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家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2021-03-28 来源:一二三四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化论苑】 道家养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口梁艳丽 (沈阳师范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 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 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值得人们进行发掘、 提炼和整合。 关键词:道家;道教;养生;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5—0142—02 2. “重人贵生” 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 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 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 们阐释了一条科学的养生保健之路。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老 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与道、天、 地同等。 “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共同思想,如儒家讲 “爱人”;墨家虽讲鬼神,但也主张“利人”、“爱人”。但儒 道家养生文化的理论原则及方法 道家,一般指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其思 想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重要部 分。本文“道家”一词,泛指先秦的道家和以后的道教。 为了修炼成神仙般的乐寿,道家极力寻求增强人的抵抗 力、避免病疫侵害和长生不死的途径,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养 墨既重人又信“命”,主张“立命”,消极对待人生;而道家 则主张“重人贵生”,认为人应该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 此炼养身躯以求健康,就成了道家养生和宗教行为的目标。 3.“形神相依” 对精神与肉体关系的认识,是养生理论的重要理论问 题。通常人们都认为“形”是第一性的, “神”是第二性 的。道家不仅认为“形”是第一性的,也看到“神”对 “形”的反作用,老子认为“形不得神,不能自主,神不得 生保健理论和方法,其中殊多对人体康健有积极作用的宝贵 经验与珍贵资料,是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 “道法自然” 老子认为, “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 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 (《西陛经集 注》卷4)道家还认为“形与神为表里,神者形之主,形者 神之舍”。(: (《钟吕传道集》)指出了神、形相辅相成的 双向关系。虽然道家关于神形关系的认识也有含糊不清之 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 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 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 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 处,但其精髓成为道家养生论的基础,有关神形关系的基本 观点,确立了道家的养生原则和方法论的基础。 4.“少私寡欲”、“恬淡自乐” 天发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I 这主要包含 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 道家养生思想对人们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就是:少私寡 欲、恬淡自乐。道家认为,唯其如此,方能保持身心健康。 老子认为,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质享受是有害无益的: “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聋,五昧令人口爽,驰骋政猎,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当然,这里完全否认 感官享受固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过分追求色彩 的享受,视觉器官长期受到绚丽色彩的刺激,必致视力减 退;整日追求美味佳肴必定导致食欲减退;纵情于骑马打 猎,当然将心神不宁;刻意追求稀世珍宝,难免使得行为败 伤。后世也有“欲不正,以治身则身亡”。骄奢淫逸 放纵 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 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 “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 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 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 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 (气)交换。 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 中,白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 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 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 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肉欲,将严重地损害健康,出入以车辇,将导致血脉不周 流,骨干不坚利,故为“招服之机”;“肥肉厚酒”是“烂 肠之物”等等,这都是由富贵奢侈所引起的三大祸患。 Il;:IlI;:jll;;jl:固一···一。·‘^,- ‘·, ·-·,p_-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文化论苑】 (《吕氏春秋·本生=》)所以,恬淡自乐才是健康长寿之本。 5. “修身养性”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是魂(精神)与魄(形体)的统一。 如果能使精神与形体合一,则形神相依,可以长寿。所以, 道家在养生观上既主张养形,更主张养神。使精神处于安静、 乐观、没有过分欲求的状态,叫作保养精神,亦称养性。 希望通过强身健体以战胜疾病,延缓衰老,长生久寿的要 求,满足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活得快 乐充实的要求。 2.道教是重生的宗教,它教导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 命,炼养生命,以证成大道。而“大道”,其本质就是字宙 生生不息的生机,是永恒的生命能量。所谓“修道’就是使 道家要求人们在精神情绪方面,做到心胸开阔、性格爽 朗、不图名利、排除私心,从而达到长寿之目的。通过调控 意识活动而达到对人体生命过程的调节与锻炼,(31有“守 个体生命与大道一体化,在精神上达到极高的境界,在生理 上实现生命质的飞跃。由于重生,道教的养生文化最为发 达。它不仅有一整套生命信仰、生命哲学和生命科学的理 论,而且还有各色各样的炼养途径和方法。这些文化资源的 开发、整理和运用,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为 民众身心的健康造福。 3.道家养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化解痛苦、摆脱困境的 理性工具。道家思想的不争、不有、贵柔、守静等价值追求 “存思”、 “守神”等法。 “守一”指修炼时将意念集 中于对“一” (道)的信仰,使身心处于安静状态,从而达 到调节生命活动。“存思”或“守神”指锻炼时通过“坐 忘”、“内视”,把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使人体处 于高度入静状态,即排除各种杂念对生命过程的干扰。强调 的是心神的修持修炼。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生命工程,是以 健康生命为基本,进一步高尚人格,圆满操行,升华个体的 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功夫,从而使生命达到“形神合同” 的最高境界。 6.炼丹术 炼丹术是通过食物和药物,以滋补元气、调养精血,以 达保健的目的。道教的外丹术、内丹术,以及由外丹术向内 丹术的转换,都充分体现出对长生不死的成仙之道孜孜追求 的坚定信念。 “外丹”:指用炉鼎烧炼铅、汞,制成药物,以求长生。内炼之道,以降心火于丹田为目标,首先可以抑 制相火妄动以及实火与虚火的上扬,久而久之,便可以起到 延缓新陈代谢进程过速的作用,使人体恒温有所下降,身心 健康得到改善,寿命得以延长,从而使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全 面提高。 7.元气论 在老子看来,人如同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道生元气, 元气分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构成人和万物。因此,老 是对生命最深邃的洞察,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在激烈竞争的 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以最清醒的生活智慧,保持 一份独有的心绪宁静,保持一份自信、乐观,最终达到“夫 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的超越境界。道家清静自然的价值追求是超越生命自身的一 种积极状态,对于化解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由过分的物欲追求 和竞争所带来的冲突,使人的精神从他人与社会的驱使中解 放出来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4.道家养生文化具有生命关怀的价值意义,从价值理 性的追寻来看,只有当人确定了自己在宇宙的位置时才能确 立自身的价值。道家在人与天、地、道的统一中定位人的价 值,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主客对立,超越了有限的自我,使 人类寻找到了扎实的根基,从根本上避免了人与自然,人与 他人的对立。使人从对外在世界的陌生、神秘、茫然和异化 的意识中超越出来,进而达到“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 上际于天,下蟠于地”的超越境界,获得心灵的真正解放。 5.由于重生,道教必然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反对捕 子主张不但要善于养形、养神,还要善于养气,才能使人延 年益寿。正是由元气论而导引出了气功。气功中打通经脉就 杀动物、破坏树木,以“道法自然”为宗旨,促进人与自然 的和谐,积极参预社会环保事业,为切实改善我国的自然生 是为了行气,而行气则是为了修炼精气神。古代人视精气神 为人身三大宝。精,指人身之精、血与津液;气,指宗气、 荣气与卫气;神,指人的思维功能与意志活动力。精气神三 者之 精为有形之体,气无形而为精之御,神无质而为精 与气之用。炼气化神,就是通过内气的上下氰氯浮动,做到 精不下泄而神不外驰,使形神相抱,精气神三者合一,即可 达于容颜浸润,肉滑如怡,骨节坚强,却老还童之状。 上述有关道家对于人,对于人与自然和社会,对于精神 与肉体等方面认识的基本原则,构成了道家养生文化的理论 茸 态作出贡献。 总之,尽管时隔两千多年,而道教所积累的养生延龄经 验,仍然具有其一定的现实应用价值。虽然其中还夹杂着一 些糟粕,有些还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但其养生理论及养生 术,还是为人类养生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使人们能够把优 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建一条科学的养生保健 之道,让大家在和平的社会里以充沛的精力建设社会、发展 社会,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I] [3]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M].中国人民大学 山 “ 二、道家养生文化的现实意义 I.道教对修身养性的重视,适应了新世纪人们对不断 地提升生命质量的热切关注。道教既重视在人的内在精神世  。100, 1. , 与养生之道[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11:4. [作者简介】梁艳丽(1980一),女,辽宁北票人。沈阳 界中树立一种少私寡欲、恭谦无争的观念,以促进人们自觉 地去追寻“声色不能诱,自归柔弱之道”的高尚精神境界, 同时也重视“养神养气”的身体修炼。这种性命双修的理身 观中所包含的许多宝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今天人们 师范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教育伦理学。 责任编辑:雨 田 皤 ………………………匦亟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