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2023-02-22 来源:一二三四网


江西省赣州市青龙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 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D. 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答案】C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是物理研究的内容,故A错; 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是生物研究的内容,故B错;

C、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C正确;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是地里研究的内容,故D错.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本题,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煤气燃烧 B. 干冰升华 C. 水结成冰 D. 酒精挥发 【答案】A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水结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沸点 B. 硬度 C. 可燃性 D. 溶解性 【答案】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可燃性是一种物质经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等。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4.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花纺成线

B. 棉线织成布

C. 棉布制成衣

D. 棉衣着了火

【答案】D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棉花纺成线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棉线织成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棉布制成衣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棉衣着了的火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 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C. 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 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答案】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A不符合题意; B、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B符合题意;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不能立即用纸巾擦拭,应该先用大量的水冲洗,C不符合题意; D、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水冲洗,应该等到冷却后,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6.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 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D. 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答案】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出现了异常情况,应该反复实验,观察是否是偶然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实验者应该去探索,查阅,避免影响后续步骤,B符合题意; C.查阅资料,了解产生的物质成分是符合题意做法,C不符合题意; D.向专家、老师、同学等请教,是符合题意做法,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实验者应该去探索,查阅,避免影响后续步,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置之不理的做法不正确;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加热使石蜡熔化 B. 用木材制家具 C. 用粮食酿酒 D. 用玉石雕刻印章 【答案】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加热使石蜡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用木材制家具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用玉石雕刻印章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8.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挥发性 B. 溶解性 C. 稳定性 D. 导电性 【答案】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A.挥发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稳定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D.导电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C.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叙述来分析与判断.

9.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的燃烧 B.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 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 【答案】D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蜡烛的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磁悬浮列车中液氮制冷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10.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聚沙成塔 B. 死灰复燃 C. 破釜沉舟 D. 滴水成冰 【答案】B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的多少、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破釜沉舟是指舟漏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1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假设 B. 设计实验 C. 观察现象 D. 作出结论 【答案】B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 故答案为:B。

【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7个基本环节中,最基本的环节是提出问题,最主要的环节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而贯穿整个探究过程的环节是交流与合作;

12.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假设 C. 观察 D. 做结论 【答案】B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A、实验是根据你所要探究的问题或者假设选好器材并有针对性的做实验.B、假设是根据你所探究的问题做出一个假设的结论.注意:这个结论不一定是真的.(它只是给后面的实验确定

一个大概的方向).

C、观察是有针对性的观察反应物正在反应或完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并与你的假设联系起来.(如果观察到的现象与假设满足化学知识则成立). D、结论就是确定你所假设为正确结果.

由此可知: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假设; 故选B.

【分析】根据一般来说在化学里面做研究实验分四步﹣﹣假设、实验、观察、做结论,进行解答.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铜丝作导线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天然气作燃料 D.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C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铜丝作导线利用导电性,为物理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为物理性质,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可燃性,为化学性质,C符合题意; 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为物理性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14.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不符合题意; 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符合题意;

D、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液体药品

B.

C.

D.

C. 【答案】C

闻药品的气味 D. 称量氯化钠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根据基本实验操作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A 、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A不符合题意; B 、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塞应倒放,B不符合题意; C 、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C符合题意; D 、称量氯化钠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防止失火】;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品腐蚀实验台或污染药品】;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应该是“左物右码”; 16.正确量取18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

①5mL量筒 ②20mL量筒 ③50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A. ①④ B. ②④ C. ③④ D. ④ 【答案】B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量取18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要选20mL量筒. 故选B

【分析】量取液体时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关键是如何选用量筒.选取量筒时,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17.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 试管触及灯芯了 【答案】C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在加热时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会造成试管炸裂; 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会引起试管的炸裂;

C、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一,是符合题意操作,若超过了,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D、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加热时试管的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使试管炸裂; 故答案选C。

【分析】用试管时加热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目的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 1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考点】药品的取用

A、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必须倒放在桌面上, 瓶口必须紧挨试管口,并且缓缓地倒, 【解析】【解答】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必须朝向手心处, 倒完液体后,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朝向外面;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可以用火柴点燃,B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时,首先必须把量筒放平稳,观察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数,必须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才是符合题意的,故C符合题意。

D、盛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放平,使视线和量筒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 19.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加热烧杯中液体 B. 放置洗净的试管

C. 锌粒放入试管 D. 闻气体气味

【答案】C

【考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要垫上石棉网,A不符合题意; B、试管架是放置试管的,B不符合题意;

C、向试管内加入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C符合题意;

D、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操作时先横放容器,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竖”)

二、填空题

20.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是现象;________是用途。 【答案】①;②;③;④;⑥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mL水,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1)10 (2)用水清洗干净 (3)石棉网 (4)用水润湿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量取8.0mL液体,应选用与8.0毫升相近的量程,则应选10毫升量程的量筒。(2)胶头滴管用完后,洗涤干净晾干,防止污染别的药品。(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否则可能会引起炸裂。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4)水起到湿滑和密封的作用,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分析】(1)量筒的选择原则:一次性完成,量程最接近。(2)胶头滴管用于取用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加试剂时,滴管口应位于容器口上方正中处,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取

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用过后立即用水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3)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属于间接加热仪器,加热时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4)水起到湿滑和密封的作用,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湿润,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2.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把块状硫研成粉末________,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________,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________,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________,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________。 【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d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

(3)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____(填序号)。 A. 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 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 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答案】(1)酒精灯

(2)与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

(3)B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应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掌握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药品的污染;②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的污染;③不拿出实验室,防止造成事故等。(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d的名称是酒精灯;(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3)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分析】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使用化学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实验室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放平,使视线和量筒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 24.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 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 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 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1)朝向手心;倒放 (2)B (3)1/3;预热 (4)刷洗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向着手心,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2)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盖灭时轻提一下灯帽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压强变小,下次使用不易打开,同时也使生成水分蒸发掉,不是为了节约酒精;(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必须先预热;(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分析】【分析】(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从细口瓶倒取液体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到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污染和腐蚀标签。同时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上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并且标签向外。

(2)熄灭酒精灯时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⑤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沾上水蒸气后不易点燃;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如果试管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以免试管炸裂;盛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制的试管架上。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入后夹持;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夹持后,手握长柄,不要将拇指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滑落打碎。

(4)试管的洗涤方法:①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一半的水,并振荡;②用试管刷左右或上下移动。 难溶物的洗涤:①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②不用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 25.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________;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_______。 【答案】(1)试管夹 (2)药匙 (3)胶头滴管 (4)酒精灯 (5)试管 (6)集气瓶

【考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5)试管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6)集气瓶常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分析】(1)试管夹主要用于夹持试管;(2)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使用药匙;(3)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使用胶头滴管;(4)酒精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5)试管既可以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6)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使用集气瓶。

26.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标明基本反应类型。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 (4)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 (5)红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高锰酸钾 (2)过氧化氢 (3)氯酸钾 (4)铁+氧气 (5)磷+氧气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水+氧气;分解反应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 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氧气,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

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五氧化

四氧化三铁,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5)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 二磷,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分析】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额书写规则:1.准确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用小三角表示);2.进行配比后再划等号;3.若生成物中有气体,沉淀等(反应物中没有),要特别标识出来; 化合反应: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称为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字母关系式可表示为:A+B→C。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称为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字母关系式可表示为:A→B+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