,只缺一点运气,你没赚钱,只是方法不对。然后你苦苦的去回忆新手状态下是怎么赢钱的,曾经的赢钱体验鼓励着你继续赌博,直到破产。

图:实际的曲线

你错在哪里?你错在了关注了错误的曲线,你太关注表面的“实际的曲线”,而真正决定你赢钱与否的是那条“期望曲线”,如果“期望曲线”是向下的,看看图,你就能很直观的发现,超过10次之后,你的资金再也不可能回到本金之上,你赢钱的几率不是49%,而是0%,!赌徒们不明白这个机制,所以深陷其中。

那这个和交易有关吗?请把上面所有谈到的“赌博”二字换成“交易”,“赌场”换成”市场”,重新再看一遍。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6:为什么普通人“期望的曲线”是向下的?七禾网时间:2017-04-0118:21:22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赌场中,赌场老板的“期望曲线”是稳步上升的,他们通过复杂的概率计算,并通过巧妙的掩盖,用看似公平的规则稳定地赚着大钱;在市场中,高手们也利用概率的规律,通过反

复地执行一套有优势的系统,稳定地赚着大钱,他们都是真正的职业玩家。

如果你相信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就不值得学习所有有关金融投资的理论,因为“买入并持有策略”将是最佳策略;如果你相信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那就应该相信市场中有人能够稳定的盈利,另外一个证据是市场永远是亏损的人占多数,盈利的人占少数,并且市场是零和的(不计算交易费用),所以,绝大部分人的“期望曲线”是向下的,自然有少数人期望曲线向上。

既然你看到的绝大部分是亏损的,那钱到哪里去了呢?钱不会变少,所以市场中少量的人赚取了多数人的钱,这个事实也是能够经受住推敲的,如果市场是随机漫步的,那么应该是一半人赚钱,一半人亏钱才对,既然不是这种分布,说明市场不是随机漫步的,更不是完全有效的。

在此,我要定义两个术语:一是“职业赌徒”(或职业交易者),二是“赌徒”,他们的显著区别是“期望曲线”的方向。

还有一个类别,我们暂且叫做“伪职业股民”,“伪职业股民”的典型状态:开盘9点准时坐到电脑面前,根据图形或者经验交易,稍微有点经验的人,设置一个止损价位,更多的人,买入之后就等着命运的安排,赚了就套现,亏了就死扛,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这样操作。他们天天废寝忘食的研究指标和基本面,在外人看来,觉得他们很专业,也很努力,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天天盯盘的“伪职业股民”,就和在赌场拿着路纸,根据上一次盘口的大小押注的赌徒无异,所以,我把这类人也归入“赌徒”类别,只是因为某些普世价值观存在,赌博让人唾弃,而交易却让他们能够名正言顺的享受赌博的快感,因为交易给人的兴奋感和赌博是无本质区别的,同样,两者都会受人性的驱使。

他们的具体区别如下:

最具备讽刺意义的是,赌徒们不承认交易的赌博性质,而承认交易有赌博性质的,反而才不是赌徒。

其实,这也是职业赌徒和赌徒的区别,职业赌徒能够驾驭人性,克服赌性;而赌徒则被人性驾驭,被赌性左右。我比较敬佩职业赌徒,因为职业赌徒已经脱离了“赌”的本质,他们在金融市场中就是那百里挑一能够盈利的精英,国外的很多顶尖对冲基金经理都是德州扑克高手,他们通过概率解决所有博弈性问题,包括交易在内。

不过,交易的难度比赌博更大,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赔率的不确定性,二是时效的滞后性。在赌博中,赔率几乎是确定的,只要你每次下注1元,那你就最多输1元,但交易不是。

就股票而言,很多股票在最初几乎无波动,然后突然大幅波动,换句话说,就是行情的方差大,不易以线性模型来拟合,这种情况也叫做金融市场的厚尾性,越难的市场,其波动越接近随机,且波动率的变化越大,并且还会出现极端情况跳空和涨跌停的流动性风险,这些因素导致了赔率的不确定性。

交易时效的滞后性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方面,赌博的结果会在最长不超过几分钟内显示出来,而交易则不会。一个长期趋势追踪系统可以拿上几年的时间,这非常考验人的耐心,即便是你有一个期望为正的交易系统,也少有人能够根据系统一直持仓,特别是在赚钱的时候,不要小看这点,因为过早的套现,导致了赔率的变化,最终让微弱的优势消失。

以上这两点因素,是交易比一般的赌博更加困难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作用于人性展现出来的。很多技术分析专家和苦苦寻找方法的人不理解,其实很多方法都能够赚钱,只是他们过不了人性这一关,做不到一致性而已,他们研究的方向也许出现了本质的错误。

我并没有去刻意忽视交易方法,任何一套系统,都是建立在交易方法之上的。但是,交易理念解决不好,再好的方法都无法实现盈利,随便给你一套系统:MA5上穿MA20做多,反之做空,你觉得能不能赚钱?它当然能赚钱,并且比很多基金和专业的投资机构都赚的多,但是你能做到一致性吗?

如果你能做到一致性,那么恭喜你就是那百里挑一的人了。所以,解决一致性的问题,是本书的目标之一,但是这里我要给出一个先导结论,那就是一致性极难做到,不是难,是极难,难在哪里,后面我会尝试解释清楚。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7:决定盈利与否的分水岭——一致性

七禾网时间:2017-04-0118:23:55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一致性是决定你是否赚钱的最重要因素,没有之一。因为一致性是概率稳定的前置条件,如果没有一致性,则初始条件发生了改变,就不具备统计意义了。很多人无法做到一致性,主要是源自两个”无知\",其一是对市场的无知,其二是对自身的无知。前者指的是不了解某种交易方法在当前市场环境的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大风险;后者指的是一个投资者并不了解当他面临某种市场情况后能否坚持的执行,以及市场环境对自己心态的影响程度。

一致性是一个交易者参与交易以来最难做到的一点,也是赚钱与否的分水岭。一致性难于做到的原因是在当你得不到充分验证的情况下,你无法完全相信一致性的作用,怀疑是人类的天性,怀疑会产生一种不去执行一致性的借口,这也是难点所在。

具备迷惑性的是,导致不执行一致性的借口,表面上看都是正当的,这是人们善于推卸责任的表现。善于推卸责任是导致一致性难以实现的又一个原因,我举例说明,这个例子还是假定你能理解一致性的重要性,并能坚持90%以上的信号。

假设今天停电了,导致了你本来应该再10元钱买入的股票没有买入,这只股票收盘上涨到10.20,这种情况下你下一步该会这么做?

正常的思维是:既然已经错过了最佳买点,停电又是不可抗力因素,一致性没有得到执行,虽然遗憾,但这不是我的责任。如果我以10.20的价格买入,我就亏了0.20,而这个亏损是系统外的亏损(我假定你能坦然接受系统内亏损的前提下),系统外亏损会导致预期收益率的下降,要尽量避免,这种思考方式是典型且合理的。

而正确的做法是,你应该在10.20的价格追买,因为停电导致的成本是0.20,这个成本你已经付过了,它是因为停电你的损失,这种损失虽然是你系统外损失,但是已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损失了,因为假设没有停电,你现在已经赚了0.20了,这不应该是你不执行在10.20价格买入的理由。

然后,行情进一步发展,价格再从10.20返回到10.00,这时你的心态变化会变得微妙起来。因为按照惯例,一个价格假突破又回到了成本价,最大的可能就是假突破,因为一笔好的

交易是一开始就赚钱的交易,并且你会想,如果在第一次突破10.00的时候,我买入的话是有优势的,而价格在次回到10.00后我再买入的话,就没有优势了,因为假设这笔交易是赚钱的,一般都不会回到10.00;假设它要止损,10.00则是其必经之路,现在这个10.00已经不具备最初10.00的优势,简单点说,这是一个上穿和下穿的区别,所以现在,我不应该在10.00的价格买入。

然后,这只股票一飞冲天,涨到20.00,你就天天看着它备受煎熬吧。

并且,假设这笔交易将给你带来总体账户的30%的收益,而做过系统化交易的都知道,大的盈利接着的是回撤,你没拿到30%的收益的情况下,接着承担了20%的回撤,这时候,你的整体交易账户和你的心态面临全面崩溃的可能。

图模拟的股票走势图

上面这个例子,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是非常具备参考意义的,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具备讽刺意义的是,市场给了你两次机会买入,都是以看似非常正当的理由被你拒绝了。

请注意,这次失败的诱因,仅仅是因为0.20的亏损无法接受导致的,关键是,即便你无法接受,其亏损也实际产生了,你并不能改变什么,仅仅是通过看似正确的推导来指导你违反了一致性原则,并且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在价格重新回到10.00的时候,第二次的推导看似非常合理,其逻辑本身也没有问题,但是,你忽略了第二次推导是建立在最开始错误的条件上,因为停电导致不以10.20价格追买的条件本身就是错误的,基于一个错误的条件推导出来的结论,最终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你可以从这个例子中看到,其实所谓推导,都是在为了避免亏损不执行一致性找理由。

你可以看到,人性的弱点在一个人的身上完美演绎,最终引导你走向失败。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8:从恐惧和贪婪的角度谈一致性

七禾网时间:2017-04-0514:42:51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恐惧和贪婪也是导致一致性无法坚持的一个因素,很多著作都提到恐惧和贪婪,这两个词代表了人性的两面,似乎处理好恐惧和贪婪,就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但事实并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虚拟一个丢硬币的游戏,我们用两枚硬币作为道具,如果两枚硬币都为正,你赢,赢5元,如果一正一反或者两面都为反,你输,输1元。这就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优势系统的模型,有点类似趋势跟踪系统的胜率和盈亏比,胜率为25%,盈亏比为5:1。

不难看出,这个游戏对你而言是有优势的,优势为1.66左右,如果你按照每次10%的资金参与赌局的话,你会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个例子用凯利公式计算仓位为10%,我会专门在

后面详细讨论凯利公式在商品期货中的应用)。

前面已经明确了如果要将优势转化为收益,就必须做到一致性。这个例子中因为简化了条件,赌局的优势既定了就不存在变数,这是为了方便讨论。在这个优势对局中,如果你不分析你的优势和盈亏比,就像大多数人不进行资金管理就参与市场交易一样,你就不会明确贪婪和恐惧到底是何所指。

你参与这个优势赌局,就如同你用均线系统交易一样,均线系统长期看来是可以实现盈利的系统,并且还比较稳定。你听说均线能够盈利,高手们也说均线有交易优势,但你不明白均线的优势到底是指什么,你也不清楚均线交易系统的胜率是多少,盈亏比是多少,到底是用那条参数比较好,你更不知道用均线系统交易的最大回撤是多少,这些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你如何能做到一致性?

正如你仅仅知道某个硬币游戏对你有优势,就迫不及待的参与了这个游戏,生怕会少赚一分钱。既然胜率只有25%,那么100次游戏中,就会有75次输的预期和25次赢的预期,你并不知道下一次到底是赢还是输,因为这些结果都有可能出现,你更加不知道一种科学的下注方式,我们假设你盲目的将30%的资金用于下次下注。如果你输了,你就会把问题归咎于贪婪,你会认为不该用这么大的比例来参加这次游戏;而如果你赢了,你就会后悔为什么不用50%甚至100%的资金去下注,贪婪和恐惧在这里,是根据结果而言,自己的一种主观感受而已。

但是,在你你参加这次游戏之前,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次是输还是赢,就如你执行一次交易信号一样,你根本不知道下一次到底是是趋势行情的到来,还是假突破,同样都是30%的仓位,赚钱了你就会认为是恐惧导致你没有用跟多资金参与,亏损了你就会认为是因为贪婪导致你没有用少量资金参与,一个未知结果,在你面前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所以你应该看到,在不明确优势是什么的情况下,贪婪和恐惧永远都能够用于解释所有问题,这种归纳既不明确,也无意义。

所以,本质的问题出在你不了解系统的属性,而仅简单的的概括为“要克服贪婪和恐惧”,并且认为只要克服了贪婪和恐惧等人性的弱点,就可以实现稳定盈利。如果连贪婪和恐惧是基于什么标准都不知道,就简单的要去克服,犹如你连靶子在哪都不知道就开枪一通胡乱射击,有可能击中靶心吗?

硬币游戏的资金分配问题,可以通过凯利公式简单的计算出来,而金融交易的仓位应该如何计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复杂很多,因为计算一个交易策略的仓位,这要基于两个条件,一是你对市场的了解,二是你对自己的了解。

对市场的了解,可以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回测,也可以基于长期的操作经验。如果你仅靠感觉或想象进行交易,你就是把自己置身于无优势的队列中,你的对立面将是根据经验或者通过回测的职业交易者,自然你能赚钱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这个道理前面通过赌博的案例进行了描述。

除了考虑市场的因素外,必须还要考虑自身的因素,对于25%胜率的系统,连续失败10次的几率是5.6%,这个几率并不低,假设你以10%的固定资金下注,连续失败10次之后你的本金将损失65%,你必须要问问自己,你能接受这么大的回撤吗?另外,金融市场的厚尾性导致了其结果的连续分布是硬币赌注的3倍以上,就我自己的交易而言,我出现过连续止损149次而无一笔赚钱的历史记录,所以,如果按照均值回归的思路去解决金融问题所导致的结果是灾难性的。不要试图以分散投资来增加杠杆,全世界的金融市场都有强烈的相关性,当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原本不相关的品种也会产生高度的相关。

那么,如何定义“可以接受”?如果在65%的回撤之后,无论是资金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均不会对你的账户一致性的执行交易信号造成障碍,并且最终账户创下新高,那么这就叫“可以接受”,当然前提是你不能破产。我可以给你一个参照,正常人的极限是30%左右,所以任何一个账户的回撤必须要控制在此之内,并且,历史回撤的最大值就是用来被超越的,所以,

你只能接受30%的回撤,就必须要将历史最大回撤控制在30%之内,而不是刚好30%,再以此来反推开仓资金。例如你最大可接受的亏损额度是20%,测试的系统中最大回撤是10万元,如果你要以此作为开仓依据,那么你最低要有50万才能执行这个系统,商品交易中,一个趋势追踪系统,要实现20%的最大回撤,开仓资金一般情况下只能用到保证金的20%左右,极端情况下不会超过40%,如果你的资金超出这个范围,我强烈建议你减仓操作。

如果你无法接受这么大的回辙,通过侥幸心理来强行执行一套超过你承受范围之外的一套策略,就几乎注定了不可能做到一致性,而做不到一致性,就会导致概率的前置条件崩溃。因为概率的定义是:重复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一致性是“重复实验”的关键,如果做不到一致性,还叫“重复试验”吗?交易的难点在这里有点开始显现了:

“一致性操作是概率的前置条件,但是,概率的不确定性反过来会影响一致性操作。”这大概就是索罗斯说的“反身性”吧,金融市场的厚尾性注定了难度将大于一般赌局,一致性和概率的这种关系形成了破坏性极强的正反馈环,一致性会破坏概率,然后概率反过来再破坏一致性,这就是一致性极难做到的原因,也是交易成功率极低的原因。

最后,举一个与交易无关的例子来回答为什么你执行不了那个有优势的均线系统:假设我们做一个游戏,我假装要打你眼睛,如果你不眨眼,这个游戏就算你获胜,前提是我一定不会打到你,但是你却很难做到不眨眼,就算你经过练习,能勉强做到不眨眼,但是我时隔1年之后突然“袭击”你,你一定还是会眨眼。因为这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基于人性中趋利避害的特点产生的,这种趋利避害的特点,甚至与人性之中,你永远没办法完全克服它。

但是奇怪的是,你自己试着打自己的眼睛,你就可以很轻易的做到不眨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给你一个正向预期的系统,你仍然赚不到钱的原因——因为这个系统不是你的,你无法驾驭别人的手,只能驾驭自己的手,你很清楚自己的手将会在距离你眼睛2公分的时候停下,因为你的手就是你的一部分,正如交易系统。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9:成功的交易习惯是反人性的

七禾网时间:2017-04-0611:09:53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本节标题中到底用“交易习惯”还是“交易行为”,我想了许久,最后我决定用了“交易习惯”,因为“习惯”两个字在这里比较贴切,因为“行为”是一种短期的描述,而“习惯”则是一种长期的描述,如果想在交易事业上取得成功,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

这里说的“长期”和“短期”不是用来描述持仓周期的,而是指从事交易行业的年限。从投资绩效的方面来看,要以年为时间周期来衡量一个策略的优劣,如果你是为自己交易,最好以3年为周期来衡量投资业绩。

从更加广度的层面讲,应该以“多策略”的组合来看待整个投资决策,如果单个策略在交易周期中并没有赚钱,并不能说这个策略是无效的,因为可能有些策略作为多种策略组合的一部分,起到了类似保险的作用,正如:“你支付了购买灭火器的钱,不能因为没有失火就认为这种投入是无效的投入。”

回到主题上来,交易习惯与其说指交易模式,还不如说是一种交易理念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主观交易还是量化交易,如果想要最终赚钱,那么交易模式一定是反人性的。这里的反人性并不是对成功交易者冷酷无情、没有人性等贬义的描述。很多人认为“理性”是贬义词,认为理性通常是机关算尽,冷酷无情的代名词。

比如,华尔街就是冷酷无情的代名词,这种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影视和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和点击率,把很多金融从业者描述成冷血动物,因为成功的交易者代表了不劳而获,他们赚取了多数人的钱,而大众更加希望以“公平”的偏见来评估和解释这些现象,但是大众没有意识到,这种被大众道德所绑架的“公平”,反而才是最不公平的。

这群成功者违背了常理,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冷酷无情,狡诈狡猾,这是

最合情合理的解释,不是吗?

这种思维方式,既不公平,也恰是大部分人失败的根源,他们一边鄙视不劳而获,一边又希望自己能够不劳而获——要不然为什么他们会参与交易呢?并且,他们只看到成功的交易者“不劳而获”的方面,而看不到他们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比如稳定盈利之前金钱的损失,学习交易理念付出的时间成本,交易生涯一旦失败的风险,交易过程中忍受巨大回撤的痛苦……,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去寻找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别人成功是因为他运气好,或者是因为他利用了内幕交易,因为他们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所以做出这些事情也不奇怪。

大多数无法赚钱的交易者认为,如果一笔交易成功了,那就是自己的功劳,是因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过人的智慧,发现了这次机会并赚了钱,这种满足感恰好是一种赌徒的满足感;而一旦亏损了,就开始怪国家政策,怪内幕交易,怪主力操控,他们寻找一切看似合理的客观原因来为自己开脱,就是不去寻找自身的主观原因,这就是人性使然。

人性有光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的一面,“人性”是一个中性的名词,那么,“反人性”也是仅仅是一个中性的名词而已,没必要去带有感情色彩看待,更无必要去定性好坏。

那么反人性到底是描述的什么呢?其实主要是说感性和理性之争,因为顺应人性(即没有通过训练和学习自然的)的交易行为一定是造成亏损的交易行为,否则怎么会大部分人都亏损呢?如果顺应人性的交易行为是赚钱的,应该是多数人都赚钱,显然这种情况既不现实也不符合逻辑,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赚谁的钱呢?而反人性指的是,站在顺应人性的交易者的对面,即“站在亏货的对面”。

那么,“站在亏货的对面”到底来怎么解读,是不是和大家看问题的方式相反?或是在大家看空我看多?其实也不能简单的这么理解,下面,我试图从几个角度来讲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看空我看多就能赚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有缺陷的思维方式,也是市场中典型的亏钱思维。如果一个显著的长期利好会推动市场上涨,大家都一拥而上的买进,那谁来作为后续的上涨动力呢?因为市场没有绝对事情,一个重大事件,可以只是暂时的改变市场的方向(比如2007年的530事件),也可以长远的改变市场的趋势(比如2015年的高位去杠杆),如果有人简单的跟随非常明显的信号来操作的话,那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先不谈大趋势,就单个股票或者期货合约上,如果出现群体的强烈看空或看多的情况,往往是反转的开始。千万记住,市场中一定没有“必然”和“一定”这类词汇的生存空间,只有“可能”和“大概率”的这类词的生存空间。新手往往在买入之前会想赚多少出局,这不是废话吗?我不觉得它赚我买它做什么?但是,我给你的建议是,看待市场不能一味的正向思维,更多的要逆向思维,如果赚了当然更好,但是一定要多想想如果亏了该怎么办,止损就是逆向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止损不但考虑了赚钱的情况,也考虑了亏损的情况,总之,避免单向思维方式很重要,一定不能单向思维。

其二,所有失败者并不是每次都输,而成功者并不是每次都赢。典型的趋势跟踪交易模式,是通过高盈亏比来实现盈利的,所以更加不容易被执行,假设胜率是正态分布的,那么一个典型的30%胜率的交易系统,在一个标准差(68.3%)的范围内,某段时间内只有20%左右的胜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且,市场本身并不是呈正态分布的,因为市场不是正态分布,交易的结果自然也不是,并且,多品种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加重了交易结果的厚尾性,比如原油可以从2009年盘整到2014年,再接着来一波从100美元到30美元的下跌趋势行情,再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连续止损149次,这种情况在正态分布的环境中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件。连续止损149次是我的系统在期货市场2015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产生的,我的系统在过去5年的成功率是20%左右,那么如果市场呈现正态分布的话,连续止损149次的发生概率是80%的149次方,等于百万亿分之3.6,如果一天交易10次,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千亿年一遇,也就是从宇宙诞生(宇宙年龄138.2亿年)到现在都不可能发生,但是,这种回撤却经常在发生。

以上结果,其实是相关性被忽略导致的结果,如果32个品种的相关系数为0.5,如果忽

略了相关性对账户的影响,就会误认为149次止损得到一个百万亿级别的荒谬结果,然而加入相关性条件后,发生149次止损的概率急剧上升到10%左右,如果长期交易下去,这种概率就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情况。假设我之前不知道或忽略了这个结论,轻视了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就是破产,人生中有几次机会让你试错?现实中我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过这几乎算是必经之路,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这个阶段。

其三,入场信号在交易系统的作用不到5%。成功的交易模式涉及优势(买卖规则),一致性(心理和纪律)和资金管理(风险管理)三个方面,三个条件可以说都是必要条件,缺了谁都不行。而入场信号只是优势的一个分支,并且入场信号甚至不是必要条件,假设随机开仓来决定入场信号,出场信号来调节分别对待赚钱与亏钱的情况,开仓信号对于整体交易系统而言仅仅也只是影响绩效,但并不构成是否盈利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新手往往过多的关注入场信号,认为只要买对了,就基本决定了这笔交易盈利与否,其实这就相当于在赌场中某一局你拿到了一幅好牌,显然偶尔拿到一幅好牌并不决定着你今天的胜负,更不可能最终靠运气战胜职业赌徒,你不解决核心理念的问题,不去理解职业赌徒是基于概率而不是运气赚钱的,就不可能战胜他。当你纠结于局部的得失的时候,其实就注定了很难看到整体,这是一个是否有远见的问题。并且,入场是最好执行的一个环节,至少它比出场更加容易,因为出场涉及到止损出场和止盈出场,如果是止盈出场,中间的持盈又算一个变量。所以,入场是最不考验人的地方,针对入场信号而言,只要你敢于行动,就已经足够。“大家看多的时候我看空”这种思维仅仅是对入场信号的描述,所以,入场信号只是漂浮在海上的冰山。

其四,大家看多之“大家”并不好量化。“大家”到底是指谁,散户还是机构,专家还是媒体?大妈还是华尔街巨头?看多是短期而言还是长期而言?在大牛市中大家都看多,然而股票却可以维持几年的上涨行情,如果你要和大家反着看待市场方向,完全可以试试在大牛市中去做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A股,世界范围内的股票从来都是多空不平等的游戏,这种对做空有限制的交易模式导致了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有比较大的区别,如果研究过标准普尔股指期货的人就知道,一个具备很强鲁棒性的交易策略,却很难在标准普尔股指期货上赚钱,每一种策略在标准普尔股指期货上都是例外。这是因为股票市场在上涨的牛市行情中是一种非完全竞争,而期货市场是一种完全竞争,这里不展开讲,后面在讲策略的部分会深入探讨这个话题。

既然“站在亏货的对面”并不是指简单的大家看多我看空,那到底是何所指?难道根本就说错的?其实“站在亏货的对面”这种思路并没有错,如果你的交易理念是“站在亏货的对面”,那么你就距离成功很近了。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0:站在亏货的对面

七禾网时间:2017-04-0711:51:15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如果要理念上站在亏货的对面,就要研究亏货的思维方式,其实前面那张关于赌徒和职业赌徒的表中,就列明了两种人的很多区别,其实你能从中看到很多典型的对立面,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一个新手最显著的想法就是:

“如果我赚钱了,就卖出,亏损了,就拿到赚钱后卖出,这不是包赚吗?”这个想法看似没有什么漏洞,但是稍微有经验的交易者就明白为什么行不通。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温和的建议你先放下本书,去了解一些交易的基本知识后再重新把本书拿出来,因为随着探讨的深入,后面的内容会越来越专业,又限于篇幅,所以不可能每个基础的问题都展开来解释,所以我善意的提出这个建议。其实这是金融市场和传统市场的重大区别所在,因为传统市场是提供服务的,传统市场遵循低买高卖的原则,因为消费者接受了你的价值;而金融市场不提供任何服务,相反你参与金融市场是为了得到市场为你提供的价值,比如流动性,难道你不是为

利润而来吗?并且前面探讨过交易反人性的性质,如果一种典型的顺应人性的思维方式能够在市场立足的话,未免你把问题想简单了。

“既然市场复杂,那么多学习吧。”市面上有关金融的著作,多如牛毛,但是,其中90%是糟粕,一个新入市的交易者是根本分不清楚哪些是有价值的书,哪些是无价值的书,最要命的是,无价值的书不但不能帮助到你,反而误导你走很多弯路,甚至走进死路。其实赚钱的秘密概括起来不会超过十个字:“优势,一致性,资金管理”,但是我却要用一本书来讲清楚它们为什么重要。然而,市面上的著作都是跟你大谈特谈技术指标,注重交易方法的讨论。其实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布林线和KDJ的算法,但并不妨碍我赚钱,我的交易系统里面根本不用这些东西,后面我会谈到为什么我不用到它们。

【扩展阅读】如何分辨垃圾著作:

一、跟你大谈技术指标,告诉你根据这种方法买入就能赚钱,然后再给你举一大推例子,比如按照这个方法买入某某股票,后面会爆发一波大行情,其实这种行情无法复制,并且很多例子是在牛市中的例子,其方法也不具备统计规律性。轻信的人无非是抱有一夜暴富的心态,而这些著作的作者刚好迎合了这些人的心态。这些著作还有一些典型的特征,有一个类似传销的名字如《如何三年翻10倍》、《90%胜率的投资秘籍》等。

二、模糊的描述一些问题,让你去“悟”。如果你按照他的方法碰巧赚到了钱,就是你悟性好,反之,方法没问题,是你自己悟性的问题。他会告诉你一大堆方法,然而就是没有总结性的结论。如果你一再追问,他就会告诉你,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甚至会拿出一些交割单来解释每一笔交易的逻辑,让你对他产生油然而生的敬佩之情。

三、弄一些神奇数学和很玄乎的理论,比如分形理论和拓扑学,甚至连易经都能用上,反正就是让你听不懂,你不懂,就证明你知识不够,就更加要跟他好好学习。分形理论有没有用,至少我没有发现其作用,因为越小的周期越具备随机性,并且越难赚钱,频率和优势互损,而组成优势的胜率和盈亏比也互损,互损你可以理解为负相关,而如果某个时间频率和优势能够达到一个惊人的好数据,那你一定要小心了,要么你回测中有漏洞(比如用到了未来函数,偷价,忽略了成本和滑点等原因),要么一定不具备稳定性,如果基于这种回测数据让你误以为找到了高频交易的圣杯,并且投入很多资金来执行这个策略的话,通常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扩展阅读】如何理解经典著作:

另外我要特别特别强调一个关于阅读经典投资著作的误区。因为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极大的淘汰率,它不像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中的一个平庸之辈,比如一个很一般的教师或者医生,甚至是三流演员,都能混口饭吃。但是交易行业而言,如果你不是排名10%前的佼佼者,就会被淘汰。这是一个淘汰率超过90%的行业(90%应该还是保守估计,我个人认为实际会更低)。并且,交易行业是一个最能检验思想高度的行业,传统行业中的投资决策会很难证明,两个经营方案最后到底哪个更出色,很难说得清楚,也无法检验。因为你选择了一个方案之后,另外一个方案就永远失去了证明的机会,比如一个餐厅的装修风格到底是古典好还是现代好,当你装修了古典风格之后,你永远无法知道现代风格的机会成本到底是多大,因为说不清楚,也无法证明;但金融市场不同,如果你的交易理念不正确或者有明显的缺陷,你的错误必然会反应在资金曲线上,所以检验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交易行业的专家,唯一有说服力的就是两年以上的资金曲线,除此之外什么都无意义,如果你觉得他的交易理念有问题,你不用和他争论,最后市场会证明一切。

很多经典著作会给你讲故事,这种著作会跨大市场的财富效应,让人误认为这条路会走得很轻松,典型的是会忽略很多失败的样本,而仅仅把成功的部分写下来,这些著作没有揭示交易行业的残酷性,这些著作虽然不是垃圾著作,但是,你一定要带前提和自己的理解去读这些书。

比如你读《股票作手回忆录》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杰西•利弗莫尔最后是以自杀收场,我

并不是贬低祖师爷,而是你在读这本著作的时候,一定带着这个条件去读,这个条件在书上是没有的,如果你带着这个条件去读,你就不难知道一个信息,就是杰西•利弗莫尔的辉煌是基于重仓操作,放大了杠杆得到的,你是要追求这种耀眼的光芒,还是追求在这个市场活下去,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你。

再比如你读《海龟交易法则》的时候一定要知道柯蒂斯•费思是放弃海龟交易法则多年之后才将海龟交易法则公布出来的,海龟创始人理查德•丹尼斯最终破产两次彻底退出了市场,书中只是简单的提到这些因素。相信我,原版海龟交易法则并不适合目前的市场,我知道正在用海龟交易的人和即将准备用海龟交易的人听不进去,就跟当初的我一样,但是我还是如很多前人一样给出这个忠告,原版海龟交易法则不适合目前市场的原因是其有极大的破产风险,并且现在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太大。

但是是不是这些经典之作就无价值了呢?显然不是。这些经典之作中的经典人物,他们都有非常可取的值得学习的地方,杰西•利弗莫尔和理查德•丹尼斯这些大师都是在当时没有现在的技术分析手段的情况下形成了自己对市场的独特见解,他们是交易的开拓者,这个方面他们是成功的,但是你要明白的是,他们为什么会失败,或者说某种意义上的失败。如果你不带有这些前提去阅读这类书籍,就匆忙的按照这些方法杀入市场,必然会碰的头破血流。你要学习杰西•利弗莫尔的交易思想和对市场的理解,而不是学他敢于重仓操作的手法;你要学习海龟交易法则的资金管理方法和分散投资的原则,而不是照搬法则本身。《股票作手回忆录》和《海龟交易法则》仍然是我觉得必读的十本经典著作之二。

“做了这么久,我还是亏钱,是我学艺不精?”技术分析是死路,如果你觉得你努力够了,但是仍然学不进去,是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你的方向错了,钻进了技术分析的迷宫?我虽然不知道哪些人能够赚钱,但是我一定知道哪些人赚不到钱,就是那些纠结于技术和方法的人。天天盯盘的刻苦人士,一般而言是很难赚到钱的,盯盘的人无非是希望抓住每一次赚钱的机会,努力提高胜率,希望找到接近100%的胜率的方法,但是稍微有点概率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是事情,一个稳定盈利的方法一定是以概率取胜,不能坦然接受亏损的人,是无法成功的。那么如果你相信概率,又有刻苦的精神,不妨去学点基本的回测技术,编写一个指标可以马上把几千次的交易结果显示出来,肉眼不是做不到概率的统计,因为你没有大数据的支持,很难发现金融市场中不太明显的相关性,相信我,基础的回测技术在短时间内一定可以学会,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刻苦的人。

最后给出我的结论,从方法论上讲,趋势跟踪方法就是亏货的对面,因为亏货们亏了不卖,赚了急于兑现,而趋势跟踪,亏了很快止损,赚了一直持盈,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对面”;从更大的交易理念上讲,亏货苦苦寻找完美的方法,而如果你坚持用一个方法去拿概率的确定部分,这也是对面。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1:走出技术分析的迷宫

技术分析和迷宫一样,进去容易出来难,有的人一生都会迷失在这个迷宫中,这也就是交易行业的残酷性之一。

初入行的时候,看着上跳下窜的走势图,难免有些激动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进,愈发觉得这个市场有学不完的知识。从追寻感觉到执迷于技术,这个过程是每一个交易者都会经历的必经之路,但技术具体是什么东西,每个人的回答都可能不同。

技术分析是资金面分析?还是K线组合?指标分析?或者黄金分割理论?波浪理论?每一种分析理论,本身都没有问题,这些理论都能赚到钱,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你要先走出这个技术分析的迷宫,把这些理论全部丢掉,理解到最核心的东西之后,再回过头来选择相信一套理论,否者,这些理论不但赚不到钱,反而会让你迷失。

那么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呢?核心的东西就是了解概率,了解“优势”。以上所提及的所有交易方法,你都可以融合自己的理解后,写一段代码,用过去5年的历史数据回测一遍。回测

结果会告诉你,这些分析方法是异想天开,还是能够给你带来真金白银的道标。

从我自身经历来讲,其实我根本不懂太多的分析方法,特别是比较深奥的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这些理论我没有回测过,也不想去深入研究,所以我并无权来给予评价。但是我要告诫大家的是,所有技术分析方法,必须要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就是交易理念,交易理念如果没有解决,而执迷于方法,注定会迷失在这座迷宫里面。

交易理念其实并不难理解,简而言之,就是你对这个市场的理解,市场是一个表象,通过你的映射,在你内心是一个什么成像。每个人对市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这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我对市场的理解在前文用赌博作为比较已经阐述得很清楚,而对应的方法就是一致性,而程序化交易就是解决一致性的最好方法。

很多人不愿意看关于交易理念的文章,而执迷于了解别人用了哪种技术分析方法,这种浮躁的心态注定无法赚到钱,你要方法我可以马上给你几种方法,按照5日和20日均线决定多空,按照5日和65日均线决定多空,按照20日通道或者30日通道决定多空,但是这些方法你拿去能赚到钱吗?但是这些方法均不能改变市场中赚钱人数的比例,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长期看来这些方法都可以赚到钱,并且不比专业机构的收益低,问题在于交易核心理念的问题没解决之前,这些方法对于你而言就如废纸。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方法是建立在趋势交易的理念之上的,要想赚钱,你必须要理解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你要理解趋势交易的本质是什么。从人性的角度讲,趋势交易实际上是一种反人性的交易方式,它是利用人性中的赌徒心态,做到于大部分人交易行为相反的一种交易模式,因为长期看来,顺应人性的交易方法几乎都会亏钱,所以趋势交易方法能够赚钱。另外,假设趋势交易方法不能赚钱,那么市场中大部分人最终会赚钱,而少数人最终会亏钱,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趋势追踪的交易方法能赚钱。

并且你要理解趋势交易结果的概率分布。趋势交易方法是用少数的大赚来弥补多数的小赔,实现概率上的胜利。并且你要知道,趋势交易方法的胜率只有40%以下,并且会出现连续亏损的情况。

然后你要知道用某个方法能不能跟踪到所有趋势。趋势交易的任何方法,在趋势形成的时候,均会发出开仓信号,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所以,方法并不重要。正如,我并不敢保证每次5日均线突破20日均线都会出现一波趋势行情,但是,任何趋势行情都是从5日均线突破20日均线开始的。

最后你还要知道趋势交易的资金曲线是如何的。资金曲线是量化交易的重要内容,涉及资金管理,这里不过多讨论,后面我会有一整章来讨论资金管理问题。

上面所讨论的几点,都关乎于交易理念,每一条都很重要,如果解决不好,任何方法你拿去使用,只会坐如针毡,到最后以失败告终。

技术分析是一座迷宫,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磨炼和睿智才能拨云见日,深入迷宫之中,你是很难看清方向的,你似乎认为这个迷宫根本就没有出口,但是当你从空中俯瞰这座迷宫的时候,它却是如此的简单,你的交易理念,决定了你看待这座迷宫的高度。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2:大部分新手亏损的原因——善于操底摸顶

一般情况下,市场较多时间是震荡的,而较少时间是趋势性的,但是少数的趋势行情的获利,能够弥补震荡行情的亏损,这是一个迷惑人的地方。

因为人类发展史上有一种善于去总结和寻找规律的特性深植于人性中,人类的这种优秀总结能力造就了人类现在的辉煌,这也是我们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但是这种总结和寻找规律的人性优点,在交易世界中却是致命的。如果仅用肉眼观察,很多人会发现市场绝大部分情况是震荡行情,并且高抛低吸的操作方式要比趋势追踪的操作方式更加让人心理接受,也符合现实世界中的规律,毕竟一笔生意要盈利,需要你能够反复低买高卖,而不是反复

的高买低卖,所以新手交易者不自觉的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交易。而震荡行情恰好又是市场中较多出现的行情,大家最初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易,一般都会尝到一些甜头,这种错误的反馈经验,让人们觉得似乎自己找到了交易的圣杯。

但是,市场不会永远是震荡的,正如市场不会永远是趋势的一样,趋势行情到来的时候,之前高抛低吸的方法就无效了。如果你在高处卖空后,市场还会一直上涨,并且没有出现之前让你在低位回补的机会,你就会被套住。

这时候又会出现两种情况,绝大部分情况下,行情最终还是会跌下来让你保本甚至是获利,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行情再也不会回到你建仓的位置,而是一直上涨,这种行情只要出现一次,你就会被深套,或者爆仓。假如你真的运气很好,市场多次给了你保本和赚钱的机会,但这种幸运并不能让你避免失败,因为这种经历不会让你吸取教训,反而能够让你再次获得一次错误的经验强化,因为在你的意识里面不自觉的会认为,只要运气好,就算不设计止损,还是能够赚钱的,这种思维和侥幸心理让你反复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操作,但是市场总会有一次价格变动会让你无法平仓,虽然这种时候不常见,但只要一次,你就会被市场淘汰。

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金融市场行情呈现出典型的厚尾性,厚尾性的典型特征就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行情类似于正态分布,但是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连续上涨或下跌行情,即趋势。这种市场结构给交易者一种错觉,很多人从表象或潜意识里面都认为市场行情是随机分布的,从一种直观的感受和人性的驱使下诱导人们去低买高卖——即抄顶摸底。

抄底摸顶的交易模式,顺应人性,且从表面上看也符合市场的“规律”,并且有很高的成功率,与趋势跟踪交易相反,这种抄底摸顶的交易方法成功率可以达到80%甚至90%以上,但最终却难逃失败的命运。原因很简单,因为较高的成功率是靠牺盈亏比来获得的,抄底摸顶的新手们会在盈利2%就获利了结,却在亏损2%的情况下不愿意斩断亏损,放任亏损的扩大,让一笔亏损金额扩大到比5笔甚至10笔盈利的金额还要大,有的人甚至会一直拿到被强行平仓为止。

最本质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交易者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太关注每一笔交易的胜率,其实正确的交易方法——趋势追踪法更加注重的是盈亏比,而不是胜率。

另外,交易记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不知道很多交易者是否关注过自己的交割单,也许是因为太注重单笔交易的结果,很多交易者更多的喜欢去分析行情,而较少的去分析自己的交易记录。因为分析交易记录的需求不大的缘故,市面上也少有软件可以统计交易记录并加以分析,如果把近一年的交割单打印出来,我敢肯定低于1:1盈亏比的人占绝大多数。

如果要深入的了解自己的交易行为,我的建议是你从今天开始自己统计自己的交易记录,从你的交易记录中去寻找线索,看看导致你还在亏损的原因,是因为胜率太低,还是盈亏比太低。

如果你是一个趋势交易者,那么你就应该重点去审视你的盈亏比是否在1:1以上;如果你是一个反趋势(震荡)交易者,那么你才应该重点去审视你的胜率。但是,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交易者,你需要明白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胜率与盈亏比的乘积,一定要大于1,否则,你无法用任何资金管理或者盘感等玄学来获利。所以并不是说,很多新手交易者喜欢去抄底摸顶,震荡策略就是一个无法获利的策略,如果某个震荡策略能够满足胜率与盈亏比的乘积大于1这个条件,这个策略同样是可以获利的。

那么,到底该用趋势跟踪策略,还是该用震荡策略?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我个人认为目前国内的金融市场中还是应该以趋势跟踪策略为主,并且一个量化投资者在策略开发的时候也应该从趋势追踪策略入手,因为任何一种均值回归策略都不足以作为一种单独策略来运行,它最多能够以一种修饰资金曲线的辅助策略来配合趋势跟踪策略来运行,但并不是说震荡策略就是完全无意义的策略。

和趋势跟踪策略相反,震荡策略通常是以较高的胜率来得到优势,牺牲的是盈亏比,这种

分布情况导致了震荡策略作为一个单一策略对抗风险的能力就远不及趋势跟踪策略,因为震荡策略不能用较大的盈利来弥补亏损,很多震荡策略的盈亏比是低于1:1的。我在测试了较多的震荡策略发现了两个现象,一是可以盈利的震荡策略本来就很少;二是震荡策略的风险比趋势追踪策略更加难以控制。

但高频策略除外,某些高频策略是根据这种理念来的:因为趋势交易者会在某个敏感位置追涨买入,假设10.00元是一个关键价位,某些策略会在9.90的价格扫单买入,促使价格变动到10.00附近,然后反手将价格以10.00的价格卖给趋势追踪者们获利,这种高频策略的逻辑是,只要趋势跟踪策略一直有效,则这种策略会更加稳赚不赔。但是这种策略有操纵市场的嫌疑,并且国际和国内已经在打击这种逻辑的高频交易,我们在此也不深入讨论。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3:趋势交易法能够有效获利的原因

除了套利交易之外,你一旦采用CTA(脚注:CTA策略,是指赌方向的策略,采用用风险置换收益的方式)策略进行交易,你只能信奉两种交易方法:趋势交易和反趋势交易(震荡)。因为市场只可能有三种情况,即回归的,厚尾的,混沌的。如果你认为市场是回归的,你应该采取震荡策略交易,反之,你应该采取趋势策略交易,如果你认为市场是混沌的,那么最理性的做法是退出交易的世界,因为无论如何交易你都将亏损交易成本。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所有投资者都不能根据市场的已知信息赚钱,市场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信息,除非消息的刺激,否则市场是完全反应其真实价值的;随机漫步理论认为,市场的短期,中期,长期均无法预测,任何预测市场的方法是徒劳的。

我之前并不知道,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漫步理论讲的是一个道理,至少在对于市场是否可以预测这个问题上,以上两种假说都是市场不可战胜论。

事实究竟如何呢?如果我们难以直接去证实,至少可以从市场的实际情况中来证伪。按照有效市场假说或者随机漫步理论的定义,市场就是一个完全无序和混沌的、不可能用任何技术手段或数学模型概括的存在,那么,以下公式将是成立的:

赚钱的人数=亏损的人数(忽略手续费)

明显的,市场中赚钱的人数远远小于亏损的人数,则可以证明,市场不是随机漫步的,也不是完全有效的,所以市场是可以根据某种规律或者模型来概括的。

既然得到这个结论——市场是有规律的,那么市场就只可能存在两种规律:要么市场是呈回归的,要么市场是呈趋势的。这也决定了技术分析方法中的两个主流方法:趋势跟踪和高抛低吸。这两种方法理论上都能赚钱,也是唯一可能存在的裸头寸策略(套利、对冲、高频交易除外)中的两种方法,任何裸头寸策略必然是这两种策略的衍生策略,玩不出什么新花样。

趋势跟踪策略比较反人性,而震荡策略是一种顺应人性的策略。长期看来,趋势跟踪策略一定会是一种主流策略,如果趋势跟踪策略长期看来无效的话,市场中就会出现绝大部分人赚钱而少数人亏损的情况,这种情况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所以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趋势跟踪策略会一直有效,除非人性由自利变成完全的无私,客观而言,我觉得在人类灭亡之前,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趋势追踪策略的有效性与无效性,还反映在一个地方,那就是市场中追踪趋势策略的资金占比。市场中追踪趋势的策略资金越多,趋势就越难以实现,当市场中追逐趋势的资金达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也是趋势追踪策略回撤达到极限的时候,这个时候,拼的就是策略的资金管理能力和策略背后人的信心。

随着部分追踪趋势策略的退出,趋势才会开始展现,并最终弥补之前的亏损并吸引新的趋势追逐资金,当新资金逐渐进入之后,行情开始震荡,趋势策略开始进入回撤期,这个过程周而复始,资金在这种循环中实现着迅速的换手——从意志不坚定的人和抄底摸顶的新手手里转移到坚定的趋势追踪者手里。

这个详细过程是这样的:

震荡期间,很多喜欢操底摸顶的新手资金得到增长,并且随着资金的增长,他们更加确信似乎自己找到了市场的圣杯,不断的增加资金,扩大战果,这时候,是趋势追踪者的回撤期,一个系统交易者应该明白,他的反复止损,其实正是对鱼儿抛出的鱼饵,等这些鱼对食物产生惯性和依赖的时候,趋势追踪者开始收网。

趋势行情出现后,因为之前的操底摸顶给新手造成了很强烈的信心,他们认为只要不止损,甚至逆势加仓,仍然可以度过这次危机,如果度过了这次危机,你别指望他们能够吸取教训,因为这次成功,反而会更加强化他们操底摸顶的信心,直到一波大趋势让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平仓,这时候就是趋势追踪者巨大收获的时候。

这个时候,稳健的趋势追踪者赚得相对不多,而冒进的趋势追踪者会赚到更多,他们可能在一波趋势行情中翻几倍。随着新的趋势追踪资金的加入,和新手的被迫平仓,趋势的盛宴总有结束的时候,这个时候进入了振荡期。

震荡期间,冒进的趋势追踪者因为仓位过重,资金迅速亏损,回撤幅度巨大,特别是在一波趋势结束后贸然追加资金的趋势追踪者,他们会在接下来的震荡行情中将利润甚至本金输给另一批新进入市场的新手们,另一次循环开始。

笑到最后的,是长期而稳健的趋势追踪者,他们用这种方式赚取了大部分人的利润。股票市场由于是单边交易,并且不是保证金交易,淘汰率不高,所以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几年甚至十年;而期货市场,这个周期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因为一个新手进入期货市场到淘汰的平均时间,只有六个月。

所以,我并不担心趋势追踪系统会失效,即便是失效,也仅仅是在最近暂时失败,但最终会将亏损和利润一起返还给我——只要我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去。并且这是一场信心和资金的游戏,我不需要用市场中最好的趋势来追踪趋势,我也不需要做市场中信心最强大的那个人,只要我的信心比大部分的趋势追踪者更加强大,那最终收获的那个人,一定会是我。

如何建立起信心,靠的是一套有优势的交易方法,以及对资金的合理管理,而这些东西,就是本书后半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始构建交易系统之前,你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交易理念,很多量化交易者最开始就以策略入手,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注定是会失败的,因为一套交易系统是有灵魂的,能够给你带来追踪收益的,将是你对市场的理解和你资金所冒风险的补偿,而不是交易系统。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4:从零到一,构建量化交易系统在解决了交易理念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构建交易系统了,这也是最难和最关键的部分,很多朋友精于理念,但却不知道交易系统的构建该如何入手;更多的朋友还处于对理念似懂非懂的阶段,不明白到底是该当一个趋势信徒,还是波浪信徒,还是江恩信徒。感觉每种理论都有正确的地方,也都有不足的地方。

因为在交易系统构建的过程当中,其实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你自己交易理念形成和强化的过程,如果你读到这里,说明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下要做的努力,并不轻松。但是别放弃,因为你已经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下去,胜利在望!

构建交易系统,是本书的最终目标,我尽量通过简单易懂的描述方式,给更多的朋友在构建交易系统的道路上提供一些参考,互相取长补短。在开始之前我要强调的是,并不是说我的方法就一定是最优的方法,或许你有更好的方法来构建交易系统,而我只是把我构建交易系统的过程拿出来分享。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我交流和分享的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思想上的东西,你可以参照我的方法,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我相信在我介绍的某些方法中一定会引起你的共鸣和值得互相学习的地方,只要你能接受哪怕丝毫启发,那就是对我的肯定。

在量化交易界有千万种方法可以实现盈利,比如经典的趋势追踪法,套利交易法,均值回归法,高频算法交易,统计套利等。但是你应该明确一个铁律,那就是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不可能脱离“概率”这个前提来玩这个游戏,每个人对市场的理解和对交易的理解是不同的,任

何方法都有可能获利,任何方法也都有可能亏损,方法之间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要具备概率上的优势,才能实现最终的利润。

我的资金80%用于中低频趋势交易,这里所定义的中低频趋势交易,是不涉及tick数据的趋势追踪系统。我可以简单的谈谈我对各种交易系统的理解,为什么我会选择中低频的交易系统作为主要的交易系统,那是因为我认为中低频的交易系统在短期看来随机性比较大,但长期看来是却是最稳健的交易系统。另外,作为一个个人交易者,无论硬件和软件我都无法去和顶尖的投资机构去竞争,一个人必须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我的优势是我对市场的理解能力要超越绝大部分人,而中低频的趋势交易系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交易理念的交易方式。所以,我不会愚蠢到在高频交易领域去和专业的计算机团队去竞争;我的数学能力也一般,而套利特别是期权套利需要比较好的数学基础,这也不是我的长处,我自然也不可能去和数学家在套利领域竞争。我做中低频趋势交易,因为那更加符合我的性格和优势。我所讨论和构建的交易系统,也是中低频的趋势交易系统。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5:交易系统构建的两种方式: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构建交易系统有两个方法,一种方法是自上而下,另外一种方法是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的系统构建,是理念在前,策略在后的系统构建方式,通过一个交易者的对市场的理解写出规则,最后通过回测来证明理论的可行性。假设我认为市场是具备趋势性的,并且坚持追踪趋势,并且我相信长期看来我是可以获利的,基于以上假设来构建交易系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构建过程。

显然,这个交易系统要实现的是:“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那么我如何来截断亏损呢,又如何来让利润奔跑呢?追踪趋势,无非就是追涨杀跌,就是要在价格创新高的时候买入,而在创新低的时候卖出。基于这个理论,我就得到了一个通道系统的雏形;而股价在平均价之上,也可能是趋势的开始,那么我就可以在均线之上做多,均线之下做空,我又得到了一个均线系统的雏形。那么我有了这些雏形之后,我就在这些雏形上加一些参数,比如10天最高价突破就做多,或者10天均线之上,我就做多。这种先有理论,再有系统,最后通过回测检测系统有效性的方式,就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而另外一种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方式。自下而上的方式是基于市场有时候会出现无效性,而通过数据挖掘,可以通过这些无效性获利。自下而上的方式,是先挖掘数据,再形成交易系统的方式,通常对市场行为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按照这种方式做就是能够赚钱。

假设通过数据挖掘,你发现每周星期二,橡胶在早上10点到10点15分之间70%的概率上涨,但是你说不清楚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规律,但这确实是近期市场存在的一种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市场行为来获利就足够了,而不用去深究背后的逻辑。我们通过这个规律来构建一个策略,每周星期二早上10点到10点15分期间做多橡胶,直到策略的失效,这就是自下而上的系统的开发过程。

做自下而上的策略开发,需要更加好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能力,因为市场的无效性不会长时间存在,你的橡胶策略可能会在之前一直有效,但是可能在下个月就失效了,这就需要策略开发者具备深厚的数据挖掘能力,不断的通过发现市场的无效性来获利。

而中低频交易系统的构建,我的建议是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因为中低频交易成功与否,更多的取决于你对交易的理解,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可能更“量化”一些,但是稳健性其实是不如中低频交易的,因为挖掘的数据本身不具备逻辑性,用一种强行的规则来概括这些数字关系的话,很难保证不掉入曲线拟合的陷阱中。

举个例子,假设1,2,3......这种排列中,我可以给出很多种后续排列,如果按照自然数排列,可以是1,2,3,4,5.....;如果是斐波那契排列,可以是1,2,3,5,8......;假设1,2,3......代表的是市场价格,如果是趋势行情,可能是1,2,3,4,5......;如果是回归行情,则有可能是1,2,3,2,1......;也有可能1,2,3没有任何的关系,它们

只是一个随机数列中的一段,刚好是1,2,3而已。任何一种排列,如果你要给他赋予一个算法的话,都是可能的,但这个算法能否做到盈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随机性这么大的金融市场的环境中。另外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即便你发现了1,2,3......这种排列的规律,但是你并不能够保证这个规律有效的持续时间。无法保证这个规律的持续时间的话有一个非常大的衍生问题,就是你很难分辨一个策略到底是正常回撤,还是该策略彻底的失效。

目前就我而言,我很难驾驭这种自下而上的随机性,所以我将70%以上的资金用于自上而下的策略,而将30%以下的资金用于自下而上的策略。我用70%的资金做的一个中长线趋势追踪,这部分资金用于追逐一个有稳定逻辑支撑的收益,这个逻辑基于市场中趋势将一直存在,否则将会出现90%的散户最终赚钱而专业机构最终亏损。但是中长线的趋势追踪系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市场中大趋势的时候不常有,有时候会出现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有赚钱的机会,很多资金的耐心又比较有限,所以用一部分少量的资金去追逐短周期的收益。

除此之外,短周期的策略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修饰长周期策略的资金曲线,让整体的资金曲线显得更加平滑,特别是在一波大的趋势行情转换的时候,长周期策略会产生非常大的资金回撤,但是如果短周期策略也在运行的话,就会迅速的发出反转信号,从相反的头寸中对冲了长周期策略的回撤。

重点说一点,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70%和30%的这个比例,这个比例是这么得到的,因为通过回测,我发现7:3这个比例可以不减少长周期策略的历史最大回撤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收益。如果站在风险的角度看,就是说通过了多周期的对冲,刚好用7:3的这个比例,可以不增加风险(历史最大回撤)的情况下,增加收益,如果大于这个比例的话,就会增加额外的风险;如果站在收益的角度看,就是说没有减少收益的情况下,降低了风险。换句话说,这个收益部分就是“额外”得到的,因为我没有增加任何额外的风险的情况下得到了30%的短周期策略的收益。

另外,这个比例是根据我自己的策略得到的这个比例,每个人的策略不同,交易理念不同,这个比例也不可能就完全相同,这种方法适用于量化交易实盘稳定盈利了一段时间的交易者来使用,能否用好的前提,取决于每个人对交易策略的驾驭能力,如果在没有太多实盘经验的新手,我建议最开始一定要用比较轻的仓位来做组合策略,这里我给一个指引性的仓位管理(个人投资者),那就是无论你做多少个策略的对冲,最大的资金使用率不能达到总账户资金的50%,如果超过这个额度,就会出现很大几率的破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用这种对冲的方法去做策略,可以在一个限度之内去做,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滥用。因为通过对冲虽然规避了账户正常回撤的风险,但是这个风险却不会真正的消失,而是转移到了黑天鹅事件风险上去了。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所有交易者都要记住一点的是,任何金融活动中的风险是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移,这是金融市场中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在做多策略对冲的时候,对这点认识越充分,理解越透彻,在今后的量化交易之路上就能够走得越平稳。

如果你做过一些回测的话,你应该知道其实任何信息都概括在了K线的四个价格中,即开盘价(open),最高价(high),最低价(low),收盘价(close)。任何指标和方法,无非就是这些信息的衍生,与其去分析那些衍生的数据,不如仔细研究这些基本数据之间的关系,所以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来进行交易,往往是最稳健的,这些道理很多著作上都详细的讲过,我就不再赘述了。并且,交易方法仅仅是交易成功与否的其中一个因素,并且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因为系统的构建最开始必须要有买卖规则作为载体,我们并不能完全的绕开方法来讨论后面的资金管理等模块,所以我的策略构建是假设以最简单的均线或通道来构建的趋势追踪方法,这里请不要误会,简单的均线和通道是趋势追踪方法中绩效最好的方法,也是我一直在使用并能稳定盈利的方法。

这里有一点我要提出,那就是很多量化交易者期望开发那种既能够在趋势行情中赚钱,也能够在震荡行情中赚钱的策略,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一个趋势策略在震荡行情中最好的表现是不亏损或少亏损,而一个震荡策略在趋势行情中最好的表现也是如此,市场上不可能有适合每种环境的圣杯型策略存在,如果你还在执迷于这方面的研究,我强烈建议你停止这种尝试。即便如此,均线和通道系统的盈利性也不是100%的品种都能够获利的圣杯,在某些特殊品种几年均不出现趋势的情况下,任何趋势追踪系统均无法实现获利,但只要有80%以上的品种能够通过均线或通道系统获利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品种组合来构建一套比较稳健的交易系统。

金融市场的特点就在于其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天下没有完美的系统,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理解这点是我们沟通的前提。并且,策略具备自我毁灭性,如果某种操作方法有很高的成功率,并且在市场中的表现非常优异,有着超高的收益率和很小的回撤,并以其能承受的有效边界操作,代价往往是突然死亡。

有人作过这种统计,在交易界任何牢固而稳健的系统,都几乎无法抵御30年一遇的系统风险。所以,对风险的处置并不能过度的依赖计算机,而更多的是要以人的智慧去对待。止损是交易的一部分,你除了要做到严格的对交易品种的止损之外,还要考虑当你的策略不再有效的时候,你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在实际的交易环境中,我们要以人作为最后的屏障,要以人来执行对策略的“止损”。如何分散(策略)投资,如何退出,如何让策略和人完美的融合为一体,这些都是无法通过计算解决的。理解这些,会让你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一个台阶。

策略的止损可以理解为你能忍受的最大回辙的极限,有的人是10%,有的人是50%,这个因人而异。又或者市场显著与你测试的环境发生变化,你就应该引起警觉。而策略达到你设置的回撤极限时,你应该像止损你的头寸一样,止损你的策略,至少你应该暂时停下来,深刻的反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虽然会很痛苦,但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你最好做好这个准备。

在构建中低频趋势交易系统的过程中,我尝试过很多种复杂的方法,最终选择了最简单的两种方法,通道和均线。因为趋势交易系统无非是要在趋势行情中尽可能的赚到更多的利润,而在非趋势(震荡)行情中尽可能的少赔钱,通道和均线完全能够概括这种交易行为。下面我将介绍这两种买卖规则的特点,希望你根据这些特点来决定选择一种规则来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6:选择一种方法来构建交易系统的买卖模块趋势追踪的交易方法,通常有两种,一为均线,二为通道。均线系统是格兰威尔早年提出的,很多优点大家都知道,均线是少有的既能用于股票也能用于其他交易品种的技术指标,均线有以下特点。

均线的平滑性。平滑带来了稳定,过滤了很多无效信号,缺点是滞后,在用均线进行交易的时候,参数越大滞后性就越明显;但是长期看,往往参数越大收益越高。均线用于交易的操作方法大概分为三种,一是等K线走完进场交易,二是在盘中突破就交易,三是两者的结合的方式,但是以上三种交易方法都不很理想,后面我会介绍一种其他的交易方法。

日均线参数的置信区间。日均线参数的普遍置信区间是5-36,低于或高于这个区间都不好。长期看,参数越小,回辙越小,但是有可能亏损;参数越大,收益越大,回辙也相应变大,但赚钱的几率要大于小参数。超过5和36参数后业绩明显下降,长期均线参数在18-23之间具备最高收益比,最大收益比=最大收益/最大回辙。

半小时均线参数的置信区间。半小时均线的置信区间组有两组,分别是5,80和5,300。后者稳定性要优于前者,300的参数接近320的上限,这里涉及一个日均线到日内周期均线转换的问题,以国内盘股指期货举例,在不要求绝对精准的前提下,用日均线参数*9得到一个效果类似的半小时均线参数,因为一天的交易正好是由9根半小时的均线组成,它们唯一的区别是在于传统均线的取值是收盘价,这会和实际数据有点出入,但是并不影响盈利性。我强烈

建议均线的周期不要太低,因为滑点和手续费将是你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即便之前的股指期货还可以高频交易的时候,背后的逻辑并不是趋势追踪。

均线的另一个特点:越简单越有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著作上都有阐述,简单双均线的表现优于复杂双均线,双均线的表现优于三均线,不止损的表现优于止损,不过滤的表现优于过滤,总而言之——越简单越好。长期看,最高收益的日线策略仅仅是两行代码(麦语言):MA1:MA(C,n1);MA2:MA(C,n2);这两行代码打败了无数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化交易公式,并且长盛不衰。我用均线系统回测最近五年的十个期货品种,均无亏损。

但是,并非说均线就不无缺点,均线系统有显著的几个劣势。

一是最近两年(2014-2015)的收益日渐偏低。但是近几年所有追踪趋势的系统收益普遍低下,从长远看来,市场会趋近有效,接近随机漫步,这主要是因为竞争的加剧,全球充分竞争的M-SP500期货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或参数具备显著优势,但最近五年却有明显的上涨趋势,这里是否在暗示一度几近失传的基本面分析将重放异彩,金融市场本身而言具备周期轮回的属性。国内商品期货收益的偏低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近两年(2014-2015)股指期货和股票市场的资金分流,这个问题在此不深入。但无论如何,均线在近两年仍能做到盈利,而很多追踪趋势的系统在近一年已经出现了大幅度的回辙,仅凭这点,或许应该归入均线系统的优势。

二是均线系统无过滤信号。无过滤信号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进出,频繁进出将会产生大量的滑点成本和手续费,但是这个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额外的过滤信号来解决。另外一个潜在的问题在于简单均线系统是一个几乎不出场的交易策略,虽然均线在长期的单品种绩效表现上优于通道,但通道的资金分配优势是均线不具备的,长时间的占用资金导致了较高的保证金占比,较高的资金占比将会显著的增加隔夜持仓风险和黑天鹅事件风险。

我主要介绍的是均线和通道的区别,其他的关于均线滞后性,不具备预测性等通道系统也有的特点就不再赘述,任何指标都不可能摆脱这些缺点,追求完美正是失败者的关键原因,他们很难意识到这点。

另外有一些EMA、一目均线,鳄鱼线等变种均线,这些均线实际并不会比传统的均线具备显著的优势(收益通常只会更低),了解这点,能够让交易者们回归到系统构建的核心上去,而不要去过度纠结细枝末节,有些多余的方法无非也就是一些过度拟合而已。下表是我测试的十个商品期货近五年的一些数据以供参考,可以看到简单的双均线策略可以战胜其他复杂的均线策略:

下面介绍一种均线操作的比较好的思路。你可以以短期均线作为开仓信号,长期均线作为平仓信号。比如,当5日均线在18日均线之上,当现价上穿5日均线,开多,下穿18日均线,平多。这种做法和很多交易者的操作有很大的区别。这样做有几个显著好处:一是不必等到收盘价再进行操作,按K线收盘价操作可能要承受较大的波动,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滑点成本,因为市面上很多策略都是在K线结束的时候发出交易信号,如果你做过这种类似的策略你就会有体会,所以我主张避开大部分人的开仓价格和开仓时间;二是可以实现盘中信号点开平仓,当K线走完往往价格已经和你的突破价相去甚远,但是如果你用单均线盘中操作又难免会出现假信号,特别是股票市场T+1交易机制,一旦出现假信号往往会付出较大的代价;更重要的是,这种策略类似于通道策略,是均线策略和通道策略的一种巧妙的结合,你可以把5日均线想象成通道的上轨,而18日均线想象成通道的下轨。关键的是,这种短进长出的均线策略的收益要高于传统的均线操作方式,除此之外,手续费也会得到显著的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这种方法使用的人比较少,另外就是由于开仓信号最不关键,而平仓信号以更加长的均线会提高业绩,而这种方法避免了频繁的止损。

关于通道系统,种类就比较多了:波幅通道、均线通道、唐奇安、布林带等,都是属于这个范畴,通道运用也各有不同,但通常通道系统采取的是突破上轨就做多,突破下轨就做空,设计一个止损/止盈条件之后,在止损/止盈后会出现既不持有多仓,也不持有空仓的状态,这

种交易系统可以有效的避免震荡期的噪声。

除此之外,通道系统的资金占比要低于均线,同时总盈利/总亏损的比例要高于均线,总盈利/总亏损比例和净利润/最大回撤比例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主要是更加少的交易信号,而后者可以直接用于判定策略之间的优劣。

由于通道系统已经涉及资金的分配,所以通道系统开始再也不是一个单项模块,而是构成整体交易系统的一个神经元,一个优秀的系统会表现出它的“灵魂”,构成系统的各个模组不是机械的组合,而会根据不同模块之间形成相互的反馈和控制,形成联动。因为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海龟交易法则,海龟交易法则是一个典型的通道交易系统,并且巧妙的运用了通道系统不必随时持有仓位的这个优势,采取了哪个品种先发出信号,就操作哪个品种的思路,虽然更大的止损参数有更加优异的表现,但是更小的止损参数会让你的资金使用更加具有效率,如在品种A上止损平仓,虽然有可能损失继续走出新趋势的机会成本,但是在一个趋势市场中,空置的资金可以迅速指引你参与到趋势更加明显的品种B上去,这里我们不过度假设杠杆的使用,也并不是说你的止损参数一定要设置得很紧,我想表达的是,通过一种买卖参数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到你的持仓组合,当你用持仓组合的思路无法解决其本身问题的时候,不妨跳出来另辟蹊径,通过其他模块作用于它,或许你会得到更清晰的线索。

通道系统的这种特点,是一个永不退出市场的均线策略无法实现的,但是并不是说这种操作系统就优于均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何不将本书名改为《如何构建通道交易系统》?均线系统在夏普比率上往往是超过通道系统的,具备更高的风险收益比,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见解和交易风格,采取哪种交易系统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偏好。

以上是交易方法需要讨论内容,交易方法本身并无优劣,如果按照任何趋势追踪的交易方法进行交易,从长远的时间看,是具备巨大优势的。但交易成功与否,与买卖信号无关。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买卖本身占到的比重不足20%(但买卖信号是前置条件),更多的涉及资金管控,风险管理,和对待突发风险的处置能力,以及一致性原则。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7:交易系统的选择了解了各个趋势追踪系统之后,我们就应该决定选择到底该采取哪个交易方式来构建交易系统。

这是一个代码化的过程,代码化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部分,也是本书解决不了的一个问题,因为学习编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各个软件的编程语言又各不相同。

但是也不要灰心,有一点我能给你保证的是,如果你善学,并且致力于在量化交易这个行业长期发展下去,学习代码并不是一个难以实现的过程,一般的可以用于回测的软件,代码的学习过程不会超过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之后基本每个人都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来进行测试。

并且,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测试了上千种策略和参数之后,最终我会选择最原始的策略——均线和通道这两个最简单最基础的方法作为所有策略的开仓和平仓的依据,转一个大圈回到原地,或许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为什么要用最简单的指标和方法。

最开始接触量化交易的编程部分,通常很多程序化交易的软件都会给你提供这些基础方法的模块,你要做的,更多的仅仅是需要修改其中的参数和简单的变量,就可以实现对一个策略有效性的验证。不要畏难,这是一个量化交易从业者的必经之路,并且当你开始着手研究代码之后,你会发现真的没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并且这一步很关键也很重要,因为在你不熟悉一个策略的时候,回测是建立信心的最好方法。

我自己一步一步建立的交易系统,我能够很轻易的驾驭它,因为这个方法的理念是我自己的,我可以理解它的逻辑,我通过回测了解了这个方法在不同市场行情的情况下的表现,并且通过了实盘的验证。我知道在上涨,下跌或震荡行情中,这个策略会如何表现,我也了解最极端情况下,这个策略会给我带来怎样的亏损,亏损的幅度是多少,最长亏损的时间又有多长,

我会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建立信心,这种信心有助于我在非常艰难的时间中坚持执行我的策略并最终获利。而该策略对于你而言,完全就是一个黑箱,你既无理念的支撑,也无回测的实证,加上一个趋势追踪策略较多的时间都是在亏损,而极少数时间的盈利会弥补这些亏损并最终赚钱。在连续亏损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有信心支撑下去,你会在经过长期时间的反复止损后,放弃这个策略,而趋势行情恰好又是在绝大部分人无法坚持的时候展开。

所以,我仅能够在你构建交易系统的时候助你一臂之力,但最终还得由你自己来决定该从哪个交易系统开始入手,这个决定必须由你自己独立完成,任何人无法帮你做决策。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的交易系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个系统是根据每个人对市场不同的理解,根据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构建的。市场部分(外部部分,客观部分),仅仅占一个策略的一半;而每个成功的交易者对自己的理解(内部部分,主观部分),则是构建一个交易策略的另一半。内外结合,主客结合,市场和自己的完美结合,才能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8:参数

七禾网时间:2017-04-1811:54:06来源:七禾网

虽然我不能替你决定到底你该采取通道还是趋势交易系统来起步,但是并不影响我们开始后面的讨论,无论你选择任何交易系统,都不是构成你是否盈利的关键要素,无论你选择了哪种方式来构建交易系统,这个方法也仅仅占成功与否的两成,而这两成中,开仓占10%,平仓占90%。

无论是用均线还是通道来构建交易系统,后面的讨论其实都是无差异的,所以后面在介绍每种交易系统的构建流程中,我有时会用均线举例,有时也会用通道举例,但是请你记住的是,无论用哪种方式举例,这些方法都是可以互通的。

我们假设你最终选择了以均线作为交易系统的买卖模块,并且假设你要在三种均线策略中挑选一种适合你的方法,我们依次来举例。

假设最初你选择了以单均线的方法来作为买卖依据,该方法的规则是收盘价高于该均线,我们就平空开多,收盘价低于该均线,我们就平多开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单均线交易系统。那么用几日均线作为这个依据呢,这就是一个参数选择的问题,单均线的交易系统中,也只有这一个参数,如果我们用a日均线决定买卖的话,a就是这个系统中唯一的参数。

如果你觉得,单均线系统发出的指令太过频繁,反复的止损吞噬了大量的利润,那么用一条更短的b日均线来代替收盘价,这样可以过滤掉50%以上的不必要交易,那么以b上穿a为买入信号,b下穿a为卖出信号,就构建了一个双均线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中有两个参数,参数a和参数b。

如果你又觉得,这样做在宽幅的震荡行情中,还是会反复的止损,那么你设计了一个额外的过滤指标,一个更长的c日均线(假设半年线),那么当b在c之上,则只执行多头信号而忽略空头信号;当b在c之下,则只执行空头信号而忽略多头信号,那么c作为这个系统中的另外一个条件,这个系统中就有三个参数,即a,b,c。

以上就是关于参数的定义。

以单均线的交易系统举例,我们知道,在均线交易系统中,虽然收盘价上穿a日均线,并不必然会产生趋势行情,更多情况是一个假突破。但反过来,如果一段趋势行情的产生,必然是以收盘价穿过a日均线开始的,并且市场一定会有趋势产生,只是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所以我们只能假设每次收盘价上穿a日均线都是一段趋势行情的开始,如果错了,就止损以小亏为代价来改成错误,最终真正的趋势行情到来的时候将弥补所有的错误且带来收益,这就是这个系统的核心理念。

那么,假设a取5,就是5日均线;a取10,就是10日均线;a取100,就是100日均线,在一个系统中,这个a的值取得不同,最终的业绩也必然不同,那么这个参数该如何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19:参数最佳化

七禾网时间:2017-04-1911:17:48来源:七禾网

在之前介绍均线系统的时候,我说了均线系统的日线的置信区间在5-36这个范围,也就是说,如果要以单均线来作为开平仓模块的话,应该这个参数选择在5-36之间。

这个区间是怎么得到的呢,主要是靠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回测。经验需要大量的交易去试错,而回测则可以通过电脑技术来缩短这个时间周期,但回测需要花点功夫来学习编程,你要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必然通过这两个途径,其本质都是通过历史数据来寻找有价值的线索,并且都需要付出努力和事件,努力的过程将贯穿着整个交易生涯,无论是主观交易还是量化交易均无捷径。

在选择具体的参数上,我不会去选择一个单品种的最优化参数来作为这个品种的参数,因为历史数据并不能代表未来,如果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必然会有一个参数会实现最佳业绩,哪怕是一个本身并不赚钱的策略,也可以通过这种挖掘方式找到一个参数来实现盈利,那么这个盈利能否保持下去,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怀疑的问题。

在单一参数的选择上,我会选择一个多品种组合最适合的参数,假设我选择20日均线,在40个品种的5年历史回测中,有35个品种能够获利,并且过去5年中,每年也能够实现比较平均的获利,那么20这个参数,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信任的参数。

除了盈利的多少外,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值,就是最大回撤,基本上这两个信息需要综合来考虑,并不能简单的认为盈利最大的策略就是最优的策略,如果策略A最终收益是100万,最大回撤是50万;而另外一个策略B的最终收益是80万,最大回撤仅10万。无疑后者将是一个比前者更加优秀的策略,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策略B,然后把杠杆增加5倍,就可以承受和策略A一样的50万的风险(回撤)的基础上,实现400万的最终收益。所以一个策略一定要结合风险来看收益,很多盈利因子、夏普比率、MAR等风险参考指标无非也是基于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来设计和计算的,所以与其去简单的对比夏普比率,不如更多的了解其内在的机制,直接从风险和收益的整体角度来考虑问题。

每个人确定参数的方法是不同的,我的方法则很简单。我将所有参数都测试一遍,得到所有参数下多品种组合的收益/风险数据,我将收益/风险得到一个值,假设用5这个参数的均线交易系统5年的收益是2000%,最大回撤是10%,那么这个值就是2000%/10%=200,这个值没有任何价值也不代表任何东西,仅仅是代表在某个参数下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它仅仅用于各参数之间的横向比较参数。

那么我会把这个值输入到Excel表格中,生成一个数据集,然后来寻找在不同的参数下,可信度比较高的几个值。

这些回测数据本身就是通过多品种得到的,未来是充满未知性的,所以这也是能够通过历史数据得到最有可能接近未来最优参数的唯一方法了。由这张图片可以看到,在5这个参数和17这个参数附近是一个持续的高点,并且它们附近的参数都普遍比较高,5和17这两个参数并非一个孤例,所以我认为5和17这两个参数的置信度是最高的,我很有可能将这两个参数分别用于实盘交易。而29这个参数,是一个突然变高的数值,这个值周围均无可支撑的数据,这就是一个孤例,29这个参数,它的置信度就没有5和17那么高。

关于双参数,其选择的本质和单参数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多参数的组合来选择一个可信的参数组合。常规的做法就是把所有的参数结果都输入进去,然后生成一张三维柱状图,来筛选其中的高点。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比较繁琐,还需要一些数学软件的支持,并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当有第三组甚至第四组参数的时候,基本上就不能采取这种方法了。

我介绍一种更简单高效的办法,那就是不做组合参数的优化,只做单参数的优化。

比如我做一个三均线的参数优化,有a,b,c三个参数,这个系统是a上穿b做多,反之做空,参数c作为过滤参数,b在c之上,只开多,反之只开空。这个系统该如何优化参数呢?

三个参数构建的系统,其稳定性本来就不如单参数或双参数,如果再通过寻找3个最佳参数来拟合交易系统的话,就非常容易的就产生过量优化。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会考虑,这个系统的核心参数是b,因为a实际上是为了过滤收盘价穿过B频繁发出信号而设计的,当a穿过b之后会开多或开空,b才是决定趋势的关键因素,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优化好参数b。

这个道理和逻辑显而易见,因为我这套系统就是以参数b的均线来定义是否出现趋势行情的,所以我率先只优化参数b,这里的唯一逻辑是,如果这个交易系统能够获利,那么最关键的是看短期价格和b均线之间的位置能否对后续行情产生概率上的预测。如果收盘价和b之间的关系不能盈利,那么优化a参数和c参数就没有任何逻辑支撑,策略整体上就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最开始仅寻找收盘价和b之间的关系。假设b的参数优化好之后得到的最佳值是17,那么我就会将参数b看作是一个常量17,这个值就不再变了。

然后基于这个17,我再去优化参数a,因为参数a和参数c都要以参数b为参照,a和b的位置决定了买卖方向,b和c的位置决定了主要的方向过滤,但本质上a和c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在处理a和b的关系的时候,可以先不管c。基于这个关系,确定了b的值之后,再去优化参数a,假设得到a的值为5,那么到目前为止,就是5日均线上穿17日均线做多的一个系统。

继续后面的工作,把这两个参数(a为5,b为17)确定之后,再去寻找过滤系统c的参数,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参数c有两个值可供选择,一个是20,一个是200,那么就要从逻辑

上来判断这两个值的意义了,因为参数c的存在是为了过滤长期趋势,所以很明显20的值并不符合过滤长期趋势的初衷,即便是20的值有非常优秀的表现,那也是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值,所以我最终会选择200这个参数来构建这个系统。

确定好所有的参数之后,这个系统的买卖模块我们就算基本完成了。通过这种参数优化的方式,我们将一个原本需要三次项的复杂计算,转变为了一个简单的乘法运算,在大大的节省了效率的同时,还增加了稳定性,这个方面是做量化交易最难以把握的方面,也是计算机不能实现的地方,需要人脑智慧去判断和执行,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量化交易,但也仅有少数人能实现盈利的关键,这点其实和主观交易是高度一致的,考察的是一个人能否寻找一件事情的本质的能力。

说一句题外话,通过测试,所有加入c参数的过滤的均线系统,均不如单均线和双均线的表现优秀。所以,与其去增加一些额外的参数来过滤,不如就直接用最简单的系统。得到这个结论,需要从大量的参数最优化的工作中得到,你既可以简单的相信我,也可以自己做测试寻找答案,交易是一个由简到繁再化繁为简的轮回。

还有一种参数最佳化的算法,叫做自适应算法,这种算法是把上一个周期的参数用于下一个周期,这种算法看似更加智能,也更加复杂,但是这种代码真的更加有效吗?

从逻辑上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因为某一个品种走势的背后是同一批人,这一批人往往有着同样的操作风格,那么交易品种的风格就具备某种特性。另外,因为市场的推进的,时间会改变参与者的结构,绝大部分自以为是的人会被淘汰,剩余的人都在使用一种方式后,方式的有效性会逐渐趋于无效,之前的老手也会被淘汰出局,坚持到底的人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市场始终在循环,周而复始。

这种理念仅从逻辑层面来讲是可行的,但是我们需要靠回测来反馈结果,有两种测试的方法备选:

方法一:测试2010.1-2013.1黄金的数据,最优参数为(15,7)。而黄金的走势在2013年之后分化为两段行情,首先是2013.1-2013.8,这段时间内有显著的趋势行情,而

2013.8-2015.11期间,呈现无规律的震荡行情,为了表述这两段行情的具体表现,按照遗传推进的规则,模拟以上一个时间段的最优参数运用到下一个阶段的表现性。

方法二:因为在之前无法得知每年的最优参数和市场概况,对下个时间阶段到底是趋势行情还是震荡行情的判断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所以在推进中以年为时间周期,上年最佳参数数据,是没有加入任何感情判断完全是根据软件优化的结果照抄上去的,所以避免了过度拟合的嫌疑。

经过权衡,我认为方法二更加接近现实,因为方法一有使用未来函数的嫌疑,所以我运用

逐年推进的测试方法,试分析到底应不应该采用自适应参数。

另外,如果出现某个别数据凸起产生的不正常收益表现,这组数据是剔除了的。例如,当参数15作为一个比较好的参数,同时13,14,16,17可以互相印证参数15,那么15被选为某个置信参数,假设参数24超过15的表现,但是其周围,22,23,25,26均出现明显低收益,那么24这个参数就叫做凸起参数,这个参数是一个孤例,不具备显著的优势,更大可能是因为过度拟合的产物,为了更加结合现实,我会剔除这个参数。

我们将数据分为两段,2012年12月以前的3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2013年1月之后作为推进测试,将2013年1月作为分水岭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仅是随机取中而已。

可以看出,运用上年的最优参数作为下年的参数,从2013年1月至今收益为负,亏损额度为87370元,;而采取(15,7)的参数从一而终的进行交易,有231760元利润,说明过度拟合和追逐数据而战胜市场的方法是徒劳的,更进一步说明了一致性的重要性。虽然进一步测试2013年1月到2015年11月的最佳参数组合是(9,5),但是用(9,5)这组数据和之前追逐数据的的做法并无本质的区别,不知不觉差点走了陷阱。

从情感上讲,得出一个明显的结果,却不能用于操作,在现实中很难让人接受,但是如果用原始参数(20,10),将发生亏损,那么从概率上考虑,应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E(9,5)>E(20,10),我希望你能适应我的这种表达方式,大于号的意思是优于,前面的E是期望值,期望值你可以理解为风险和收益的综合表现而不仅仅是收益。

那么至少现在应该了解到,如果用这个策略来操作黄金,应该避免(20,10)这组参数,而相信(15,7)和(9,5)两组参数其中之一,答案靠回测是不能告诉你的,因为测试的结果肯定是(9,5)更好,因为(9,5)本身就是最优化出来的参数。

如何取舍?

我是这么考虑的:首先,回测告诉我的是(9,5)参数,但这组参数通过推进的方法在明年的表现会输给一个其他参数,这种参数的回归属性是普遍存在的。然后从测试结果得知,黄金这个品种遵循了一个特点:小参数比大参数更加可靠,这点是很显然的。

以上信息通过简单的分析就不难得到,但是如果不去重视,而完全依赖回测数据,这无疑是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回测永远只是你的一个工具,工具的背后是一个交易者对交易的理解,如果仅能靠计算机技术就可以战胜市场的话,那么每个程序员都将成为交易高手。如果你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的话,说明你仅仅算是一个成功的程序员,而非成功的交易者。

通过测试的结果已经很清楚的展现了,我只需要知道,海龟交易法则用于黄金这个品种,基本参数运用要比原版的参数小,仅得出这个结论足以说明这次测试具备意义。知道得到了这个结论后,用任意一组比原版参数更小的参数都应该是相等的预期,为了平衡,我索性用(20,10)、(15,7)、(9,5)的中间参数(15,7)。反过来看测试的表格,我也惊奇的发现,15,7这组参数是整个按年测试中出现最多的数字,从另个角度证明了该参数的有效性,我将追踪这一测试结果,在2016年底来验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也不要紧,因为这仅仅是探讨一种理念,并且我很乐于犯错。

补充:以上写于2015年12月初,目前是2016年12月31日,就目前看来,最适合黄金的参数是(15,7)。

具体如下:测试时间为2016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24日。参数(9,5),净利润:68140,优势1.20,最大回撤23.78%参数(15,7),净利润:159330,优势1.60,最大回撤24.41%参数(20,10),净利润:79250,优势1.29,最大回撤22.41%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0:参数最佳化的三大陷阱——前视偏差、过度优化、曲线拟合七禾网时间:2017-04-2011:23:08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很多量化交易者最初优化参数的时候,往往容易或多或少的出现三种类型的错误:前视偏差、过度优化和曲线拟合。这三种陷阱只要在策略开发和参数优化的过程中出现一种,造成的结局是灾难性的,这些错误可以说是量化交易者前面的地雷,稍有不慎,就容易爆炸。

首先,我们要谈的是前视偏差,前视偏差是指在策略的开发中,采取了未来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在实盘操作中是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前视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未来函数,二是信号闪烁。

举个例子来说明未来函数,如果某个均线策略的规则是:“当前价格上穿均线的时候以开盘价开仓”,为了方便起见,我们给这个策略起个名字,叫做“未来A”,“未来A”策略就是一个典型的使用了未来函数的策略,因为开盘的时刻你无法知道这条K线是不是最终能够突破均线并发出开仓信号,“未来A”使用了一个未来的价格来决定之前的买卖。实际操作中,我们永远无法在开盘的时刻知道未来是否可能突破,如果用“未来A”策略用于测试,将表现出来非常好的业绩,但是实盘中突破的那一瞬间,却无法以开盘价成交,所以“未来A”策略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再实盘中获利的策略。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偷价,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属于未来函数的范畴。比如某个频率较高的策略,我们暂且命名为“神偷A”,“神偷A”策略的规则是,“当价格突破当日最高价的时候,以当日最高价开仓”。“神偷A”看似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请注意,突破的意思是高于,那就是说,至少要比当日最高价高一个刻度才能被称为突破,即条件要满足“当前价=当日最高价+1tick”才叫突破。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神偷A”却被要求在“当日最高价+0tick”的地方开仓,显然就“偷”了一个tick的价格。

不要小看这一个tick的误差,以螺纹钢为例,假设一年250个交易日,每个交易日均执行一次买卖,那么全年下来就是500tick,500tick的滑点成本将超越你的本金。现实的情况不但不可能让你低于一个tick的价格成交,更多的情况反而是高于一个甚至多个tick的价格成交,原因很简单,大多数趋势交易者的信号都差不多,在某个关键点位的建仓信号(比如突破某天最高价),在众多趋势交易者面前会形成竞争,大家争先恐后的买入,竞争导致价格在这些关键位置形成剧烈波动,并且这种波动通常是对程序化交易不利的波动。所以在构建一个频率较高的交易系统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考虑和解决滑点问题。通常我们要在最极端的条件下去构建和测试系统,我的系统都是高于2个tick的滑点来构建的。如果日内交易不考虑滑点的话,很多策略都能做到稳赚不赔,但现实的情况却是稳定亏损。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信号闪烁,如果另外一个均线策略的规则是:“当收盘价高于均线的情况下,以突破价开仓”,我们还是给它取个名字,假设该策略叫“闪烁B”。“闪烁B”就是一个存在信号闪烁的策略,“闪烁B”在测试中跟“未来A”一样,均无法直观的看到问题,但是一旦“闪烁B”用于实盘,你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在盘中的时候,系统会默认当前价就是收盘价,当前价高于突破价就会发出买入信号,但是如果收盘的时候价格收于均线之下,那么这个交易信号就会消失,但你却已经成交了,这种称为信号闪烁。

未来函数和信号闪烁,我们统称为前视偏差,“闪烁B”和“未来A”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未来的价格来决定之前的买卖,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错误。

另外谈谈过度优化和曲线拟合,过度优化是指将一个策略的几个参数反复优化到最佳,然后根据得到的最佳参数来制定策略和控制风险。显然,如果用暴力优化,即便是一个不能赚钱的策略,也能够有个别参数能够盈利,但这种结果用于今后的实盘中,却是难以盈利的。

避免过度优化的有效办法有两个,一是采取较少的参数,参数越少,可以优化的项目就越少,自然过度优化的情况就能够得到很好的避免,并且,越少参数构建的策略,往往越稳健,无论其时效性或鲁棒性均能超越众多复杂的策略。

避免过度优化的第二方法就是,用某个策略的默认参数来做历史回溯测试,或者用随机的多组参数来测试某个策略,如果该策略无论用默认参数,还是用随机参数均能实现盈利,那么

这个策略才应该被进一步开发;反之,如果某个策略仅有少数的参数能够盈利的话,那么我的建议是请果断放弃该策略。另外,你应该把一个认为可行的策略用于多品种测试,如果某个策略只能用于个别品种的话,我也强烈建议不要将这种策略用于实盘。

曲线拟合和过度优化比较类似,是指加入一些不必要的规则来拟合历史数据。比如某个股票策略,我们简称为“拟合C”,该策略规定3年时间做震荡交易,3年时间做趋势交易。假设“拟合C”策略从2010年1月开始测试,一直到2012年12月都是做震荡规则,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做趋势规则,到2016年1月又开始震荡规则。显然这个“拟合C”策略测试结果会非常优秀,但“3年一个周期”这条规则其实是无意义的,这是一条基于历史行情的走势添加的一条规则,你并不能以此判断在今后股票市场仍然保持3年一个周期的交替,所以“拟合C”仍然是一个看似非常优秀,却不能用于实盘交易的策略。

曲线拟合的避免方法和过度优化类似,就是要采用尽可能少的规则来构建交易系统,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2次函数,将可以拟合一次转折行情,一个7次函数,将可以拟合6次转折行情,只要额外增加一条规则,就可以将市场中的转折拟合一次,以此拟合出来的策略,将可能达到100%的成功率,但这么做无论是对历史的概括,还是对未来的预判,都是毫无意义的。

图:七次函数图,摘自百度百科

使用前视偏差、过度优化、曲线拟合的策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在回测的时候策略表现的非常优异,但根本无法投入实盘,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但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交易者在策略的开发中不自觉的犯了这些错误,用一些错误的逻辑和公式来进行回测,并将回测结果直接用于自己预期收益和风险管理的依据,千万要记住的是,你永远不可能在一个不牢固的地

基上建立起一栋摩天大楼。

所以,我在没看到别人策略的代码之前,是不会轻易判定该策略的优劣的,因为很多网上购买的策略,多数是有以上问题的策略,而这些问题,在没有进入量化交易这扇大门之前,是极少有人可能发现的,就算能够买到真正赚钱的策略,前面我也向你证明过,你仍然无法长期执行这个策略,所以,请大家不要想着走捷径,策略必须由自己开发并建立信心,天上不会掉馅饼,馅饼一定是陷阱。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1:止损和止盈

七禾网时间:2017-04-2116:06:24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止损和止盈是业内谈论最多的话题,但是真正理解这两者本质的人并不多,传统的止损和止盈没有解释更多的细节,很多人根本解释不清楚,干脆以“止损是门艺术”来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本来我是准备分开讨论止损和止盈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两者其实不能分开写,因为两者根本上就是同一个问题,我以海龟交易法则为例,试图解释为何它们是“同一个问题”。

海龟交易法则内有可以主观判断的规则,其中关于止损的说法仅仅是不能高于2*ATR止损,止损标准没有做具体的规定,给交易者预留了操作空间,那么到底用哪种止损标准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其他系统的止损和海龟交易法则的止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会先按照自己的主观来假设一个结果,然后通过回测来验证。我认为:总体而言1*ATR的结果要优于2*ATR,主要是因为海龟交易系统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持续止损造成的衰落风险,那么理论而言,1*ATR止损次数只要不超过2*ATR的一倍,那么1*ATR止损就应该优于2*ATR止损。

以上只是假设,该如何来证明我的假设呢,还是需要靠数据说话。我回测了2005年到2015年的数据,十年间,不同的止损方式的净值分别是:“1*ATR”为2.638,“2*ATR”为2.643,净值相差为千分之五。结果竟然如此相似,以至于我认为公式编写有误,但是通过细节的比对,我确信并不是数据的错误。

图:左1*ATR,右2*ATR,除了交易次数,你能看出两幅图的区别吗?

这组数据会给测试者强烈的信心,海龟交易系统的表现竟然如此稳定,因为衡量一个系统是否稳定的最好做法是,你改变其中几个参数,看系统是否敏感,越不敏感,说明系统稳定性越好。为了证明这不是巧合,我分别测试了0.5*ATR和不止损这两个参数,十年间净值的差距不会相差0.1以上,具体是海龟(0.5*ATR)净值=2.69;海龟(100*ATR)净值=2.55。100*ATR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我设置100*ATR就等同于不止损。

到底用哪个参数止损好,回测给我的答案是:“随便”。这个答案很好的印证了柯蒂斯•费思所言:用哪套标准去追踪市场的趋势不重要,重要的是系统的执行。我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动态的分配和筛选,会比平均分配资金的策略更加优秀,毕竟每个单位满仓之后,就不自然的规避了反复震荡造成的止损,而你持有的基本上是具备趋势的品种,但这属于另外一个问题。无论如何,动态的资金分配并不足以改变止损参数不同的资金曲线,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得到了证明。

我并不建议用更小的止损参数,主要原因是因为交易次数越多,越可能造成额外的意外成本,包括你监控账户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某天之内反复剧烈震荡,一天之内止损多次可不是很好的体验。本身更小的止损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统计优势,因为上面我已经向你证明,用0.5*ATR和100*ATR对账户10年的净值影响非常细微,以至于落实到年份和月度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当某种规则在一段时间表现不好之后,频繁切换你的止损标准就好。

以上的数据,说明止损并不是一门艺术,并且,通常按照系统的出场标准(即止盈标准)来止损往往是最理想的,这个特点也和不要设置止盈是统一的,基于这个理念,我们再谈止盈。

测试数据如下:

回测结果:无论任何参数(哪怕是拟合)的固定止盈都是无法战胜动态止盈的,并且不仅仅是收益率,就连最大回辙比例和夏普比率等衡量风险的指标都会变坏。以上测试记录没有包含更多细节,但是,已有的信息已经能够基本揭示这个本质了。

上例中,震荡行情止盈的表现比不止盈好1.5%,而长期看,不止盈利润是趋势行情的150%,了解这点,你就能够明白合理的承受风险有助于提升账户的整体绩效,虽然在震荡期间内止盈可以让你少亏甚至盈利,但是你要考虑的是值不值得用趋势行情中50%的超额利润去置换震荡行情中1.5%的亏损?过度的规避风险并不是你进入交易的初衷,对风险的过度规避,收益最终会趋近于无风险利率;而过度的分散投资,最终会指向指数收益率,间接的等于你承认有效市场假说,逻辑上你就不应该再阅读下去。

但是有人会认为,在行情震荡的时候,设置止盈的表现会优于不设止盈。这种想法就掉进了预测陷阱,因为你无法回答未来的行情到底是震荡还是趋势,与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预测行情方面,不如思考如何在振荡行情中能够更久的生存下来。除此之外你应该理解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你既不能抛开利润看损失,更不能抛开损失看利润,你应该关心的是,在一个动态模拟中,利润和亏损将以哪种曲线走下去,并假定未来是不可预知的。

看到这里,相信你理解了为什么我要说止损和止盈是“同一个问题”了。我们的目标是为了“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不是“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强化理解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巩固你对市场本质的理解,前者是一个有效边界的问题,后者是一种不现实的期望。前者是一条根据你期望不断变化的曲线,取决你风险的承受能力——即最大回辙;

而后者肯定会落在不可能的区间,而人们往往会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别去追逐一个根本就无法实现的目标,无异于缘木求鱼,这是金融市场绝大部分人亏损的原因之一。你要知道,在固定的优势(总盈利/总亏损)下,每一次亏损的额度,都是你下一次潜在的盈利,在优势恒定的条件下,你甚至可以把亏损看作收益。理解这点,你才真正理解风险,真正理解“盈亏同源”的含义,所以不要惧怕风险,因为CTA策略要获利的核心秘密就是要用风险去置换收益。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2:加仓VS不加仓

七禾网时间:2017-04-2116:10:14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有一种说法:“有利润的时候加仓,才是正确的操作方法”。很多人在构建交易系统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遇到是否要加仓的这个问题,自然我也不例外,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不再困扰我了,因为我已经了解了加仓与否的关系。

任何策略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有适合自身的行情配合才能赚到钱,在行情不适合自身的情况下会亏损。而一个策略构建师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构建出的策略能大部分的适合市场环境,并且在适合的行情下尽量的多赚钱,同时要尽可能的在不适合策略的行情中少亏钱。

举个例子,一个中长期的趋势策略,可以把握住一波中长期趋势,因为它的止损止盈参数设置得比较大,所以在有小的波段行情的时候,可能会打平甚至亏损。也就是说,如果你设计了一个中长期的趋势策略,你就是希望市场出现中长期趋势,而你必须要放弃小的波段;而如果你设计了一个小的波段追踪系统,那么中长期的表现就会不那么理想。有所取舍,这就是交易的本质。

策略参数的大小和是否顺势加仓,其实和上面所描述的问题本质上是一回事。

你可以这样理解:顺势加仓,其实是更进一步的增加了大趋势的收益,或者说更进一步的放弃了中小波段的利润,因为加仓会提高持仓成本。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只个股,我们暂且称其为AA科技,假设这只个股从10元上涨到13元,又下跌回10元。

策略一是一个短线策略,该策略是以MA5作为卖出条件的,该策略在10元买入,上涨到13后,MA5参数较小,也非常敏感,然后该股票在下跌到12元的时候,触及到MA5,止盈离场,利润2元。

策略二是一个长线策略,该策略是以MA20作为卖出条件的,该策略在10元买入,MA20参数较大,行动迟缓,该股票上涨到13后,最终在11元止盈离场,利润1元。

策略三是一个加仓的长线策略,该策略同样以MA20作为卖出条件,该策略在10元买入1/2,11元买入1/2,12元买入1/2,成本就是11元,同样在11元止盈离场,利润为0元。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假设出如果AA科技不是一个小波段而是一个大的翻倍行情,我相信你可以很轻松的预见每种策略的表现。其实通过这种简单的比较,你能发现加仓策略就是进一步把长期趋势的效果扩大,牺牲的是小的波段行情。

典型的加仓策略——海龟交易法则的资金曲线可以长达2年不创新高,就是因为海龟交易法则追踪的是长线周期,市场中长达两年没有大的趋势行情是很正常的情况,两年资金不创新高,意味着两年资金都在回撤,这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执行力和信心,如果是管理的客户的资产,投资人恐怕全部用脚投票了,当然,如果你能坚持的执行下来,并控制好仓位别被淘汰,最终你的回报也将是极其惊人的,一波大的趋势来临的时候,你恐怕比别人多赚几倍的利润。所以,如果你可以承受这么长时间的资金不创新高,你就可以采用长周期加仓的策略,反之,你需要随时看到资金创新高,你就该选择周期较短且不加仓的策略。

所以说,“加仓是一种正确的做法”,这种说法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你看了上面的例子之后,你应该明白是否赢利加仓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取决于你要去追求哪种周期的利润。

另外,我可以分享我的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做了参数最优化之后,是没有必要去加仓的。

我这个建议是基于风险收益比的角度提出的,加仓策略虽然在一波大的趋势行情下比较有诱惑力,但是其实是没有原始参数的收益/风险比高的。得到这个结论很简单,你把你的加仓点位量化,然后作为一个新策略回测一遍,就很清楚的知道该策略的表现,通常加仓的点位作为一个新策略来单独运行的话,收益/风险比会变低(不仅仅是收益变低哦)。

如果单纯的从风险的角度来讲,加仓策略表现也不好,因为加仓策略相当于增加了额外两个参数:怎么加仓,加几次仓。如果某个策略增加了更多的参数,往往更加难以把握和不稳定,不稳定的表现在于历史的最大回撤容易被轻易超过,出现某些极端情况下的亏损将进一步放大。从之前AA科技股票的策略三中你可以看到,加仓策略的大周期额外收益无非也是建立在更重的仓位上的(或同等仓位下更小的收益/风险,但是要拿到超额利润,必须要增加仓位),更重的仓位就会让你对风险变得难以控制。

那么在哪种情况下适合加仓呢?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中经常选择到强势股,那么你可以加仓操作,但是前提是要你要具备很强的选股能力。因为加仓从本质上是对长周期趋势利润再放大,那么如果你选股能力较强的话,加仓操作可以极大的强化这个过程。如果你的选股能力一般甚至无法跑赢大盘,那么设计一个不加仓的策略参与指数投资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3:正向的预期=胜率*盈亏比

七禾网时间:2017-04-2116:12:07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持续稳定的盈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正向的预期,二是资金管理。

正向的预期是什么呢,简单而言,就是拥有一种方法,能够满足胜率与盈亏比的乘积大于1。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趋势交易法的胜率为30%,盈亏比为3:1,那么正向的预期就是(30%/70%)*(3/1)=1.28。显然这是一个能够盈利的策略。

再举个例子,如果某个震荡策略的胜率为50%,盈亏比为2:1,那么这个策略也是能够盈利的。(50%/50%)*(2/1)=2。

当然,一致性是保证这个策略能够盈利的必要条件。

在明确了这个概念之后,你就能够了解到,如果要提升一个策略的业绩,通常而言,要么提高这个策略的胜率,要么提高这个策略的盈亏比。

很多新手在最开始接触交易的时候,通常会从提升胜率出发,这是每个交易者都会经历的过程,因为很少有人能够从一开始就发现交易本质的秘密。具体而言,很多股民致力于研究某个指标的买点或卖点,当某个指标连续失误几次之后,就得到了一个结论,这个指标的胜率并不好,并不能带来资产的增值,然后继续寻找新的技术指标,反复的试错。本金会在这个阶段遭受大量的损失,在前面的章节已经很清楚的分析过,这些人是如何走进技术分析的迷宫迷失方向的,这里就不再多说。

在经历过一些实战经验后,很多人可能会发现交易的秘密似乎并不是隐藏在技术指标中的,因为无论哪种技术指标,都是某种概率的分布,有亏有赚,而绝对没有一条可以只赚不赔的指标。

再经过一段时间,又有少数趋势追踪者能够了解到,胜率其实并不是决定是否盈利在关键,真正决定趋势追踪法能否盈利的,是赔率,即盈亏比。

趋势追踪法具备迷惑性的地方就在这里,因为一个常见的趋势追踪策略中,止损会小于止盈,而胜率也会远低于盈亏比,这是一开始很难让人能够接受的,也是一开始很难发现的。新手往往很难理解的是,为什么胜率只有30%左右的策略,反而能够盈利,90%胜率的策略反而会亏损呢?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就是忽略了盈亏比,如果理解了这点,基本上就算找到了进入成功者大门的其中一把钥匙。

为什么趋势交易法的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为你解读。

第一是因为市场中多数时候是震荡行情,而少数时候是趋势行情。如果单从行情分布来看,这个不好量化,因为有时候震荡行情中有小的趋势,而趋势行情中也有小的震荡,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来界定趋势和震荡行情,但是总体而言,单边上涨或者下跌的行情始终是少数,而用趋势跟踪法来进行交易,通常大部分时间是在回撤,而少部分时间是在盈利。

第二是因为在趋势追踪法中,止损会远小于止盈,那么在某一笔买入交易中,会出现四种情况,单边上涨(涨涨),先涨后跌(涨跌),先跌后涨(跌涨),单边下跌(跌跌)。而四种情况中,唯独有涨涨你是能赚钱的,而涨跌你是打平,因为只是先涨了一部分而又回到了你的成本价;而跌涨和跌跌你是要亏损的,因为跌涨虽然也回到了你的成本价,但是在跌的过程中你已经止损了,而跌跌是直接止损。所以按照这个分布情况来看的话,只有一种情况能盈利,那就是涨涨;有两种情况会止损,即跌涨和跌跌;有一种情况无意义,则涨跌,如果是涨跌就算作是再开一次仓,进入下一次循环,因为一笔交易最终只能止损或止盈,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出现。所以按照这种逻辑来看的话,盈利的单子,只占1/3,而亏损的单子,却能占到2/3。

到目前为止,你应该了解了任意一种策略,你不能只看胜率,而要将胜率和盈亏比结合起来看,在趋势追踪法中,后者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前者,所以在策略的制定中,你需要将两者都纳入考虑的范围中。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4:胜率、盈亏比的互损性

七禾网时间:2017-04-2816:57:59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胜率和盈亏比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互相影响着一个策略的期望。

既然某个策略的关键指标是胜率和盈亏比,那么策略的制定,就应该从胜率和盈亏比的角度去制定。很多人最开始在接触量化交易的时候,拼命的想提高胜率和盈亏比,但是这两者之间,除了是构成期望的左右腿至外地,还相互存有制衡关系。

两者的制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过度的追求高胜率,则盈亏比就会下降;反之,你如果过度的追求高盈亏比,胜率就会下降。

胜率和盈亏比的关系,很多新手可能无法意识到,但是一般从事了量化交易的人就能认识到这个问题,一个趋势追踪策略的正常的胜率应该在20%-50%之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你就要非常认真的审视你的策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如果低于20%的胜率,那么你的期望可能会低于1,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止损设置得过小,频繁的止损吞噬了你的利润;如果高于50%的胜率,那么你的期望也有可能低于1,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的止盈设置得过小,过早的兑现了利润,导致该赚到的某些大额利润没有赚到,最终影响了期望。

图中横坐标是胜率,纵坐标是盈亏比,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期望曲线是一条抛物线,过分的追求胜率或者过分的追求盈亏比都会使期望曲线的收益降低,而胜率和盈亏比在达到38%和3:1左右的时候,期望曲线达到最高。

当然,不同的策略,会有不同的表现,38%和3:1并没有特别的参考意义,这只是某种演示的趋势追踪策略的分布情况,你没必要刻意的去追求38%的胜率,这种演示只是揭示趋势追踪策略的内在规律,你只需要了解并记住趋势追踪策略在任何情况下的期望曲线是一条抛物线,不要过分的追求高胜率和高盈亏比就足矣。

因为胜率和盈亏比的互损性,刻意的追求高胜率和高盈亏比都是不可取的。但是是不是说,我们就无事可做呢?显然,不同的策略的表现是不同的,你可以通过多策略之间或相同的策略不同参数之间来相互比较策略的优劣,了解胜率和盈亏比互损之后,你应该明白寻找一种高效的策略,应该同时从两者入手来开展这个工作,而不是从某个策略内部去深挖某一条腿,当你能够从胜率和盈亏比的综合考虑来开发或选择某一种策略之后,你就离成功更进一步了。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5:时效性、频率、胜率、盈亏比的互损性风险七禾网时间:2017-04-2816:58:06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虽然胜率、盈亏比和频率两两互损,更多的是制约和共存的关系,但是并不是说,就一定没有机会找到胜率、盈亏比和频率都非常高的策略。

通过数据挖掘,很多高手可以找到某种策略非常适合某个阶段的市场环境,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和这个运气,说不定就能找到一个频率和优势都很高的策略,当你准备把这个策略用于市场中的时候,千万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首先,如果某个策略表现异常的好,那么我第一反应不是我找到了圣杯,而是我的代码可能有问题,用了曲线拟合或者未来函数,我不会盲目的相信这个策略就是有这么好的业绩,我会认真仔细的检查代码和逻辑,回过头去检查每一笔交易是否出现了问题。

99%的情况是代码出现了问题,但假设通过仔细的检查,代码没有出现问题,这个策略又非常的好,无论是优势还是频率都非常高,那么这就是圣杯性策略了吗?

显然,交易世界没有圣杯,我虽然到目前为止都没开发出来优势和频率都非常高的策略,但是我不排除有人能够开发出来,因为交易世界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种策略也是一定可能存在的。一个策略的优质程度,主要是看它的频率、胜率、盈亏比的关系,如果三者都非常的高,并且代码也没有任何问题并能克服所有的手续费问题,那就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优质策略。

开发出一个优质策略之后,你也别高兴得太早,因为策略的优质程度和时效性也是互损的。一个策略如果什么表现都非常好,也只能说明这种策略只适合于当前市场,这种策略通常是不可持续的。比如在一个大牛市中,买入并浮盈加仓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但是这种策略在震荡市中就无法生存,如果刚好你的策略能够在大牛市中表现得非常优秀,这个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决定你用哪种策略和交易风格的时候,你要综合自身的水平和对市场的理解能力来取舍,如果你是一个IT高手,具备非常好的策略开发能力和有很充裕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你可以根据市场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开发新的适合当前市场环境的策略,如果你电脑水平一般,又没有太多的时间,那么开发一个可以持续几年的低频策略用于交易也许是一个更加明智的选择。

并且,一个策略,你应该最低用5年的时间去测试它,你应该了解在5年的市场环境中,它是否可以适应每一种市场环境,每个策略不可能适合每一种市场环境,你不应该去重点考虑策略在适合它的环境中能赚多少,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它在不适合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到目前为止,很多高频策略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倒是低频在这么多年以来仍然经久不衰。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很多优质策略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通常是以重仓高胜率来维持策略的盈利能力,比如跨月套利策略。这种策略在运行良好的时候资金曲线会表现得非常有吸引力,既能稳定增长,又几乎没有回撤,但是,这种策略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突然死亡,具体案例请参考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其实套利策略和震荡策略的本质非常相似,很多人误认为套利就没有风险,其实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只是风险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做趋势的怕震荡,做震荡的怕趋势,做套利的怕不收敛,做债券的怕违约。所以在不同的策略选择上,不存在一种收益又高,风险又小的策略,你应该站在一个更大的层面来看待所有投资(或投机)活动的共性,就是处理好利润和风险之间的关系。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6:风险

七禾网时间:2017-05-0317:34:25来源:七禾网

可以看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策略,也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永动机,任何策略,本质上是对风险的一种补偿,也许是波动风险,也许是流动性风险,也许是违约风险。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些失望?

因为每个人最先进入交易世界的时候,都是希望一夜暴利或者带着不劳而获的心态进入的,没有搞清楚利润来源是基于什么逻辑,或者是来自于哪里,这是绝大部分新手的共性。

如果你在这里理解了交易的本质其实是对风险的补偿之后,如果你看清了这个事实,并且

明白了所谓的稳定盈利仅仅是你自己应得的一份报酬——资本冒险的报酬,你可能会有那么一些失望。因为你意识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金融市场更不会有。

但是不要灰心,出现这种失望的心情,说明你距离稳定获利并不遥远了,因为你已经触碰到了金融市场最核心的部分了。

金融市场最核心的秘密,就是认识到如果想要赚钱,亏损是必须要接受的一个过程,亏损和盈利,其实是一回事。这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地方,也是一个交易者是否真的理解金融活动的一个标志。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最开始做资金管理的时候,是采取的无责任的分配利润的20%,最开始募集资金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募集的资金也不很理想,后来我在思考原因,是为什么导致了一个长期看来可以赚钱的产品,很难募集到资金?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逆向选择的因素,因为我们在给客户介绍我们的策略的时候,我们会讲真实的业绩,比如预期回撤可能会达到甚至会超过20%,预期收益在30%-50%之间,并且在之前两年虽然都稳定的超过了这个收益,但是并不能保证在之后的业绩,因为我是做趋势追踪策略的,在后面的一年中如果市场完全没有趋势,甚至有亏损本金的可能,并且我的胜率只能做到30%左右。我说的都是大实话,因为这是作为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但是有些人在介绍自己的策略的时候,会说在之前的3年内,无论趋势行情还是震荡行情,他都能获得80%的准确率,每年基本上无风险,但利润都在100%之上,对自己的策略高度保密,因为那是赚钱利器。

在绝大部分人看来,两者都无法确定其真伪,在无法确定真伪的前提下,与其相信前者,不如相信后者。矛盾的是,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人,通常也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获利了,但更多的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才是真正需要寻找专业理财服务的人。

这就是经典的逆向选择问题。金融行业的复杂性和逆向选择的特点,造成了很多伪专家和骗子有机可乘,我非常痛恨这一部分人,他们利用了人们的无知和人性的弱点,金融市场只要存在一天,这些人也会生存一天,因为人性不变。

【扩展阅读】伪专家的特点伪专家有很多特点和共性,如果你看到某些所谓的高手有以下两个以上的特点,你就可以基本确认他们是伪专家和骗子了。

一是拿不出实盘账户和历史业绩,如果你要鉴别一个人是真的专家还是伪专家,一定要他拿出实盘账户,我敢保证99%的人拿不出实盘账户和历史业绩,因为金融市场99%的人赚不到钱,剩下的1%中,更多的人不愿意做产品和帮别人做账户,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可以考虑,你能够碰到真正能够赚钱的人,并且他又愿意为你做账户的,概率有多大?并且号称年化收益稳定在100%以上的人,十年之后就是1000倍,如果他最初拿10万本金操作,十年之后也是亿万富翁了,他何必来帮你操作账户?很遗憾,大众很少有这种思维,如果大家都这么想,交易的成功率就不会这么低了。

二是对技术指标的痴迷和对自己的方法高度保密。为什么要保密,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哪种方法真的可以实现概率上的优势,只能通过保密或通过包装成很复杂的样子来蒙混过关,我曾经和很多伪专家交流过,每当我问他用什么方法来决定买卖的时候,得到的答复要么是保密,要么是复杂说不清楚,而真正能够赚钱的人恰好在技术上是保持公开的,比如我的策略,通道策略就是通过海龟系统演变而来的,均线就是最简单的均线系统,无非通过这两种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设置某些过滤条件,不设置也行,这些不需要保密,交易能否赚钱也并不是表现在技术这个方面,前面我已经不止一遍的讲过这个道理了。并且技术都不是什么尖端科技,就算是尖端科技写在书上,很多人也学不会,不信你去买本相对论来看看,看完之后你就能计算行星的轨迹了吗?

三是过度的强调准确率,忽略盈亏比。因为这种心态顺应了很多长期亏损的人的心理,这

些人因为太重视眼前的利润因素——准确率,忽略了长期的利润因素——盈亏比,所以导致了稳定的亏损,因为正确的方法是要重视盈亏比而轻视准确率的,亏货们不理解这个道理,执迷于高准确率上,通常情况下(做套利和震荡的除外),准确率达到90%的账户,离破产也不远了,因为准确率都是靠无限放大盈亏比的劣势得到的,不信你们去看看某些期货大赛排行榜就知道,爆仓的都是90%以上的准确率。下面的图片,是一个典型的追求准确率,且准确率在89%的一个账户的生涯。而很多伪专家也很好的利用了人们的这个心理。

四是过分的强调风险,忽略利润。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很多人开口就说,我去年做到了100%甚至200%的利润,这也是人们普遍最关注的问题,先不论真假,如果是真的,并且这个人每次是用80%以上的仓位换来的利润,可能他离破产也不会远了,而更多的是假的,但这些收益说出来,又非常诱人,并且真实的可以预期的收益在这些收益面前看来,显得相形见绌,人们分不清楚,真正能够赚钱的人能够分清楚这些问题,但他们往往才不需要去购买产品。

回到逆向选择的问题上来,现在很多人在购买基金和产品的时候,也会去选择历史业绩非常优秀的产品,而不会去真正关注这种产品背后的理念,2015年是一个股市的趋势大年,这个年份很多激进的趋势追踪的产品取得了很高的净值,但如果你以此为准在2016年来购买这种激进的趋势追踪产品的话,你在2016年的震荡行情中可能就会面临比其他稳健型产品更多的亏损;同样的,2016年是商品期货的趋势大年,很多期货产品实现了很高的收益,越是激进的产品,收益就越高,但假设2017年是一个震荡之年呢?很多激进的产品甚至会出现爆仓清算的可能。

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风险意识,现在非常流行FOF基金,甚至我身边有很多零金融基础的人都敢发起这种基金,FOF基金要做好,一个最起码的是需要有选择基金经理的能力,从这个意义而言,需要的是比自己做产品更加高的水平和技术,如果你对金融市场的理解连基金经理都不如,那么你如何来挑选他呢?

所以,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投资水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首先不能通过他的知名度来评判是否赚钱;过往的业绩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过往业绩只能说明他的策略比较适合过去一年的市场环境,或者刚好他通过比较激进的投资手法碰到了赚钱的年份;即便长期的五年历史数据,也不能完全排除其运气成分,因为1000个基金经理中,总有运气特别好的那几个人,当然也有真正的高手,但是你很难分辨基金排行榜靠前的那些人中哪些是靠水平,哪些是靠运

气。

接着上面募集资金的事情谈,除了逆向选择的因素之外,我在想,既然我对自己的策略非常有信心,那么我在产品上加了一个条款,即如果发生亏损,我自有资金承担20%的风险,而产品购买人除了支付20%的利润分成外,额外再支付20%的风险补偿利润,合计为40%的利润。也就是说,在产品的设计上,我给了客户两个选择权,一是我无责任的得到20%的利润;二是我承担亏损的20%,享受利润的40%分成。

其实懂行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其实这种利润分配方式,对我肯定是不利的,因为我主动承担了20%的风险,而这个风险上我没得到任何的额外补偿,因为利润也是多了20%,并且我认为我设计这个条款,一定会大受客户的欢迎。

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这个条款客户通常是不接受的,他们宁愿要求我做无责任的20%,也不愿意让我承担20%的风险下,分享40%的利润。我很不解,但通过思考之后,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理解。

因为在客户心目中,20%的利润,和20%的风险不是一回事。

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会觉得20%的利润是自己的,而20%的风险与他们无关,因为人们做投机,就是为了追逐利润,没有利润,他们做投机的意义和动力在哪里呢,但是他们并不理解投机的利润来自于哪里,谁支付给你了这个利润。

没有人会免费支付给你利润的,你的利润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对你风险的补偿,你所得到的每一份利润,都是来自于你所承担的每一份风险,你永远都不可能甩开风险去追逐利润,除非你用作弊的方式。

因为投机者是为了追逐利润而参与投机活动,而不是追逐风险,自然很多人在确定自己预期的时候,只会以收益为导向来确定预期,甚至有很多专业投资者在策略的开发和选择上,也仅仅以“哪种策略赚钱最多”为标准来选择策略(或产品),这是新手最容易忽略的问题,也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

相反,如果你要在市场中长期生存下去,你需要以风险的角度为出发点来思考问题,如果你能够以风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话,说明你的投资理念已经非常成熟了,你即将成为那0.5%的胜者。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7: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七禾网时间:2017-05-0317:38:01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很多人最开始在理解收益和风险的关系的时候,很懵懂,仅仅知道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是如果一个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则可能获得更高的补偿收益;或者说,追求的收益越高,风险就越大。

这个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在我做量化交易之前,是没真正搞懂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的理解,无论一个人在课本上学的再多,也难以在没通过量化交易前去真正的理解它。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是这个样子的:

图:风险和收益这个图横轴是风险,纵轴是收益,它揭示的是,在承担多少风险的情况下的预期收益情况。很多人能够明确的知道预期收益是什么,3的预期收益,就是赚300%,那是资本家愿意践踏人间一切所追求的收益,这里通常指的是年化收益率。

关键是,风险是什么呢?坦白讲,我在从量化交易之前,真没想过这个风险具体指的是什么。事实上风险指的是,在预期的收益下,你将承担亏损本金的幅度,也可以理解为追求预期收益最大的回撤幅度,这个风险并不是说或有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是你追求预期收益下必然会达到的回撤幅度,就算今年你侥幸没达到,但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一样,只要你长时间做下去,最终是肯定会达到的,它也是符合概率的稳定性的。你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追求300%的利润,就必然有回撤幅度达到100%的那一天,这就是风险!

那么在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你再看这张图,你知道这张图的背后隐藏的险恶匕首在哪里了吗?实际上,上图并没表现出风险和收益的真实含义,风险和收益的真实样子应该是这样的:

图:风险和收益的真实样子

上图中,黄色的线是在不同风险下的波动情况,红色的线是破产风险线,即亏损50%的线,一般一个策略亏损达到50%的亏损,就已经几乎被认定是一个失败的策略了,破产风险并不是说一定要亏损达到100%才叫破产,破产风险通常是指一个策略的清盘阈值,达到这个条件,就被定义为达到了破产条件,因为无论是谁都无法在资金回撤达到50%的情况下还继续运作这个策略,就算心理上能,保证金也不够开仓。

所以,风险的表现是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也是一种预期。你既然相信正向期望下,预期收益一定能够给你带来回报,那最好也相信预期风险也一定能给你带来亏损。可以看到,随着风险收益比的不断放大,你的破产风险也在逐渐放大。

目前优质的CTA低频策略能够再国内盘将收益风险比做到3:1左右,即最大回撤1%的情况下,预期收益能做到3%。当达到50%左右预期风险值时,你的资金第一次达到了50%的最大回撤,对应的,你追求的是年化150%的预期收益,显然,你的期望过高。

150%的预期年化收益是一个注定会破产的收益,它有多高呢?如果你能保持年化150%的收益率,那么5年后你的本金将翻100倍,10年后你的本金将翻10000倍,这明显不是一个可能的收益率。

所以,在保证金市场中,除了冒巨额风险赌来的收益外,我很难看出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提

高收益率,这也是为什么在华尔街,流星无数,恒星寥寥的原因。

讲到这里,你是否回忆起前文所讲的赌徒的资金曲线?

两者的区别在于,赌徒的资金曲线,是没有获得正向的预期的情况下的资金曲线,而获得了正向的预期,没有良好的资金管理,最终的结果也和赌徒的下场一样。

赌徒破产的结局,和没有控制好风险最终破产的结局,是交易中唯一可能的两种破产情况,也是我们做交易必须要去避免的两种情况,只要避免了以上两种情况,剩下的就看市场能够奖励你多少利润了。所以,一个真正能够在市场中运行的策略,一定要保证以上两点,即正向的预期,和合理的资金管理。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8:风险的角度谈收益,MAR和夏普比率

七禾网时间:2017-05-0317:38:04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衡量风险又很多指标,比如很多著作上都谈到MAR和夏普比率,MAR比率=预期收益/最大回辙

夏普比率=(预期收益-无风险利率)/标准差

这类指标,无非是揭示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公式都很简单,但我敢保证,很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都不见得能理解这些指标到底要揭示的是什么。我也一样,刚开始我也很不理解这些公式的意义,今天我试图将这个问题和大家说清楚。

其实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的是什么是风险,我之前无法理解这个问题,是因为一直没有把风险到底指的是什么理解清楚,其实,你可以简单的把风险理解为预期的最大回撤。

预期最大回撤是无法量化的,因为历史最大回撤并不代表预期最大回撤,所以每个人对预期最大的回撤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对预期最大回撤的理解是,历史最大回撤的1.5倍。

所以在我的心目中,风险=该策略历史最大回撤*1.5。这就是我对风险的明确定义。你可以认为风险就等于历史最大回撤,也可以认为风险等于历史最大回撤的2倍,每个人因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不同,所理解的也不同,但风险所表现的含义是不变的。

试想,假设你运行一套系统,该系统历史最大回辙20万,你目前有100万资金,这种环境下你认为你能接受20%的回辙,自然你投入了100万资金来运行这个系统。(这里的全部资

金不是说保证金100万,可能保证金只用到50万,但基于你能回辙20%等价于20万资金的前提下,你的名义交易资金是100万),问题在于,当历史最大回辙超过20万之后,你将如何进行下一步操作?

我敢保证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但却必然会发生,这种问题是导致无法做到一致性的一种风险,所以我的解决方案是,首先通过系统回测下最大回辙比例来定义名义开仓资金的大小,比如历史最大回辙是10万,则我能承受的资金回辙是20%,那么就用10万/20%=50万。当我有100万资金的时候,我会以初始资金的2倍头寸开仓,如果开始回辙超过20%,我会缩减头寸。当然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比如你可以承受30%的回辙,自然可以将这个比率设置成30%,但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并且现实中比30%更高的情况一定会发生,如果一旦达到50%,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策略的失败了,因为几乎可以肯定你承受不起这种幅度的回撤。

说句题外话,现实中一个以日线级别的趋势交易系统,假设优势能做到2.0,你如果能够承受30%的历史最大回辙,多数情况下保证金占用率为20%左右,最高基本上用不到40%以上,如果你长期以40%以上的保证金操作,说明你的仓位过重,仓位过重就意味着失败,这还是优势为2.0的系统环境下,所以仓位多少请自行斟酌。

之前我天真的以为我可以通过多系统多周期和多市场来平滑收益曲线,后来我才懂得,其实作为趋势跟踪系统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分散系统来平滑收益曲线,过分强调资金使用效率必然会导致滥用杠杆,最终导致灾难性结果。似乎振荡系统是另外一个解决方案,但做到最后你会发现两个系统可以整合为一个系统,如果不是单独的震荡系统,很容易走入曲线拟合的陷阱中去,所以依然是一条很难走通的路。为了验证,我还专门写了很多震荡的系统,并优化参数,结果仍是亏损。目前阶段,国内的环境更适合趋势系统。

下面进入正题,假设现在你有两个系统可供选择:系统一的最大回辙是10万,盈利是200万,系统二的最大回辙是20万,盈利是300万,你会如何取舍?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系统二,但是选择系统二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这种错误反映的就是你对风险认知的不足。

有人会反驳我,无非是收益和风险置换的问题,谈不上什么对错,系统二比系统一多承受10万的风险,但置换的是100万的收益,很多人甚至会觉得这是非常划算的置换,10万换100万,傻子才不换。

但请注意我之前谈到的如何根据最大回辙反推的开仓资金,如果你选择系统二,则你开仓资金的增长速度必然不及系统一,如果你要强行开仓,则最大回辙必然会超过你的预期,两者只可得其一。而你一旦选择坚持增加资金,则必然有违反一致性原则的风险,要么你是自己违反原则,要么因为资金不足让你无法按初始资金开仓。

按照回辙幅度来控制开仓规模的话,就能实现你可承受风险之下的最大收益,所以按照长期看,系统一必然完胜系统二。引入复利后,这种差距会在10年内至少十倍,感兴趣的话我可以演算,这就是MAR比率的意义,以前学MAR比率的时候,真没发现其深意,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当你还在纠结方法的时候,是很难理解MAR和夏普比率这类风险衡量指标的具体意义。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29:资金管理

七禾网时间:2017-05-0317:39:39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开始资金管理这一篇的时候我停顿了很久,因为真不知道该如何既简单又直观的把这个方面写出来,虽然自己懂,但是懂和写出来真的不是一个难度,如果要写出来,就必须把所有的逻辑想清楚。

纵观国内国外,真正讲到资金管理的著作真的屈指可数,但在一个保证金交易市场中除了要做好之前的回测、风险管理、标的选择等工作后,最重要的却是资金管理,可以说,资金管理也是整个保证金交易市场中能否取胜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个完美的交易系统为10

分,我认为:买卖规则占1分(开仓规则占0.2,平仓规则占0.8),标的选择占2分,一致性执行占3分,资金管理占4分。

资金管理在整个交易体系中的占比能占到如此重要的程度,为什么却很少有著作提及,也很少有人重视呢?因为资金管理虽然重要,但是要做好资金管理,是要解决了买卖规则、市场选择、一致性之后才能涉及到的环节,做好资金管理的前提是要解决买卖规则、市场选择、一致性这些环节,在买卖规则都没解决的情况下,资金管理是无从谈起的。资金管理永远无法将一个稳定亏损的策略做到盈利,相反,不当的资金管理却有可能使稳定盈利的策略亏损甚至破产。市场上很多著作的作者本身也是似懂非懂,所以很难将这个问题描述清楚,很多著作对于资金管理环节一笔带过,或者干脆直接避而不谈。

在股票市场不涉及保证金交易之前,资金管理所占到的比重由4分下降到2分,一旦涉及保证金交易(融资融券)之后,资金管理比重仍然占4分甚至以上,在2015年A股暴跌的时候,很多之前能够在股市稳定获利的人,由于资金管理不善,导致了巨大的浮盈回吐甚至巨额亏损。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做中长线趋势交易的,他在股市稳定赚钱十年以上,靠的就是一根大参数的单均线。2015年他融资比例是1:1左右,在暴跌之后基本上全年利润全部回吐还略有亏损,账户回撤达到60%以上。事后他反复强调市场不健全等因素,却没有从自身资金管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现象,其实是整个交易界的普遍现象,让我看到整个市面上很多交易者对资金管理的轻视,即便是能够稳定获利的人,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去正视这个问题。

因为主观交易者很难量化资金管理部分,很多主观交易的人直接把资金管理纳入艺术或者哲学范畴,或者简单的规定一个“每次开仓30%的保证金,最多不亏损5%的本金”这种类似的资金管理方案。这种粗狂的资金管理办法不是说一定不赚钱,但至少不是最优的,并且通常伴随很高的破产风险,资金曲线的平滑和账户回撤也难以控制。在不做量化交易之前,资金管理其实是很难把握的,量化交易的核心,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对风险和资金管理的量化。

资金管理部分是量化交易最大的优势,因为量化交易至少能够精确的从历史数据中告诉一个交易者,某种交易方法历史最大经历的亏损额度有多大,当出现连续的亏损之后,能够让交易者明白目前是处于一个什么市场状态,这种状态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至少在一个历史最大亏损的时间和幅度之内,交易者是有信心坚持执行策略的交易信号的。

但是,历史最大的亏损时间和幅度,肯定在将来会被超过的,而这个幅度将超过历史的多少,很多交易者应该有一个心理预期,我的预期是2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未来一系列的止损过程中达到了历史最大回撤的2倍以内,我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过2倍,我可能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要么停止一部分策略,要么减少开仓资金,因为某个策略的极限回撤一旦达到了2倍以上,那么很大的可能是策略的失效。

其实这也是交易的难点所在,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这次回撤是一个正常的账户回撤,还是策略的永久失效,这也是交易者永远无法解决的终极悖论,如果这个问题有了确切的答案,市场将不复存在。未来是不可知的,所有的回测也好,经验也好,仅仅是站在一个对历史数据的回溯上,历史会重复吗?什么时候重复?怎样重复?这些问题都不会有肯定的答案,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是否具备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就不用做资金管理了呢?反正未来不可知,即便是做了回测仍然具备破产风险,是否我们就不做任何风险控制了呢?我的答案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市场具备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也永远充满了随机性,那么历史数据就显得更加珍贵,因为除了通过历史数据寻找唯一的线索,还有其他办法吗?未来的不确定越大,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反而应该更加精确和谨慎。

交易的难度,并非在于买卖规则上,我们要简化交易规则,但并不是说交易本身是一个难度很低的行业,如果是这样,何来99.5%的淘汰率?交易的难点,难在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这

个层面上,可悲的是,绝大部分失败者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可喜的是,如果你重视了这个问题,你就具备了优势。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0:从凯利公式开始谈资金管理

七禾网时间:2017-05-0415:38:58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凯利公式解决了一个确定的胜率和赔率的情况下,每次用多少资金去冒险的问题,假设一个简单的丢硬币的赌局,丢到正面你得到2元钱,丢到反面你输掉到1元钱,你一共有100元钱的总资产,你可以一次进行任意金额的押注,比如可以一次100元全压上,也可以一次压1元钱。

显然这是一个优势赌局,你每参加一次这个赌局,你就能够预期获利1元,应为丢硬币的胜率是50%,而赔率是2:1,即你赢的时候可以比输的时候多赢1倍的钱。

但是,你该用多少钱去下注呢,显然你不能将你的本金100元全部下注,虽然这是一个优势赌局,但是如果你用100元钱去下注仍会有50%的输钱的可能,如果你输了你就会丢失本金而破产,这个赌局你就不能再进行下去了;但你也不能每次下注1元钱,虽然你每次下注1元钱永远不会有破产风险,但是你却错失了大量的利润,那么每次用本金多少来进行下注才能最大化收益,这就是神奇的凯利公式能解决的问题。

凯利公式:f*=(bp-q)/b其中

f*为现有资金应进行下次投注的比例;b为投注可得的赔率;p为胜率;

q为败率,即1-p;

我们将上面丢硬币的例子代入这个公式,f*=(bp-q)/bf*=(2*0.5-0.5)/2f*=0.25

也就是说,每次用0.25的本金去下注参与这个赌局,到最后将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我们把这个代入excel表格来进行检验,具体的检验方法为:

1.在A列生成一个中轴为0,-1到1之间的随机数,代码为:=0+RAND()*(1-0)-0.5,这种生成方法可以保证负数和正数的概率分布均为50%,即胜率为50%。

2.在B列生成一个模拟赔率的代码:=IF(A1>0,\"2\",IF(A1<0,\"-1\"));这行代码保证了第二列种的所有数值随机(50%)的分布为2或-1。

3.然后再将C列D列等要换算的比例输入进入,=B1*0.25*本金;这个值就是每次赚或亏损的钱。

4.然后加总计算就可以得到最终的值来进行比较。我进行了5次检验,检验结果为: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输赢的分布如何变化,只要是胜率和赔率可以确定的赌局,如果用凯利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作为资金管理依据的话,最终结果会收益最大化。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凯利公式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厉害的资金管理工具,能否应用在期货交易的资金管理上呢?比如一个趋势交易系统,胜率为30.83%,盈亏比为4.53:1,(赔率为4.53),那么代入凯利公式中计算得到:

f*=(bp-q)/b

f*=(4.53*30.83%-69.17%)/4.53f*=0.1556

在这种系统下,每一笔交易可以接受的最大止损为15.56%,最终可以获得最大化收益。明显,这个结果不符合现实,如果现实中一笔资金按照这个比例来进行交易的话,无论是心理还是本金的回撤都是受不了的。

这里有哪些问题?凯利公式错了吗?还是应用方面出现了问题?

最大的问题在于金融市场的厚尾性,这是一个反复提及的问题,因为金融市场的输赢分布并不是和简单的赌局一样随机分布的,而是会出现连续的亏损或盈利,也就是说,一个30%胜率的单品种交易系统,出现连续10次止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会出现连续3年均不盈利的极端情况,而凯利公式的一个假定环境是分布结果是随机的。如果这个系统是一个多品种的交易系统,那么你还必须要考虑相关性的问题,因为金融市场中很多品种都是同向变动的。

这是现实情况和理论的差距所在,如果你不去分析现实环境和理论环境的区别,盲目的套用凯利公式或者简单的认为凯利公式不适合用于金融市场,都不是明智之举。

我对凯利公式的应用主要是其对一个资金管理方法的检验性,如果我采取一个资金管理方法计算出每次应该得到的仓位,那么我会用凯利公式去验证这个结果差距大不大,如果比较接近,可以更多的相信之前的资金管理方法是有效的。

举个例子,目前我采取的资金管理方法是20%的最大历史回撤1.5倍为极限的反推开仓资金(我的自有资金可以承担更高的风险),也就是说,在市场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我期望将风险控制在30%之内。

30%的风险控制就是我的目标,那么如果用一个单品种来运行这个策略的话,我的风险不能超过30%的回撤,超过这个值,就算破产风险,假设这个策略的胜率和赔率刚好为30%和4.5,那么以上凯利公式所计算的数值15.5%就可以用于计算这个策略的开仓资金。

我们暂时忽略单品种的厚尾性,而简单的认为它是随机分布的,那么我会将30%的最大亏损与15.5%相乘,得到4.65%,那么这个值就是我在这个单品种策略上每一次交易最大所能接受的亏损。这个值是一个理论上亏损控制在30%以内,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值,用这个止损的值再来反推开仓资金,而不是止损的幅度,这种算法就是基于凯利公式的最优开仓算法。

但是,必须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值忽略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品种的连续止损情况,第二是黑天鹅事件,因为市场有时候会出现极端情况导致无法在你计划的止损位出场,所以为了安全起见的话,理论的开仓资金要低于这个值而不能高于这个值,凯利公式在这里的意义在于,如果你能够得到一个盈亏和胜率确定的系统而计算出来的开仓资金大于这个比例的话,你就要回过头去检验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凯利公式第二种应用方法是,你可以假定一个周期为一个完整循环,比如一个多品种组合策略,可以用一个月作为一个周期来分析胜率和赔率,然后将凯利公式来进行计算。

应用举例:我将某个有优势的组合策略的每个月盈亏情况做了统计,统计结果如下:

我们将月度盈亏做成柱状图,可以很直观看到在这6年的72个月中,盈利和亏损的分布情况:

然后假设每个月就是一次交易信号,那么盈利的月份有41个月,亏损的月份有31个月,那么胜率就是57%,总盈利是3539302,平均盈利是3539302/41=86324;总亏损是(1317807),平均亏损是(1317807)/31=42509,那么赔率就是86324/42509=2.03。

将胜率57%,赔率2.03代入凯利公式进行计算。f*=(bp-q)/b

f*=(2.03*57%-43%)/2.03f*=0.3581

第一感觉是,月度亏损是不可控的,你无法将这个亏损幅度刚好控制在35.81%,这个比例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按照刚才思路,最大亏损要控制在30%以内,那么能够接受的亏损额度为30%*35.81%=10.7%。

10.7%的值,也仅仅只有辅证作用,但它告诉我的是,按照这个系统运行,如果要保证未来的回撤不高于30%的情况下(单利,最高点浮盈回撤),最大化收益的平均(这里不是最大)月度亏损为10.7%为最佳,如果某个月的资金单利回撤高于这个数值太大,我就要去检测原因,是否因为前期市场盈利过多的正常回吐,还是策略出现了问题。

作为交易而言很难去确认每次下注的赔率,并且胜率的分布也不是随机分布的,加之不同品种之间的相关性等因素,所以凯利公式作为一个工具应用于保证金交易市场的意义并不如21点那么大,凯利公式的研究,更多的可以是一种对博弈资金管理的探讨和兴趣,并且通过凯利公式可以告诉人们,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1:资金管理对账户的实际影响

七禾网时间:2017-05-1113:47:52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都说资金管理很重要,资金管理是决定账户运作优秀和平庸的关键,但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很多人没有确切的概念。我们将详细讨论关于资金管理的内容,我试图用数据让你了解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影响一个账户资金曲线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单品种。一般的单个品种的回测,应该极力避免曲线拟合;多品种组合。结果会非常趋近于实盘曲线,通过多品种组合,抵消了账户的绝大部分波动,曲线看上去非常平缓,假设回辙只有10%;

图:多品种组合测试多品种时间推进过滤。一旦多品种加入了时间因素,账户变动的复杂程度就没那么平缓了,因为各品种几乎是同涨同跌的,回辙就可能达到30%以上,比如海龟交易法则就是典型的多品种时间推进过滤的交易方式;

多系统共用资金池。通常程序化交易的有多个系统,且各系统会共用一个资金池,两个系统每个系统回辙30%,你总体资金的回辙就会达到50%以上,但会对冲掉一部分;

复利因素。多品种测试环境下的20%回辙在加入了时间推进、多系统共用资金池和加入复利的考虑后,回撤几乎可以达到100%,因为单利单系统500%-420%收益的回辙,如果是以复利计算的话,会达到80%的亏损。

以上这些划分仅仅是为了有效的展示整体资金管理的问题,后面会讨论静态曲线和动态曲线的差异。并且,回测也仅仅能够代表过去,如果你不考虑市场的实际环境,拿几个自认为五年连续盈利的单品种策略简单搞个组合就用于实盘,阵亡几乎是必然的,更加悲哀的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你或许都不清楚。

我用最简单的场景我演示一下一维环境和多维环境的区别,我以两笔操作说明这个问题:有三个品种A、B、C分别发出买入信号,而最终品种A、C以10%止损,品种B以50%止盈。如果平均分配资金参与到三个品种的话,回测结果为:收益为30%,胜率为33%,盈亏比为5:1,优势为2.5,数据非常好。

场景一:品种A先发出信号,买入品种A,品种B发出信号,因为你持有品种A占用了资金,不能买入品种B,而品种A以10%止损后,再次买入品种C,然后品种C止损,最后你的收益是-20%。

场景二:某种过滤机制过滤了品种A的买入信号,品种B发出信号,买入品种B,因为品种B占用了品种C的资金,不能买入品种C,最后品种B以50%止盈,你的收益是+50%。

看到问题所在了吗?两笔操作的规则都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运气或选股能力,有些人会简单的认为如果经过大量的交易后会平均化这个结果,没有进行数据分析之前,千万别妄下结论,更别用真实资金投进市场,因为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下面是某个交易系统的测试结果,系统一是一个执行所有品种的系统,它将资金平均分配为10份,无条件的执行全部信号;系统二则只执行前5个品种的信号,后5个品种的信号则忽略,每次开仓资金是系统一的两倍。测试结果如下:

通过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初步的得到结论:即在没有特殊市场波动的情况下(2010-2015年是相对稳定的年份,期间没有出现过大的极端事件),无条件的全部执行信号的策略,优于只执行部分靠前的策略。

我接下来测试了32个品种,进一步揭示选择执行(选股)隐藏的属性。测试里的32-10的意思就是,32个品种只执行最开始的10次信号,每次信号的头寸是全部执行的3.2倍,在同向头寸中没有平仓的情况下,10个品种为满仓;10-10的意思是,只做10个品种,每个品种的交易信号都接受,测试结果如下:

如果只执行前10个品种的信号,“32-10系统”的优势从1.85降低到1.38,而过滤掉的交易优势为2.2,说明“成功”过滤了更多的赚钱交易,留下了更多亏钱的交易,这个结论和股票中“选股做龙头”的思路是相悖的。

“32-10”和“10-10系统”严重劣势于其他全部执行信号的系统,但“20-12系统”却优于其他系统,最优为“32-24系统”,优势将达到2.17,盈利率将达到31.5%,曲线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测试中净利润并不能说明问题,不过滤系统的净利润和过滤系统的净利润显然不具可比性,因为涉及资金占用的问题。但是优势显著上升(1.98上升到2.17)或下降(1.85下降到1.38),结论就显而易见了。

你也许会认为在实际操作中,虽然更大的止损参数有更加优异的表现,但是更小的止损参数会让你的资金使用更加具有效率,如在品种A上止损平仓,虽然有可能损失继续走出新趋势的机会成本,但是在一个趋势市场中,空置的资金可以迅速指引你参与到趋势更加明显的品种B上去,这里我们不过度假设杠杆的使用,也并不是说你的止损参数一定要设置得很紧,我想表达的是,通过一种买卖参数的改变,将最终影响到你的持仓组合,当你用持仓组合的思路无法解决其本身问题的时候,不妨跳出来另辟蹊径,通过其他模块作用于它,或许你会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但我想提醒你的是,这是一把双刃剑,相信你不难理解,看了上面的数据,对这种想法不要过分乐观,我的建议是当你没有做详细的测试之前,宁愿不要轻易使用这种过滤方法。

再说资金回辙的问题,“32-10系统”的回辙达到87%,说明该系统根本不能应用于实盘,而“10-5系统”的回辙接近于“10-10不过滤系统”的数据,但也高达65%。

不要小看蓝色的单利曲线,几个系统的表现表面上看都差不多,但是“32-10系统”在达到600%的增长后,几乎在接近4年的时间在原地踏步,而“32-24系统”的曲线却增长到1053%,如果以复利增长计算,收益差距将是38.44倍,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单利账户收益每提升100%,复利账户收益就会翻倍,按照账户每增长50%就增加50%的头寸计算,差距将是150%的9次方。换句话说,如果你是按照复利操作,“32-10系统”在经历了87%的回辙后最终赚了100万元,但是“32-24系统”经历了25%的回辙后最终却赚了3844万元,而这个差距是在资金管理、时间段、买卖规则、止损规则等全部相同的情况下产生的,而唯一的区别是增加或减少了一些品种数量。

你可能会质疑,在品种的选择和剔除上也许会出现偏差,可能刚好选入的是更好的品种,剔除的是更差的品种,但请注意一组数据,看看没过滤前的优势,优势无论在32、20、10个品种不过滤的环境中,分别是1.85,1.80和1.83,这三组数据说明并不存在选择偏差。

结论意外吧?并且我给你讲一个题外话,我先测试了10个品种的收益,再测试了32个品种的收益,这两组测试给出的答案是不要过滤,我几乎打算认可这个结果了,但好奇心驱使我测试了20个品种。结果答案是20个品种的过滤要优于32个和10个,是一个类似于橄榄球的形状,在品种数量的控制上,也可以有“最优化”的概念。假设我只测试了32和10就放弃了

后面的测试,真相就会被埋没。

结论虽然意外,却在情理之中。原因可能在于如果32-10这种过滤机制下,稍微的回调就能够让你开满10个单位而频繁扫到止损,而在多品种的趋势行情中,又不能同时吃到趋势行情,从而两头造成劣势,最终积小亏为大亏。

上面的测试能够让你感受到市场的多变性,在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暗流汹涌。一种具备显著优势的操作系统,看似无关紧要的品种数量的多少,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并且假设没有进行时间滚动的多维回测就盲目的介入操作,破产之后甚至连原因都找不到,这正是市场复杂之处,这些细节新手是不可能理解的,即便是进行了程序化多年的老手,也不见得可以轻易发现这些隐藏在细节中的魔鬼。

所以,一旦涉及资金管理,指标再也不是一个单维指标了,而是构成整体系统的一个神经元,一个优秀的系统会表现出它的“灵魂”,构成系统的各个模组不是机械的组合,而会根据不同模块之间形成相互的反馈和控制,形成联动。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你根本不知道构成每个维度的模块中,哪些模块很稳定,哪些模块很敏感,我向你保证,如果不通过数据分析,你几乎无法发现影响模拟回测和实盘差异的到底是哪些因素。你可以看到,寻找买点卖点的行为是多么的“单纯”(并且你偏离了重点)。买卖点,资金管理,止损止盈全部加起来也只是一维的几个点,你能通过一条线观察整个世界吗?而绝大部分人(90%的投资者)连单品种的属性仅停留在“感觉”上,能赚钱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通过以上的测试演示,揭示了一些市场的本质,你没有高超的测试技巧不要紧,你只需要有自知之明,主动降低杠杆,就可以强化你账户的稳定性,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让人认为要崇尚简单,但不要误会,简单是针对买卖条件而言,如果你认为交易本身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结果将是致命的。永远敬畏市场,敬畏风险,看清自己的弱点并保持谦虚,最终才有机会赚钱。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2:如何控制回撤

七禾网时间:2017-05-1816:15:30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在之前多处提及用风险(最大回撤)的大小来反推开仓资金这种资金管理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章节来专门说清楚具体的细节,因为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我认为要单列一个章节来详细讲清楚。

量化交易最核心的量化部分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对风险的量化,风险是所有金融交易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其实评判一个投资者优秀还是平庸,最关键的也就是看能否妥善处理风险和盈利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风险分为两种,一种是突然破产的黑天鹅事件,这种风险的控制要从整体的单边仓位去控制它,控制起来也比较简单,你要做的就是轻仓参与就行;难以控制的是另外一种风险,那就是持续的账户回撤风险。一个简单的趋势追踪策略,在解决好正向的预期、频率、时效性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它在市场中的具体表现了,对策略的评判,不仅仅是从该策略的最终年化收益能够达到多少,而是综合它的风险来评估。

持续的账户回撤风险有两种,一是浮盈回吐,二是本金回撤。他们之间是不同的,在控制账户回撤的工作上,应该将两者合并在一起考虑,期货市场通涨跌的性质决定了,如果一波趋势行情结束了,伴随的通常是震荡行情,而你的资金曲线会在趋势行情结束之前出现浮盈回吐,紧接着开始本金回撤,两者之间是一种叠加的关系。

如果是做自己的账户,在对自己的策略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可以用平仓后的资金来作为账户回撤的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不考虑浮盈回撤,只考虑本金回撤。而如果你是做资管产品的话,那么就要将浮盈回撤考虑在内了,因为资金所有者并不了解你的策略,所以没有你自己对策略的那种信心,并且人们善于将浮盈作为自己的钱一样看待,你别指望他们能够和你一样明白要接受浮盈回撤才能赚大钱,如果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话,就不会在市场中反复亏钱了,

他们也就不需要你来操作账户了。

我们先来探讨如何控制本金的回撤,本金回撤主要是根据策略的历史表现,来反推开仓资金。比如某个策略组合的历史表现可以达到40%的亏损,而你希望将这个亏损控制在20%以内,那么你就应该将开仓资金减半操作。这是唯一靠谱的办法,千万不要去优化参数来解决风险问题,那是自欺欺人。

浮盈回吐的问题稍微有些复杂,但总体来说也不难控制。其实在趋势追踪的交易方法中,浮盈回吐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况,但也是一个交易者最难以克服的心理问题,浮盈回吐具有回吐额度大,幅度猛的特点,一般都是进二退一的资金曲线。

并且,越赚钱的趋势追踪策略,浮盈回吐的问题越显著;同时参数越大,周期越大,浮盈回吐也越大。用小周期或小参数可以解决部分浮盈回吐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难点在于,如果参数太小,则会牺牲大趋势的利润;而周期太小,则难以解决滑点、手续费和时效性等问题。

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办法就是,用大周期来追逐大的趋势利润,然后用一小部分资金来参与小周期/小参数的策略,让两种策略形成一种对冲和互补,如果平均分配资金的情况下,相同预期收益的两种不同周期下的策略可以互相对冲0-30%的风险,或者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增加整体的预期收益。加入小周期的策略,可以显著的降低浮盈回吐。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适用于一波很强烈的趋势行情之后,这个时候你通常需要计算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假设行情立刻掉头结束,你会回吐多少利润,再去计算这个回吐的利润你是否可以控制和接受,如果这个利润超出了你的接受范围,你在现在就应该减仓操作,直到仓位降到你可以接受的程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设市场出现了非常罕见的连续上涨行情,而你刚好运气比较好,所有策略都开了大量的多头仓位,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就计算现在马上行情开始掉头向下,你将亏损20万元,而你目前账户的本金加浮盈为100万元,而你只能接受15%的浮盈回吐,这个20万元就超出了范围,那么你就应该将所有策略的头寸降低25%,使其达到15%的范围。

这种方法虽然控制了浮盈回吐,但是却会降低预期收益,特别是在一波超强趋势行情面前,所以在控制风险和获得收益之间,仍然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但是掌握这些处理账户回撤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无论你是要自己操作账户,还是要去管理别人的钱,风险控制都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另外,利润应该如何继续投入到本金中实现复利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你不可能永远只做单利,因为单利是永远不可能实现资金质变的,巴菲特正是通过年化23%的收益率加上50次方,登上了福布斯榜首,如果你希望通过交易使你的资金发生质变,也唯有复利可以做到。这个道理其实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因为我想能看到这里的朋友,肯定是深谙复利之道的,这是每个交易者的追求。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引起这个质变的是时间,而不是其他的因素,所以一个交易者最重要的心态就是要忍受住诱惑和寂寞,你只要控制住风险并且一直在这个市场做下去,剩下的交给时间去解决就行了。做交易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你的资金将不断创出新高,如何增加资金就是一个必须值得去思考的问题?

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去计算历史上平均资金回撤期是多长时间,如果某个日线策略的平均回撤期是6个月,那么你就应该在前3个月尽量不增加仓位,而从第四个月开始逐渐增加资金,以期望在第六个月刚好达到下一次行情的到来。这种资金管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好账户的本金回撤,本金回撤是一个量化策略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它比浮盈回撤重要很多,如果控制住了本金回撤,就相当于提高了账户的业绩。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资金曲线是呈回归状态的这一假设之上的,我们不去预测市场行情即将出现趋势或是震荡,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够去分析和掌握自己的资金曲线,如果你相信某种长

期的趋势追踪策略的预期年化收益可以保持在某个固定值的话,那你就有理由相信资金曲线是呈回归走势的。

这里唯一的风险在于,资金曲线在3个月之内就进行了再一次的创新高,但是即便是这种情况也不用过分担心,因为只要下一次的资金回撤接近或超过6个月的话,这种操作方法仍然是优于一有平仓利润就投入本金的资金管理策略,因为这种做法可以从整体上降低回撤风险,前面我们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风险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如果降低了风险,意味着可以提高开仓比例或采取更加激进的策略,从这个角度讲这种操作也是比较有价值和意义的。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3:我的亲身经历——一个亏货的十年光阴七禾网时间:2017-05-1918:46:57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回想起之前我所走过的路,犯过的错,真的不堪回首,在本书的结尾,我会用小说的形式来展现我在稳定盈利之前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当时的心态,这些行为和心理活动都是当时记录下来的第一手资料,虽然我知道这些文字的东西并不能帮助读者少走弯路——这些事情必须由你亲身去经历,也必须由你向市场交足学费,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含义——但通过这些文字你将看到,你犯过的错误,我也不止一次的犯过,并且可能比你犯得更加可笑,每个成功交易者都是从断瓦残垣中爬出来的幸存者,这点不会有意外。

没有错误,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理念;没有痛苦,就不可能摒弃人性的弱点,正因为犯错,才让我有机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交易系统的建立,从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对错误不断修正和总结的过程。如果你能够从错误中得到启发,错误就是有价值的,如果善于纠正错误的话,你就有可能加入到成功者的行列。最后再啰嗦一次,市场是一面镜子,如果你不善于纠正错误,最终结果一定会毫不留情的反应在你的账户上。

公开我的这些失败经历,我仅希望你能够从我的失败中得到一些警示。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犯了错,却想鸵鸟一样一头扎进沙堆,拒不悔改,那么你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作为一个成功交易者的唯一机会。

1.年少无知的我

我从参加工作就在一座小城市的证券公司打工,靠开发客户领取微薄的工资,我记得那时候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560元,还不够我交房租。但是我能看到好多大户大手笔的交易股票,这种反差会让人觉得特别有激情,现实非常冰冷,但你的内心却火焰一般的在燃烧,年轻,就是这种感觉。

我的理想就是我也希望能够像这些大客户一样,用上几百万资金买进卖出,那时候我最爱幻想的场景是,我是一个主力坐在宽敞而豪华的写字楼里面,命令我的操盘手用10亿现金拉升股票,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将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这可能也是最开始每个人臆想中主力的样子吧。

这个行业对于金钱的理解就像数字一样上上下下,有个几千万资产的客户买进一个股票当天波动0.3%就是80万的浮盈,而那位大客户已经被市场淘汰,那时候我感觉巨额财富距离我很近,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近,我那时候太年轻,几乎没见过什么风浪和世面,并且非常自以为是,一个年轻人该有的所有缺点——冲动、鲁莽、自我......,我都具备。

我那时候不但单纯,并且自我感觉良好,我认为世界上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看了几本入门级别的证券方面的书,就认为整个公司除了我之外,没有人比我专业,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研究指标,我能说出MACD每条线的算法,我也能记住交易软件的几乎每一个快捷键,甚至我准备把所有股票的代码和简况背下来。我还记得我非常佩服一个同事,现在他仍然在这个行业里,那时候他可以把很多股票背后的机构,机构操盘手的资料都搞得很详细,我当时也很佩服他,总之,我们都很热爱这个行业而选择加入到这个行业的。

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后,我们每天上班下班,讨论股票,那段时光真是让人怀念,我入行的时机不算好,大概是在2007年10月入行的。我在2006年就尝试了去开户,但是由于那时候行情实在太火爆,要排队几天才能够开户,加上我又没钱可以投资,开户的事情就不了了之。后来在2007年我妈妈因为知道我比较喜欢这个行业,就把他自己的证券账户给我交易,那时候给我的时候账户里面有8万元左右,因为我是“专业人士”,那时我正在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且对股票投资说得头头是道,更多的也许是家人对我的支持吧。

拿到账户的时候大概是2007年5月左右,我每天早上9点半起来看盘交易,很快账户从80000元做到70000元,亏了1万元,这可是大牛市啊,后来胡乱做回到了77000元接近保本,这时候基本上就到了2007年10月,好行情也随之结束了,接下来的时光,是中国资本市场最血腥的一年,上证指数从6124一年跌倒了1664,这两个点位我都能背出来了。

我通过不断的高买低卖很快把账户做到了5万元左右,然后,我发现很多认沽权证开始被爆炒,有招行,中集,南航的深度价外沽权,恰逢大盘大跌,又没有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做空工具,沽权的投机自然就火了起来,那时候一张0.3左右的沽权可以一周时间涨到9元,翻上30倍。

悲剧降临了,我全仓买入了招行的沽权,市场虽然一直在下跌,但我的沽权基本就没涨过,我天天看着行情,不断的在想:不可能这么悲剧吧。结果一直亏到了只有本金的一半了,我上网一查,原来我介入沽权的时候已经是末期了,管理层已经在抑制权证投机了,允许大型机构创设新的沽权在市场交易。一个本来已经是深度价外的沽权,当有机构可以创设的话,就相当于有了做空的力量,也自然不会有多少博傻资金去做多了。没办法,止损把,我还是知道沽权最终会归零的,也明白时间价值的含义,并且还能写出时间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各种公式。我最终卖出了张权证,亏损2万元,这时候账户只有3万元了。

休息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发现了一个绝佳的赚钱机会,我发现最近由可转债分离出来的认购权证在第一天上市交易的时候都会涨停,然后会连续3-4个涨停。我就在想,我买进之后拿几个涨停就卖,稳赚50%的利润,只要买到就赚。我算准了时间,在开盘价以涨停(溢价44%左右)价格挂买石化CWB1认购权证,哈哈,成交了,以涨停价在集合竞价成交的,我终于可以坐等收钱了。

出乎意料的是,一开盘居然涨停就被打开了,然后一直下跌,到收盘跌去了接近40%,我目瞪口呆,我认为我根本不适合做投机,我简直运气背到了家,为什么我没买到的权证都涨停开盘然后后面几个涨停,而恰好我买到的当天就发生大跌。当初我根本就不懂这跟运气毫无关系,我做了一笔几乎是必亏的交易,就跟买入当天就会下折的分级基金别无二致,道理很简单,因为连续涨停的品种根本无法成交,成交得到的必然是被巨量卖压打开的。

收盘后,我垂头丧气,一看账户,只剩16000元不到了,这可是80000元的账户啊,想了一想,算了,做长线把,我就随便买入了一只股票,基本也是没有赚钱,第一次投资,以巨亏80%惨败告终,庆幸的是我妈妈并没有怪我,这里有一点值得一提,我家人对我决定走职业投机这条路给予了极大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我的父母,妻子,都在不断的鼓励我,并且理解和支持我,没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成功。

图:石化CWB1全貌,开盘为最高点,最后归零2.再战现在看来,我的第一次投资失利是因为我太无知和轻率,在没有摸清规则的情况下盲目的参与权证投机。当时我什么都不懂,不懂止损,顺势,趋势,没有规则和纪律,没有交易理念,更没有交易系统,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参与交易,失败是必然的。

但是,在失败后1年左右我是看不到这些问题的,我认为仅仅是不懂规则导致了投资的失败,我天真的以为我只要事先搞懂了权证创设的规则之后,就可以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当时权证可以说是一个黄金的投机机会,特别是认沽权证,但我并没有把握住。因为在当时整个A股市场没有做空机制,唯一能够变相做空的就是买入沽权,当时恰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球市场暴跌,国内的所有做空情绪全部宣泄到了唯一的那几只沽权身上,加上权证的T+0和很宽涨跌幅限制,投机氛围特别严重,最要命的是,当时的权证是不能做空的,种种原因造成了权证在2008年到2010年间的火爆行情,最极端的时候,有权证在10分钟涨500%,直到后来权证增加了创设机制后,投机才有所缓解。

图:权证的极端行情权证的时代终结了,因为有太多太多和我一样的无知少年,监管部门为了保护我们这些韭菜的利益,关闭了高度投机的权证市场,在权证高度投机的2008年-2010年间,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亏得很惨,但也有人赚到了巨大的财富,权证市场其实是国内金融市场一个特殊的产物,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我并没把握住,因为我年轻而无知,但我并不会失落,因为我知道在今后,类似的机遇还会出现。

投资失利后,2009年我辛苦工作,已经在证券公司做到比较好的一个职位了,不用天天跑出去拉客户来开户,可以坐在办公室看看行情,和公司的分析师聊聊股票什么的。2009年到2010年中,我基本上没有做什么交易,全心全意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一来是我没有钱,二来我已经没有了信心,最主要还是因为没钱。

虽然没有参与交易,但因为工作原因,我还是会或多或少的接触的行情,毕竟一个内心真正喜欢交易的人,不可能完全不关注市场的情况。除了工作之外,我并没有放松学习,我在此期间学习期货方面的知识,还考了证券分析师的资格证书,这些书本上的东西其实并不能帮你在市场中赚到钱,但是是必须要打牢的基本功,就好比武功中的马步,光学会马步就想去和武林高手一争高下肯定会失败,但是如果哪个武林高手连马步都不会,那他是不可能学到更高级的武功的,所以,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人问我初学交易先看什么书,我第一本推荐的就是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

接着当时讲,既然我已经是分析师了,那么肯定要会分析股票呀。我在2009年详细分析了洋河股份这只次新股,果然最后从开盘90元最后翻了3倍,虽然我没有买入,但是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我看到了自己强大的选股能力。

2010年底,通过努力,我存下了10万元积蓄,我又找回了信心,准备入场。

这次肯定不会失败了,因为我已经失败过一次,并且,我现在已经是分析师了,我可以给客户提建议买卖股票,我可是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了,我的建议就是金字良言,通过几次对的预测,很多客户也比较肯定我,都叫我“老师”了。现在看来,其实我当时的预测对错各半,很多分析师都喜欢强调自己对的预测,忽略掉自己错的预测,这就是分析师业内的现状,也不是说我去主观欺骗客户,有时候盲目和自信会让自己都错误的认为自己具备先知一样的预测能力,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股票哪里可以预测,如果能的话,全世界的财富都将被你收入囊中。但是在当时,我并没有深入去思考过这些问题。

通过长时间的研究,我发现东方园林是个好股票,它的主营业务是园林绿化,属于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市盈率适中,股价100元以上,符合高价股的特征,高手不都是买高价股么?只有老头老太太喜欢买低价股。

2010年底,我全仓买入东方园林,价格在110元左右。买入后,坐等赚钱。我想的是,既然上次选的股票翻了3倍,这次不必太贪,翻一倍就卖,然后,半年翻一倍,一年400%,过个5年左右就身家过亿了。再一次,我认为,巨额财富并不遥远。

可是买入之后,它居然跌了。

下跌了5%,10%,15%......我震惊了,我震惊的不是因为亏损,而是我通过2年的学习,分析,结果发现我的努力全是白费!你能体会吗?我自认为我能够赚到巨量财富,然而现实再次给我一盆冷水,市场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

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我眼睁睁地看着价格从110元跌倒100元,再跌到90元,我关心的不再是这只股票如何翻倍的问题,和众多散户一样,我更加关心的是到底这只股票能解套吗?我下定决心,只要到115元成本价,我就卖出。然后再也不做股票了,好好工作,赚点工资,周末出去和朋友聚聚,下班就回家陪陪家人,生活不该只有股票!

结果,市场跟我一直作对,根本不给我解套的机会,我大失所望,最终在80元的价格割肉卖出。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卖出的那一天,我下定决心一心要把心思投入到工作中,这次对

我的打击很大,我不仅是输了3万元钱,更多的是输了信心,我最失望之处莫过于我发现我梦寐以求的路似乎走不通!很多交易者跳楼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损失本身,而是对他几千个日夜努力的否定,这是交易残酷之一。

你知道吗,现在东方园林的复权价是700多元!这是交易残酷之二。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3:我的亲身经历——一个亏货的十年光阴七禾网时间:2017-05-1918:46:57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3.人性盲区

一个真正热爱交易的人,是不可能离开这个市场的,我从2012年开始自己创业,一边做生意一边用极少数的资金参与商品期货交易,生意方面和交易方面均无太大起色,但庆幸的是,都没亏大钱。最终我发现,其实做实体生意并不太适合我,因为在其他行业中我根本无法投入在金融行业的热情,虽然能赚点生活费,但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段时间我非常的迷茫,经常一个人半夜起来坐在阳台上思考自己后半生该走哪条路。

经过市场多年以来的教育,以前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时间一天天流逝,我仿佛看到多年后失败的自己在为年轻时犯下的种种错误寻找借口。我经历了这么多,回过头来发现,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和K线,曾几何时,交易是我的全部,战胜市场不但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更是我的人生终极理想,我以前可以盯着它们看上一天又一天,百看不厌。既然我如此热爱它们,为什么会在受到一点挫折就放弃了呢?所以,我决定再度尝试走职业交易这条路。

但是,我认为人生并没有弯路,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或许我永远也学不会交易,这正是人生微妙的地方。这次的选择与金钱无关,二是追逐自己的内心,一个人在30岁时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将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我卖掉所有与实体相关的生意后,带着积蓄,准备再一次尝试踏入交易世界的大门。这次进入,我吸取了之前的种种教训,一知半解的了解到需要在敢于持长才能够赚钱。我大概是在2015年4月进场的,熟悉股票的朋友一看这个时点就知道我又一次进到了市场的最高点。

这次入场和之前一样,仍然在寻找市场中的最佳买点或最佳卖点,我翻阅了当时的交易日志,大部分都是要如何买到最高或卖到最高的总结,比如:AAA股票应该在3个涨停板后再等5天卖出;BBB股票应该一破10日均线就止损;CCC股票是大盘股,今后别做大盘股等记录。我相信有很多朋友都做过这些类似的日记,如果刚好你做过这些方面的总结,那么恭喜你,你方向错了。

方向错误,导致你再努力也是白费,写这些日志的时候我还不明白这个道理,相信有些已经入门的朋友已经看出问题所在,如果你不知道这类笔记的错误之处在于哪里,说明你还没有进入赚钱者的行列。这种笔记的错误在于,交易本身就是不完美的,我写这些日记,大部分是希望找到完美的操作方法,避免每一次损失,寻找每一次低买高卖的机会。

后来,我逐渐了解到,交易是一个概率的游戏,一个交易者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免亏损,那时候我不懂回测技术,完全靠手动测试,先把规则写好,然后用笔和纸记录每一次买点卖点,然后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经常一只股票要搞到第二天天亮。我先是测算的均线,然后测算MACD,然后加入大盘过滤,然后两个指标加起来过滤。最后知道了一个结论:趋势交易的胜率只有30%左右。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快步入成功者的行列了,因为我已经开始通过量化的思维在考虑问题了。随后,股票进入下跌周期,没得玩了,通过综合考虑,我决定转战股指期货。

4、股指期货

虽然之前在做股票,但是我始终在做股指期货的研究,我发现用一种固定的规则,哪怕是

最简单的均线,也能实现不菲的盈利,这是我第一次考虑用简单、固定、一致性的指标来操作某个品种,并且我通过简单的编程测试,了解到这个方法虽然在2014年以前只有微利,但是并没有多少本金的回撤,所以我准备将这种规则用于实盘操作。

经过苦苦等待,终于等到了股指期货介入的机会,周五的时候,IF合约一波急拉,突破80均线,发出买入信号,根据信号指示,我建仓做多。

实话说,开始认为我准备好了,这是我根据系统做出的第一次股指期货交易,根据反复的测试,我拿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参数,介入市场后考虑了极端情况下的止损,完全避免情绪化的影响,并且,准备按照我的系统长期的操作下去,一切一切准备好之后,当我按下“开仓”的时候,我还是激动不已。然而,当我真正开仓之后我才发现,股指期货的波动比我想象中的要大,仅仅1手IF的合约,一分钟波动就能几万元。

还有一个更加要命的问题,就是滑点。我在测试系统的时候,滑点也就算了2个刻度,但是实际操作中,第一笔交易的滑点达到60个刻度,那可是3600元啊。我来解释一下这个滑点为什么要命。因为根据系统的测算,5年交易1手的交易笔数是500多笔,利润是100万左右,那么如果一笔的滑点就达到了3600元,那么500笔交易的滑点成本就是180万元,再加上手续费,这个系统就是一个无效的系统!

来不及我多想,系统在2根K线后由多翻空,发出卖出信号,我立马反手做空,有了上次的经验,我这次没有等到K线走完的时候下单,而是提前了10秒就下单了。这次比较好,滑点控制在了20点左右,但还是太大!后面行情发展得还不错,行情一路直下,直接下跌了100多点,这笔交易我浮盈有3.2万元,总的算下来,两笔交易还赚了1.6万元左右。

接下来是一个为期四天的假期,或许可以过一个比较轻松的假期了。但是,不知为何我的担忧多于兴奋,因为这个假期是我第一笔股指期货交易第一个隔夜仓,并且这个假期外盘并不放假。其实在最后收盘的时候,我考虑过到底要不要平仓,但是我想:既然系统里面没有平仓这个步骤,就不要画蛇添足。

果然,在假期第一天就出现了对我非常不利的消息,周末出的消息是:为了抑制股指期货投机,只要开仓超过10手就算作异常交易,并且平今手续费调整至以前的20倍,千分之二点三,比做股票都贵,另外,单张合约的保证金将提高到40%,这明显是一个为了抑制过度投机的政策。因为我持有空单,现在也是空头市场,国际、国内股市都在下跌,国内的股指期货有几百点的贴水,限制交易会让很多短线策略停止,会导致很多策略平仓,平仓必然会导致贴水缩小,这无疑对做空的我而言是巨大利空。更关键的是,这种规则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品种的交易属性,之前测试的系统参数可能会失效。

我的股指期货系统是根据30分钟K线的80均线作为买卖依据的,但是由于之前的滑点问题,我重新做了测试,如果按照这个系统来交易,我会遭受几个方面的损失:首先是滑点问题,其次是手续费问题,因为交易所提高了手续费,平今手续费变为2300元/手(以前只要30元),加上3000元的滑点,一笔交易成本高达5000元。或许有人会说并不是每笔交易都会有这么高的滑点,也并非每笔交易都是日内交易,这个系统在测试过程中虽有100万的利润,但是前提是你不要因为回辙而破产,如果根据这个系统这么高的手续费和滑点来计算,100万的保证金交易1手合约的话将在正常情况下回撤12%的时候就已经破产,根本吃不到后期因为趋势带来的收益让你盈利!更何况现在的保证金比例是40%!

系统必须要改!这是我得出的结论,但是系统改成什么样的?怎么改?又是一个难题。我当天就重新计算了几个参数,最后选择了10/288这个参数,这个参数在没有滑点和手续费得情况下只比1/80这个系统少赚10万元,并且回辙只多5万元,但是交易次数从500次锐减到77次,这个参数明显的要优于1/80参数。

要变更的参数定下来之后,怎么过渡又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有上次系统修正的惨痛教训,这次系统的变更一定要想一个非常非常合理的办法,这个周末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否则我很

难入睡。这个矛盾在于一致性的处理上,如果现在两个系统持有空仓的话,那直接转换系统就行了,但却不可能等到10/288系统发出指令再平空开多的,因为那将是接近20万元的损失。经过思考,我认为两个系统的衔接应该通过等两个系统同时发出信号后,通过新的系统执行下一个信号。

比如,现在的价格是2900点,指标MA(1)是2900,指标MA(10)是2950,指标MA(80)是3000,指标MA(288)是3300,那么我现在依然按照MA(1)/MA(80)的系统操作,如果目前点位突破MA(80)我就反手做多,一直多仓到3300点,等MA(10)上穿MA(288)后平稳过渡,MA(10)下穿MA(288)后,我就反手做空,然后停掉MA(1)/MA(80)这个系统。这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因为至少MA(1)/MA(80)这个系统是中性的,而我不会错过任何(特别是空,因为我现在持空)一波大行情的可能。

整个假期我都密切关注着国际市场,庆幸的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是下跌。(因为中国市场放假要比外围多两天,实际上中国市场休市的时候国际市场是在交易的。)既然我有一个预期收益为正的系统,我有什么好大担心的呢?但是周末我过得并不轻松,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上火了,整个牙齿和喉咙肿得厉害,说不清楚是因为焦虑还是因为天气的问题,我想都有吧。周一我早早起床了,打开电脑等待开盘。

9点14分,IF跳空高开,开在3099点,我是在3070点做空,直接高于我的建仓成本,之前积累的3.2万元利润瞬间被吞噬,并出现浮亏。

还来不及我反应,数字就开始变动起来,最高跳动到了3177点,这是几十上百点的快速波动,我大脑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声音反复在问自己:平不平?结果行情又立刻转头向下,下跌到3099附近,以上所有过程不过30秒的时间,我在想:还好按照操作纪律没有胡乱平仓,不然起码多亏2万元,这个心态很讽刺。

以下是我详细的心理活动:

其实当时我的系统并没有决定好到底要不要用止损,因为我的系统测试的时候是没设止损的,因为是一个均线不出场的系统,但是自己主观上认为还是应该设置止损,这个问题就被搁置下来。而我最终偏向于如果没有明确的条件,还是就用最原始的系统。总之,这个关于是否止损的问题就变成系统中可以操作的空间,我有了可以止损和可以不止损的选择权,那么当选择权出现的时候,我强烈的不希望执行止损。这里可以看出人性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再一次的可怕。

我之前说过了,事情很讽刺。我打开我的交易界面想看看我具体亏损的额度到底是多少,结果,无论如何我都找不到我的合约,我一下意识到问题不妙。

我查找成交记录:居然已经止损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我上周五设置了一个止损单,是根据80日均线之上50点设置的,这个止损被执行了,其实我自己都忘了我设置过这个止损,是止损被执行后我才回忆起来的,这正是讽刺所在。我连忙查询到底这个止损单是在哪个点位执行的,结果一看,执行在3155,几乎就是最高价——一个连分时图上都看不到的价格。

你知道我是什么感受吗?我一算盈亏,1分钟时间,从赚3.2万的头寸,变成亏损2.6万元出局,要命的是,现在价格是3099,我止损在3155!1分钟的浮亏达到了5.8万元!

当时的心情我无法形容,我只能感觉到沮丧至极。我第一次觉得止损真是一种错误!根据墨菲法则,一个悲剧事件往往会导致连锁反应,来不及我多想,期指马上迅速拉高,突破我的止损价3155,我获得了一丝欣慰,还好这笔单子才亏损2.4万元而已,接着,3200,3250,又是100多点的上涨,就在几分钟之内。

《量化交易之门》连载33:我的亲身经历——一个亏货的十年光阴七禾网时间:2017-05-1918:46:57来源:七禾网作者:贾宁筱宗志洪

另一个新问题来了——是否要开仓做多?

按照系统的指示,应该在K线走完之后做多,但是,看着K线越走越高,到底是不是考虑提前进场?并且,但凡长阳或长阴突破进场线都会接着一笔很大的亏损,5月有一笔经过系统测试大概在12万元的亏损历历在目。如果进场再被止损的话,这一单要亏损8万元左右,并且,如果这一单亏损8万元之后,我再开仓就会出现困难,要么追加资金,要么结束商品期货的系统来维持股指期货。

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然而行情来不及让我多想,直接冲向涨停!半个小时过去,行情收在3321点,没办法,为了策略的一致性,我强行开多,因为无论如何,系统的指令必须遵守,否则,我就算是彻底的失败了,那时候其实我已经明白了一致性的重要性。

开仓之后,最怕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指数下跌了200点左右,浮亏6万元,之前,在我的系统测试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极端的情况,一根30分钟的K线波动达到355点,然后再反向运行220点,上下就是575点,如果不设置止损,这笔交易,就超过了过去五年系统所给出的最大回辙,具体数字是一手IF合约亏损20.4万元,而我今天一天的结算亏损是11.9万元。

(图:IF15092015年9月7日30分钟K线)

到目前为止,我的系统面临崩溃,每次进场都会面临双重损失,并且左右挨打。我不知道是系统本身出了问题,还是仅仅是运气使然?或许这本是一条根本就走不通的死路?我再一次在现实面前不知所措。

但这次,我却意外的平静,我不知道我是麻木了,还是真的很平静,只有一点沮丧,或许是进步吧,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我会坚持下去,我认为迷茫之后一定有希望,我相信系统的威力,相信正期望,并且,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大赚特赚,或许我会有从天空跌落深渊的那一天,而我现在已经在深渊了,我还能跌到哪里去?

整天我刻意隐藏自己的不良情绪,家人并不知道我在一天之内输了十多万元。我整个晚上几乎没有睡觉,不是不想睡,是根本睡不着。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事情,比如我是否应该去找份工作,或者我根本不适合这个行业,想到平仓后无法再开仓….我满头大汗,直到快凌晨5点才睡着,接着在6点就醒了,继续在床上翻滚。

正如杰西•利弗莫尔所言,如果没有意外的存在,那么人和人之间就不会有差别,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这次“意外”,绝不是我投资生涯的第一次意外,我在构建股指期货系统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一切因素:策略一致性,滑点,成本手续费,避免过度拟合,长期性等等,并且通过计算机反复计算,我以为我很谨慎,我认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工作。我试探性地踏入第一步,就出现了我始料未及的意外,并且,这个意外大大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这种感受与破产几乎是没区别的,因为我无法再进行股指期货的交易,不仅仅是资金上的,还有心理层面。

不过,生活还得继续,交易也还得继续,我必须尽力冷静下来思考后面的策略。因为我之前吃够了没有做到一致性买卖和坚持遵守系统的亏,所以,在应对这次困境的时候我必须做到认真思考。

准确的说,摆在我面前的有三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放弃做股指期货,把所有资金投入到商品期货交易中。二是把股指期货替换成国债期货并重新评估风险度。三是放弃商品期货,全部资金投入到股指期货的交易中。哎,真是难题。

图片:2015.9.7发生的亏损5.转战商品

在经历了股指期货的失败后,我的最终选择是,放弃股指期货转战商品,无论自己的心态还是市场的环境都不再具备操作股指期货了,我很难过,但事后来看,这应该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

我选择了用30%的资金来做商品,可能是因为苦尽甘来的原因吧,我运气出奇的好,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内就赚了40%。

市场是一个充满着哲学的地方,看似最悲剧的坏事,其实是一件好事,看似苦尽甘来的好

事,却是一场灾难的前奏。比如之前屡战屡败的经验,亏损的都是小资金,最好的坏事让我了解到市场的风险到底有多残酷;而最坏的好事是让一个人轻易地从市场中拿走本不属于他的利润,等待着他的将是什么?

我又膨胀了,我觉得我需要增加资金,我要把我的全部资金放到商品交易中来,因为利润非常可观,除了自己的资金以外,我还说服家人投资了部分资金到我的账户中,说真的,家里人对我的支持非常非常的大,因为他们并不是不知道期货市场的风险,他们很清楚,并且他们知道这种投资基本上算是一种九死一生的投资,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支持我,这种支持,在事后看来,感动之余也有一点后怕。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现在账户资金一来一去反而比股指期货亏损前更多了,我也很快走出了之前股指期货亏损的阴霾。感觉成功就在眼前,人,真的会这么健忘。

一个系统给予你了一个积极的反馈之后,你很容易对该系统产生过度的自信。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也正是灾难的开始。从我增加资金开始,就像中了诅咒一样,再也没有赚到过一分钱,而是反复的在止损再止损......

说起来也奇怪,但理解起来却是必然的,因为在盈利40%以后,其实是最不应该加仓的时候,我却在盈利之后选择了把资金扩大4倍,万幸的是,我还是感觉到有点什么不妥,我当时其实已经比较重视风险了,我把开仓规模缩减了一半,正是这个举动救了我的命,否则我已经被市场淘汰了。

2015年12月和2015年1月,是趋势跟踪者最黑暗的两个月,如果有人在这个两月做过商品的趋势跟踪交易,你一定不会忘记这两个月的止损频率,在这两个月中,我一共连续止损了149次!账户最大回撤接近40%。万幸的是,我缩减了50%的仓位,幸存了下来。

我再一次陷入了迷茫,之前每个星期还在向我父亲汇报净值,现在已经完全不敢提净值的事情了,因为我怕他失望,现在我知道了如果一个账户让你管理,超过20%的亏损之后,你真的很难很难向别人交代,自己的亲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仅有利益关系的外人。

市场就是喜欢反复的折磨你,折磨到你完全失去信心,最终迫使你向它低头认输,并且,每次折磨你的方式不尽相同,上次是以急速的下跌让我一天亏损11万元,这次是以反复的1000元,2000元止损让我长达2个月慢性亏损40%。

这就是交易行业的难点吧,它要让你受尽每种磨难,才能让你有机会接近成功,但是前提是你的账户和心理都要不被它击垮,我向每个人保证,这个市场的风险,远远超出你最初的理解,你之前对期货市场的风险认识永远不够,就我而言,首先,我有5年的股票亏损经验,并且我一开始进入期货市场我就知道期货市场风险巨大,所以没有盲目的投入资金,而是努力的学习知识,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自认为对这个市场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才投入30%的资金参与一套自己的交易系统,同时开始熟悉这个市场的节奏,但是,我还是把风险估计得太低了。

我了解得不够全面的是,我用的系统到底有多大风险,或者说,我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到了盈利上,而忽略了风险,这是很多新的系统交易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正是因为这种盲目,让我在一个短周期内赚到钱后迫切的增加资金投入,但是,理性又不断在告诉我,要缩减仓位和控制风险,不幸中的万幸,缩减了一半仓位,避免了破产,我不敢想象,如果当时没有做这个决定,我现在又在做什么呢?在给别人打工?还是彻底放弃我最热爱的交易事业?现在回想起来,我只能认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还有一点讽刺的是,这次2个月的账户回撤,是之前回测绝无仅有的连续回撤事件,之前按照该系统做回测,最多连续止损是68笔,但是,在我一开始用较大资金做这套系统的时候,马上出现了一个连续149笔止损无一笔赚钱的回撤期。之前的回测,既没给我警示股指期货的单笔风险会达到11万这个天文数字,也没给我警示连续止损149笔的回撤风险,并且两个实际亏损的额度都比回测的极值大1倍以上,这两个事件也让我看到回测技术的局限和不足。

这也算是给所有致力于量化交易的朋友们的一个忠告,即永远要把回测结果的风险再预估高至少一倍。在利用一个工具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工具本身的不足,而不能将风险管理简单的交给电脑,因为脑毕竟是一个工具,而决定交易成败的核心是人,是人思想的高度和对交易的认识在做交易,而不是电脑。交易结果最终是交易理念的反映,而交易理念不是通过电脑代码就能解决的,这是我从这两次不同的亏损中得到的最宝贵的经验。并且,要得到这些昂贵的教训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支付足够高的学费,少一分钱都不行。

我又开始是失眠了,我不断的在想一个问题,是要坚持账户的一致性,还是要进一步的缩减仓位来避免破产风险?我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其实这个问题,我的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之前的仓位过重,导致了40%的回撤,这种仓位导致的回撤我是无法忍受的,所以长期来看,必须缩减仓位。其实我也知道基本上我一缩减仓位,就很有可能立刻出现对我有利的趋势行情,但那又如何呢?如果要在这个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就不能容忍哪怕万分之一的破产风险,因为就算这次赌赢了,这种侥幸心理终究会害死我,我已经能够坦然的接受如果缩减仓位所造成的利润减少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站在风险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方式,已经是一个成功交易者考虑问题的方式了。

从此之后到目前为止,在我的投资生涯几乎再没有犯过原则性的大错误,当然还是会不断的犯一些小错,但由于我控制了仓位、做到了一致性,这些小错仅仅是对最终利润的影响,目前我非常的谨慎,因为市场已经给了我惨痛的教训,我再也不敢妄谈战胜市场,只能说是去顺应市场。通过这些经历,我更多的看清了自己的弱点,自己的自大与鲁莽,无知与愚昧,贪婪和懦弱。这些人格上的缺陷,通过市场的上下起伏对我的金钱和心理造成双重的折磨,这些折磨会改变一个人,会让一个人看清自己,如果一个交易者没有被这些折磨所打败,在经历了重重困难之后勇敢的改变自己,战胜自己,真正以客观豁达的心态来面对交易和你的人生,就有可能成功。

如果有人问我,如何做到克服人性的弱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的回答是我根本无法克服人性的弱点,但是我仅需要做到了解自己,了解哪些弱点是我可以克服的,哪些是我难以克服的,然后找到一种替代的方法来应对交易中必须面对的人性鸿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人性弱点和交易相冲突的时候,请不要去尝试克服它,而是充分了解自己之后,去绕过它,顺应它。因为某些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是人根本无法也无需丢弃的东西,比如对金钱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建立交易系统就是一个应对人性弱点的最好方法,交易系统建立之后,就不再由人来决定是否参与某笔交易,而是完全靠机械的执行信号来参与交易。并且在设计交易系统的时候,可以将自己的弱点也包含在内,比如我是一个不善于控制自己赌性的人,那么我就会设计一套不用盯盘的交易系统,仅以收盘价格决定买卖,这样我就可以在交易的时间做些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而不至于要天天盯着行情,让其激发我内心的赌性,诱导我做出糟糕的决策。终篇的内容,就是和大家探讨如何按步凑建立起一套交易系统,以及在建立交易系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交易系统的建立并不简单,需要不断突破自我,一路披荆斩棘。但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这一步必须勇敢迈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征服星辰大海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